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抗日之雪恥

第一卷 內蒙古風雲 第一百三十四章 戰鬥總結(一) 文 / 滄月傲天

    第一百三十四章戰鬥總結(一)

    同時,朱總指揮獨自在臥室內坐著,手裡拿著一封電報,表情十分激動。停了好長一段時間,好不容易才將心情平緩了下來。朱總指揮對門外的警衛員說道:「小王,你去把老彭給我請來,就說我有要事找他,速度快點。」

    「是,我這就去。」說完,警衛員向著彭副總指揮住的地方跑去。

    不一會兒,彭副總指揮敲門走了進來,大聲埋怨道:「老總,有什麼事咱不能明天說嘛,非要現在。我剛剛躺下一小會,還沒來得及合上眼小王便來了。」

    朱總指揮笑道:「著你不能怪我,要怪就怪那個小傢伙了,他非要現在給咱們發電報,我也沒辦法,先別說了,你看看這封電報,完了我們再聊。」

    彭副總指揮接過電報仔細閱讀起來,彭副總指揮臉上的表情越來越興奮,直到最後竟然大聲笑了起來:「哈哈哈哈,不錯,真過癮,不愧是老韓的兒子,虎父無犬子啊!真是有乃父當年的風采啊!!」

    「老彭,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他老子可不如他,打仗方面小華子可以稱之為專家了,哈哈哈!」朱總指揮接口道。

    彭副總指揮樂道:「對對,老韓打的最漂亮的仗也只是全殲了蔣介石的一個步兵師,是不如他兒子,一個月打下三座省會城市,這個戰績實在是讓人無話可說,就是損失有點大。」

    朱總指揮道:「損失的確是有些大了,不過到也值得,比起日軍的損失我們應該偷笑了。我想過段時間去一趟察哈爾,畢竟他們打了這麼漂亮一仗,我們這些領導不去看看實在是有些不妥,你說呢?」

    「那倒也是,應該卻看看了,況且這小子這次繳獲了那麼多,我們這邊卻損失慘重,應該和小華子去化化緣啦!」

    朱總指揮笑道:「那倒不需要,就算我們不開口小華子也會上交一部分繳獲的,畢竟他也知道總部現在也不好過。」

    延安毛主席的窯洞裡,現在並排坐著主席、周副主席、任弼時以及正在延安養病的林師長。

    主席手拿著一封電報說道:「恩來、弼時,這麼晚了把你們叫過來是有重要的事情和你們商量。」

    周副主席首先開口道:「什麼事情?難道察哈爾那邊戰局又有新的變化了?我聽說主席已經兩天多沒有休息了,你看眼睛都是血絲,什麼重要的事非得你親自處理不成?」

    主席無奈地笑道:「這件事還真的我親自處理,誰讓韓雲華同志把我們幾個定為3a級首長呢。好了,閒話就不說了,我給你們唸唸韓雲華同志剛剛發來的緊急電報,這封電報是韓雲華同志動用了秘密電台和絕密電碼發來的,授權等級為3a。」

    主席說完後,剩下的幾個主要首長立即嚴肅了起來,他們可是知道這3a代表著什麼,韓雲華自己也只是3a一級的軍事主官,也就是說整個內蒙古軍區只有韓雲華自己和沈玉泉這個***委員有權傳閱這封電報的內容。

    主席一手拿著電報,一手叉著腰緩緩地念道:「尊敬的黨中央、毛主席:內蒙古軍區司令員韓雲華、***委員沈玉泉代表整個軍區十幾萬將士向您致敬。1938年5月初,日軍華北方面軍陰謀圍剿我內蒙古軍區,先後引誘逼迫數十萬河南難民北上進入我軍區的轄區,想要用無家可歸而又一無所有的難民搞垮我軍區的經濟,動搖我軍區在人民群眾中的威信。我軍區本著八路軍人民子弟兵一切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動用了幾乎所有的儲備物資解救難民,並且將大約四十多萬的青壯年災民護送到了晉西北地區。經此我軍區轄區內大面積缺糧,而華北方面軍趁此機會大舉進犯我根據地,我部在上級領導的正確領導下,組織部隊大力反擊日軍的圍剿。先後在集寧、張北等地區同日軍進行血戰,重創了日軍山下旅團、步兵第39旅團、第二十六師團、第六師團、第二十一師團等部。7月初,軍區司令員韓雲華同志率領六萬多精銳轉戰冀東地區,開闢了冀東戰場,大大擾亂了日軍的部署,迫使日軍減緩了進攻我根據地腹地的速度。我軍連續運用調虎離山、聲東擊西、圍點打援等戰術,將陣地戰和游擊戰合理配合,先後攻佔了日軍重兵把守的沽源、赤城、遷西、遷安、遵化、隆化、圍場、承德等市縣,並且組織參與領導了冀東人民抗日大起義,給以日軍以及殷汝耕偽政權予以重創,嚴重動搖了日偽軍在冀東的統治基礎。迫使日軍華北方面軍緊急調集進攻我根據地的三個師團、兩個旅團以及大批的偽軍支援冀東的鬼子,並且迫使日軍調集關東軍主力師團第二師團入關作戰。我軍區利用在日軍主力東進的有利時機,組織部隊攻佔了綏遠的省會城市歸綏以及日軍重要的物資基地包頭,擊斃日軍華北方面軍駐蒙兵團司令官連沼潘中將,並且組織部隊發動反攻戰役,一舉將日軍的勢力驅逐出了綏遠和察哈爾北部。由於日軍十幾萬大軍齊聚冀東,經過總部首長的請示,我部決定掩護冀東武裝起義的部隊撤退到察哈爾,在撤退的過程中,我部的騎兵部隊偷襲了赤峰,全殲赤峰守軍,繳獲良多。這次戰役持續時間之長,規模之大是我軍組建以來之最。連續一個半月的正面作戰,我軍共殲滅日軍三萬七千多人、擊斃偽軍兩萬八千多人、俘虜日軍一千四百七十六人、偽軍兩萬一千多人、其中包括少將旅團長在內的一百零九名軍官。繳獲日軍坦克121輛、裝甲車175輛、軍用重型卡車212輛、輕型卡車876輛、軍用摩托車223輛、戰馬3245匹。繳獲各種火炮812門、重機槍1249挺、輕機槍4321挺、步槍近十萬支,各種彈藥三千多噸,子彈三億多發,同時還繳獲了三千多萬斤小麥和大米、四千多萬斤玉米等粗糧,大批的金銀財物文物古董,嚴重破壞了敵戰區的經濟,在經濟上給予日軍重創」接著主席話音一轉,聲音有些低沉地說道:「但是,在長時間的對日作戰中我軍也損失慘重,我們內蒙古軍區此役共犧牲了32145人、受傷38251人的正規部隊,傷亡率為47%,其中軍官損失最為嚴重。同時還有大批的地方保安部隊參加了此次會戰,損失也是相當嚴重,初步統計地方保安部隊一共損失了13333人,傷亡率高達71%。此役我軍區損失正旅級以下的軍官2213人,損失極為慘重。戰略物資損耗也極其嚴重,此役我部共損失槍支43218(挺)支、火炮損失437門,包括48門野戰重炮,但要更是消耗殆盡。在戰爭進行的時候,日軍出動了精銳的特種部隊,幾乎摧毀了我軍區的總部,造成了難以彌補的損失……」

    念完內蒙古軍區這段時間的戰績和自身的損失後,毛主席又開口說道:「韓雲華同志在電報中還提到,現在我們的形勢依然後嚴峻,雖然在這次局部大戰中我們取得了先機,但是就全國的抗日局勢而言還是日軍處於絕對進攻勢態,而我們則還是處於被動挨打的不利地位。所以韓雲華同志建議黨中央將察哈爾和綏遠兩省全部佔據,並且打造成我軍的後勤基地。」

    周副主席皺著眉頭說道:「建議很好,想法也很新穎,但是可行性卻不大,雖然我們現在實際控制著這兩個省,但是如果我們就這樣明目張膽大張旗鼓地佔領了這兩個省,那蔣介石非和我們翻臉不可,對抗日大局不利啊。」

    「韓雲華同志對此也是有著他的意見,他也知道蔣介石是不會心甘情願把這麼大一塊地盤拱手讓給我們的,尤其是像歸綏這樣的省會城市。但是韓雲華同志判斷鬼子在我八路軍這裡吃了大虧,暫時是不會招惹我們的,鬼子想要在中國戰場找回場子,尤其是深感受辱的華北方面軍絕對會再次發動一場大戰來挽回頹勢的,而日軍的目標很可能是國民政府,進一步來說很可能是國民政府的現在的政府所在地武漢。所以我們應該抓住這次機會,迫使國民政府實質上承認我們對綏遠以及察哈爾的實際領導權。韓雲華同志還說必要的時候還可以答應派兵策應一下國民政府,或者直接派八路軍精銳部隊參加不久後的大戰。你們說說韓雲華同志的建議又沒有可行性,如果實行又該如何行動?」主席道。

    一直沒有說話的林師長突然開口道:「主席、周副主席、任主任,我認為韓雲華同志的這個計劃有很大的可行性,鬼子和內蒙古軍區的戰士們鏖戰了近兩個月,損失慘重。不但損兵折將,而且還丟失了大批的軍用物資,現在內蒙古軍區的部隊物資糧餉武器彈藥都十分充足,鬼子再傻在猖狂也不會挑這個時候找內蒙古軍區的晦氣。既然如此,那國民政府則是成了鬼子惟一打擊的目標了,而現在值得鬼子大動干戈的戰略目標也只有南邊的那幾個大城市了,這些大城市裡最讓鬼子垂涎的就是武漢了。我們也知道,鬼子進攻武漢肯定是從水陸夾擊,到那時武漢會戰將無可避免。單憑國民政府的軍隊就算打敗了日軍也會損失慘重,而且武漢也不一定能守得住,所以無論國民政府是否會向我們發出出兵請求,我們都應該早作準備。韓雲華同志的戰略眼光放的很遠、也很準確。我認為蔣介石肯定會以此來調我軍南下的,並且會以我們佔領的地盤為代價,或者說是我們出兵的酬勞。至於如何出兵、出那一部分部隊、是麼時候出我還沒有想好。」

    林師長是八路軍中少有的陣地戰專家,也是一個很有戰略眼光的軍事家,所以林師長的話還是很有份量的。

    主席想了想說道:「韓雲華同志提出的建議很好,但是還缺乏有力的證據表明鬼子志在武漢,我看我們要不這樣吧,暫時先不要做什麼,暗中做好部隊的調集工作即可,靜觀其變,如果鬼子真的如韓雲華同志預料的那樣,那我們就靜待老蔣那邊的消息。如果韓雲華同志判斷的不準確,那麼我們就當做暫時休整了,反正各部隊經過這麼長時間的作戰都疲憊不堪了。」

    「我看行!」

    「不錯,這個注意好……」

    延安,毛主席主持的窯洞會議召開的時候,韓雲華也在集寧主持召開內蒙古軍區的戰鬥總結大會,參加這次會議的都是內蒙古軍區的旅級以上的軍政主官,包括軍區司令員韓雲華、***委員沈玉泉、參謀長兼警衛旅旅長葉保國、後勤部長兼集寧地區衛戍司令楊瑞華、後勤部副部長郭衛東、情報部門的負責人錢壯飛、塞北軍分區司令員李大勇、政委楊國華、參謀長劉睿、***77旅旅長王劍、政委蔣紹熙、突擊一旅旅長楊成武、政委王元化、突擊二旅旅長萬國權、政委石兆棋、警衛旅政委張明亮、騎兵第一旅旅長熬列格、政委寧明波、騎兵第二旅旅長巴特、政委童家勇。參加這次會議的還有鄧華、宋時輪、李運昌等人,左副參謀長則是剛撤回察哈爾便返回總部做工作匯報去了。

    會議的開始韓雲華向參加會議的這些將領們仔細說了一下此戰的戰果與損失,和韓雲華上報到延安和八路軍總部的略有不同,而且後邊的關於日軍進攻武漢的「猜想」也沒說。這倒不是韓雲華信不過在座的將領,而是像那樣機密的事情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只是防患於未然而已。

    說完近兩個月的敵我損失的結果後,韓雲華又說道:「鑒於形勢依然嚴峻,我和政委商量了一下,並且經過了總部首長的批示,對內蒙古軍區的部隊進行整編,同時對現在駐紮在內蒙古軍區管轄範圍內的所有軍隊進行一次梳理,並且對這些部隊進行初步的訓練,包括宋時輪、鄧華的第四縱隊。現在我說一下內蒙古軍區原部隊的整編計劃:內蒙古軍區所有的部隊統一整編為三個加強步兵旅、一個騎兵旅、一個機械化旅、一個炮兵旅。塞北軍分區所有的部隊整編成歸綏守備旅,下轄88團(2645人)、歸綏警備一團(2500人)、警備二團(2500人)、警備三團(2500人)、騎兵團(1300人)、炮兵團(1500人)、工兵團(1200人)、旅部直屬警衛營、輜重營、隨軍醫院(連級)、偵察連。旅長由李大勇擔任,政委由楊國華擔任,參謀長劉睿。全旅總兵力一萬五千二百人,防區為歸綏市。原楊成武的突擊一旅仍然叫突擊一旅,只不過部隊的編制有所變更,突擊一旅下轄新一團、新二團、新三團、新四團、騎兵團、炮兵團、工兵團以及旅部直屬警衛營、輜重營、隨軍醫院(連級)、偵察連,突擊一旅的軍事主官不變。全旅一共一萬五千七百人,防區為興和縣以東的所有屬於內蒙古軍區的地盤。突擊二旅和警衛旅以及***77旅合併為***77旅,下轄99團、包頭警備第一團、警備第二團、警備第三團、炮兵團、騎兵團、工兵團以及旅部直屬警衛營、輜重營、隨軍醫院(連級)、偵察連,***77旅旅長王劍、政委蔣紹熙、參謀長張明亮、全旅一萬六千五百人,防區包頭市。第一補充總隊和暫編***第一旅合編為機械化旅,機械化旅旅長由突擊二旅旅長萬國權擔任、政委由石兆棋擔任、參謀長寧明波。機械化旅的防區和編製暫時未定。炮兵旅下轄三個炮兵團,分別是75mm野炮團、75mm山炮團、野戰重炮團、一個後勤運輸團。旅長由火力支援團團長劉文華擔任,政委童家勇,炮兵旅的作戰任務是配合其他各旅作戰,並且提供有效地炮火支援,炮兵旅一般是隨軍區總部行動。騎兵一旅和騎兵二旅合併為內蒙古軍區騎兵旅,下轄四個騎兵團、一個火力支援團以及騎兵旅***特戰隊。騎兵旅旅長熬列格、政委寧明波,全旅8795人。騎兵旅剩下的部隊同各團裁下來的騎兵部隊合編為一個臨時騎兵總隊,下轄五個騎兵團,總隊長由巴特擔任,騎兵總隊人數大約是七千多人,你們將會和一部分步兵劃出內蒙古軍區的戰鬥序列,交由總部首長指揮,單獨組建成一支由八路軍總部直接指揮的軍事力量。暫編***第二旅和第二補充總隊整編為步兵***總隊,為我軍區劃歸總部指揮的步兵部隊,編製為六個***團,暫時不設總隊長。」

    韓雲華所部的這幾個旅在這段時間的大戰中損失慘重,幾乎每個旅剩下的正規部隊都不到原來的三分之一。所以現在重新整編完畢的這三個旅合起來也只有不到五萬人,這幾乎是內蒙古軍區所有的正規步兵力量了。加上軍區直屬部隊和機械化旅、炮兵旅、騎兵旅也只有不到8萬人,比起兩個月前少了整整三萬人,而且這裡邊還有很多是新加進來的新兵。最讓韓雲華心碎的是突擊二旅和警衛旅以及***77旅這三個旅,出征前每個旅都足足八千多人的整編旅,再加上每個旅都有幾個沒有編製的團,所以剛剛出征的時候每個旅都不下一萬兩千人,到現在三個旅加起來還不到一萬兩千人,比原來少了三分之二。距離韓雲華規定的4個步兵團、一個騎兵團、一個炮兵團、一個工兵團的規定還差很多,韓雲華只好從第一補充總隊裡抽掉了五千多人補充到了新編的***77旅。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