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嫡妃不乖,王爺,滾過來!

正文 第二百一十六章 :夫人外交技能 文 / 暗香

    第二百一十六章:夫人外交技能

    尤嬤嬤快步走進正院,就看到雪琪正守在正門前,旁邊還有個小丫頭正在一旁陪著她說話。

    看到尤嬤嬤進來,雪琪就笑著迎了上來,「什麼風把嬤嬤吹來了,這兒給您問安了。」

    尤嬤嬤就一把把雪琪扶了起來,低聲問道:「王妃這會兒有空嗎?」

    「王爺在呢,您說有空沒空?」雪琪笑米米的說道。

    尤嬤嬤就點點頭,看著雪琪就一本正經的說道:「是這麼回事,這是門房送過來的帖子,說是定國公府的。雪琪姑娘,你看看這事兒怎麼辦?」

    雪琪就看著尤嬤嬤從袖籠裡拿出一張帖子來遞到她跟前,她卻不去接,只管笑著說道:「這事兒奴婢可不敢做主,要不我為您通秉一聲?」尤嬤嬤一聽王爺在,就不願意進去招人嫌了,以為拿出了定國公府的名頭,她就能為她跑腿不成?呵呵,別人不知道難道她還不知道王妃跟定國公府的事情?

    尤嬤嬤沒想到雪琪連帖子也不看一眼,更不要伸手去接了。話裡是為她通秉,可沒說在王妃面前為她說句話,王妃跟前的這兩個大丫頭都要成精了。王妃不愛用太監在身邊伺候,丘茂實白白地擔了一個總管的名頭,可是一點實權都沒有。這一年多了,不知道在雪琪雪瑩跟前下了多少工夫,可是這倆人可沒在王妃面前提他的事兒。只有偶爾是外面跑腿的事情才能用上丘茂實,尋常王妃跟前的是的事兒,這倆丫頭把的死死的,別人誰都湊不上去。

    尤嬤嬤也曾試過,但是王妃對她們情分不同,想要把這二人踩下去是不可能的。知道這個真相以後,尤嬤嬤就採取拉攏的策略了,只可惜這倆是油鹽不進,軟硬不吃的,難怪王妃能這般信任,也不是沒有道理。

    此時兩人繞著圈圈,尤嬤嬤知道雪琪不會給她行方便之後,就笑了笑,對著雪琪說道:「那就有勞姑娘了,煩您給通秉一聲。」

    「嬤嬤稍等,我這就去。」雪琪甜甜的笑了,轉身就走。尤嬤嬤握著王府裡的實權,她們是不願意得罪的,不過在她們眼睛裡王妃才是主子,所以尤嬤嬤那些小手段她們也都知道,但是不屑去理會。反正王妃信任的還是她們,這就成了。

    雪琪進去後,丘茂實就笑著走了過來,先給尤嬤嬤問了安,尤嬤嬤就笑著看著他,「怎麼這會兒竄出來,怪嚇人的。」

    「這不是看到您老人家來了,趕緊過來問聲好,您可別忘了我,有事情還盼著嬤嬤您提一把呢。」丘茂實滿臉的褶子對著尤嬤嬤笑,心裡歎息一聲,都是做太監的,切了子孫根的人,看看苗榮廣混的風生水起,再看看他……他就忍不住的歎口氣。

    尤嬤嬤也有幾分可憐他,到底是一個府裡,以前也是抬頭不見低頭見的,就低聲說道:「王妃不愛用你,倒不是你不好,不過是你這性別不對。」

    丘茂實都要哭了,「嬤嬤您說,我這樣的跟那些丫頭有什麼兩樣啊。」

    尤嬤嬤看著他,就想要笑到底是忍住了,要是笑出來了可就有點瞧不起人了,輕咳一聲,「你呀,只要好好地當差,王妃早晚會用你的,別著急。」

    「我能不著急嗎?府裡那群孫子可沒少笑話我,嬤嬤您給指條明路啊?」丘茂實都要哭了,主子不愛用的人,還能有什麼前程啊。

    「我這裡可沒明路,不過等著郡主慢慢長大,你總有用武之地的。」尤嬤嬤看著雪琪出來了,連忙說了這一句,就撇下丘茂實往前走了兩步迎上了雪琪。

    丘茂實看著雪琪對尤嬤嬤說了句話,然後尤嬤嬤就進了正房,他就忍不住的歎口氣,怎麼樣才能讓王妃用他呢?要是等郡主長大,那還要等多少年?他就這麼乾耗著?那可不行。

    屋子裡,徽瑜聽完尤嬤嬤的話,就把帖子拿過去看了看,果然是大夫人遞過來的。抬起頭就看了姬亓玉一眼,笑著對尤嬤嬤說道:「嬤嬤親自替我走一趟吧,就說我最近不得閒,等空了再請大伯母過來說話。」

    「是。」尤嬤嬤躬身應了一身,倒退著出去了。

    等尤嬤嬤出去了,徽瑜就笑著說道:「果然被你說准了,還真的遞了帖子過來。」說著就把帖子隨意的扔在了炕桌上,眉眼之間帶著幾分譏諷,「大伯母還真以為我是那好糊弄的,真的能為定國公府這塊招牌鞠躬盡瘁不成?」

    聽著徽瑜連鞠躬盡瘁這話都說出來了,就知道氣大發了。姬亓玉把奶娘叫進來把昭姐兒報到隔壁屋子裡餵奶,這才走到徽瑜對面說道:「這事兒也怪不得別人,要我說你自己也有責任。之前我就說過,寧王府的那攤子爛事兒你少摻和,你不聽,現在還能怪別人?」

    徽瑜瞪了姬亓玉一眼,然後才無奈的說道:「你以為我就願意管?」

    「好了,別氣了,我知道你不樂意。」姬亓玉道,「先冷著他們吧,我的王妃豈是他們呼之即來揮之即去的?」

    「這次大夫人要見我,你說是想從我這裡知道什麼?難不成還要為寧王來探口風?」徽瑜冷笑,那也太不要臉了。

    「那還不至於。」姬亓玉道,「定國公那老狐狸怎麼會做這麼明顯的事情,估計來也不過是為了之前岳父的事情。」

    「就為這個?」徽瑜覺得有點不太可能,「不至於吧?」

    「怎麼不至於?你們二房現在最有出息的就是你,你現在是靖王妃,他們就得敬著你。想來定國公當時不見岳父只是想著不知道怎麼跟他講你哥的事情,但是他不見本身就做的有些欠思量。說起來也是定國公疏忽了還以為是以前呢,現在你是靖王妃,你哥又是奉旨南下,雖然現在官職不高,不過將來可不好說。你個不過是遇到了點難處,他就為著寧王府避嫌,這事兒做的不地道。虧得還有個董允誠知道彌補,不然可真是讓人看了笑話了。」

    也就為這個董二夫人才傷心呢,徽瑜默了默,其實說到底這裡還是個看權利的時代。

    「我哥的事情怎麼樣了?」徽瑜不願意提大房一家子,就把桌面上的地圖往姬亓玉那邊推了推,「你之前跟我說過的那些,我在這圖上也沒瞧出個所以然來,你跟我透點實話,我也能安心啊。」

    「你在這上面能看出什麼來?」姬亓玉失笑。

    「怎麼看不出來?」徽瑜反駁,「不要小看這張圖,很多時候想不通的事情,對著圖一想還能有意外驚喜呢。」徽瑜對著這張圖雖然沒能石破天驚的想出事情的真相,但是她還真瞧出點東西,說著就指著圖上的蘇州、揚州還有湖州說道:「我哥是在湖州辦差,但是船卻是在揚州這邊翻了。」徽瑜說著就指著地圖上又道:「途經蘇州、無錫、常州還有鎮江,揚州往前就是淮安,為什麼偏偏在揚州出事呢?」

    「你說為什麼?」姬亓玉看著徽瑜問道,眼中倒是收起了方纔的玩笑,不由帶上了幾分認真。

    「之前你曾跟我說過,安定王就跟海運有些瓜葛,安定王世子姬曙在揚州就有所大宅子定居,而且兵符失竊一事也曾懷疑過幾位藩王。」徽瑜說到這裡一頓,其實原文中也曾隱隱約約的提及過,寧王跟藩王是有聯繫的,但是徽瑜已經記不得文中說的是哪一位藩王。現在看著這形勢,徽瑜倒是覺得這個安定王有很大的嫌疑。

    「你懷疑安定王?」姬亓玉挑挑眉峰。

    「倒不是懷疑他,我不過是覺得事情太巧合了點。安定王世子在揚州定居,偏偏我哥的船在揚州翻船,偏偏安定王府跟海運還有些關係,更不要說這個姬曙在揚州盤踞這麼多年,怎麼可能跟漕運沒有絲毫的關係。」徽瑜就事論事,現在只是初步懷疑,畢竟沒有證據,也不能一口斷定姬曙就是兇手。

    而且人的主觀認定跟臆測總是跟現實有差距的。

    大晉朝的藩王都是沒什麼實權的,封地都沒有遑論實權?不過就是掛著藩王的一個名頭罷了,但是人家最值錢的就是那個姓。但是就算是這樣,也沒有人真的敢瞧不起他們。沒有封地,沒有實權,這些不過是表面上的跡象,這些藩王一代代的傳下來,在當地盤踞百數年,早已經跟當地的官員坑瀣一氣,很難說得明白到底清不清白。

    聽著徽瑜的分析,姬亓玉笑著說道:「有些道理。」

    只有一些道理?徽瑜就看著姬亓玉問道:「那你來說說。」

    「安定王沒那個膽量,不過其子姬曙倒是個人才。」姬亓玉就道,說著就看著徽瑜笑,「有一點你猜到了,這件事情跟他還真有些關係,不過我現在還沒弄清楚,所以也沒辦法跟你說更多。」

    「那什麼時候能查清楚?」徽瑜最關心這個,她老哥能趕回來過年嗎?

    「年前……不一定。」

    「要這麼久?」徽瑜對於刑部的行動力表示極大的懷疑。

    「這已經算是很快了,你要知道這件事情有多難辦。」姬亓玉說著神色又變的帶著譏諷的樣子,「也好,這樣一來,京裡的官員也就能瞧的清楚哪邊站的。」

    徽瑜恍然大悟,姬亓玉不急著要結果其實也是有這個原因吧。想了想就說道:「我就擔心我哥,我哥沒事就行了。」

    「你就安心吧,你哥在你面前跟面瓜一樣任你欺負,放到外面這可是上過戰場拿過刀殺過人見過血的主兒,別人怕著呢。」他那大舅子橫著呢,姬亓玉想岳母教出來的倆孩子,真是個頂個的不一般,都跟拚命三郎似的。「更何況皇上並沒有召回你哥回京問訊,這樣的態度在先,辦案的人也得酌量一二,安心吧。」

    徽瑜:……

    她哥有這麼威風?

    知道她哥沒事,徽瑜就徹底放心了,反正姬亓玉不會騙她的。南邊的事情不管是海運還是漕運,又或者是鹽務,她一個在內宅的夫人能做什麼?所以她的任務就是帶孩子,努力減肥達到生孩子前的標準,然後努力防著小年輕們勾搭她男人就是最大的目標了。

    姬亓玉忙得不開交,徽瑜忙著在家帶孩子,大夫人倒是又遞了兩回帖子,但是徽瑜都沒見,打那後大夫人也就不遞了,想來是明白了。倒是讓徽瑜驚喜的是兩位舅母開始上門了,因為之前北安侯在邊關的原因,邢家基本上都是處於避世的狀態,誰家有事都是禮到人不到,徽瑜這邊基本也差不多只有昭姐兒的好日子才來過。但是現在看著兩位舅母開始出來應酬,徽瑜就知道肯定是外祖父那邊有動作了。不過舅母不主動提,她也不會問,畢竟這也算是邢家的家務事兒。令人驚喜的是,兩位舅母出山第一站到的地方就是靖王府,然後又陸續應了京裡幾位素來交好的人家遞交的帖子,邢家不復之前沉寂的狀態,開始慢慢地在京裡變得很有存在感。

    在這存在感逐漸加強的時候,徽瑜就接到了肅王妃的帖子,中秋在宮裡時曾說過邀請大家去楓園賞景,徽瑜當時也應了,如今帖子送來了就沒有不去的道理。

    肅王妃在楓園宴客,受到邀請的可不僅是各家的王妃,還有京中許多的官夫人,徽瑜是隔了一天才知道的。因為日子定在了五日後,所以徽瑜倒是不著急,只是隨口吩咐了下去打聽肅王妃都請了誰,徽瑜看著著滿滿兩頁紙的人名,一時陷入沉默。

    打章玉瓊嫁了肅王就沒這麼高調過,這次皇上賞了園子給肅王,沒想到趁著這個機會肅王倒是一路高歌猛進啊。

    在寧王跟靖王掐起來的時候,肅王這麼高調,想讓人忽視都很難。

    徽瑜心裡也是有幾分複雜的,其實真的說起來,章玉瓊才是比較典型的古代婦人出嫁從夫的案例。從一開始成親跟往昔的好友漸漸生疏,再到後面這一系列的舉動,肯定都有肅王的意思在裡面。中秋之時章玉瓊就高調的請大家到楓園賞景,那個時候她哥才剛出事沒幾天,這時機也太巧了些。要不是肅王提前知道了什麼消息,怎麼會這個時候高調宴客?

    徽瑜心裡要是一點都不嘀咕,那簡直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現在徽瑜都忍不住的在想,她哥這件事上肅王有沒有貢獻一部分力量呢?

    肅王的身後站著的是梁妃娘娘,梁妃的身後站著的是順義伯父,順義伯有嫡出的一子一女,兒子梁從文,兒媳是誰呢?呵呵,安平候府嫡長女宋玉芙,大夫人的嫡親外甥女。女兒梁怡,夫家是錦榮伯府嫡長子佟溫,佟溫是誰呢?貴妃的嫡親侄兒,逸王的嫡親表哥。

    這盤根錯節的姻親關係,徽瑜在紙上慢慢的寫下來一一比對,看到最後也沒有辦法確定是不是貴妃就跟梁妃聯手了。

    不過這回肅王妃大宴客,徽瑜看著紙上的名字多年不見的那些老熟人,這次只怕是都能見得著了。其實說起來,徽瑜在京都的圈子裡,好像討厭她的人比喜歡她的人多。在閨中的時候,一來原主的性子不討喜,二來原主的容貌太出色,這兩項加起來還真是造成她朋友不多的主要原因。比如很討厭她的楚婧、宋玉芙、夏書卉,對她不遠不近的秦柔嘉、梁怡,跟她關係還算不錯的佟姝,其餘的像是各家的庶女徽瑜倒是知道人名,但是身份限制真是沒什麼來往,也就知道個人名罷了。

    時至這一刻,徽瑜望著名單才恍然察覺,當年閨中的那些女子,或交好,或交惡,或生疏,現在都已經嫁人生子,成為年青一代中站在最前面的那個。

    而她,現在才有些發愁,自己的夫人外交這項技能還是灰色的,看來也要開始點亮了。

    五千字更新完畢,等更的同時,大家不要忘記一條龍哦,o(n_n)o謝謝謝謝親們的支持哦,愛你們,群麼麼噠(*^__^*)嘻嘻……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