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恐怖靈異 > 大唐馴夫計劃

正文 第一百四十三章 感情淡了 文 / 金絲草

    很快,臣那邊就拿出對策,大唐暗中支持鐵勒諸部落對突厥的反抗,甚至提供糧草和武器,同時拉攏突厥的突利可汗,讓其歸順大唐,從內部分化突厥,進一步蠶食突厥的有生力量,帶來年大唐糧草充足,大唐揮軍北上征戰草原,一句消滅突厥。

    李世民和李靖對這個建議都很滿意,用最小的帶價換取最大的利益,這才是上策。

    「陛下,那那些被搶奪的百姓怎麼辦,這些計謀初見成效還要很久,等成功了,邊境的百姓都死絕了。」程知節雖然心繫美酒,但是沒忘了自己的責任,他是將領,保家衛國是軍人的使命。

    「現在邊線駐守著二十萬大軍,不過都很分散,朝廷確實是不能不管百姓的生死,程愛卿,既然你有意討伐突厥,朕給你令牌,讓你可以調動邊防駐軍,但有一點,朕讓你去的目的是保護百姓,沒有朕的允許,不許追擊到草原,收拾行囊,明天就出發吧。」李世民很快做出決定,既然不打仗,只是被動防守,那麼程知節去就夠了,雖然程知節看上去很魯莽,但是心眼比誰都多,是粗中有細之人,只要不妄動,應該不會有事。

    「下去吧,叔寶,你們也退下吧,李靖,你留下。」李世民掃了一眼眾人,他還有事要商議。

    等幾名武將離開之後,李世民身後的太監拿來三分資料放在幾位臣面前,資料是謄抄的。不夠的兩人看一份,「你們看看吧,這是太子給朕呈上來的一份奏章,你們看看是否可行。」這是李嫣他們弄出來的那份遷都的可行性報告,歷時一個月初見成效,有李嫣那個活地圖在,連將來李家要是遷都,墓地先選址都有。可謂非常詳細。

    幾位大臣仔細的翻看著,看著上面的資料敘述這陝西長安作為古都,資源的匱竭,已經將來不能承受的發展,還有看到提議的新選址,開發方案,都城的設計方案,看仔細的一頁頁的看著,房玄齡和杜如晦互看一眼。難不成太子消失了就是去辦這件事了,難道皇上早就有遷都的打算,現在有了方案才提出來。還讓太子去打前站。

    而李靖只是默不作聲的看著。只是看著裡面涉及到資金的籌備和商業的開發的時候眼裡閃過異樣的神采。

    而魏征則是皺眉,遷都,這可不是小事,雖然這裡面提出的方案看上去不用朝廷出多少錢,可是那個位置真的適合作為都城嗎,還有。這應該不是太子自己弄出來的,他曾作為太子的老師,太子的水平他還是瞭解的,看著這份詳盡的治療,絕對是出自好幾人之手。

    李世民喝茶暗中把幾位重臣的表情都收入眼中。其實遷都他根本沒有這個意思,但是他知道這件事是李嫣提出來的。那麼這件事就不是有的放矢,與其在長安再大肆興建大型建築,還不如把這些資金用在建造新的都城上,這樣可塑的空間也更大些,所以他也在猶豫,想要知道這幾位大臣是有什麼感想。

    「怎樣,幾位愛卿覺得這個計劃有沒有可行性?」李世民看大家看完了,放下茶杯問道。

    「陛下,這樣是不是有些勞民傷財了,畢竟這工程一起來,可不是靠著預期就能估算出來的,如果來年就開工,銀子不夠還如何解決,而且遷都不是簡單的事情,長安這裡的現有行業怎麼辦,如果容納他們,而且選的這個地方,並不是太大,當地一些設施基礎都很差,去了完全相當於重建,臣只怕到時候出的問題更多,而且這個地方離著草原太近了,危險性太高,不如去洛陽,洛陽有過建都的歷史,遷都去那裡要省很多花費。」魏征考慮了一下建議道,雖然上面的籌集計劃很動人,可是如果這些錢還不夠怎麼辦,遷都不是小事,不是靠著簡單的預算估計就能成事的。

    「李靖,你說呢?」李世民看向李靖,李靖的才能可不僅僅是在軍事上。

    「陛下,臣倒是對那句天子守國門很贊同,高危險同樣意味著高安全,有陛下在的地方,自然是軍隊最多的地方,這樣安全很有保障,至於其他,臣是武將,不發表意見。」李靖很乾脆的縮了,這事明顯是吃力不討好,誰弄弄好了是應該,弄不好就倒霉了,當然,建造都城其中的油水自不用說。

    「這也是朕在猶豫的地方,草原是我大唐的心腹之患,只要他們恢復生機就能揮軍南下燒殺搶奪,北方百姓苦不堪言,如果都城建在幽州(北京),確實是能在很大程度上起到震懾作用,更好的守護幽州以南,而且你們注意到沒有,這個位置是個很好的位置,這裡離著東邊海岸很近,將來發展海運通往南方會十分便捷,等朝廷的行事稍微緩和一些,朕要開發江南,江南不僅物產豐富,而且水運交通便利,是將來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無論在什麼時候,南方不能亂,國家的稅收現在主要來自農業,但商業才是國家稅收的重點,國家要扶持商人,降低農業的賦稅,這是未來大唐發展十年的目標。」李世民指著地圖說出他的設想,他的經濟書不是白看的,後世都沒有了農業稅,他李世民做不到,後世子孫總有做到的,他想要看到商業的繁榮。

    「陛下,這不是件小事,陛下要交給誰負責?」杜如晦問道,這也算標示他贊同這個提議了,長安確實是負擔重重了,要搬就早早的搬走。

    「交給太子負責吧,這也是歷練他的機會,玄齡你挑選出合適的大臣去幫助太子,明年開春這件事就要動起來,該做的準備都弄好,朕要一個不輸長安的新都城。」雖然只有杜如晦和李靖贊同,但李世民還是下定決心了,搬吧,這也沒什麼。

    等幾人離開太極宮,魏征叫住杜如晦「杜大人,你為什麼草率的同意陛下遷都,這不是小事?」

    「正因為不是小事,我才不會貿然答應,我同意是因為我贊同裡面的以工代賑的見解,現在百姓生活很困難,如果朝廷大的工程能給他們提供工作崗位,那麼能解決很多實質需求,何樂為不為呢,至於你擔心的資金的問題,我相信幕後之人既然提出來了,那麼自會有辦法的,咱們只要拭目以待就

    好。」杜如晦笑了笑,說實話他並不是很擔心,建不好就慢慢建造吧,有的是時間,不過這個風聲一放出去,肯定會有大批的人先去那裡置辦產業,看來這還要跟皇上商議,這裡的一切資源先不能動,免得當地官員弄出亂子。

    「好吧,老夫拭目以待,老夫認為這是一個好大喜功的工程,實際作用並不很大。」魏征搖頭漫步離開。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就該過年了,雖然不是第一次不在親人身邊一起過年,但李嫣的心情卻是不一樣的,以前就是不在一起,也能打電話,可是現在連見面的機會都沒有了,而唯一的親人,表舅舅還在那個小村落繼續研究醫術順便教書育人呢。

    「小公主,快看看,這是奴婢剪的窗花,一會給每個窗戶都貼上,少爺他們出去購買過年的東西了,怎麼還沒回來?」劉芳笑著走了進來。

    「過年了嘛,可能買東西的人太多吧,快該回來了,這個地方能賣的東西也不多。」李嫣慵懶的靠在一邊,手上轉著一個紅蘋果。

    窗花這種東西唐媽媽也會,小的時候每次過年的時候常看到她剪,不過她說過,這東西不是誰都貼的,窗花是引鬼的,也就是引來去世的祖先來家裡品嚐祭品的,這樣的事情長輩家弄就好,如果父母在,獨居的孩子不能貼窗花,唐媽媽逢年過節都要祭祀先人,規矩禮節都要做足,還說他們現在的年輕人很多規矩都不懂,亂弄,那是對先人的不敬,對自己也沒好處,李嫣雖然不信這些,但聽話還是能做到的,她獨居的時候,過年就貼個對聯意思意思就可以了。

    李嫣這邊話音剛落,那邊李成乾他們就推開院門進來了,後面跟著扛著抱著東西的方典兄弟還有李淳風。

    「買了真是不少啊。」李嫣跑出房間笑問。

    「是啊,能買來的我們都買了,而且運氣好的遇上一個賣摔死的牛的,你不是愛吃牛肉嗎,我們就都弄回來了,給了那邊暗衛一大半,一會切好了就給咱們送來,我們還買了幾隻羊,對了,還有豬肉,兔子肉反正能買到的肉我們都弄回來不少。」李淳風得意的說道,李嫣這個小富婆主動出資,自然要好好的消費一番了,這只是一部分,後續的一會就送來了。

    李嫣一捂額頭,「你們是不是把市場給包了,這麼多東西咱們吃的完嗎?」這些傢伙真是貪得無厭啊。

    「怎麼會吃不完,小販們一直到十五都不再出攤了,咱們要把這十多天的伙食準備好,要不然沒了都沒地方去買。」李淳風拖著一板豆腐小心的放在院子的圓桌上,不僅是這樣,哪裡都差不多,過年大家都歇了,家家戶戶都要趁著過年儲備很多的吃食。

    李嫣無語,她很久沒有體會過這樣的情形了,也就是小的時候出現後,後來物資那麼發達,過年的時候超市都開著,人們早就沒有那種大包小包往家拎東西的習慣了,以前可能還為了招待親戚,現在家裡來人了,直接去飯點,誰還費心費力的做一大桌子菜,不過飯點再好,那種感覺再也找不回來了,感情淡了,反而成了應付炫耀的過程。

    ps:

    關於窗花,純屬道聽途說,不對大家不要拍磚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