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恐怖靈異 > 東極夫人

正文 第79章 進京 文 / 水木韶華

    三日後,北冥即墨接到聖旨,皇帝一為思子心切,二為表彰北冥即墨此次赫赫戰功,命北冥即墨即日起攜全家進京面聖。

    於是,在一個雪花漫天的日子,北冥即墨帶著浩浩蕩蕩的王府大隊出發了。

    江蒂娥身子虛弱,一連幾日都臥在病榻上,皇甫嫣然染了風寒,無法出戶。北冥即墨只好命二人留在王府好生歇息,只帶樂來兮與南榮富嫻上了路。

    一路顛簸,十日後,在一片絢爛的日落黃昏時分,一行人抵達北燕京都,臨安。

    按照以往慣例,北冥即墨等人下榻重華殿,這是北冥即墨做皇子時的行宮,當然,格局與汝安的重華殿相比,要大了太多。

    樂來兮與南榮富嫻入了東、西兩個偏殿,收拾利落後,正值晚膳時分。

    宮裡傳來消息,明日巳時北冥即墨要帶著家眷去與皇帝、皇后請安,晚膳時,與帝后一起共享家宴。

    一路車馬勞頓,樂來兮等人用完晚膳後便早早歇下,一.夜無話。

    第二日早膳後,北冥即墨等人在一個叫雲公公的人的帶領下,進了御書房。

    北冥弘桑正在一心二用的臨摹一副山水,見門口有了動靜忙放下手中的筆,迎了來。

    從進門到行完禮,樂來兮才第一次抬頭觀了北冥弘桑,只一眼,樂來兮頓時被驚艷了,好熟悉的劍眉星眸!

    她終於明白,北冥即墨之所以有那麼一副人神共憤的絕美容顏,全是因為他有一位同樣長的人神共憤的父親。

    歲月流長,雖然這位大叔已經四十多歲,可並不顯老,倒多了幾分儒雅。

    「這位定是東極了!」北冥弘桑拉著北冥即墨的手,滿是關切,突然轉向樂來兮。

    這女子天姿國色,通身靈氣逼人,加之那雙明亮流轉的眸子,北冥弘桑幾乎在第一時間斷定,她就是大名鼎鼎的鬼音大師坐下弟子。

    「回陛下,妾是東極。」樂來兮低頭福身。

    北冥弘桑虛扶她起身,觀她片刻之後笑道:「鬼音大師坐下唯一傳人,果然非凡!」

    隨後,北冥弘桑笑著問了她幾個問題,都是關於曲樂的,樂來兮都一一作答。她發現,這位皇帝不僅長相儒雅,性格也甚是溫和。

    出了御書房,北冥即墨一把拉起了樂來兮,攥的緊緊。儘管,他努力的克制著自己的情緒,可還是滿臉鐵青。

    樂來兮不解,他為何會如此。她當然知道,北冥即墨對他父親的感情並不像表面上那麼親厚,甚至有些敵意。可是,在皇宮大內,處處耳目,他難道不該隱忍麼?

    樂來兮伸出另一隻手,輕輕的覆蓋上他的手背。

    北冥即墨一怔,發現樂來兮正對他笑,笑的溫柔可人。

    那一瞬間,北冥即墨將剛才的不悅全拋到了腦後。

    一路,樂來兮任由北冥即墨牽著,她不時的扭頭,一會兒看看北冥即墨,一會兒又瞅瞅一直呆愣不語的南榮富嫻。

    三人很快的來到長樂宮,安柔皇后的行宮。

    如果不是親眼所見,樂來兮真不敢相信,眼前這位年輕貌美的女子,竟是一位兒女都已成年的母親。

    可是她看起來明明只有二十多歲。

    符妙姬一襲鳴凰金銀絲鸞鳥朝鳳繡紋朝服,挽著高貴雍華的朝陽五鳳髻,髻中央別著一隻展翅欲飛的金鳳,明艷動人。她皮膚白皙,光滑,畫著不淡不濃恰到好處的精緻妝容,美艷卻不庸俗。

    樂來兮禁不住在心底對古代宮廷的保養之術點了個大讚。

    「兒臣拜見母后!」聲音恭肅清冷,沒有一絲感情,那句「母后」喊的甚為勉強。

    當然,聽的人,也甚是勉強。

    符妙姬笑的明艷晃眼,離開鳳座的她,親自去攙扶北冥即墨,「皇兒不必多禮,多日未見,皇兒愈發威武,比你那個不爭氣的大哥強多了!」

    她雖笑著,可句句帶刺,即使強上百倍如何?我的兒子不還是做了太子?

    樂來兮暗自冷笑,然而北冥即墨面無表情,不否認,也不肯定。

    符妙姬眉間一動,目光轉向樂來兮,甚為驚訝道:「這位定是東極了!」

    說話的語氣與內容幾乎與皇帝無異。

    樂來兮再次對她福身行禮,符妙姬拉起了樂來兮的手,細細端量,如品菜一般,嘴裡吃著,嚼著,還不忘評價,「果然天姿國色,難怪世人都傳我兒不聞滿園**,獨戀一枝幽蘭。瞧瞧,這傾城之貌,曼妙身姿,通身的靈氣……」

    她一邊嘖嘖稱讚,一邊支著樂來兮原地轉了個圈兒,讚不絕口。

    樂來兮雖然不以為意,但仍被誇紅了臉,低頭不語,符妙姬只當她靦腆。

    連著兩聲掌聲,兩個婢女走來,每人手裡捧著一個托盤,符妙姬將托盤上的布拿下,拿出一隻血色玉鐲道:「這是沁血鐲,晶瑩通透,血色飽滿,本宮珍藏多年,如今遇到如此佳人,又是我兒心愛之人,本宮就把它送給你了!」

    她拿起樂來兮的手,親自與她戴上。樂來兮觀那鐲子,確實是一件好物件,聽說沁血玉是千年難逢的好玉。

    隨後,符妙姬又掀起另一塊布,將一串瀚海珍珠手鐲送與了南榮富嫻,那珍珠碩大圓潤,顆顆晶瑩飽滿,沒有瑕疵。

    二人正謝恩時,只聽外面的小太監喊道:「太子到……!」

    北冥司辰仍是一襲明黃錦袍,高貴而秀氣,他步履款款的走到符妙姬跟前,行了一個禮,而後轉身對北冥即墨道:「二皇弟,別來無恙!」聲音中滿是喜悅,那一刻,樂來兮能清楚的感到他的真誠。

    「皇兄安好!」北冥即墨面帶笑容,似乎,也很高興。

    「見過太子殿下!」樂來兮與南榮富嫻異口同聲。

    霎那間,北冥司辰笑面如花,那個讓他日夜魂牽夢縈的人兒,現在就在他面前。

    緩緩望去,儘管他最大努力克制著,可在他見到樂來兮第一眼時,心跳仍漏了整整一拍。

    幾月不見,佳人更美了。

    美人來兮,巧笑盼兮,美目顧兮,言之忘兮……北冥司辰不由自主的上前虛扶,樂來兮忙起身後退半步,更加靠近北冥即墨。

    一時歡欣一時雨,剎那間,那抹火雲變幻無窮,在怒火熊熊與雲淡風輕間變幻。

    北冥即墨不動聲色的將樂來兮環在一側,氣勢軒昂的宣示自己的主權,這是我的女人!我的!!

    兩個男人,一個女人……符妙姬將三人之間微妙的互動看的真真切切,首先她很驚訝,自己的兒子怎麼突然間失了分寸,看上一個有夫之婦?

    幾乎一瞬間的光景,符妙姬想通了,男人嘛,誰不喜歡美人?

    當然,還有一條,她看的很清,她發現眼前這位美人對北冥即墨十分重要,這個……倒不妨可以利用一番……

    所有的思緒,最終歸結到自己的盤算上,符妙姬笑道:「難得你弟弟來京,這幾日,你定要好好的陪陪他,敘敘兄弟情誼。」

    符妙姬的話將尷尬的氣氛瞬間打破,兩個男人俯首稱是。

    從長樂宮走出,北冥即墨非但沒有將樂來兮放開,反而越摟越緊了。

    樂來兮抬頭,見他眸子裡滿是得意之色,心中沒來由的一暖。她停了腳步,低語道:「殿下,我都喘不過氣了!」

    聲音中竟有一絲嬌嗔。

    北冥即墨身子一緊,臉上笑開了花,他隨手放開了她,卻又瞬間拉起了她的手。

    樂來兮窘的朝霞滿天,轉頭一看,走在她旁邊一直低頭不語的南榮富嫻,已經偷偷笑紅了臉。

    …………………………分割線…………………………

    晚宴,在乾坤宮舉行。

    乾坤宮位於東西二十八宮最中央,是規格最高的宮殿,北冥弘桑把家宴的地點定為這裡,可見,他很重視北冥即墨的此次歸京,至少,表面上是。

    殿外寒風凜凜,雪花漫舞,殿內卻暖意融融,浮光流彩。

    北冥弘桑一直面帶笑容,笑的很暖。包括皇后、太子、大臣在內的所有人,見皇帝笑,便也跟著笑。

    因此,整個宴會在樂來兮看來,其樂融融,讓人無比愜意。

    酒到濃時,北冥弘桑突然望了樂來兮一眼,而後對所有人道:「朕,一生喜好曲樂,最欽佩的人,當屬鬼音大師,如今親見他的傳世弟子,甚是歡喜……」

    眾人一聽,都紛紛向樂來兮看去。

    宮裡就是這點兒好處,但凡有點兒風吹草動,瞬間就刮遍了皇城。

    「東極!」北冥弘桑笑著喊了樂來兮一聲,樂來兮起身,對北冥弘桑福身。

    「不知朕今日是否有幸聽到東極的造詣?」他說的很含蓄,也很謙虛。

    樂來兮忙抬頭,笑道:「不知陛下想聽何曲?」

    北冥弘桑眼睛一亮,這女子,並不矯揉造作,是個爽利之人。

    「東極與我兒鶼鰈情深,朕甚感欣慰……東極不妨就以「情」字為題,撫一曲如何?」說到「情」字時,北冥弘桑面色突然沉重,眼眸中劃過不為人知的傷痛。

    這時,大殿中央已經擺上了一把上古焦尾琴,樂來兮不由自主的看了北冥即墨一眼,而後走到琴前,福身道:「東極獻醜了……」

    十指迴旋,跳躍,點一聲,如山澗溪水,潺潺悅耳,劃一下,若清風吹徐,蕩漾心弦。一撥一劃,天上人間……

    餘音未止,曼妙真摯的歌聲輕起:

    「紅塵自有癡情者,莫笑癡情太癡狂。

    若非一番寒澈骨,那得梅花撲鼻香。

    問世間情為何物?只教人生死相許。

    看人間多少故事,最消魂梅花三弄……」

    好一句「問世間情為何物?只教人生死相許」!如此大膽直白卻又直逼人心,催人心腸……

    北冥即墨直直的盯著眼前的可人兒,心漲的難受……

    北冥司辰癡了,怔怔望著樂來兮,心頭千思萬緒化不開,終為一個情字……

    讓人詫異的是,北冥弘桑垂眸低頭,盯著自己的酒杯動也不動,彷彿陷入了遙遠的回憶之中……

    這時,琴音曼奏,獨白聲起,「梅花一弄,斷人腸……梅花二弄,費思量……梅花三弄,風波起……雲煙深處,水茫茫……」

    那話,那語,那獨白,彷彿營造了一個雲境世界,那麼的飄渺遙遠,卻又盡在咫尺,迴盪著扯不斷的情絲,忘不掉的回憶……

    人還未從雲境中走出,情絲又起,「問世間情為何物?只教人生死相許。看人間多少故事,最消魂梅花三弄……」

    須臾,琴音戛然而止,卻餘音繞樑,久久未歇……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