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英雄豪傑

正文 三十四:忍痛割愛公主臨大漠行,峰迴路轉不戰解真南圍 文 / rich

    英宗略有所思地站在鹹福宮門口許久,同壽康公主一起玩鬧的小宮女無意間看到了皇帝。於是忙跪下拜道:「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壽康公主轉身看見了父皇就在門口,於是像小燕兒一樣跑了過來。「父皇,你來啦?」

    英宗用手撫過女兒的臉龐,道:「是啊,你在幹什麼呢?」

    壽康公主拉著父親的手往庭院走去,她撿起草地上的毽子,道:「兒臣剛學會踢毽子。」

    「是嗎?」英宗看著面龐秀美的女兒,臉上強帶著微笑,說道:「來,跟父皇進屋聊聊。」英宗拉著女兒的進了屋雙雙坐下,看著眼前這個寶貝女兒,英宗實在是不忍心告訴她將來的命運。「雪香,不知不覺你已經長大了,在朕眼裡你彷彿還是十歲時的模樣啊!」

    公主為父親到上一杯茶,道:「兒臣願意永遠是十歲的樣子,在宮裡陪伴父皇、母后。」

    「傻孩子,你長大了,遲早要嫁人離開父皇母后的。」英宗勉強地笑了笑道:「不知我兒心中可有佳婿的人選?亦或者是要求呢?」

    壽康公主臉上一紅,道:「父皇,為何問兒臣這個問題啊!」

    「你長大了自有小兒女的心思,父皇只是想知道朕的女兒心裡在想些什麼。」英宗說道。

    壽康公主抿嘴想了想道:「女兒未來的夫婿一定要是個聰慧睿智、氣宇軒昂的青年俊傑。」

    英宗細細的聽著,心中不免黯然傷神。他認真地握著女兒的手,語重心長地說道:「雪香,朕的女兒!你要知道身為帝王家的兒女,他們的婚姻向來由不得自己。有時也要為了國家社稷犧牲自己一生的幸福。」

    對於父親話鋒突然的轉變壽康公主有些茫然。她迷茫的看著父親,道:「父皇,你」

    「不要說話,聽父皇說完。」英宗輕輕的拍了拍女兒的手背道:「古有昭君出塞,近有成公主。你身為朕的長女,也要隨時準備著為國獻出你的婚姻。」

    「父皇」壽康公主已經有些意識到不妥。

    「女兒,但是你一定要記住!父皇對你一向疼愛,你永遠是父皇的好女兒!」英宗說到這裡已經有些哽咽說不下去,於是斷然站起揮袖而去。

    壽康公主一臉茫然的看著父皇離去,心中隱隱的預見到了自己未來的命運。

    「不行!我不同意!我不會讓我的女兒嫁給韃虜的!」高皇后乍聽到英宗的決定後馬上反對起來。「你嫁哪家的郡主都可以,哪怕是要我將她收為女兒也行!我就是不讓我的女兒嫁去遼國!我就只有這麼一個女兒!」

    皇后的激動讓英宗有些為難。「梓童,現在只有讓雪香前去和親才能顯出我們的誠意,遼國才會退兵,才會在和議的條件上退步。」英宗柔聲對皇后說道:「朕知道你疼愛雪香,難道朕不心疼嗎?可是一切都要以國家社稷為重,現在真的不是對外用兵的時候,也只有此策才能保我邊境近十年的安定啊!」

    「但是」皇后眼中飽含淚水的問道:「但是為什麼是我的雪香呢?」

    英宗撫摸著皇后的背,讓妻子安靜下來。「朕的女兒中只有雪香到了適婚的年齡,而且她是梓童你所出,比起其它的公主更顯尊貴,這樣遼國才能覺得配得上他們的太子。」

    「呸!什麼遼國太子?就是蠻子!我的女兒金枝玉葉,是他們配不上我們雪香!」皇后憤憤地說道:「你不是讓孫廷敬去了前線嗎?他不是京畿四大將軍之一嗎?讓那些個錚錚男兒去前線奮勇殺敵啊!為什麼要我的雪香一個女孩兒去犧牲?」

    「梓童,此事已經決議了,你也不要太過傷心。你的擔憂會讓女兒更加傷懷的,你們娘倆兒就趁這些日子好好聚聚吧。」英宗無奈的狠下心來,然後就起身要走。

    「皇上!」皇后拉住英宗的衣袖,說道:「臣妾知道陛下的無奈,但是也請陛下答應臣妾一個要求,好不好?」

    英宗點了點頭道:「好,你說。」

    皇后淚流滿面地說道:「雪香年紀還小,我不忍心這麼直接的對她說,擔心她一時接受不了。請陛下寬限幾日,不要那麼快下旨,讓臣妾慢慢的勸說雪香。」

    英宗歎了口氣道:「好吧,不過朕只能給你三天時日,三天後朕就下旨和親。」

    話說伯英帶著四、五人身著契丹服飾,梳著契丹人的髮髻帶著契丹族的氈帽,裝扮成從宋國回城的商旅進了大遼的都城,中京府。

    伯英命手下的四、五人都是他精心挑選的,這些人都是生長在邊境,熟悉契丹人的生活習性和語言,所以伯英還是比較放心他們不會露出馬腳的。他首先命這些人去了中京最熱鬧的茶寮和貴族出入最多的飯館,悄悄地散播謠言。說從宋國回城的路上,看到兩軍歇戰,而且耶律宗元與大宋將軍孫廷敬交往過密,等等等等。而伯英則用契丹寫了一封告密信,當夜趁著夜色送到了大遼朝中與耶律宗元對立的政敵耶律乙辛的家門口。

    耶律乙辛何許人也?他是當朝遼國的守太師,是皇帝耶律洪基的親信大臣,分管著部分兵權。在遼國就他和耶律宗元手中握有重要兵權。而他對耶律宗元的居功自傲很是不滿,在朝中是對立的兩派。

    當耶律乙辛第二天一早拿到這封匿名信後,心中一陣欣喜。但是他還是立即冷靜了下來,他沒有馬上把事情上報給皇帝,而是派出親信去前線打探虛實。不出兩天探子就回報說,耶律宗元果真許諾宋國十天期限,兩軍暫時按兵不動。而且還探聽到耶律宗元和宋將孫廷敬曾經一起議談,當時還帶了上好的青稞酒,兩人看上去交情不錯的樣子。探子

    還報,說一路回來已經有不少人在私議耶律宗元的事情,已經形成了不小的輿論。有了確鑿的證據,耶律乙辛馬上寫了一封詔書,前去面諫皇帝耶律洪基。

    遼國的宮殿裡,皇帝耶律洪基正在與后妃們打馬球。內侍來報說太師耶律乙辛求見,皇帝傳見大殿。耶律洪基打馬球時的好心情似乎很濃,見了耶律乙辛大笑著說道:「太師,有何要事求見啊?」

    耶律乙辛滿面憂慮的說道:「陛下,臣有密報!是有關前線大將,耶律宗元的。」

    「哦?」皇帝放下了笑容,問道:「什麼密報?」

    耶律乙辛呈上了詔書,道:「臣有密報,說耶律宗元與宋國暗中交易,欲稱孤南方。」

    皇帝看完詔書,臉一沉道:「此事非同小可,沒有真憑實據太師不可亂說啊!」

    「陛下!臣自知事態嚴重,所以兩天前已經派人去前線打探。」

    「結果如何?」皇帝追問道。

    「探子回報,說耶律宗元私自與宋國訂下十日之約,這分明是給宋國調兵遣將的時日。」

    「這事將軍上書說過,還要求朕多調兵馬給他,以備交戰。」皇帝說道。

    耶律乙辛道:「陛下!他是想將更多的兵權掌握在手,以便叛變啊!臣打探到,他與孫廷敬有過議談,當時他還帶了陳年青稞酒與孫廷敬暢飲言歡,這哪裡是在為我大遼議談啊?分明是在為私密謀!」

    「真有此事?」皇帝深鎖眉宇問道。

    「千真萬確!」耶律乙辛答道:「陛下,請趕快下旨將耶律宗元調回中京,以免時機成熟後,他真的舉兵造反!」

    皇帝耶律洪基來回踱步,冥想了一會兒,道:「你馬上去擬旨,命已經開拔的兵馬和糧草速速返京!再傳旨說朕有要事相商,命大將軍即日返回!」

    「陛下,那前方的軍隊呢?是留是撤?」耶律乙辛說道:「現在離大將軍許諾的十日期限還有三天,臣估計宋國已經調動了足夠的兵馬前去真定府了。」

    耶律洪基想了想道:「等大將軍回朝後,你暫管前方軍隊!現在已經失去了作戰的最佳時機,讓他們都回來!以後再圖大計!」

    「是!臣馬上去辦!」耶律乙辛轉身跑著就去了。

    伯英坐在靠近驛站的茶寮中喝著契丹族的奶茶,重重的奶腥味讓他很不習慣,但是他還是要裝作很好喝的樣子,大口大口的喝著。當看到有快馬趕到驛站,然後將裝著公的包裹交給差官,差官背上插著八百里加急的小旗往前線去的時候,伯英淡淡的笑了。

    「大人,朝中似乎有動靜了。」一個隨從悄悄地在伯英耳邊說道。

    伯英笑了笑道:「先別忙,去打聽打聽再說。」他命人迅速去打探,得知皇帝耶律洪基已經下旨命耶律宗元回朝的時候,他馬上命人買了大量的契丹獨有的貨物,然後收拾行裝第二日一早不慌不忙地裝作去宋國行商的樣子平安的離開了中京。

    開封府,皇宮。

    皇后忍著悲痛向天真的女兒說出了英宗的決定。壽康公主頓時驚呆了!皇后拉著壽康公主的手,道:「孩子,你父皇也是迫不得已才這麼做的。你是趙氏的子孫,在國家危難之際就要挺身而出,為國家為你父皇解憂才是啊!」

    壽康公主目光呆滯,當她聽到母親帶來的這個決定的時候簡直就是要崩潰了。這個時候她才真正明白了那天父親所說的一些話,向來乖巧的公主知道自己身為皇家的女兒,沒有選擇,她只能默默的接受父皇的安排。「母后,兒臣不是不願意為國犧牲,但兒臣真的不願意離開你和父皇!」說著公主就撲向母親,痛苦起來。

    皇后含淚撫摸著女兒,道:「好孩子,不要傷心!你這個樣子,母后會更加捨不得你了。」說著母女兩個就抱作一團哭了起來。

    過了許久,公主才略微止住了哭泣,抽泣著問道:「母后,父皇什麼時候會下旨啊?」

    皇后捋過女兒的髮髻道:「你父皇明天就要下旨了。」

    「母后,兒臣想去見見父皇。」公主提議道。

    「好!你父皇也想見你,但是他擔心自己見了你也傷心,所以一直沒有宣召你覲見。現在母后就帶你去見你父皇。」說著就拉著女兒的手去前殿見英宗。

    母女倆黯然神傷的走進了大殿,只見英宗正面帶笑容的看著一份加急的書。「臣妾帶雪香來見陛下了。」皇后說道:「陛下,雪香已經同意了。」

    英宗抬頭看見皇后和公主,高興得跑下丹陛,拉著皇后的手說道:「梓童!我們的女兒不用遠嫁遼國了!遼國退兵了!遼國退兵了!」

    事態的突然轉變,讓皇后有些難以接受。「什什麼?陛下,臣妾沒有聽錯吧?遼國退兵啦?雪香不用嫁給遼國太子啦?」

    「是啊!是啊!」英宗又跑上丹陛拿著前線剛送來的書給皇后看,「你看!這是孫廷敬命人連夜送來的書,說遼國已經退兵了!真定府的圍困已經不戰而解了!」英宗臉上洋溢著歡快的笑容,他慶幸著說道:「還好!還好!朕還沒有下詔和親,否則就出言難悔了。」他拉著已經愣在當場的公主的手道:「女兒,你不用遠嫁遼國了,你能留在父皇母后身邊了!」

    「父皇,這這不是在做夢吧?」壽康公主似乎還沒有完全接受這個大起大落般的消息,她呆呆的望著父親問道。

    英宗笑著點著頭,道:「是真的!是真的!這要多虧了孫家父子啊!是他們救了你,救了大宋啊!」英宗忙喚來了內侍

    道:「你去擬旨,加封孫廷敬從一品官銜!命他安排好事宜後火速回京!朕要大大的褒獎他!」

    旨意很快就傳到了真定府,孫廷敬接旨後留下了兩個親信將領留守真定府,以防遼兵再犯,又令臨近州府遣派兵馬駐守真定府加強邊防的守衛。一切事情安排好後,他和伯英、叔豪先行帶著一小隊人馬在大軍之前回京去了。

    孫家上上下下接到孫廷敬父子回京的消息都欣喜萬分,林鳳荷讓二兒子仲雄先行代替孫廷敬去向英宗謝恩,然後就讓家人準備好迎接父子三人回來的一切事宜。還準備第二天就帶著全家人一起去觀音廟還願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