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英雄豪傑

正文 103:夜偷襲遼軍糧草燒燬半,兵城下宋軍主將沉著戰 文 / rich

    孫伯英站在城樓上遠眺遼軍的大營,只見遼兵軍容整肅、守衛嚴密,可見幾次交手之後遼軍的軍心並未動搖。

    「大哥,看來耶律乙辛打算和我們打持久戰了。」孫叔豪說道。

    楚劍熙搖了搖頭道:「冬日漸近,遼國人習慣於北方生活,恐怕我們的軍士不能適應。我們不能同他們拖了。」

    「嗯,是啊。還是要速戰速決的好。」叔豪贊同的說道:「大哥,你有沒有什麼辦法?」

    伯英濃眉緊蹙,微微的搖了搖頭。「對了,朝廷說要送冬衣來,什麼時候到?」

    「就快到了,已經到了邢州境內。」楚劍熙回答道:「這次押送軍資的是曹立勳。」

    「怎麼是他?」叔豪皺著眉說道:「這傢伙不是什麼好人。」

    「莫管這些私人恩怨,現下最重要的是對抗遼人。」伯英知道叔豪和曹立勳結過樑子,擔心一些私人恩怨會影響到叔豪的心情。「我們最好在冬日降臨之前結束這場戰爭。」伯英對叔豪和劍熙說道:「走,我們進帳好好商議一下。」

    過了幾日,押送冬衣的隊伍到了。伯英親自去迎接,於是和曹立勳打了照面。

    「孫將軍,辛苦辛苦!」曹立勳滿面笑容、作著揖向孫伯英走來。

    孫伯英也作揖道:「曹公子辛苦才是,千里迢迢送來冬衣給將士們。」

    「啊呀,曹某能為國效力是皇上給在下的機會,何況只是押送軍資這些小事,何來辛苦?」曹立勳看到了伯英身邊的叔豪,便忙笑道:「三公子真是英勇不凡哪!皇上對您讚不絕口,滿朝武都在頌揚三公子的忠義呢。」

    叔豪看不慣他這副嘴臉,但是大哥囑咐過不要為了私人恩怨而影響心境,於是拱手說道:「曹公子過獎,孫某愧不敢當。」

    大家寒暄了一陣後,伯英備下了酒菜來招待曹立勳。「孫將軍,不知道現在戰況如何?不知道曹某能否盡些綿力呢?」曹立勳一心想立功,所以自動請纓。

    「如今遼軍與我軍對峙,曹公子及時送來冬衣已經是幫了很大的忙了。」孫伯英笑道。言下之意便是不讓曹立勳插手軍務。

    曹立勳也不笨,自然聽得懂。他笑了笑說道:「我軍已經與遼軍周旋許久,皇上有些急切了。不知孫將軍打算何時發動總攻?」

    「曹公子,這些乃是軍事機密,您似乎不方便知道這麼多。」叔豪鐵青著臉說道。

    曹立勳碰了一鼻子灰,但還是笑著說道:「啊呀,小弟不知道軍中的規矩,如有冒犯還請將軍恕罪。不如我自罰一杯吧。」說著便仰頭喝盡了杯中酒。

    當晚,孫伯英和孫叔豪、楚劍熙一同在營帳內研究戰略。叔豪一臉不高興的說道:「看到他那副嘴臉我就討厭!」

    「你呀,暴脾氣又犯啦?」楚劍熙笑了笑說道:「你管他呢,等送軍資的隊伍休息幾日後他就回去了。你又何必與他生氣?」

    「好了,好了。我們還是來看看遼軍的情況吧。」伯英將二人叫到跟前,輕聲說道:「今天探子來報,說耶律洪基已經催促耶律乙辛盡快進攻。」

    「喲,看來不但我們著急,那遼國皇帝也坐不住啦?」叔豪說道:「我還巴不得他們趕快發動進攻,我們也好速戰速決!」

    楚劍熙說道:「今天我也看到遼軍開始有些調防,恐怕是迫於壓力,坐不住了。」

    伯英點頭說道:「所以我想今晚派人偷襲遼軍的糧草,讓他們不得不提早進攻。」

    「好啊!我去!」叔豪一拍桌子說道。

    「不!你這脾氣到時候一定殺紅了眼,不知道收手。還是讓劍熙去吧。」伯英對劍熙說道:「記住,不可與遼軍周旋,得手後迅速回來。」

    楚劍熙點頭道:「好!我知道!」然後就出去點兵五百,還在馬蹄上包裹了棉布來減輕馬蹄聲。到了子丑(1點∼3點)相交之時,伯英便下令出發。

    伯英站在城樓,過了大約半個時辰,就看到遼營那裡燃起了火光,開始躁動起來。「太好了,得手了。」伯英面露喜色,他轉頭對叔豪說道:「你快帶五百騎兵出城接應,確保劍熙全身而退。」叔豪領命後迅速點兵去了。

    到了寅時初刻,藉著月光伯英看到一騎人馬向這裡快馬趕來,是楚劍熙偷襲回來了。伯英忙下令開城門,由叔豪的人馬護送,楚劍熙一行人安全回營。伯英看著火光沖天的遼營,他注意到有一小隊遼兵追著劍熙的人馬追出幾里地,但是很快就撤退了。伯英下了城樓去迎楚劍熙,只見城樓下騎兵們魚貫而入,帶頭的楚劍熙臉上被煙熏得黝黑,盔甲上沾染著一些血污。叔豪正在與之說話,見到伯英來了二人便下了馬。

    「怎麼樣?情況如何?」伯英問道。

    劍熙笑道:「大約燒了一半的糧草,後來遼軍誓死護糧,我才命大家撤退。」

    「好!沒了一半糧草就已經夠他們受的了。」他上下看了看劍熙道:「看樣子他們還挺頑強的。瞧你這一身的血污,先去洗一洗吧。然後來營帳找我。」

    楚劍熙騎馬回自己的營帳去了。這時候曹立勳披著棉衣,揉著眼睛走過來問道:「發生了什麼事?半夜三更這麼鬧騰?」

    叔豪一見到曹立勳連話都沒搭理就走開了,伯英便應承道:「沒事,沒事。只是一些調防工作,吵到曹公子休息實在不好意思。現在沒事了,這裡亂得很,您還是回去休息吧。」

    曹立勳看著左右來來往往神情嚴肅地將

    士,說是普通調防一聽就是敷衍自己。但是一想,這些事情都與己無關,又何必問這麼多。於是回了自己的營帳。

    伯英和叔豪坐在營帳中等著劍熙,這個時候伯英對叔豪說道:「你呀,就算心裡不喜歡,表面上也不要如此敵對嘛!」

    「嗯?我哪兒有!」叔豪矢口否認,說道:「若換做以前,我早就揍他了。」想起當年自己與眠玉被曹立勳和吳王逼迫的慘況,叔豪的氣就不打一處來。

    伯英笑道:「還說沒有?任誰都看得出來啦。」伯英拍了拍叔豪的肩膀說道:「難道你忘記了軍中的大忌嗎?主將不和會影響軍心,雖然曹立勳不是什麼要緊的將領,但你還是要顧及大局,不要任性了。」

    叔豪知道大哥說的都是正理兒,於是點頭道:「我知道了。我盡量與他少接觸便是。」

    「咦?你們已經開始了嗎?」楚劍熙挑開簾子問道。

    「沒有,正等著你呢。」伯英招了招手讓他過來。三人坐下後,伯英便正色說道:「這次我們燒了敵軍的糧草,他們一定會提早發起進攻。倉促之下發動的進攻是兵家大忌,我們一定要利用好這次機會!」

    「大哥,遼軍這次氣勢浩大,我擔心就算是倉促進攻,我們可能都會難以招架。」叔豪有些擔心的說道:「況且天氣漸寒,我們的士兵如果穿著冬衣作戰會影響動作的敏捷,若是不穿也會因為寒冷使動作遲緩。」

    「對!我看遼軍一定會選擇清晨或是傍晚進攻,那個時候天氣最冷。」楚劍熙說道。

    伯英點頭道:「沒錯,所以我們一定要拖延。一定要在中午應戰,這個時候就算士兵們不穿冬衣也能行動敏捷。」伯英在地形圖上擺出了幾個陣法,三人共同商議後,採取了一個最有效的陣法。遼國人擅長騎射,所以不能與之長距離作戰,要縮短作戰距離展開搏鬥。伯英部署好了之後,就分別交給叔豪和劍熙五千人馬,形成左右圍攻之勢。而自己則帶領八千人馬從中路與遼軍的主力對戰。

    剛剛滅了火的遼營裡,太子耶律濬焦急地坐在營帳裡等待糧官報上來的損失數目。太師耶律乙辛坐在一旁,氣呼呼的說道:「哼!原以為孫家的人光明正大,沒想到也會使用偷襲這一招!真是陰險狡詐!」

    耶律濬斜眼看了一眼耶律乙辛道:「太師,正所謂兵不厭詐,是我們自己疏於防範。」

    太子雖然沒有明說,但是明顯是責怪太師的疏忽,只是給耶律乙辛留了面子。耶律乙辛不但受到了損失,還受到太子的責怪,心裡自然堵得慌。他拱手說道:「太子殿下,是臣的疏忽,請太子殿下恕罪。」

    耶律濬擺了擺手說道:「算了,如今最要緊的是盡快奪取真定府,父汗催得急。我也想在父汗生辰之前拿下真定府,給父汗作壽禮。」

    「殿下,現在糧草少了一半,看來要提早發動進攻了。」耶律乙辛說道。

    「那就盡早進攻吧!」耶律濬催促道:「傳令下去,明天犒賞三軍,後天就發動總攻!」

    「殿下,我軍現在糧草短缺,勢必會造成軍心渙散。盡早出兵固然要緊,但是如何穩定軍心實在是個問題。」耶律乙辛道出了關鍵的問題。

    耶律濬想了想說道:「聽說西夏兵攻打大順城的時候,國王李諒祚親自帶兵。雖然失敗了,但是那一仗卻讓宋軍損失慘重。不如這次由本太子親自率軍,太師做我的軍師。這樣不就能振奮士氣了嗎?」

    「這」耶律乙辛想了想後,說道:「也好,就這麼辦。」耶律乙辛奉上一柄寶劍,道:「殿下,請您佩戴這柄寶劍出戰。」

    耶律濬接過劍,拔出劍身。「這不過是一柄普通的劍,為什麼要我佩戴它呢?」

    耶律乙辛道:「殿下乃是萬金之軀,這柄劍的劍身上已經餵了劇毒,見血封喉。若到時候太子殿下受到威脅,這柄劍能保太子殿下周全。」

    「這似乎」耶律濬皺了皺眉,覺得這樣有些不妥。

    「殿下,您是大汗的獨子!為了大遼身犯險境,這也是不得已而為之!」耶律乙辛說道。

    耶律濬將還劍入鞘,道:「好!我就佩戴此劍出戰!」

    宋軍知道遼軍近日就會發動進攻,每天都嚴陣以待。果然,第三日的清晨,就看到浩浩蕩蕩的遼軍向城下逼近。哨兵忙通知了幾位主將。

    伯英登上城樓俯瞰遼軍,只見隊伍中央有一黃蓋馬車,車中坐著的正是遼國太子耶律濬,他的身邊坐著個長鬚者,便是耶律乙辛。

    「將軍,將士們都準備好了,我們應戰吧。」一個副將請命道。

    伯英擺了擺手,抬頭看了看剛剛從東方升起的太陽,說道:「不,再等一等。你們先下去,安排將士們吃飯。記得讓伙房做點熱粥熱湯。」

    「是!將軍!」副將得命後馬上去了。

    叔豪和劍熙整裝待發,他們兩個站在伯英身邊,看著城下擺開陣勢的遼軍。「大哥,看樣子他們就快要攻城了。」

    伯英點頭道:「吩咐下去,給我死守!沒有我的命令誰都不准開城門應戰!」

    「孫將軍,孫將軍!遼兵是不是要攻城了?」曹立勳急匆匆地跑上城樓來詢問戰況。

    「曹公子,這裡不是你來的地方,快下去!」伯英大聲命令道:「來人!護送曹公子回去!」兩個軍士過來架著曹立勳就往城樓下走。

    這時,就看到遼軍令旗一揮,大軍朝著城門方向攻打而來。他們拿著粗壯的原木,準備撞開城門;有的拿著長梯要

    架梯爬上城樓。對遼兵的大舉進攻,宋軍嚴防死守,就是不開城門應戰。城樓上的射手換了一批又一批,不斷地朝爬上城樓來的遼兵放箭。遼兵有皇太子坐鎮士氣兇猛,宋軍勉強能抵抗得住他們的進攻。遼兵擅長的騎射也令守在城樓上的宋軍損失重大。副將們不斷地向伯英請戰,可是伯英卻遲遲不願應戰。

    到了巳時末刻(巳時:9時~11時),太陽已經移向當空,伯英這才站了起來點兵。這個時候宋軍各個都已經摩拳擦掌準備戰鬥,伯英、叔豪、劍熙,各自帶領了自己的兵馬分別從正門和兩側城門出兵,形成圍攻之勢。午時一到,伯英下令開城應戰!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