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鴻蒙之尊

正文 第六十三章 證道 文 / 刀鋒5257

    帶著其餘十人來到人群後方,玉霞輕聲道:「師兄,剛剛玉霞心理好害怕啊!真擔心你和千幻上人一語不和再鬧翻了。」

    李齊笑著道:「傻師妹,這裡是人家的地盤,我就是再怎麼張狂,也不會在人家的地頭上撒野啊!況且還有你們幾個在,我到時候不敵可以逃走,你們怎麼辦?我又不傻。而且那千幻上人畢竟是一代前輩,又是此次活動的發起者之一,如果這時候跟我這麼一個晚輩動手,那不是扇自己耳光嗎?」

    塵葉也在一旁說道:「玉霞師叔,這一點天陽師叔還是有分寸的。不然恐怕他也活不到今天了,魯莽,可不是聰明人所為。」說著,對李齊眨了眨眼睛。

    玉霞一聽,安心的道:「這樣就好,我也不多說了。師兄以後做事小心點就好,我相信師兄不是笨蛋。是麼?」

    李齊笑著點了點玉霞的額頭,沒有說話。

    旁邊活潑的塵楓和塵葉見狀同時打趣似的吹了聲口哨,李齊瞪了他們一眼道:「看什麼看?老實點,否則我就禁制你們,然後關禁閉!」

    二人互看一眼,笑著沒有說話,絲毫不把李齊的威脅放在眼裡。

    李齊無奈,也不予理會。此刻眾人已經見禮完畢,在千幻上人和憐憫大師的帶領下向分別向兩處門派趕去。

    畢竟在場數千修真者不是哪個門派可以單獨安排得下的,所以,他們只好分成兩批帶到兩個門派去安排。

    為了避免尷尬和不必要的麻煩,李齊眾人和凌雪宮的人馬被安排在了大日門。當然,公開和蜀山劍派結為聯盟的逍遙門也為了避嫌,被分到了大日門去。

    一路上,憐憫和尚親切的拉著李齊走在人群之前,問這問那相言甚歡。

    「天陽小友果然實力驚人,小小年紀就達到了大乘境界,實在羞煞貧僧啊。我門中若有一位小友這樣才華天縱的弟子,那必將我大日門發揚光大!」

    李齊聽慣了這種相互恭維的話,雖然他確實做得相當出色,但是誇獎的人太多也讓他麻木了。輕輕的道:「前輩言重了,大日門身為修佛界的泰山北斗,門派之中自然天才弟子無數。即使晚輩出身大日門,以如今大日門的地位,也不會提高多少了。畢竟大日門如今的地位已經是無人能及的了!」

    被李齊這麼小小的一個馬屁拍的老懷大暢,憐憫大師笑著道:「小友誇大了,我大日門能有今天都是正道同門捧出來的。萬不要如此說才好!」

    李齊笑了笑,突然說道:「大師,晚輩修煉的時日尚淺,雖然修為還算過得去,但是許多問題都疑惑不解,加之師尊他老人家出了意外。一時也找不到可以求索的對象,今日得見大師,身為德高望重的一代高僧,晚輩想向您請教一些問題。」

    對於之前李齊對修煉者和凡人,仙人和修練者之間所思考的問題,李齊閒暇之時經常獨自思考。但是仍然不解,或許是自己修真的時日尚短,無法做到性格和修為的同步。但是李齊認為,性格天生,並不能因為修為的提高而有所改變。

    想來想去不得結果,李齊心中始終無法釋懷。如今遇到憐憫大師這樣的得道高僧,立刻想要一解心中疑惑。

    憐憫大師見李齊如此認真,不覺正容道:「小友有什麼問題儘管說,老衲一定知無不言,盡量解答!」

    李齊思索一番之後,緩緩開口:「大師,為何如今的修練之人對凡人總是持一種輕視甚至是蔑視的態度?」

    憐憫大師沒想到李齊說的是這個,思索一番道:「天陽小友,你的問題不止一個人曾經提起過。為什麼隨著修為的提高,壽命的增長,漸漸淡忘了自己本也是平凡之身?這個問題已經延續了無數代人的討論,但直到今天也沒有個肯定的說法。對於修煉者來說,認為壽命有限,脆弱如螻蟻的凡人完全不能夠和自己平起平坐,這也是常理。

    「凡人也是把一些強橫的生物做為崇拜和祭拜的對象,都是一種懦弱的表現。但是如果說我們本為人類的話,為什麼那些凡人又會祭拜我們?不是我們將自己本身神化,和凡人區分開來。而是凡人本身將我們神化,擺在了非人的至高無上的地位。所以,造成如今仙凡兩界之間的高低差距,並不是修真者單方面的輕視造成的。」

    李齊雖然也覺得憐憫大師說的有理,但是他就是無法接受。思索一番,李齊道:「可是,人常言『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身為凡人眼中的聖人的我們,不為凡人多做些善舉,反而輕視他們,甚至欺壓他們。這是我們所追求的天道嗎?

    「佛家常講普渡眾生,渡己渡人。但如今又有多少佛門高僧能夠入世修行,解人間之疾苦,化世俗之罪惡?儘管凡人將我們神化,但來自他人的神化不代表我們就真的成了神仙。凡人對我們寄托了他們的希望,我們做為凡人出身就有替天行道,普渡蒼生的責任。而不是整日的蔑視,欺壓,侮辱!」

    憐憫大師低喧佛號,搖頭道:「天陽小友,你的想法過分偏激了,畢竟只是一部分人鄙視凡人而已。想想看,我等修練之人是靠著自己的努力一點一點的修煉到如今的地步進而飛昇成仙。我們能有今天的成就,靠得不是其他人的給予,更不是靠著凡人的幫助。

    「你也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天地尚且不仁,何況我等凡夫俗子?」

    見李齊還要說話,憐憫大師擺手阻止,繼續說道:「為聖者,心如天地,明比日月,一切的所作所為,自視為理所當為,義所當為的事,便自然而然地做了。並不一定因為我要仁愛於世人,或我要愛護於你,才肯去做。如果聖人有此存心,即有偏私,即有自我,已非大公。

    「況且小友對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的理解也有些錯誤。所謂天地自然,都是大道在無為,無心,無慾的狀態下所化生。天地的本性就是大道的淳德,上德,它並沒有順化人為的德性!

    「更沒有分解形成德的五德:仁德,義德,禮德,智德,信德。因而也就不可一孤立的判別它是否具有仁德,這種德淳未化又是最完美無暇的仁德,不仁而最仁。你可明白?」

    李齊被說的心有所感,已經有些被憐憫大師說動,但是他依然固執的堅持己見,將心中的問題說了出來。

    「大師,無論修為高低,心境高低,你我始終來自凡人,源於凡人。無論達到什麼樣的程度,一個人的性格不應該有所變化。如果一個人的心性,心態隨著修為的提高而發生改變。那麼這樣的自我還是真我嗎?晚輩覺得一個人即使再怎麼強大,保持住一個真我不變才是最重要的,不要修練來修練去,將自己修煉成一個失去真我的傀儡。」

    憐憫大師歎道:「真我即本我,無相即本相。小友如何覺得最初的自我就是真我,改變後的自我就不是真我?今日你我之談對老衲頗有啟發,雖然無法令小友接受老衲的想法。不過相信今日之言對你我二人都有一定幫助,老衲最後送你一段經文,自去體悟。」

    說著,憐憫大師不再繼續討論這個問題,反而雙眼微閉,壽眉低垂,手掐與願印,吐氣開聲頌道: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一篇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將在場兩千多的修煉者念動的猶如醍醐灌頂一般,絕大多數人都心有所感。畢竟像憐憫大師這般得道大宗師所誦讀的佛經,擁有極強的震懾心神,淨化心境的效果。

    李齊也是聽得心中翻滾,蜀山劍派眾多弟子也都受益匪淺。紛紛對憐憫大師表示感謝。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