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宋韻

正文 七 漫卷 旌旗向徐州(上) 文 / 國王令狐

    李烈回到宿州已經是十二月底,張進北和蕭恆率文武官員出城十里相迎,雙方見面自是歡喜非常。宿州百姓夾道歡迎,爭相一睹李將軍的風采,氣氛十分熱烈,百姓們對這位知州大人很有好感,自從他來到宿州,整個宿州面貌都為之一新,同時官府又出台了好幾個關係民生的惠民政策,受到了百姓的一致擁護。李烈騎在馬上向道邊揮手示意,不知俘獲了多少少女的芳心,這個英俊勇武的少年將軍竟一下子成了無數宿州少女的偶像和夢中人。

    其實李烈這個知州的得來僥倖成分很大,由於他年紀少小,資歷淺薄,就算立下再大的功勳都不會被封為知州,這要多虧韓侘胄,這位歷史上志大才疏的權臣主持北伐以來,並沒有太多可以拿出手的勝利,而李烈所取得的靈璧大捷和輕取宿州讓韓侘胄賺足了面子,加之李家確實會做人,毫不吝嗇金銀,所以才會有韓侘胄力排眾議,將李烈由一名小小偏將推上一州之首的位置。

    早在北宋初年,宋太祖為了削弱節度使的權力,防止唐五代時期武人割據的局面重演,規定諸州刺史得直接向朝廷奏報和接受詔令,節度使不得干預除所駐州之外(所謂支郡)的政務。後來,逐步派遣京朝官(文臣)接替刺史管理州務,稱「權知xx州州軍事」。「權」表示不是正式職務,只是代理;「知」就是管理的意思;州軍事的州代表民政,軍代表軍政。簡稱知州。由此,刺史非奉特別詔令不得過問所任州的州務,演化為武臣的遷轉之階,屬於橫行正使之一。

    由於歷史沿革,在南宋時知州一職已經可以手握一州的軍政大權,李烈能夠將自己的勢力擴展至全州,應該說是他讓父親去抱韓侘胄粗腿的結果,在軍政上敢於放手大幹也有賴於此。

    李烈顧不上洗去風塵,安頓好崔婉之後,便在宿州府衙的議事廳中進行了一次會議。

    張進北迫不及待的首先發言,匯報李烈離開的這兩個月來的建設情況。

    烈山煤礦開採十分順利,原煤儲量十分巨大,很多地方甚至可以直接露天開採,這就為大量冶煉鋼鐵提供了足夠的能源。人手方面更是充裕,不但有幾千名煤、鐵礦工,而且還有近一萬名金兵俘虜可供驅使,煤鐵產量大幅度增加。由李烈設計的土高爐已經有三座建設完工,經過短暫的試運行後,終於走上正軌,如今已經可以大量生產生鐵和熟鋼,生鐵日產量達到八千斤,熟鋼日產量也達到五千斤,這個數字在後世可能是微不足道的,然而看到張進北難以掩飾的興奮與喜悅,李烈就知道這個數字在當時是個多麼了不起了。

    同時,泗州城駐紮的陳孝慶部已經奉令移師,駐紮淮河南岸的盱眙,張進北已經調郭慶生到泗州擔任城守,同時派魏群率林字營前往換防。講到這裡,張進北笑了起來,「大人,這回整個泗州可全部回到咱們的手裡啦!」

    李烈聞言大喜,這真是個好消息,自己的地盤無形中又擴大了三分之一不止啊!「好啊,這個消息對我們可是太重要啦!」

    蕭恆見張進北匯報完畢,這才笑道,「我的知州大人,先別笑,好消息可有的你樂呢!」

    「是嗎?那我可得洗耳恭聽,看看蕭大哥還會給我帶來什麼驚喜!」

    蕭恆哈哈大笑,「兄弟別急,聽我慢慢道來!這第一點就是咱們的部隊已經整編完畢,下轄鋒銳營騎兵五千人,雷字營八千人,山字營六千人,林字營六千人,海字營六千人,陷陣營六千人,特戰營三千人,全軍七個營,共有士卒四萬人,地方廂軍兩萬人,都在加緊訓練中。」

    李烈不禁一愣,自己有這麼多軍隊嗎?「好像我們的軍隊人數又多了吧!」

    「對,這兩個月以來,我將一部分精壯的廂軍歸入正規軍中,湊齊四萬人,同時廂軍也加緊招收士兵,至於何以能招收這麼多的士兵,一會兒由嚴峻向你匯報,我接下來說得是第二點,那就是部隊的換裝情況:由於鋼鐵充足還有大量招收工匠,武器的更新也很迅速,已經接收新式板甲一萬付,改良的神臂弩五千張,弩箭五十萬支,不過有一部分還是箭簇,沒來得及製作箭桿,還有改良的斬馬刀五千把,全部換裝給徐立的鋒銳營,其餘還有鋼頭長槍五千把,鋼刀五千把。這些裝備將陸續在部隊中換裝,而淘汰下來的武器盔甲則已經給廂軍裝備完畢。我們部隊的戰鬥力大幅度提升,就連廂軍經過幾個月的訓練都已經具備了朝廷禁軍的水平。」

    李烈心中歡喜,這幫手下全都是三十歲以下,個個朝氣蓬勃,幹勁十足,能在短短幾個月時間取得這種成績當真不易,看來是下了一番苦工的。不禁點頭不已,忽然想到火器方面蕭恆沒有提及,連忙問道:「大哥,咱們的火器儲備情況怎麼樣?」

    蕭恆一笑,「這就要問你這位親兵,後勤總管啦!」

    聽到李烈終於問道了火器,陳彥東滿眼興奮的站了起來,搖桿挺得筆直,向李烈行了個標準的軍禮,「報告將軍……」

    「呵呵!陳彥東,你給我坐下,幹嘛這麼拘束,自家兄弟,來坐下說!」李烈笑呵呵的擺手,示意他坐下說話。

    作為李烈曾經的親衛,陳彥東無比自豪,「是!」屁股剛挨著椅子,扭了兩下便又站了起來,撓了撓頭,嘿嘿笑了兩聲,「還是站著回報吧!坐著說還真有點不習慣呢!」

    眾人無不大笑,李烈笑著揮揮手,「行啦!你愛怎麼說就怎麼說吧!」

    「回稟將軍,我們的火炮作坊取得了重大進展,原來的每門炮重達三四千斤,射程一千步,現在通過技術改良,每門火炮已經減重至千斤以下,射程已經能夠達到兩里地還多。同時有一名叫杜清的工匠已經研究出可以安裝火炮的炮車,可以使火炮快速移動,增加機動性,不過火炮的制退裝置還不成熟,採用剛性制退,進一步的研究正在進行,有望在明年開春取得重大突破。」陳彥東一口氣說完,連忙看李烈的臉色。

    李烈站起身,「一定要重獎這個杜清,保證他的安全,對他的家人提供盡量多的照顧,務必使他沒有後顧之憂,全身心的投入到研究中去。以後所有有重大貢獻的工匠一律重獎,照顧好他們的生活,人才難得啊!」

    張進北哈哈笑了起來,「大人放心吧!現在陳彥東可是把杜清當成了寶貝兒,就差沒供起來啦!」

    大家聞言又是一陣大笑,李烈一拳捶在陳彥東的肩頭,「說了半天,到底咱們生產了多少門火炮啊?」

    陳彥東一個勁兒直樂,伸出了四個手指頭。

    「啊?已經生產了四百門火炮?」李烈驚喜不已。

    張進北一屁股坐在椅子上,手指李烈好半天說不出話來,「你……你也太貪心了吧!他說的是四十門吶!還四百門,你要我老命啊!就這四十門炮已經花了我十五萬兩白花花的銀子啦!」

    李烈轉念一想,自己真是心切了些,連忙笑道:「不急不急!陳彥東,你接著說。」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