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四十二 更遠的地方(下) 文 / 國王令狐
浮塵子笑道:「不會的,就算朝廷有所不滿,現在李烈剛剛立下大功,名聲赫赫,他們也會有所顧忌,不敢輕易得罪咱們的!」浮塵子看了李烈一眼,兩人相視會心一笑,接著說道:「再說,咱們可以轉移他們的注意力,到時候絕對沒有人會關注那裡,因為他們的視線全部會投向西北!」
「西北?」張進北一愣,「咱們不乘勝攻擊金國,怎麼要去找西夏人的麻煩嗎?」
「對!」李烈鄭重道:「西夏已經沒落,腐朽不堪,正是攻伐之時,而且西北河西走廊地區有一樣東西是咱們當前最缺乏的,還山可知道是什麼嗎?」
張進北喃喃念叨河套河套,突然眼睛一亮,一掌拍在座椅扶手上,「戰馬!」
戰馬對於李烈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冷兵器時代,騎兵就是所有兵種的王者,輕騎兵就相當於後世的快速機動部隊,行動迅捷,來去如風,戰鬥力極強,而重騎兵則是當時的裝甲坦克部隊,當者披靡,威力之大更不必說。這都需要大量優質戰馬,而南方本就少馬,李烈自從建立起自己的實力以來,最最關心的除了火器的研發與普及,就是騎兵部隊的建設了。通過不懈努力,宿州大營已經有了一萬騎兵,徐州也有六千騎兵,山東宋漢生部的旋風狼騎目前已經達到了兩萬餘人,然而這些距離李烈的目標還差得很遠,西北民風彪悍,戰馬眾多,正是李烈招兵買馬的首選,李烈相信,通過發動戰爭,在征伐西夏的過程中,他一定能再拉起一支強大的騎兵部隊來。
對於李烈的設想,張進北不禁擊節讚歎,三人又談了一會兒,二人起身告辭。李烈突然想起一事,喚住張進北,「對了,還有一件事一定要辦好,此時也十分重要,事關百年大計,絲毫馬虎不得!」
張進北停下腳步。
「俗話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咱們的轄區內一定要廣辦學校,就是學堂,既要有大量的普及文化的初級小學,也要有專門傳授各種技能的技術學校,還要在軍中建立軍校,從軍中挑選忠心的素質過硬的下級軍官加以培養,形成未來堅固的預備軍官體系。最後也要成立高等學院,從完成初級教育的成績優異,品行端正者中挑選人才大力培養,做為各地行政人員的後備力量,此時關係到咱們的未來,充足的各種後備人才正是國家興盛的關鍵。今晚我會著手編製教育體制的發展章程,過兩天你過來取,按照上面的要求逐步將咱們的教育體系建立、完善起來。對於這些,千萬不要怕花錢,我決定拿出二百萬的教育基金,專門用於教育,還山還要認真對待此事啊!」
李烈說完,扭頭又對浮塵子道:「道長,這次您也要受累,從流民孤兒中挑選一批機靈的適齡兒童,從小培養,將來他們會是更優秀的情報人員,而且忠心方面也更加可靠。與專諸盟的合作只是權宜之計,擁有我們完全獨立的情報機構才更讓人放心!」
張進北和浮塵子沒想到李烈能想得如此深遠,都表情嚴肅起來,鄭重的答應下來。
送走兩人,李烈開始伏案揮毫疾書,將後世的教育體系根據現在的實際情況結合起來,構架一套切實可行的教育體系,現在的教育主要是有錢人的專利,窮苦百姓是上不起私塾的,而且一般中等之家也不會送女孩兒上學,所以識字之人極少,這嚴重影響了社會的發展。李烈決定大力普及基礎教育,對於送子女上學的農戶實行一定的優惠和補貼,增加孩子上學的積極性,這樣,不用十年,就會有大量的人才湧現出來,這是李烈最想看到的。
忙碌了兩天,一本漏洞百出但朝氣蓬勃的教育體系建設大綱誕生了,接下來的事就是要交給張進北去完善和改進,李烈堅信,只要用心的進行下去,總有開花結果的一天。
接下來李烈召見了蕭恆進行了半天的密談,具體說了什麼沒人知道,只是在蕭恆在回到軍中後,大力進行了對軍隊的整頓,他將整個軍隊分成三個軍團,分別是泗州軍團、徐州軍團和梁山軍團。三個軍團裁汰了大量老弱士兵,組成地方保安部隊,維持地方治安,替代廂軍這個軍種,解散廂軍,將廂軍中的精壯士兵全部招到正規軍中,進行全軍事化正規訓練。通過一系列動作,泗州軍團滿員八萬人,徐州軍團五萬人,梁山軍團五萬人,預備役人員達到二十萬人,他們不誤農忙,每年集中進行軍事訓練兩次,最低訓練時間不少於三個月,為正規軍提供了大量的後備兵源。
當然,這次的大動作李烈沒有瞞著韓侘胄和朝廷,第一,他的功勳極高,而且得到了韓侘胄和寧宗皇帝的厚愛,正是得寵之時,其二,他是有借口的,宋軍的戰鬥力低下並非這些朝廷大佬和上層都不清楚,不過是積弊深重,無法動其根本罷了,而兩淮和徐州,山東都是在金國人手中奪來的,部隊也幾乎都是李烈白手起家建立起來的,朝臣們既然不能做這種吃力不討好的反對行徑,也只能聽之任之了。第三,李烈在給韓侘胄的密折中細緻的分析了繼續攻打金國的弊端,提議將矛頭轉向西夏,韓侘胄在接到這封密折後斟酌再三,回信同意李烈的軍隊整改方案,但進攻西夏之事要他盡快返京後再詳談,才能定奪。
李烈在宿州停留了十幾天,終於趕在大年三十的前兩天回到臨安。
山外青山樓外樓,
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熏得遊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這是一首寫在臨安城一家旅店牆壁上的詩。南宋小朝廷並沒有接受北宋亡國的慘痛教訓而發憤圖強,當政者不思收復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對外屈膝投降,對內殘酷迫害岳飛等愛國人士;政治上**無能,達官顯貴一味縱情聲色,尋歡作樂。這首詩就是針對這種黑暗現實而作的,它傾吐了鬱結在廣大人民心頭的義憤,也表達了詩人對國家民族命運的深切憂慮。
詩中「熏」「醉」兩字用得精妙無比,把那些縱情聲色、禍國殃民的達官顯貴的精神狀態刻畫得惟妙惟肖,躍然紙上。結尾「直把杭州作汴州」,是直斥南宋當局忘了國恨家仇,把臨時苟安的杭州簡直當作了故都汴州。辛辣的諷刺中蘊含著極大的憤怒和無窮的隱憂。
青山之外還是青山,高樓之外還是高樓;從北方避難而來的人們,整日在西湖上唱歌、跳舞,究竟到何時才會停止?「山外青山樓外樓」描寫青山與高樓相連的美景,以襯托後句詩「西湖歌舞幾時休」所描繪的歡樂情形。作者憤恨南宋政府的偏安、腐化,不思抵禦外族侵略,收復北方的失地,只知苟且偷安,過著紙醉金迷,粉飾太平的日子,故作此詩諷刺無能的南宋政府。原詩中充分流露出作者的愛國情操,頗具深意。
承平已久的臨安依然是那樣熱鬧,眼見臨近年關,更是繁華的過分,李烈默默看著眼前的情景,心中實在是難受,那麼多將士拋頭顱灑熱血,那麼多好男兒埋骨他鄉才堪堪穩定了危局,眼前這座城市的人們可曾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