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宋韻

正文 一七二 大結局(上) 文 / 國王令狐

    由於王鐵軍的軍隊損失過半,一時間便沒有再進攻,雙方陷入奇怪的僵持中,縱觀歷史,還真難以看見這種打破城牆卻沒有繼續進攻的先例,這種奇怪的狀態持續了大約一天,王鐵軍才再次組織軍隊進攻,這次雙方都謹慎了許多,雖然陣地上殺生震天,實際的傷亡卻小了很多。

    對於紇石烈子仁竟然也運用火藥,王鐵軍十分吃驚,同時也嘗到了驕狂所付出的代價,他一方面對汴京城保持威壓,一方面則飛馬調遣王衛、賀六奇部放棄攻打洛陽,火速增援,期望憑匯合的兩軍形成兵力優勢,一舉拿下汴京。

    梁山軍團儘管磨磨蹭蹭,仍然還是到達了濟南府,一路上接受無數城鎮,卻給了金兵集結的時機,當大軍到達濟南時,金軍已經由原來的二十萬達到驚人的三十五萬人,對於金軍人數上的優勢,李烈並不放在心上,梁山軍團這二十萬人完全可以將其擊潰,這只是時間問題罷了。不過令李烈擔心的還是王鐵軍和徐立兩部,他已經接到了飛鴿傳遞過來的戰報,對於王鐵軍的損兵折將,李烈並沒有說什麼。雖然為此他很生氣,不過既然事情已經發生了,就當是一次教訓吧。

    李烈沒有說什麼,只是親自手書一幅字,上書戒驕戒躁,便派人送了出去,李烈相信,通過這個慘痛的教訓,已經不需要自己再說什麼了。

    接下來便是如何將濟南拿下,同時殲滅對方的有生力量,李烈知道,別的地方不管戰果如何,這裡才是決定戰爭走向的關鍵。雙方投入了五十多萬大軍展開戰役,很有些孤注一擲的意味。

    天上開始飄起了雪花,天氣十分寒冷,這時已經是十一月底了,北方第一場雪就這樣飄飄灑灑的到來了。對於兩淮的士兵來說,這種天氣是很難熬的,好在為了大戰的順利進行,後勤工作十分完備,足夠的棉衣保證了士兵不會被凍傷。而軍中山東籍的士兵則十分興奮,這種天氣對他們影響並不大。

    十二月十六日,經過十餘天的對峙和試探性的攻擊,大戰終於展開了。

    先是三萬旋風狼騎與五萬金軍騎兵的正面衝擊,由於旋風狼騎的裝備極為精良,金騎被迅速擊潰,當此之時,李烈迅速抓住戰機,與宋漢生分別率領八萬大軍向金軍兩翼突擊,早就整裝待命的一萬重甲騎兵則向金軍中軍實行穿插戰術,大縱深,將金軍切割為兩半。剛開始金軍還希望憑借人數優勢與梁山軍團硬撼,不過只短短一個時辰,在宋軍無休無止的弩箭攻擊下,金軍傷亡極為慘重,還沒等金軍調整戰術,一千餘門火炮突然發威,將金軍陣地變成一片火海,金軍士氣更加低迷,大規模的潰逃開始發生,在梁山軍團的全力追殺之下,金軍丟棄所有輜重,狼狽逃回濟南城,一場大戰只進行了一天,便迅速結束,三十五萬金軍被擊潰,能夠逃到城中的不足十五萬人。

    簡短的整頓和休息之後,李烈命令大軍將濟南城團團圍困,然後調集千門火炮對濟南城北面的城牆進行了兩晝夜的不間斷轟擊,致使整個南城牆無人敢守,根本無法在城牆上立足,整個堅實的城牆千瘡百孔,破亂不堪,早已搖搖欲墜。當此之時,特戰營火速突擊,將萬斤火藥堆在城下,一舉將城牆夷為平地,火炮跟進,向城中覆蓋性打擊,整個濟南城都在隆隆巨響中顫抖,無數宋軍衝進城中,弓弩和手雷像不要錢一般潑灑,金軍根本組織不起任何一次反擊和抵抗,在絕對實力面前,金軍統帥左丞相徒單鎰最終宣佈投降。濟南陷落,李烈接收降兵十萬餘人,殲滅金軍近十五萬,其餘逃散。

    耿永峰立即奉命對殘餘金兵進行追擊,五萬旋風狼騎一月間席捲山東全境,兵鋒突進河間府,李烈率大軍跟進,趁機接收大片土地。

    這一月間,徐立終於通過苦肉計騙得長安守軍與成秋弘達成密議,於夜間盡起全軍偷襲宋軍營地,烏古論中伏死於亂軍之中,西北師團成功奪取長安,京兆府陷落。之後徐立奉命出潼關,直襲洛陽,三日而下,氣勢如虹。

    而王鐵軍在匯合了連夜前來增援的賀六奇,王衛兩部人馬後,也向汴京發起了突然進攻,沒有了城牆護衛的汴京雖有紇石烈子仁拚命抵抗,奈何金軍士氣早喪,早就沒有拚死之心,大軍一潰千里,紇石烈子仁自盡。金國的南京陷落。

    徐立部和王鐵軍的徐州軍團合兵一處,迅速佔領平陽府,大名府,真定府,攻克太原,與李烈,宋漢生之梁山軍團成掎角之勢,勢如破竹,一舉打到紫荊關,燕雲之地收復近半,燕京近在眼前。

    金國北有蒙古虎視,南有李烈兵鋒,已是山窮水盡。

    嘉定五年三月,蒙古在起兵鋒,成吉思汗再度率大軍代金。蒙軍攻下宣德、德興等州,在懷來,與金左丞相完顏綱、元帥右臨軍術虎高琪所率軍隊大戰。金軍戰敗,蒙軍一路追至北口。天險居庸關,分南北二門口。北門稱為北口,即今居庸關;南門稱南口。

    兩門相距40里,其間兩山夾峙,中有深澗,稱為絕險。居庸關曾於去年被蒙軍一度攻克。此後,金軍加強了守備,屯駐重兵,在關口鑄鐵為門,並在居庸關外百餘里布設鐵蒺藜。成吉思汗知強攻不是上策,派客台、薄察二將留在北口外,佯作攻擊,自己親率主力沿桑干河西行,繞道迂迴,南入紫荊關。金軍得知蒙軍的迂迴動作,派大將奧敦急馳阻擊。但奧敦慢了一步,等他趕到紫荊關時,成吉思汗已越關而入,並派者別、速不台領軍突襲攻克居庸關南口。成吉思汗率軍與留下的客台、薄察會師。金守關大將投降,獻出居庸關北口。蒙軍二破居庸關,再次逼近中都,促使金朝內部矛盾進一步激化。當年五月,完顏丑奴匯同提控宿直將軍蒲察六斤發動政變,自稱監國都元帥,率兵入皇宮逼衛紹王永濟退位。六月,立完顏珣為帝,殺死了衛紹王。同月,完顏丑奴又被術虎高琪所殺。在蒙軍面前屢戰屢敗的金朝將領,此時卻在朝廷內大動干戈,使金朝政局愈加動盪。

    就在蒙古人攻略遼東之時,李烈並沒有發動進攻,他一方面嚴密監控此時有所異動的南宋小朝廷,一方面遷嚴峻總理河南河北事宜,並派蕭恆領十萬兵馬匯合宋漢生所部,與各軍極力鞏固所佔領的這大片土地。此時河南,陝西、陝西,河北、山東皆為宿州勢力範圍,如不及時消化,恐生變故。

    好在經過四五年的大興教育,以宿州學院,宿州軍事學堂等大批院校已經培養了大量的年輕人才,這些年輕人以無比的熱情投身到新近收復的州縣城鎮,救濟災民,運送救災物資,安置因戰爭而流離失所的貧民,取得了良好的成績,佔領區本多漢民,在李烈採取了一系列惠民政策,再加上兩淮充沛的物資,一時間迅速安定下來。

    宋寧宗嘉定六年春,蒙將石抹明等攻取通州,再次兵臨中都城。二月,窩闊台率軍入遼東,攻打金朝的北京。金守將奧屯襄,率20萬大軍出城迎戰,與窩闊台交戰於北郊。結果金軍大敗,被斬首八萬多級。這是蒙古軍殲滅戰的空前戰果。金軍慘敗後,推寅答虎為主帥。

    這位主帥知道戰不能勝,乾脆獻城投降。東北金軍對中都的支援被切斷。此時,許多郡、縣守土將領紛紛向蒙軍投降,中都已成一座孤城。金宣宗為鼓舞士氣,對中都軍民頒發一份詔書,要守城將士思惟報國,靡有貳心.並調集糧食,發兵一萬趕往救援。但運糧軍一支在霸州青戈一帶被蒙軍騎兵截擊,一千多輛糧車被奪,背糧的部隊被趕殺;另一支運糧軍也在涿州以北被蒙軍擊潰。中都援絕糧盡,內外不通,城中出現人吃人的慘況,已成一座死城。

    在得到中都危急的消息後,李烈迅速揮三十萬大軍輕取紫荊關,與蒙軍激戰於涿州一帶平原,,早就研究過蒙軍戰術的眾將這首次與蒙軍接戰,打得十分艱苦,傷亡較大,不過由於武器先進,蒙軍大將孛魯戰敗,三萬蒙軍被殲滅。都元帥史天澤再領八萬蒙軍抗擊宋軍於撫寧、昌黎一帶平原,再敗。

    李烈指揮大軍兵臨中都燕京城下,與成吉思汗的十二萬大軍展開野戰,在付出了三萬多人的傷亡後,終於將蒙軍擊敗。

    成吉思汗無奈,將戰果拱手讓人,揮軍退回草原。

    嘉定六年三月,李烈大軍圍困燕京,金中都留守、都元帥完顏承暉服毒自殺,金宣宗皇帝開城投降。自此,金國滅國。中都陷落後,佔九百六十二座金室城邑,黃河以北盡為李烈之天下。

    嘉定六年五月,李烈回師,應眾文武所請,改汴京為開封,自立為漢王。

    封浮塵子為國師,監管都察院,由張進北,嚴峻,蕭恆牽頭組建三省六部。

    同年十月,崔婉、蕭若兮、梅映雪先後有孕,李氏後繼有人。

    十一月,南宋發佈討伐令,稱李烈為叛逆,兵部尚書畢再遇親領三十萬大軍攻漢。

    此時,李烈認為時機已經成熟,軍威名揚天下,便命令呂賢率長江水師配合太平州文睿迅速攻打金陵,早在五六年前文睿就已經逐步派人以經商等名義落戶金陵,得知文睿來攻,城中迅速行動起來,在韓猛特戰營的配合下,擒拿金陵城守,金陵一日而下。同一時間,湖北鄂州也突然發動攻勢,葉飛在季唯的協助下向劉甲所率宋軍發起進攻,斬首千級,宋軍一哄而散,潰不成軍,漢陽、漢口、武昌三鎮合稱武漢,成為長江沿岸繼太平州採石磯之後的第二個踏板。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