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極品小農民

《》第一卷 第295章 梁書記的眼光問題 文 / 漢唐風月

    第295章第293梁書記的眼光問題

    這樣的環境,不嚇跑客人才怪呢!所以,這個必須得立即改動,變成沖水式的便池。這些都是村裡出錢提供的,村裡面的人自然沒有任何意見,能有一個舒適的上廁所環境,誰不想要?但如果是全部由他們自己掏錢,恐怕就沒有多少人願意了,對於他們來說,啥環境不就是上個廁所嗎?只有不要錢的廁所上著才是最舒服的。

    對於先投資再收益這樣的生意理念的灌輸,也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完全解決的。

    至於沼氣池的建設,則是劉一流根據前世電視裡經常宣傳的新農村建設裡講述最多的一條經驗想起來的,覺得提前把這個理念挪到自己村裡來也算是讓大家提前開始搞新農村。現在這個沼氣池建設各個地方也有宣傳,不過還不像再過幾年,政府開始大幅度補貼,建設沼氣池的地方也是寥寥無幾。

    沼氣說白了,就是讓人、畜、禽的糞便在特殊的作用下進行化合,從而產生沼氣。沼氣是一種清潔能源,沼氣除直接作炊事、照明生活用能外,還可用於農業生產。

    利用沼氣烘乾糧食、農副產品以及沼氣貯糧防蟲、沼氣保鮮水果等,具有設備簡單,操作方便,不產生煙塵,費用省,效益好等優點,而這些恰恰是山村最需要的,村裡採摘的木耳、香菌、野蕨菜等產品都需要烘乾,沼氣可以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

    而且人畜糞便是沼氣發酵的主要原料,但從衛生角度看,卻是許多疾病的傳染源。用沼氣池處理人畜糞便,既可殺蟲滅菌,又能得到優質能源和肥料。

    農戶是社會最小的經濟實體,因為眼光局限性,而缺乏投資的遠見性,使他們更注重於眼前的利益,而根本不會去考慮國家對於環境保護和節省資源的宣傳。

    而劉一流利用這兩個多月給村裡帶來的巨大變化在村民心中積累起的威望,也沒給大家說的那麼複雜,只是告訴大家沼氣池建好了,大家就會省錢省力不說還會讓村裡的環境變的更乾淨,能給遊客一個舒適的生活環境,這樣遊客們才會更願意住在家裡。

    超過一半的人都馬上同意自己出一大部分錢來建這個自己壓根聽都沒聽過的沼氣池,只有一小部分的人沒有馬上同意,看樣子還準備再觀望觀望。

    劉向福則是盤算著,等到國慶黃金周來的客人,幾乎每家每戶都能留客。這樣七天小長假,每戶村民又可以賺不少。至於來的科學家們,趙教授早就說過按遊客們的價格給住宿費和飯錢,這一部分收入,劉村長昨天晚上睡覺前可是翻來覆去算了好幾遍,好幾萬塊錢啊。劉向福恨不得科考隊能在這裡常住,他天天把這些子科學家們供起來都成,當然,前提是,給錢。

    跟劉一流聊了大半個鐘頭,江耀輝等人才放過劉一流,轉向趙教授和孫定坤師徒。畢竟這裡研究生物的就他們師徒進山過。

    江耀輝需要瞭解的事情很多,沿途的環境、地形、氣候、大致有什麼物種群落等等。只有瞭解這些,他們才能更好地組織人手,分好小組,從不同的方向進入青峰山裡面考察,將裡面的生物資源摸清楚。然後估摸如何對青峰山展開保護。

    這些道理孫定坤也是很明白,開始將自己上次瞭解的全部倒出來,加上自己的一些見解。

    其實,我們上次進入的只是青峰山的冰山一角,還是外圍的部分,就能發現那麼多的珍稀動植物,這就說明了裡面珍藏著不為人知的各種珍貴生物資源。想要解開青峰山的真面目,我們任重而道遠。至少沿途的各種危險,就能讓人望而止步。但這些危險,又正好成為裡面各種生物的一層保護膜。」孫定坤教授說道。

    喝了一口茶,繼續說著:「不過,一流和筱白去過森林的深處,他們應該見到過一些珍稀的動植物物種,像那匹紅色的小野馬也是他們從密林裡的山谷裡帶回來的,那可是最古老的物種,我相信在那些地方,還有更多的我們認知之外的物種等待我們去發現。只是他們也不是搞生物研究的,肯定錯過了很多,真是可惜了。」

    劉向福一聽到他們還要往裡面走,而且孫教授還有要往天坑裡去考察的意思,頓時雙眉緊鎖起來,上次侄兒去那個地方,可是讓全村人都提心吊膽了一回,自己也好幾晚上沒睡好,要知道在他們之前,基本就沒有活著走出來的先例。

    忙提醒道:「你們要進去,我一個老百姓也不能阻攔。但還是提醒一句,就別說天坑,就說天坑外圍也全是危險的地帶,那兒的環境隨時會要人命的。因此,你們最好準備充分一些。」

    江耀輝等人也是經常幹這行的,這道理不用劉向福點醒,他們也會慎重考慮。村長好意的提醒,他們都點點頭,江耀輝握握劉向福的手:「劉村長,等下還需要你找找村裡面的老人們,我們還要找他們瞭解裡面的情況,盡量多的收集信息,才能做出最好的預備方案。也請你放心,那個天坑,目前以我們科考隊現在的條件還不具備這個能力,自然是不會去的。不過,等日後科技更發達了,我一定得去上一次。」

    眾人都對這個兩鬢都有些蒼白的科學家有些肅然起敬,這才是真正的科學家,既不好大喜功,還表現出自己對熱愛學科的追求,他現在都快70了,誰知道下去具備條件的時候他已經多少歲了呢。

    「那,現在也快5點了,到村委會休息會兒,就請各位領導和專家們在我們村吃頓便飯吧。」面對科學家們,劉向福也搞的有點兒文藝起來,完全不像面對那個讓人不省心的侄子口水只噴。

    「不急,不急,劉村長,你先帶我們找找村裡的老人們,我和老趙他們好瞭解下情況,這樣我心裡也踏實些,否則,你那頓一滿桌的便飯我吃著可不踏實哦。」江耀輝擺擺手,想馬上開展工作。

    劉一流有些感歎,前世自己跟著系裡領導去搞教育考察的時候,每到一處,都是先吃飯再搞工作,那怕去的時候才下午三點,往往都是牌桌先支上,吃飽了喝足了,第二天上午再開始必要的工作。這也許就是一心想當官的教授和想搞科學的教授最大的區別吧。

    一幫教授跟著劉向福走了,研究生、博士生們當然也不敢閒著,也回去忙著調試他們的各種科學儀器起來,否則等明天發現沒搞好,老師一發飆,論文又要多寫幾萬字,比寫檢討慘烈多了。

    劉一流剛空閒下來,又被梁大書記給拉住了,區長也放下架子跟劉一流笑談起來,提到發展的方向,自然是大力支持。還給劉一流留下電話,告知以後有困難如果梁書記也解決不了的,先不要麻煩陌老和甄老,老爺子退下來了就是圖個清靜,盡量找他們幫忙。

    這事情總歸是好事,劉一流也不是那種不懂世故的人,連忙收下領導的心意跟人情。

    社會就是這樣,人不能孤立活著,各種人際關係交雜著,形成繁雜的關係網,維持社會的健康發展。

    他更不是初出茅廬的毛頭小子,自然知道區長專門著重提到陌老,就是表明自己的心意,知道陌老將軍在村裡,利用這個機會特來拜見。否則自己一小農民,就算再得這幾個老專家的看重,但又如何能入搞行政工作的大區長的法眼,還給自己留電話呢,這是需要自己投桃送李,帶他們去拜訪陌鐵生和甄無敵呢。

    「呵呵,反正幾位領導現在也沒啥事,那我就帶各位領導在我們村裡看看,還有幾位退休老幹部的業餘生活也需要領導們關心一下。」劉一流一席頗為隱晦的告訴他們,自己知道領導的意思了,現在就去。

    這些個虛偽的話,前世他說的也是不少,可沒想到重生以後又開始了重複,人生中總是有許多無奈,做你不願做的事,說你不想說的話。可你還偏偏就不得不說,不得不做。

    因為有時候如果你太真實,反而在這個社會上顯得很另類,另類的讓你都有些難以立足。所以每個人都要學會調整自己,讓自己學著融入,但並不是說你一定要改變自己,很多時候只需要保持住自己的本心就行。

    周區長沒想到這個嘴唇上絨毛都還沒退去的黑小子如此善解人意,還說的如此冠冕堂皇,給自己等人拜見老領導行為,戴上一個關心退休老幹部業餘生活的高帽子。上道啊,這小伙子如果去做官,一定有發展前途,就沖這個,梁振邦此人一定要提拔。別的能力先不談,這眼光高啊,沒看人家幫姑娘找女婿眼光如此獨到,根本不以貌取人,主要看中能力。

    這周區長心思電轉的想了許多,要是被劉一流知道,非得一腳把這認為在誇獎自己的區領導給踢出村去,有這麼埋汰人的嗎?什麼叫眼光獨到不以貌取人呢,哥們兒可是帥哥中的黑蛋,黑蛋中的帥哥,要抹上粉,不比趙傳、潘長江這些明星帥多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