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極品小農民

《》第一卷 第323章 悠閒的日子 文 / 漢唐風月

    第323章悠閒的日子

    忙活了大半天,終於在中飯前,把所有稻子脫粒完畢,由劉一流和父親劉向陽兩人挑回家去,鋪在樓頂上和院子裡進行晾曬,當然八戒和大膽又當了一回運輸的主力軍。()

    看到八戒淡定的馱著兩三百斤的谷子自己運回家,然後再主動走回廣場等著裝框運下一趟,遊客們又是一陣嘖嘖稱奇,原來豬還可以這樣養的,不是用來吃肉,是來當勞動力的,尤其是還有村民介紹,這位平常還肩負看門護院的工作。

    見著人了,只要你不上去攻擊它,這八戒總是很淡定的從你面前走過,有村民丟給它吃的,要是愛吃的,它就用鼻子嗅嗅,再一口叼著開始大吃,要是不愛吃的,連聞都不聞。

    看到這情形,遊客們有點錯愕,這時就有村民給他們解釋,這傢伙精著呢,它的鼻子很厲害,不是主人給的,它總要先聞一聞的,判斷能不能吃。你要是有啥歹心,被它聞出來了,那你可就遭了,一頭超級大野豬的怒火恐怕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

    遊客們這才恍然大悟,原來這不光是頭勤勞的野豬,還是頭聰明的野豬。模樣憨厚踏實的八戒就成了沿途看到它的遊客們心中的明星,卡嚓卡嚓,那交卷都不知道浪費了多少。

    這多少讓同樣馱著稻子運輸的小野馬大膽有些不爽,這些人眼睛都瞎了嗎?這傢伙又黑有粗,有本野馬這麼英俊神武嗎?可憐的小野馬不知道的是,這馬運東西自古以來都是正常現象,可野豬運東西卻是很稀奇的事,現在博取人們眼球的,無他,就稀奇二字而已。

    這八戒運東西的照片被有些遊客回去後發到了網上,登時又引起了一片熱議,上次電視裡放了兩隻漂亮可愛的大鼠摘花生,沒想到還有別的動物在這村裡也在勞動。

    這很多遊客來了村裡以後,點著名要去看這位勤勞的大野豬,還有不少小朋友看著它無論那張照片都在嚼東西,於是來的時候也帶來很多好吃的,丟給八戒,讓八戒也獲得了意外之喜,以至於以後很長時間,它都忙著和老婆孩子一起在吃遊客們給它帶來的東西,劉一流壓根不用操心它吃飯的問題。

    割完稻子,收完大部分玉米,除去地裡還有一部分晚玉米,沒用兩天,農忙就算搞完了。這是因為山裡地少,要是擱到一般平原地區,這農忙可都要忙上一個多星期才算完事,基本所有農村的中小學都會有個特殊的農忙假,回去給家裡幫忙的。

    劉一流記得給大學同學說起自己以前上小學有這個假的時候,幾個在城市裡上學的同學一陣羨慕,說可沒放過這假,真是羨慕啊。他一陣苦笑,放這一個星期的假可不是去玩兒,是要幫著家裡幹活的,因為他是家族裡第一個男孩兒,還是獨生子在家很受寵,沒怎麼去地裡,可那也是要在家裡幫著做飯,現在做飯的本領還是從那個時候鍛煉出來的。

    農忙過後,村裡又恢復了平靜,除去週末,因為來的遊客較多顯得村裡熙熙攘攘,平時週一到週五都顯得很嫻靜。

    現在只要是來了遊客,有四個地點是不得不玩的。第一就是有村裡派出幾個獵戶帶遊客上山採野果,吃野味兒,套野兔野雞,不管能不能套到,他們要的就是這個感覺,而且每次出去因為獵戶們經驗豐富,總會有所斬獲,遊客們自然是開心不已。

    第二呢,就是村裡山邊上的那群猴子,這可和動物園裡看猴子不一樣,這些都是野猴,更有靈性一些,有些傢伙膽子越來越大,知道這些人類不會傷害它們,竟然從網眼裡把手伸出來,直接找遊客們討要食物。劉一流怕這些猴子們亂吃東西吃壞肚子,專門讓村裡豎起一個大牌子,上面寫著猴子經常食用的食物,要給可以,可不能給別的,否則猴子出事了就是你的責任。還好來的遊客基本都是衝著動物來的,也都是愛護動物之人,一般都會自覺遵守這個規定,偶爾喂的不對的,那也只是極少數,這些野猴們吃過劉一流泡過靈水的玉米,腸胃功能還能調整的過來。

    第三那就是劉一流的小院,畢竟這部分來的遊客大都是看了電視,被小虎崽肥仔和會摘花生的兩隻大鼠吸引來的,更是有小孩兒嚷嚷著讓父母帶來,不見到它們那可是不依的。這來的人多了,劉一流也是不勝其煩,幾隻小動物開始倒也是挺開心,不斷地有小朋友陪著玩還能有好吃的,胖丁最是開心,挖的地洞藏這些朋友們送來的東西都裝不下了。但最後來的人太多,這二位開心了沒多久也痛苦了,於是一個躲到樹上,一個躲到地洞裡,藏著不敢見人了,這會兒也算是知道明星們粉絲多的痛苦了。八戒最是淡定,因為它體型巨大外貌看著兇惡,遊客們只是給它弄吃的也不敢太過靠近,這正合它意,不來騷擾還送吃的,連老婆孩子那一份兒都有了。

    最後一個必去的地方就是離村子有一個多小時路程的水晶礦那條小河,雖然村裡沒有特意宣揚,但好多遊客都是從來過的好友那裡獲知,在這河裡撿到水晶都屬於自己,村裡也不會另外收費。雖說大部分人找到的水晶都屬於普通貨,值不了多少錢,但這一是有紀念價值,二是萬一找到好的呢,聽說曾經有人找到過一塊兒紫水晶價值大幾千呢。這人都是有僥倖心理,哪怕知道這種幾率只有萬分之一,也還是要去試試。這就跟現在買彩票的人群心理一樣,知道大獎的幾率很低,但總要去買一下,萬一大獎降到自己身上呢。

    玩完了這四個地方,再到村裡悠閒的晃悠小半個下午,趟佯在下秋天午後溫暖的陽光裡,看著青石板上斑駁的樹影,聽著偶爾響起的不知名的小鳥清脆的鳴叫,古老的民居,樸實熱情的民風,都讓遊客們有些沉醉。

    因為都顧著到處遊玩,一般都是中午簡單的吃一點,到了晚上,到居住的農家裡,認識不認識的遊客們湊在一起,aa制點上一桌村裡特有的美食,新鮮的小蘑菇燉土雞,掛在屋簷下就油光發亮讓人饞涎欲滴的熏野豬腿,新鮮的農家自種的蔬菜,還有從山裡剛採回來的野蕨菜等一些野菜。

    尤其是最近因為幾個江院士這些專家的到來,在村裡的山上轉了轉,發現了一種生長在北溫帶特有的植物,可能因為這裡氣候環境適宜,在一個山窪裡竟然也生長了不少。這種植物叫做山蜇。

    這可不是一種普通的植物,而是一道名菜,此品系北溫帶珍貴蔬菜,為菊科、萵苣屬,一年生草本植物。含有谷氨酸、維c、維d、鋅、鐵、鈣、硒等,對人體發育、抗衰老、防癌有一定食療功效,是宴席之佳品,清乾隆年間被譽為「貢菜」。現今產品暢銷東南亞等地。曾經被周恩來總理稱之為「響菜」。

    這山蟄色澤青綠,形狀細長,組織緻密,肉質肥厚,質地脆嫩。食用起來清脆可口,清香沁脾,有天然海蜇的美稱。教授們這個發現可把劉向福給喜壞了,這可都是吸引遊客來的經濟增長點。因為生長的不多,村裡嚴格的給每戶村民都限定了每天消耗的數量,否則用不了多少天,那片山蟄就要被吃光。

    經過這段時間劉一流最新經濟理論灌輸,村民們現在也跟往日不同了,懂得了不可涸澤而漁的道理,也嚴格的遵守這個規定。

    就這盤菜,一盤要賣30元,可就這還有不少遊客當天是吃不到的,只能先預定,等到第二天中午才能吃上。

    而且青峰村做的最好的地方反而不是這些美景,美食,而是他們不是一味的追求人多來賺錢,所以當有些不是通過預定獨自過來的遊客很詫異的說這裡這麼美,為什麼來的人比想像的要少不少的時候,村裡人就會笑著告訴他們,因為村裡限制了來村的人數,每批固定就是200人,還專門給來的散客預留了一定人數。

    「你們村這是有高人那,這種管理模式可很有前瞻性。」有懂行的遊客感歎道。青峰村這種管理模式不是不追求賺錢,而是追求的更長久的賺錢。

    「呵呵,那您算是說著了,這些都是我們村裡的大學生想出來的。」村民們很驕傲的回答道。

    而村民們眼中的驕傲劉一流這段時間又是讓村長劉向福痛心疾首,在他眼裡,劉一流除了農忙的時候幹過兩天活兒,其餘時間早上睡到自然醒,然後不是遛馬就是遛狗,要不就是去扛著魚竿去水庫轉悠一圈,釣上幾條大魚每家長輩送一條,美其名曰山貨吃多了,來點兒水貨給大家解饞。

    「我看你都快成個水貨了,天天游手好閒。」劉向福接過魚批評劉一流。

    「大伯哎,我在琢磨怎麼讓遊客們怎麼好好玩呢,不是玩,是在工作。」劉一流曲線救國,以工作為借口。他知道大伯這一輩的人,最欣賞的就是勤勞,最痛恨的就是游手好閒不務正業。

    「滾蛋,就會忽悠老子。」劉向福也被侄兒的狡辯逗樂了,不過也想通了,只得任他去,反正這兔崽子只要有顆聰明的腦袋就成,幹不幹活兒倒是次要的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