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極品小農民

《》第一卷 第498章 兒時的回憶 文 / 漢唐風月

    第498章兒時的回憶

    那個時代的鹽可不像現在的精鹽,裝的袋子也粗糙簡單,從岸上掉到水裡直接就摔破了,所有的鹽都溶進泥漿裡,捧都捧不起來。

    直把還屬於孩童時代的小劉一流搞得目瞪口呆,呆怔了半響,差點兒哭了出來,以他老娘那個火爆脾氣,今天估計又要圍著村裡跑上三圈才能逃過她那把賴以成名的掃把。

    不過,孩子畢竟是孩子,反正鹽已經撒了,也是完蛋了,幾個熊孩子一合計,今天一定要多抓點兒,說不定給老闆能再換一袋鹽回來。哭喪著臉一會兒,還是收拾收拾心情,繼續抓泥鰍,爭取挽回損失。

    誰料這袋鹽掉進水裡,竟然出現了奇跡,這圍堰裡的泥鰍都跟瘋了一般往這溶進了食鹽的水裡聚集,彷彿這裡有它們最需要的東西,一時間,鹽水附近竟是泥鰍在翻滾,把幾個小屁孩都搞的目瞪口呆,這泥鰍是得病了嗎?還是精神類的疾病。

    等緩過神來,歡呼一聲,都拿著桶和盆子準備去弄泥鰍的同時,又發現一件怪事,這在鹽水裡的泥鰍竟然都挺了,一動不動的在泥漿子裡飄著不動還吐著白沫,用手去撿,也沒有以前的滑膩,很好抓,一抓就上手。

    小屁孩嘛,那還有什麼鑽研的精神,眼下就是要多抓泥鰍去換鹽才是真的,顧不得考慮許多,幾個熊孩子一陣海撿,把這些個莫名其妙挺屍的泥鰍悉數弄到桶裡。

    沒想到這個不起眼的小小圍堰裡,泥鰍竟然出奇的多,一個桶裝不下,又裝了小半盆,這才把泥鰍都撿光了,用清水一泡,本來還有些僵挺的泥鰍又活泛了,在清水裡活蹦亂跳起來。歡呼雀躍的小傢伙們拿到小賣部,不光換回了一袋鹽,還整了不少餅乾回來。()

    就是那種黃色的圓圓的像硬幣一樣大小的雞蛋餅乾,又脆又香,偶爾能混一袋這樣的餅乾簡直是童年時代極其幸福的事,那個時候劉一流最大的夢想就是買上一屋子這樣的餅乾,天天躺到上面吃。結果到劉一流長大後有錢了,去找這種餅乾想買的時候,卻怎麼也找不到了,還悵然若失了好一陣子。

    這樣的結果搞得劉一流只以為自己遇到了童話中才出現的故事情節,被路過的神仙爺爺看見了,大手一揮,這些泥鰍就變傻了,自個兒上趕著往上撲。

    直到長大後某一日在信息無比發達的互聯網上,才知道為何那天泥鰍會有這種表現,原來泥鰍因為體內鹽分太低,竟然對鹽有一種天生的需求,所以一聞到鹽味兒就瘋了似的跑來,可又因為體內鹽分低,外面的水分鹽分高,由於滲透作用,直接就把它們搞昏迷了,還往外吐水。如果不用清水洗去它們身上的鹽分,用不了多久,這些泥鰍就會完蛋了。

    自從這個意外事件,劉一流帶領著小夥伴們用食鹽**去弄泥鰍無往而不利,每次都弄得盆滿缽滿的回家,這也要歸功於山裡基本沒有什麼污染,這水溝裡的泥鰍也多。

    只是為了抓泥鰍,所有熊孩子家裡的鹽就用得要遠比平日快了許多,沒過多久,大人們就發現,家裡的鹽本來能用2個月的,竟然沒到20天就完了,最後發現竟然是這幫熊孩子弄去抓泥鰍了,好傢伙,滿村的熊孩子們被家長追打,農村孩子和城裡不一樣,城裡的孩子不是說不想跑就硬撐著挨著,主要是沒地兒跑,家裡就那麼大,你往那兒跑?

    村裡可就不一樣了,一看老娘拿著掃把過來了,掉頭就往門外跑,一般的村婦們也都潑辣的很,跟著自家孩子就滿村的攆,不打到那是誓不罷休的。最終,一幫偷鹽抓泥鰍的小屁孩們自然都結結實實的吃了一頓竹筍炒辣椒,自然,都是用屁股吃的,變成辣椒顏色罷了。

    還有捉蝦,別看蝦都躲在水草深處,平時你連看都看不到,但想捉它,也是有訣竅的。這些個玩意兒,你要是沒在農村呆過,也許一輩子都不知道,捉蝦可以不用手,用個柳條就成。

    這蝦是這幾種水生生物裡最傻的,劉一流和徐峰他們釣蝦從來不需要超過一頓飯的功夫,就能釣起滿滿一大缽子,回去配上小野蔥,那個味道,才叫一個香。

    說是訣竅,但要說出來就真的一錢不值了,那個時代別說山村裡沒污染,就是兩湖之地的魚米之鄉也甚少打農藥,農村裡的污染極少,稻田里的蛤蟆多得是。熊孩子們一般就是打死一隻蛤蟆,連皮帶肉掛在柳枝上,然後找個水草豐盈的地方往下一放,就各自吹牛打屁。

    過不了多大一會兒,把柳枝提起來,就會發現,一大串的大青蝦就掛在誘餌上,全是用大鉗子夾著,直到提起來,也不鬆開。劉一流和小夥伴們分析,也許是蝦子和蛤蟆上輩子就有仇,所以這輩子還刻骨銘心的記著,看到屍體都不放過。

    想起兒時的那些趣事,劉一流自己都忍不住微笑起來,那些窮但快樂的日子已經遠去許久,卻彷彿就在昨天一樣。

    「嗨,嗨,怎麼看個鳥兒捉鱔魚,自個兒還傻笑上了。」王明有些奇怪,怎麼一提醒他聽這水秧雞子發出的叫聲,他一會兒就變得眼色迷離,還開始傻笑起來,這都什麼行為都。

    「呵呵,不是,不是,這水秧雞子的叫聲不就是我們小時候釣黃鱔用的絕招嗎?我就想起小時候那些好玩兒的事了。」劉一流摸摸腦袋,老臉一紅,這是真老了,還想起快30年前的事了。

    說實話,重生以前,在城裡,他不管是忙碌還是無所事事,都沒有那個閒情雅致去回憶回憶兒時的幸福,因為他的眼早在這燈紅酒綠中花了,心也早迷失在繁花似錦的都市裡了。

    「呵呵,想到什麼了,跟我分享一下,我可也是從農村出來的。」王明一樂,跟劉一流探討起來。

    自然,就討論起以前是怎麼捉黃鱔的了,這水秧雞子用的方法到還和這真有異曲同工之妙。

    平時除了下溝裡捉黃鱔外,還有一個辦法就是用黃鱔鉤釣。那黃鱔鉤一般都是用廢舊的雨傘傘骨或者自行車輻條做成。首先把傘骨的一端放在磨石上使勁磨,一直磨成細尖為止。磨好之後還需要用手鉗握成魚鉤狀。

    這是製作黃鱔鉤最關鍵的一步,剩下的就很簡單,另一端彎曲成一個圓環,上邊繫上一條紅繩,主要是為了醒目,防止黃鱔鉤被黃鱔拉入草叢中找不到。

    等到釣黃鱔的時候,直接往鉤上穿一條蚯蚓就可以。

    溝邊、田埂、河灘,總之只要有水的地方一般都有黃鱔。黃鱔和其他魚兒不同,它們很少在深水中生活,更多時候則是沿著岸邊鑽洞生活,尤其是那些用石頭堆壘的溝岸,黃鱔洞更多。只要把帶了餌料的黃鱔鉤扔進洞中,不出五分鐘指定有黃鱔咬鉤。一個洞中一般能釣到兩條,最多的話曾經有人釣過上十條。

    有經驗的人釣黃鱔之前都喜歡把大拇指和食指握成一個環半放入水中,然後輕輕彈動。利用空氣和水的摩擦會產生一種「咕……咚……咕……咚……」的聲響。

    劉一流當時不知道為什麼要這麼做,曾經問過別人,人家告訴他這樣可以把黃鱔引出來。那時他還在讀小學,小孩兒定性不夠,後來學著傳授經驗的人試了好幾次,毫無效果,就以為這不過是人們以訛傳訛罷了。怎麼可能只用手彈幾下水就能抓到黃鱔,如果是那樣,黃鱔早被抓絕。以後又忙於學業,就很少再去釣黃鱔了,更別說用這種近乎於天方夜譚的方法捉黃鱔。

    可是現在聽了水秧雞子的聲音,他才感覺到不是人家的方法不行,而是自己彈指的水平不到家。

    看著一條條黃鱔隨著聲音竄出,劉一流越發懷疑,這聲音真有這麼大的魔力,心動不如行動,乾脆他也蹲在水溝的另一邊嘗試,王明哈哈一笑,站在後面看劉一流學著水秧雞子捉黃鱔的手法搞著玩兒,這些東西,貌似他以前在農村的時候也聽別人說起過,只是自己也沒試過,倒是很羨慕劉一流這個年齡,想到就干,年輕真好。

    許久沒有玩彈指,手指倒有幾分僵硬。不過很快劉一流就熟練起來,手指很有節奏的在水中響動,只是比起水秧雞子的叫聲還要差幾分。

    手指彈得發麻,也沒見黃鱔游來,就在他準備放棄嘗試的時候,突然一隻筷子長的黃鱔悄無聲息的游了過來。

    劉一流猛然伸手一抓,已經把那傢伙抓出水面。

    這聲音……還真行!劉一流又試了幾次,手法越來越純熟,自然效果越來越好。他這水溝中的黃鱔多得是,幾乎是隔一二分鐘就有一條躥過來。

    哎呦,我去,等劉一流過足手癮才猛然想起水秧雞子的事兒,這些傢伙是這方法的發明者,那誘惑力比自己還要強的多,恐怕黃鱔又吃掉不少。

    算了,當是為剛學這招教的學費,等下老爺子們回來一定要給他們演示一下空手抓黃鱔的本領,到時候指定又把他們給忽悠的一愣一愣的,非要認為自己魅力大的已經無法抵擋,連黃鱔都選擇為了接觸自己一下,都能忘記了生死。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