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極品小農民

《》第一卷 第775章 冷清之後就是火爆 文 / 漢唐風月

    第二天正是週六,私房菜那兒唯一的一桌早就被預訂出去,根本不用米喜花操心,就是看著土菜館那個小院兒還是依舊冷冷清清極為鬧心。

    從上午8點多到11點,米喜花和一眾大嬸兒們別說望穿了秋水,就是裝作閒得腿疼,跑到小路的盡頭公交車站那塊兒去晃悠,也沒看見有一個人想往這邊走的意思。

    米喜花當時眼淚都快下來了,這個小館子不光是劉一流的產業,可也寄托著她的夢想呢,雖然她是個農村婦女,但在城裡這幾年,內心的深處也逐漸像春天的野草,悄然而瘋狂的生長出了野望,她也想成功,功成名就以後衣錦還鄉。

    之所以那麼乾脆的轉掉全家賴以生存的小店,第一是想幫劉一流,其次就是因為劉一流提供的這個平台,讓她覺得能讓她實現心中的夢想。但沒想到這一開業就給了她重重一棒,開業五天,才掙了幾百塊錢,連一個人的工資都不夠付的,米喜花如何不想哭呢?

    一低頭,米喜花賭氣的撩起每天穿得整整齊齊一點兒褶皺都沒有的女士小西裝準備擦擦眼角,都沒人來,穿這麼整齊的衣服給誰看呢,還不如自己以前那身花棉外套來得舒服,想擦就擦,也不用每天掛得那麼整齊。

    「大妹子,大妹子,你看那邊來了好大一幫人,都騎的自行車,是不是往咱們這兒來的?」正在米喜花黯然神傷,準備拿身上的寶貝了好幾天的女士毛呢子小西裝撒氣的時候,劉一流的大舅媽從門口衝進來,沖坐在第一間包房裡的米喜花激動的喊道。

    「那兒呢,那兒呢,我去看看。」一聽說貌似有客人,米喜花激動了,像裝了發條一樣就衝出門去。

    果然,如同劉一流的大舅媽所言,離土菜館不到一百米的江邊小道上,一大群騎著各種自行車的人正往這邊騎來,看那規模,咋說也有二十多人,貌似目的地就是土菜館所在地。

    「哈哈,大傢伙兒趕緊準備了,這肯定是一流的宣傳有效果了,這可能就是他說的那幫子喜歡騎自行車到處瞎逛游找東西吃的人了。」米喜花一拍大腿,興奮的跟周圍同樣有些激動的大嬸們說道。

    「他們騎著車到處找吃的?那他們付得起賬嗎?咱們這兒的飯菜可不便宜,比街邊的炒飯炒麵可貴不少啊。」有個來自青峰村的大嬸兒顯然對什麼戶外運動那是兩眼一摸黑,一聽說這幫人都餓得騎自行車到處找吃的,心裡自然就把他們歸為窮人那一類了。

    要知道,在大山裡,也有窮人,但也不至於就騎著個破自行車到處找吃的,往山上一走,隨便誰家地掰幾根包谷,爬上樹掏幾個鳥窩,或者在山溪裡捉點兒魚蝦,回家煮著吃了,不也是吃得飽飽的,這城裡人敢情比咱山裡可憐多了。你看那自行車,有的連個後座都沒有,這都窮成什麼樣了,後座估計都拿去當廢鐵賣了吧。這位大嬸兒一瞬間都有些同情這些到處找吃的城裡人了。

    米喜花四周看看,一大圈眼巴巴看著門外的姐妹們貌似都有些沮喪,顯然,剛才這位大姐說的讓她們都深以為然,不由哈哈大笑,「哈哈,他們可不是窮得到處找吃的,是嫌家裡不好吃,到外面找好吃的來著。放心吧,大家,能這樣的,那可都是付得起賬的,否則,誰有心思出來玩兒啊。都趕緊去準備吧,這是我們第一單大生意,咱們可一定要拿出渾身的本事,讓他們滿意,以後的生意就不愁了。」

    一聽說這幫不是窮人反而是富人,一幫大嬸兒廚師都喜滋滋的去準備了,思量著如何弄自己的拿手菜,好把這幫客人變成回頭客。

    果然,這幫騎行客們的目的地正是土菜館,米喜花忙迎上去,讓他們把五花八門的自行車停到小院旁邊的樹林裡。

    這個年代的自行車運動在國內也只是剛剛興起,那怕就是江城這樣內陸大都市,人們對自行車運動的瞭解也不是那麼多,所以這會兒也並不是所有人都捨得花上幾千甚至上萬去買一部輕便結實的專業的運動型自行車。除了極少數幾人用的那種公路型的賽車以外,大多數人都騎的是幾百塊一輛的普通型就帶了個變速器的自行車,甚至還有幾個人乾脆就騎著經常上下班用的那種除了鈴鐺不響,其他各個地方都響的自行車。

    不過,這幾個人要是知道,他們這自行車一拿出來,反而要被幾位大嬸兒認為是隊伍裡最富的人,至少,自行車有後座不是?那心裡不知道是該哭該笑了。

    在米喜花的招呼下,所有騎行客們都停好自行車,端了杯幾位大嬸兒端上來的綠茶,便各自四處逛游起來,這感覺和城裡那些酒店完全是兩碼事。

    首先,土菜館建在這個湖邊,顯得很雅致,而且費了不少功夫,弄了很多樹,使得在這個初冬的湖邊,也感覺很有生氣,空氣也很清新。

    其次,包間裡的擺設讓人耳目一新,有農家的土灶台,由正宗的農村大嬸兒當面給你做菜,甚至你興致來了,可以自己一展身手,就像把農村老家給搬到這裡一樣。

    還沒吃上飯菜,但一幫騎行客們對這個算是荒郊野外的小菜館就很刮目相看了,紛紛讚歎,這裡的老闆算是個有心人了,怪不得敢在論壇裡吹牛說,如果這裡的飯菜不合味口,他就分文不收。光看這裡的佈置,就很獨具匠心了,這飯菜的味道必定差不到那裡去,而且據稱全部的食材都是來自神農架原始森林,純綠色食品。

    「大姐,您是這家店的老闆吧,聽說你們這兒的菜都是來自電視裡的那個青峰村,是不是真的?」一個領頭的中年男人四周轉悠了一圈,很滿意的問看著就像是飯店老闆氣派的米喜花。

    「呵呵,大哥,我可不是老闆,老闆就是江那邊剛開業的青峰村土菜專賣店的老闆,他今天有事還沒過來,你看我這幫姐妹,可都是青峰村出來的,你說咱們這兒的菜正宗不正宗,如果等會兒你們吃了,說味道不好,就跟我們老闆說的一樣,你們騎車走人,我一個大子兒都不收。」米喜花也有底氣,青峰村的菜她這個土生土長的農村人吃了都覺得美味,就更甭說這幫天天吃大棚蔬菜的城裡人了。

    這喜事是不來則已,一來啊,就都來了,正在說話間,外面又走來一大幫人,不過這些人可跟這幫搞戶外運動的不同,都是男人女人各半,還帶著不少孩子,顯然,都是以家為單位,幾家一起過來的。

    孩子們一看到樹林裡的沙堆和吊床,還有鞦韆,各自歡呼一聲,就朝樹林裡奔去,一幫女人們就從小院裡搬出木質的靠背椅子,坐在樹林邊一邊聊天,一邊看著那幫六七歲的孩子。

    男人們四處逛逛,就坐在院子裡的小桌子邊拿出撲克,打起現在剛流行起來的「斗地主」來。

    等劉一流開著車悠哉悠哉的過來時,八個包廂坐得滿滿的不說,院子裡還額外加了兩桌,米喜花和以他大舅媽為首的十餘名大嬸們正忙得團團轉,但臉上可都是喜笑顏開。

    「哈,米嬸兒,咋樣,我的宣傳還是有效果的吧,你可不能再說我天天不關心土菜館了啊。」劉一流心裡也挺高興,看來自己拜託的省政府秘書長和黃副市長兩位大人還是用心辦事了的,網絡還是一如既往的靠譜,外邊樹林裡停著的幾十輛輛參雜著專業賽車的自行車就是最好的證明。

    他現在無比希望喬老爺的「小桔子」手機盡快上市,讓智能手機裝滿每個人的荷包,這樣,網絡團購風暴襲來的時候,這土菜館的規模擴大十倍都有可能不夠裝。經歷過前世網絡輝煌的劉一流可是知道,指尖划動幾下,就完成對商家的付賬,那個火爆,就連吃個米粉,都能排隊排出半里地去。

    「嘿嘿,算你小子是個當老闆的料,你的功勞是真不小,我不跟你閒扯了,得趕緊去招呼去了,廚房那邊兒我讓你艾叔專門給你弄了個大豬蹄,你要是餓了,就先拿那去墊吧墊吧,今天中午咱們可能要晚點兒吃飯了。」米喜花心情愉快,對平時從未幹過活兒的老闆自然也是眉開眼笑的。

    劉一流自然是毫無老闆尊嚴的鑽去廚房愉快的吃他的鹵豬蹄去了,要知道前幾天米領班痛苦的時候,他喝口稀飯都不敢大聲,生怕十幾位大嬸兒一起說他是個敗家子兒,喝稀飯喝那麼多幹嘛,不知道節約點兒嗎?

    有青峰村的純綠色食材打底,上好的松木燒起的農家土灶,再加上十幾位青峰大嬸兒的地道農家菜的手藝,各位食客自然吃得滿意而歸。

    有些有條件開著車帶一家人來玩的人因為方便,乾脆下午讓孩子繼續在這兒玩,晚上繼續在這兒吃。

    等到晚上八點多所有客人都走完,米喜花一算賬,今天這一天中午加晚上竟然開了三十桌,每桌最少的也消費了三百多,銷售額接近兩萬,毛利竟然達到將近萬元,差點兒沒把米大領班給樂暈過去,平時都不算,要是週末都這樣,一個月八天,毛利潤就是六七萬,純利潤就是兩萬多,一年就能完全回本。

    米領班這個晚上自然是徹夜難眠,花費整個晚上的時間一直在憧憬第二天的幸福生活,差點沒把一直忙忙碌碌基本沒這麼閒過的艾文剛搞瘋了,再掙錢,也不能大晚上不做夢老說話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