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一百零四章 入主嘉禾 文 / 我是宅男
神秘財團收購嘉禾!
香港今日財經報道的這條消息吸引了眾多香港市民。()
本報記者得知:近日來,神秘財團出重手,以溢價10%%u7684價格收購市面流通的嘉禾股票,因為金融市場低迷,眾多股民紛紛拋售,疑已收購接近50%%u3002
不過嘉禾乃鄒文懷先生的心血,恐怕不會坐以待斃。
以上的報道,讓一向喜歡看熱鬧的香港市民很是興奮,股市低迷了這麼久,現在總算有點生氣了。
「我靠,怎麼不買我的股票,現在都跌成仙股了,想跑都跑不了,我也不要溢價10%%uff0c5%%u6211就賣了!」在香港一個茶餐廳裡,一名摳著腳丫的中年男子羨慕地說道。
「嘻嘻,就你那些廢紙還想賣出去,別做夢了!」旁邊一名光頭奚落地說。
「哼,你的也差不多,老闆再給我來多個西多士!」。
而嘉禾的員工得知也是人心惶惶的,要知道現在經濟這麼不景氣,能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就很不錯了,但是如果新老闆來了,難免會有新政策,說不定自己就有可能被炒魷魚了。
有些自認為精明的人都紛紛在找後路,其他員工則是很茫然,提不起精神,工作效率大減。
公司首席執行官黃遠江也有些吃驚,怎麼鄒老闆會坐視不理呢?平常如果遇到這種情況,不是出來穩定軍心就是開始反擊了,這次怎麼一點動靜都沒有?
黃遠江也不是等閒之輩,他馬上就得出一個驚人的理由!
那就是鄒老闆要退下了,這次收購就是他默認的!
他並沒有感到不知所措,反而有些興奮,這幾年嘉禾狀況都不是很好,加上鄒老闆萌生退意,也無心管理。
還好有他和一群熱愛嘉禾的老臣子撐住,這才沒有很大的退步。
黃遠江很期待,能被鄒老闆看中來接手嘉禾的肯定不是泛泛之輩,他希望能給嘉禾帶來新風氣。
於是他也不出來穩定人心,因為現在有動作的都是那些對自己沒有信心或者自作聰明的人,走了就走了,現在電影市場這麼低迷,還怕請不到人?
當晚,黃遠江就接到了鄒文懷的電話,要他明天早上準備舉行高層會議。
他試探地問了一下:「鄒老,報紙上說的是不是真的?」
得到鄒文懷的回應後,黃遠江頓時興奮起來。
五十多歲的人高興地原地跳了起來,新時代要來臨啦!
第二天,黃遠江精心打扮後,神清氣爽地來到公司。
一些老員工和他關係很好,調侃說道:「老黃,今天怎麼了,難道你又要辦喜事了?」
黃遠江不久之前娶了個二十多歲的年輕妻子,成為了他們的取笑對象,說他老牛吃嫩草。
「呵呵,確實是喜事,不過不關我的事,等等你們就知道了!」說完,哼著小調進了辦公室。
九點三十分,嘉禾娛樂眾位高層齊聚會議室。
這時候會議室的門被打開了,鄒文懷和李天走了進來。
而一個小動作讓在場高層很在意,李天坐在主位上,而鄒文懷坐在旁邊。
看見眾人都驚訝的表情,鄒文懷笑著說道:「怎麼,有問題嗎?」
沒人敢抵抗鄒文懷的權威,都默不出聲的。
只有黃遠江很興奮,李天的身份他可是很清楚。
sky娛樂可是好萊塢電影公司這一年間上升勢頭最猛的公司,擁有豐厚資金和資源的李天無疑是嘉禾的救世主!
「今天召開這個會議是想宣佈一件事,從今天起,李天先生就成為嘉禾娛樂最大股東,即日起就任董事長,而我因為李先生的盛意挽留,擔任嘉禾娛樂的名譽主席,好啦,就是這一件事。」說完鄒文懷就示意李天發言。
見到幾位高層驚訝的表情,李天笑著說:「好像你們都不歡迎我啊,一點掌聲都沒有。」
黃遠江聽聞,率先鼓起掌來,表示他對於李天的認同。
會議室裡頓時響起了熱烈的掌聲,他們都回過神來了,這可是新老闆,要是給了李天一個不好的印象,恐怕會影響自己的飯碗。
「其實我也沒什麼和你們說,我只會寫寫劇本,唱唱歌,管理並不是我擅長的,所以嘉禾的管理還是要依靠你們這些專業人士的。」李天小小捧了這些高層一下。
高層都很高興,看來新老闆並沒有準備裁員之類的。
沒等他們高興多久,李天就揮下大棒了。
「我來的時候,看見公司員工都是在磨洋工,偷懶,打電話什麼都有,難道這就是嘉禾公司的工作方法嗎?」李天嚴肅地批評道。
黃遠江苦笑地說:「是我做的不好!董事長」
李天擺擺手,說道:「我相信肯定和你有關聯,但是公司高層也不只有你一個,所以你也不要將所有責任攬在自己身上。」
對於黃遠江,鄒文懷早就告訴李天這是人才,很值得信任,鄒文懷的眼光李天一點都不懷疑。
高層都沒想到,這位年輕的董事長這麼厲害,剛剛誇了他們一句,馬上又開始批評了,真不愧是掌控一家好萊塢電影公司的人。
會議開完後,鄒文懷就離開了,現在嘉禾已經不屬於他了!免得留在這裡觸景傷情。
而李天來到了黃遠江的辦公室。
「黃總,以後公司就靠你了。」李天笑著說道。
「能得到董事長的信任,是我的榮幸。」黃遠江認真地說。
「不用這麼客氣,有你這樣的人才幫助我,可是我的運氣。」
兩人寒暄了一會就開始討論嘉禾的未來發展情況。
「相信黃總已經瞭解到香港電影市場的情況,也不用我多說了,如果嘉禾要繼續發展下去,肯定要走出去的。」香港太小,最高一部電影票房收入也就幾千萬港幣,在製作經費日益上漲的時期,肯定滿足不了李天的胃口。
加上亞洲金融風暴的影響,東南亞各地的娛樂市場都會萎縮,好幾年都不會恢復。
所以李天現在的重心還是在美國。
對於這些黃遠江比李天還要清楚,不過他也想不出什麼辦法,也只有沉默地點點頭。
「所以嘉禾的經營理念我覺得要改變了,一方面減少自己製作電影的數量,改為投資、合資為主,減少風險,第二就是加強人才的培養。」
「人才的培養?」黃茂材有些不解了,不是要減少製作電影數量嗎?還培養人才幹什麼?
「是的,各種人才。」李天肯定地說道。
「我想不明白,董事長!」黃遠江覺得李天是在胡搞,語氣也加重了一些。
「別急,黃總,這是為了日後開拓大陸市場所準備的!」李天解釋道。
大陸?想起李天的身份,黃茂材好像有些理解了。
在2003年以後,中央就會和香港特區政府簽署協議,將香港電影納入國家體制,到時候港片就算是國產片了,兩地合拍就不算「合拍片」了,也就沒有多少限制了。
離2003年還有幾年,正好可以讓嘉禾轉型,利用多年累積下來的人才培養新一代的電影人,為日後李天衝鋒陷陣。
對於日後數十億美元的內地電影市場,李天可沒準備放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