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其他類型 > 尋找足彩王

正文 第十章 扯淡永遠無定論之宿舍宅男傳 文 / 更童

    古靈這段時間沉浸在求知的快樂中,沒課的時候便去泡圖書館,先是大致翻一翻目錄,感興趣的話題就讀一讀,過得特別充實,他不愛上網,或者說他根本不會上網,他從來不往網吧遊戲廳走,對電視也沒太多興趣,只是每天六點看一看體育新聞。

    那半年系裡舉辦過多次辯論會,邀請各專業的學生參加,古靈觀看了幾場,覺得沒意思了,因為辯論的問題根本沒必要去辯論。例如:現代大學生考研重於就業還是就業優於考研?廢話,願意考研考研,願意就業就業,反正跟別人也無關,辯論個什麼。或者,在新時代比爾蓋茨精神與雷鋒精神哪個更重要?其實都很重要,在生活領域,雷鋒精神更重要,在經濟科技領域,比爾蓋茨精神更重要。再如,人性究竟本善還是人性本惡?廢話,人性既有善的一面,又有惡的一面,爭來爭去有個什麼意思?還有,中國文化究竟是要堅持更多的「引進來」還是更多的「走出去」?廢話,該引進來的引進來,該走出去的要讓它走出去。只有一個辯題讓古靈認為還有點意思,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究竟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這個論題終於可以一分為二的看問題了,現在是要區別主流和支流。那也是哲學系學生唯一輸掉的一場辯論賽,輸給了經濟學院,評委是法律系的老師們。

    哲學系的學生們運氣不大好,他們的辯點是弊大於利,這本身就與大政策相背,其實是輸在抽籤上,當然,歷史與現實沒有假設,究竟利弊誰更大那要等入了世再說。最後的冠軍組成員還要代表學校參加全國大學生辯論賽。

    宿舍裡的辯論賽卻基本上天天在上演,三天一小辯,五天一大辯,扯淡天天上演。他們辯論的話題往往是扯出來的,事先沒有規定,一般都是扯著扯著就開始爭論,爭到面紅耳赤的時候任亞傑來個準確報時,然後大家睡覺。

    大一上半年,他們辯論的主題幾乎全與男人女人婚戀的問題有關,呂任波挑起的絕大數話頭,當然辯論還是有點兒理論深度的,畢竟也都勉強算是高材生,還是有點專業水準的。

    例如,還是關於選擇的問題,女人到底要什麼,男人到底要什麼,女人擇偶中越來越重的拜金傾向與男人最重相貌身材到底理不理性,值不值得效仿提倡?

    八個人分成兩組,並不是預先分好,也不是按專業來劃分,而是由於城鄉兩派的觀點自然大相逕庭,來自城市的古靈、任亞傑和李宇琨與呂任波幾乎一致認為女人的拜金可能會喪失真正的幸福,男人呢,戀愛要看相貌,結婚就得更看重品質與智商,模樣好不能當飯吃,更擔心會因此影響後代。

    對於男人不應只重色相這一點,大家一致認同,而來自農村或小城鎮的另外四人卻認為女人擇偶拜金無罪。

    李宇琨說:「只要有那種感覺就行,那才是愛情的實質,如果只認錢就不是真正的愛情,沒有愛情的婚姻怎能幸福?所以,縱使有錢也不找拜金女。」

    張彬瑋說:「物質基礎決定一切上層建築,愛情本身就是建立在一定物質之上,一無所有的愛的結合也許暫時是甜蜜的,但日子長了,愛情的美好會在鍋碗瓢盆中消磨掉的,取之而來的則是對短缺的抱怨,常說『貧賤夫妻百事哀』,就是這個道理,而只有錢沒有愛的夫妻過久了,反而會覺得與當初愛的死去活來的夫妻感覺一樣,反而沒有太多的心理落差,想買什麼買什麼,心裡也許美滋滋的,所以理解有的女生選擇坐在奔馳車裡哭泣也不選擇坐在自行車後微笑。」

    任亞傑說:「人各有志,但女人天生是為愛情而生的,廣有錢沒有愛的日子過久了,她們可能也會去追求真愛,愛情的魅力阻擋不住,能讓人體會到詩人所描述的天堂之美好,而錢只會去腐蝕真愛,造成許多悲劇,像梁山泊與祝英台。」

    胡嘉裕說:「那是過去,現代商品經濟,沒有錢很難讓人愛上,再怎麼溫柔帥氣一表人才的男士一旦與貧窮結緣,在女人面前就喪失了底氣。」

    古靈反對,「那可不一定,也許憑著才華與氣質還能讓女人心甘情願倒貼呢,比如司馬相如勾搭卓文君。」

    郭昊大笑:「男鴨都有這個本事,那畢竟是特例,不能說明普遍問題,男的沒錢沒本事連丈母娘這一關都過不去,看看馬丁所寫的《太陽的恥辱》,男人憑才華縱然能使女人暫時著迷,但丈母娘可都是火眼金睛,所以窮秀才只能與大小姐選擇私奔圖一時痛快,但痛快之後呢?還是要老老實實地面對現實,吃得從哪來,穿的住的從哪來,真愛她,就不能讓她跟著自己一起受罪,男人需要為愛而放棄,女人需要為愛而冷靜理智,不能腦袋一熱作出不理性的選擇,代價往往巨大……」

    呂任波插話:「發言時間到,我方發言。」

    張彬瑋和胡嘉裕齊聲反對。

    任亞傑拍床,「反對有效,我們的辯論不設時限,一人發言別人不許打斷,都得聽,一人說完另一人說,現在,郭一辯接著說。」

    郭昊賭了氣,「我說完了,讓老波發表高論。」

    呂任波一口氣說:「沒有感覺就沒有愛,沒有愛就沒有未來,沒有愛就不會牽手,不牽手就走不到一起,走不到一起怎麼再談,要談首先得見面,一見鍾情才是所謂的感覺,這種感覺不是花多少錢就能買來,錢買不來的是幸福是真正被愛的感覺,這種被愛的感覺就如同陽光和空氣,不需要任何物質的付出,只要你用一顆真心去對待。」

    任亞傑說:「哥哥,我們這是在辯論,不是唱歌,來點有理論深度的。」

    李梓嵐終於開口了,「我們還是從生命體的本能來解釋為什麼男女選擇會有不同吧,從進化論的角度講,生命體有趨利避害的本能,在選擇異性這方面,首先要符合自己的基本利益,動物界的雌性為何選擇那些健壯的有權勢的雄性作配偶,一方面是為了使自己受到強有力的保護,以免受到其他侵犯,另一方面是為了讓自己後代能享受更豐富的生存資源以便更好的存活,這是母性的本能之一。而雄性找配偶則除了本能**的需要還有一個自然使命,即傳播後代,為了後代的健壯就得著形體漂亮而又健康的雌性,對後代的照顧上又要依賴雌性,雄性承擔更多的責任是覓食來養家餬口。於是動物世界的同一種群內一般要有一個王,誰最能打誰就是王,它可以享有更多的地盤與資源,這是其吸引漂亮健美雌性的物質基礎,到了人間,這一基本心態並沒有實質的改變,女人嫁人是為了在生存上得到安全感,不僅為自己,更為自己的孩子能有一個優越的成長環境,而錢資源的象徵,誰擁有更多,就具備相應的吸引力,凡是勤奮有抱負的男人必須要理解這一點,而金錢擁有的多少就決定能否找到漂亮中意的女性,在生命本能面前,女性拜金無罪,這恰恰是男人奮鬥社會進步經濟發展的動力,因此,擇偶對女人來說,理性比感覺更重要,金錢比愛更重要。」

    眾人沉默了,張彬瑋鼓起掌來,「精闢,精闢,一語中的。」

    古靈哀歎,「可悲的本能,婚姻變成財色交易,使人生活得那麼沒有理想,難道就不能做出別的選擇?在愛情中,人就不能傻一回。」

    李梓嵐冷靜說道:「人犯傻就要付出代價,不為結婚只為過癮的戀愛確實要的是感覺,那只是精神或純粹**的滿足,而結婚就不能只憑感覺,當然有感覺有愛更好,婚前理性比感性快樂重要,但婚後快樂比理性重要。」

    任亞傑咋咋舌,「哎呀,老李不開口則已,一開口堵死人啊。」

    胡嘉裕若有所悟,「怪不得人在小時候和原始某時期人們崇尚暴力,原來與動物本性一樣啊,誰打架比較猛就是在女孩面前炫耀的資本。」

    任亞傑說:「對呀,幼稚蒙昧野蠻的種族都如此,人類在某個資源相對緊張的時期也必須要向動物學習,發動戰爭或侵略,而人與動物的本質區別在於人具有高貴的人性,在人性光輝的照耀下,趨利避害的本能被賦予了新的意義,那就是精神與道義的追求,動物為了活而活,人卻可以捨生取義,為了愛情與自由可以拋卻生命,精神滿足是更大的利,愛情是高於金錢的,毋庸置疑!」

    郭昊說:「如果只為愛情不考慮以後,那其實也是一種幼稚,一種不成熟,就像人的青年階段,過來人就能很現實。」

    李宇琨說:「同意,可以解釋現代人離婚率為什麼這麼高,要麼是當初為了愛而結婚,後來愛沒了,就得離,要麼當初只為了錢,後來錢更多了,男人找小的了,或女人自己有了錢想體驗體驗愛,於是就掰了。」

    古靈感慨道:「得分階段,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呈現不同的特點,十六七的女生找男朋友首先問帥不帥,感覺第一。二十六七的女性找老公,得問收入、房子和車。三十五六的老姑娘只問他在哪兒。四十五六的婦女再嫁就得問還能雄起否?五十五六的婦女最關心他有沒有不良惡習。六十五六的老年婦女再嫁得看能否談的來?七十五六的老太婆再找得問『他生活能自理否?』」

    呂任波插嘴,「主要是性生活還能不能自理。」

    眾人大笑,張彬瑋歎口氣說:「看來我這樣的只能去找十六七的女孩了。」

    眾罵無恥,門被推開了,隔壁劉升屹端著飯盆進來,「哥哥們,我上網剛回來,宿舍沒熱水了,借點熱水泡方便麵,聽你們討論聽熱烈的,讓我也聽聽。」

    任亞傑說:「今日開庭結束,隔日再審,謝絕採訪。」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