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其他類型 > 尋找足彩王

正文 第十六章 終極的大一統(三) 文 / 更童

    「吃飯了,」黃老師的妻子招呼他,「什麼事呀那麼開心?」

    古靈嘿嘿一樂,碎步走過來,「哇,師母燒的菜真香,太讓人有食慾啦!」

    「是嗎?你們老師可有幾年沒誇過我了,好吃多吃一點!」

    古靈嚼了一口米飯,覺得牙床還是疼,便又喝了一杯茶水,問翁三弘有沒有簡單的治牙痛的辦法。

    「嗯,葛洪道長在《抱朴子》中講過一個固齒的方法,也可緩解牙周疼痛,你可以試試,每天清晨起床後,端坐,叩齒三百下,然後將津液嚥入肚中。不僅牙齒受益,還有利於腸胃,牙好,胃口就好,身體倍兒棒,吃嘛嘛香。」

    最後一句廣告詞如果用天津話或是唐山話、東北話、四川話表述出來,本就帶著一絲笑果,現在經過翁三弘這麼一個正經人用柔和的普通話講出來,更令人忍俊不禁,黃老師只淡淡一笑,黃老師的妻子卻笑噴了,差點沒噴古靈一碗,古靈也不好意思的做個鬼臉,然後叩齒幾下牙齒,表示記住了。

    那頓飯古靈吃得還真不少,黃老師與翁三弘的飯量都有限,古靈感覺如果像翁三弘那樣吃飯的話,用不了半年自己就瘦成竹竿了。

    黃太太飯後去收拾洗碗,三個人繼續喝茶聊天,話題轉向了世間,主要還是談傳統文化的當代社會價值。翁三弘提到了儒釋道在明代之後的三教合流趨勢,「世界上很少有哪種文化可以像華夏文化這般包容,其他一些一神教的主旨都是信者我友,不信者敵,雖然這不能說是神的問題而是人的理解認識問題,但其教理教義上的不夠圓滿仍是其徒眾走向狹隘的根源所在。要破除他們的極端傾向就必須以一種圓滿無礙的教義來詮釋它們,經過比較,我發現唯有大乘佛教能承擔這個使命,愛因斯坦與湯比因也都能認識到這一點。」

    「此乃英雄所見略同啊,」黃老師由衷地附和,「目前主要一神教的教義不圓滿,甚至要求只信不解,這個也不能怪他們的神,而是徒眾慧根多少的原因,許多佛教大乘經典也流傳不開,因俗眾慧力狹劣不堪聽聞,不能怪法師,若強行弘傳反會驚煞大眾,使聽眾在思想上步入邯鄲學步者的後塵,還是堅持孔子的做法吧,不憤不啟、不悱不發,省得產生麻煩。」

    翁三弘呵呵一笑,「黃兄講的是操作方法,而我談的是志向,不屬於同一軌道。」

    「哈哈哈哈——」

    「實際上,世間一切分歧與衝突大抵是因見解與價值取向不同導致,若能統一了人類思想與認識,則國與國之間,各民族之間就不會再有無謂的爭端與仇恨。在下認為一切文化盡可匯於大乘佛法,於佛眼中各得其所,若以大乘佛教為宗旨建立全人類思想的終極大一統,如汪洋納盡山河,則人間何愁戰亂與動盪及爾虞我詐,立竿見影實現無城無府、無爾無我,天下一家,治臻大化。這是吾輩所期望的啊!」

    古靈突然想起這話在哪裡見過,隨口吟出一首詩:「一人為大世界福,手執籤筒拔去竹,紅黃黑白不分明,東南西北盡和睦。」

    黃老師輕歎一聲,「要促成全人類的終極大一統談何容易,先在中國實現新的大一統就不簡單了,要等歷史契機,還需要一個推動者,這個人應當具備如孟子般擔當天下的大氣魄,還要具有康德般的睿智能用強大的理性思維將宗教與科學岔開軌道,使其並行而不悖;還能要如梁漱溟般的深刻與清醒將東西方及印度文明徹底分類,使其可以交互輝映;還要如董仲舒般的政治機遇,促成政治與文化的最佳整合;四種素質,缺一而難為。」

    古靈補充道:「若是像諸葛亮一般還能神機妙算就更完美了。」

    「哈哈哈——」翁三弘走入裡屋拿出幾本小冊子,「小老弟可能與翁某人有宿緣,這幾本書是翁某多年修證感悟,經驗之談,贈與你參閱參閱吧!」

    古靈接來捧心前鞠躬道謝,三本書均是手寫體印刷品,書法秀逸,只是文體艱澀,深奧難懂。

    「第一本是在下對《周易參同契》的註疏,魏伯陽真人的《參同契》被譽為丹經之王,區區參究多年總算略有心得。第二本是對北宋張紫陽道長所著《悟真篇》的詮釋,吾對其中諸說多有實地體會,按此修行,成仙可期。這第三本,是出現於明代後期的修煉經典《性命圭旨》,世人只知其出自尹真人之門徒,不知作者是誰,唯有先祖父曾留有一份手抄本,講明作者為神宗萬曆年間的隱士米哲凝。」

    「米哲凝」,古靈暗自尋思,「怎麼這個名字這麼熟?不對呀,我從小到大的同學們都沒姓米的,只知道個米老鼠。」

    「這位米哲凝道長還是一位術數大師,據我祖父講,清朝一代卦聖——《增刪卜易》的作者野鶴老人就是這位米道長的門徒,不過,《性命圭旨》一書中未涉及術數,卻注重三教合流性命雙修,不唯煉丹。吾以佛教禪定修法與般若無知理論為基礎對此書提出自己的一點見解,未必能契合該書宗旨,希望你運用心思借鑒參閱,不要執著於文字教條。」

    古靈再謝,心情澎湃,忽又想起一個問題,「先生能否為我講一講符咒的緣由與章法,果真能具有種種妙用嗎?」

    翁三弘微微閉上眼,旋即又睜開,「符咒實質上是借助外力來達到預期效果的,佛教咒語是借佛菩薩的神力加持來做正義之事,其它宗教也有一些咒語,持之以恆可以與天神相應,發揮功用,例如耶穌、穆罕默德均有神通之力,道門中人多用符咒來驅鬼、怯病、治疑難雜症乃至婚姻和合、保胎催產、廣增財路、懲治惡人、呼風喚雨……世間之事無所不能。歪門邪道之輩,一般多與牛鬼蛇神相感應,利用邪法禍害世間者也不在少數,需明辨之,利人者可學,害人者要禁用。」

    黃老師補充道:「這位翁道長呢,自幼學過一些家傳符咒,治風濕腰疼及為人調理風水是專長,還有一種神馬符,放在鞋底可使走路身輕如燕,日行千里,好似梁山好漢中的神行太保。」

    「哦!」古靈立馬興奮無比,「翁老師能否贈我一副?」

    「呵,這個神馬符是我曾祖父從一位姓施的道士那裡學來的,功效並不像黃老師說的那麼厲害,畫符需要使硃砂與黃紙,今天手頭不方便,再者說了,現在飛機火車汽車多普遍,根本也無需這種東西了,我已多年不畫,手頭早生了也。」

    古靈只能作罷,看了看三本書的封皮,「唉,這『廣恩記』是什麼意思?」

    「呵呵,『廣恩』是翁某人兒時的小名,後來我自己改名為『三弘』。」

    「哦,」古靈看時間覺得也該回去了,便向二人告辭,黃老師送出門外,古靈問道:「老師的書架上怎麼不見有四書五經?」

    「那些經書我早背過了,還用擺到書架上嗎?存到這裡就可以了。」黃老師拍了拍肚子。

    「最近我老是想你,我知道這樣不好,但我控制不了我自己,不把內心的話說出來我會後悔一輩子,所以無論你的決定如何,我都要鼓足勇氣問你一句:那兩毛錢啥時還?」呂任波躺在床上翹著二郎腿念手機短信。

    「昨夜你又出現在我夢裡,我們一起漫步在小河邊的林蔭道上,天上的白雲倒映在水中,顯得湖面那麼清澈,走到一拐彎處,我們都停下了腳步,你深情地望著我,半天才吐出了三個字:汪、汪、汪。」

    張彬瑋呵呵一聲輕笑,拎個暖壺出去了。

    「也許你已聽到我寸寸斷裂的肝膽,也許你已望穿我淚水婆娑的雙眼,為何到了離別之際才發現你竟是如此地讓人無法割捨,猛地一把將你抱住,大聲宣佈:這頭豬,我不賣了!」

    李宇琨在下鋪使勁蹬了一腳上鋪床板,「別娘煩了,人家正難受呢。」李宇琨指的是郭昊,郭昊再一次表白結果再一次地被拒絕。

    呂任波咳了一聲,接著念:「僅僅是一場夢也罷了,卻是那麼真實,僅僅是一陣風也罷了,偏偏如此永恆,你低頭不語,我卻難抑平靜,忍不住要對你說:下次放屁前先吭一聲!」

    郭昊撲哧笑了,「我靠,大哥,您就先饒過兄弟們這一晚吧!」說完拿起香皂去了水房。

    「有三個字我一直想對你說……」呂任波看樣子是不把快樂徹底分享出去不罷休。

    「別說了,」正在看書的古靈一把打斷,「我終於明白三花聚頂,五氣朝元是怎麼回事了。」

    「怎麼回事,什麼是五氣朝元?」曾經愛看武俠小說的任亞傑產生了興趣。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