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其他類型 > 尋找足彩王

正文 第172章 尋找足彩王 文 / 更童

    大約七點三十分,聽見劉建宏在裡面開始講,「廣大電視機前與現場的觀眾朋友們,晚上好,歡迎走進央視體育頻道特別欄目——尋找足彩王,本節目是由才子男裝才子贏天下服飾公司特約贊助播出。話說天下之大,無奇不有,在這樣的一個特殊的日子裡,我們將傾情為您講述一個真實的神話。前不久,各大網站媒體報道一位彩民的事跡,這位彩民居然在四個月時間裡連中幾十期足彩大獎,而且都是一注命中,一共攬得數千萬獎金,您相信這是事實嗎?」

    台下觀眾有人喊了一聲,「不信。」

    「起初我也不相信,然而事實就是事實,今天,我們就將這位彩民請到了現場,現在就讓我們來共同揭開足彩王神秘面紗,掌聲有請。」

    現場響起了古典編鐘音樂,甚是悅耳,演播廳的後門打開,導演要古靈進去。

    古靈邁著沉穩的步子走進廳內,沖觀眾們招了招手,「觀眾朋友們晚上好。」現場氣氛頓時無比熱烈,觀眾們像見到大明星似的,紛紛尖叫吶喊,古靈的腦門部分都有些氣血上湧。

    古靈坐在主持台一側,與劉建宏斜對面,兩個人無需握手,因為這是現場做節目。

    「足彩王您好。」

    「建宏老師您好。」兩個人象徵性地問候一句,古靈的心現在一下子反而平靜下來,不再加速跳動,他只是感覺自己的聲音聽上去確實有些怪,有點像磁帶聲的效果,估計自己老媽都聽不出來這是誰。

    「足彩王先生,」劉建宏現在的神態反而顯得有些不自然,「請問您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接觸足球,又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研究足彩?」

    「這個,我看球是從九四年世界盃那時候吧,至今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巴喬最後的那張背影,這麼多年我一直支持意大利隊,也許與那場比賽有關。至於說買足球彩票,應該是從日韓世界盃那時候開始吧,那一次世界盃冷門迭爆,八強名單好像沒有一個人能猜準,從那以後我才相信足球確實是圓的,誰也不知道它會往哪兒飛,用人類的理性和邏輯思維無法保證能猜準結果。後來我接觸了傳統周易文化,嘗試過用各種術數來預測足球,用這種方法聽上去有些荒誕,但實際上這種方法的準確率未必比理性邏輯預測的準確率差,尤其是猜一場勢均力敵的淘汰賽,專家們會五五開,周易術士猜球則準確率會高於百分之五十,這是我個人的經驗,現實當中也未必。」古靈說到這兒不說了,看著劉建宏。

    「那您所說的周易預測是不是也有一個準確率問題,據我瞭解,靠周易算足球的人應不在少數,您是如何做到幾乎百分之百的?」

    「我最初用周易術數來搞足球彩票的時候,一期也就對那麼五六場,有時甚至就對三場,我嘗試過各種術數,像六爻八卦,梅花易數,六王金口訣,奇門遁甲我都試過,都靠不住,連任選九都沒中過。後來我回歸到《易經》本身,利用《易經》原著本身所蘊含的精神來判斷主客勝負關係,結果就開始中了。」

    觀眾們屏住呼吸,演播廳的空氣彷彿凝結,古靈沒往下說,劉建宏見狀,探著身子,「能否給大家詳細解釋一下《易經》的精神?」

    古靈略垂頭,「呃,我用詞可能不太恰當,應該說《易經》的原則或智慧才恰如其分。《易經》原著含有六十四卦,六十四卦除乾坤兩卦以外各有六爻,乾坤二卦還有用爻,共三百八十六爻,《易經》卦辭及爻辭包含的內容非常豐富,涵蓋古代祖先生活的方方面面,像祭祀、出行、婚姻、官司、交際、狩獵、為政、禮儀等等,當然也包括戰爭。涉及戰爭的預測有利攻與利守之分,攻為客、守為主,占卜結果一目瞭然,比如師卦中提到『師或輿尺,凶』,那就是說出師打仗會裝載著屍體回來,大凶。客隊慘敗的跡象,復卦裡說『用行師,終有大敗』,是講出兵打仗會一敗塗地。晉卦裡有一爻『晉其角,維用伐邑』,講的就是可以去征討,客隊得勝之象。類似於這樣的爻辭還有。大多數爻辭不涉及戰爭,但基本上可分析出利動還是利靜,動為客靜為主,既不利動又不利靜或無關動靜的那就主和,因此都是可以分析比賽結果的。像乾卦中的初爻『潛龍勿用』,利靜不利動,『見龍在田』,『飛龍在天』,利動,『亢龍有悔』動反而會後悔,應見好就收,客隊領先了還不知足,最終被主隊扳平,所以稱亢龍有悔。」現場掌聲嘩嘩響起。

    「那您這種占卜方法如果別人照搬使用會不會同樣有效,如果幾個人同時算一場球,或您對同一場球算許多次,會不會結果都一致,假如不一致怎麼辦?」劉建宏緊追不捨。

    「您剛才問的這些恰恰都是我當初的疑惑,我們可以從《易經》的原則來談這幾個問題。關於《易經》的占卜原則,蒙卦的卦辭說『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對同一件事,只能算一次,一次為準,再算就錯了,所以我算球一場就一次,買足彩一期只買一注,算多必有失,很多人一塊算,誰算得把握更大一些呢?《系辭》說『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與於此!』也就是占卜時需要的精神狀態應是心如止水,內心不泛一絲波紋,在這種狀態下,就可以達到天人合一之境,這不屬於普通心理學的範疇,屬於是東方神秘主義,練瑜伽練得好也許會有這種感受,但要達到我所說的天人合一很難。如果都達到了,那不管是多少人一塊算,得出的結果都會一樣,理應如此。」古靈的語調很平和,帶點催眠效果。」

    劉建宏抿抿嘴,「太神秘了,很難理解您所說的這些東西,不過我們還有一個疑問,就是這本《易經》原著照您所說的方法就可以將它變成程式化的框架,每個人都可以照這套程序操作對不對,我們接下來要做的就是使自己心如止水,然後算球一算便准,是不是這樣?」

    古靈不禁微笑,「我明白您的意思,就是將《易經》的每一卦每一爻都標明勝負或平,然後大家都照著來是嗎?呵呵,關於《易經》的使用還有一條原則,也就是根本原則,《系辭》說『易之為書也不可遠,其為道也屢遷,變動不居,周流六虛,上下無常,剛柔相易,不可為典要,唯變所適。』也就是說周易最大的原則就是變易,沒有固定的東西,它不同於數學的思維模式,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它是此亦彼,彼亦此的。就拿爻辭來說吧,乾卦用九爻曰『見群龍無首,吉』。對這句話既可以理解為主隊勝,可以理解為客隊勝,對於鹹卦中『憧憬往來,朋從爾思』一句,這次一看,客隊勝,那就是客隊勝。下一次一看,嗯,該打平的,那就是打平,可以都對,此一時彼一時也,沒有固定的規則,這也許就是中國人與西方人思維模式上的根本差別所在吧。周易是華夏文化的源頭,它就是中國文化的根,把它搞透了就可以齊家治國平天下,算球只是一個小小的遊戲而已。」

    「您越解釋我越覺得一頭霧水,這樣吧,我們換一個話題,這幾年中國彩市開出的億元巨獎一個連一個,您有沒有信心繼續衝擊新的足彩記錄?」

    古靈搖搖頭,「我去年就已經決定金盆洗手了,本人從不賭博,對金錢也沒什麼追求目標,屬於小富即安型的,正因為這樣,才敢面對公眾。」

    「那您第一次領獎時什麼心情,有沒有擔心過安全,連續中獎以後有沒有覺得自己的命運從此會改變?」

    「我第一次中獎包括前幾次中獎都挺興奮,後來就中得沒感覺了,領獎時那心情也沒什麼特別,覺得這只是履行人生中一道程序而已。現在回想起來,那種經歷的確不一般,借用李商隱的詩來表達,那就是『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就是這樣。至於說起命運,那中或不中應該都是命,我是信命的,也許這一切早就是命中注定,因此也沒認為自己命運改變了,改變的只是生活方式。至於說個人的安危,我相信一句話,生平未作虧心事,那會自天祐之,吉,無不利。」

    「好一個此情可待,精練,您相信上天會保佑自己對嗎?我們最後一個問題,一般人中了大獎會避之杳杳,唯恐別人知道,憑您的中獎經歷與技術,現在堪稱國寶啊,您就不擔心自己以後的生活程序被打亂嗎,究竟是什麼原因促使您來做我們這個節目?」劉建宏話一落,現場氣氛頓變穩重。

    「這個問題我來之前已經考慮好了,有些東西是躲不過的,比如禍福吉凶,命運既然肯垂青我,必然會賦予我相應的義務,這是我個人的理解,所謂能力與責任應當成正比。我所具有的專長是用周易算球,是周易文化成就了我,我就應該擔負起宣傳弘揚周易文化的任務來,大畜卦最後一爻說『何天之衢,亨』。身上肩負著上天的使命,弘揚周易之道,使大眾能夠走入《易經》,吸取安身立命處世做人的智慧,實現社會長久和諧,我有什麼可掛慮的呢?聽天由命好了,非常感謝中央電視台能給我這麼一次直面公眾的機會,謝謝現場與電視機前的觀眾們,謝謝主持人建宏老師!」現場再一次響起熱烈掌聲。

    劉建宏稍扭向觀眾席,「好,現在我們進入現場互動階段,足彩王先生可以有時間來回答觀眾朋友們的兩個問題,有問題的請舉手,然後由足彩王決定人選。」話音剛落,現場幾乎所有人都舉起手來,有的還舉起雙手。

    古靈支了一下墨鏡,「就邊上那位高舉著雙手的小伙吧,謝謝支持!」

    小伙子還沒拿著話筒就迫不及待站起來,「足彩大神您好,我對您的崇拜無以言表,我只關心一個問題,中國足球啥時能再進一次世界盃決賽圈,何時能在世界盃上贏場球?謝謝。」

    古靈面露苦笑,「您所提的問題讓我想起一個老笑話,中日韓三國球迷問上帝,本國球隊何時能奪大力神杯,日本、韓國球迷因上帝說自己活不到那一天而哭了,而中國球迷卻把上帝問哭了。」現場人群哈哈大笑,古靈頓了頓,「這一次雖然我們不行了,但下一次俄羅斯世界盃,我堅信中國足球肯定會出線,也許會贏球,贏了誰算誰,打入十六強才好呢?」觀眾掌聲更熱烈了。

    古靈又點了一位高高舉手的觀眾,這哥們兒的嗓音有些大,「足彩王先生,我們早就想一睹您的風采,今天您終於是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其實我們不關心您的個人信息,只關心您的預言和思想。有位朋友中國足球的根應是在東北,瀋陽是國足的風水寶地,**年我們在這裡淘汰了伊朗,2001年更是在這裡挺進世界盃,放在別的地方都不行。我想問問足彩王,國足成績到底跟風水有沒有關係?這事您怎麼看?謝謝。」全場一片嘩然,很快又安靜下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