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龍旗艦隊

正文 甲午戰爭史實2 文 / 獨孤嘯傲

    二、爆發

    1.中日出兵

    朝鮮問題是日本發動侵略戰爭的突破口,1890年,日本爆發經濟危機,對開戰的要求更加迫切,就在這一年,時任日本首相山縣有朋在第一次帝國議會的「施政演說」中拋出了所謂「主權線」和「利益線」的理論,將日本本土作為主權線,中國和朝鮮半島視為日本的「利益線」,聲稱日本「人口不足」,必須武力「保衛」利益線,加緊擴軍備戰。?戰爭的導火索終於來了,1894年,朝鮮爆發東學黨起義,朝鮮政府軍節節敗退,被迫向清朝乞援。日本認為發動戰爭的時機已至,向清廷表示「貴政府何不速代韓戡?……我政府必無他意」,誘使清朝出兵朝鮮。清朝沒有識破這是日本的陰謀,於是派直隸提督葉志超和太原鎮總兵聶士成率淮軍精銳2000人於6月6日後數日分兩批在朝鮮牙山登陸,在此安營紮寨,準備鎮壓起義,同時根據1885年《中日天津條約》通知日本。6月10日,朝鮮政府和起義軍達成了全州和議,清軍未經戰鬥起義就平息下去。6月25日,原定計劃的第三批清軍在牙山登陸,駐朝清軍總數達到2465人。

    在朝鮮向清朝乞援的同時,日本通過其駐朝公使館探知清廷將要出兵朝鮮的消息後,欣喜若狂。當時的伊籐博文內閣正面臨議會的不信任案彈劾,得到此消息後,便如同抓住救命稻草,全力著手挑起戰爭。1894年6月2日,伊籐內閣決議出兵朝鮮。6月5日,日本立即設立有參謀總長、參謀次長、陸軍大臣、海軍軍令部長等參加的「大本營」,作為指揮侵略戰爭的最高領導機關。6月9日,日本派先遣隊400多人,在駐朝公使大鳥圭介的率領下,以《濟物浦條約》規定之日本有權保護使館和僑民為借口進入朝鮮首都漢城(今韓國首爾),同時又根據《中日天津條約》知照中方,其後又在6月12日派兵800人進駐漢城。在日軍先遣隊出發前,日本外務大臣陸奧宗光訓令駐朝公使大鳥圭介「得施行認為適當之臨機處分」?,授權大鳥挑起釁端,找尋借口發動侵略戰爭。

    2.交涉破裂

    全州和議達成以後,朝鮮政府要求中日兩國撤兵,於是大鳥圭介開始和清廷駐朝大臣袁世凱進行撤兵談判。大鳥雖然口頭上答應袁世凱撤兵,甚至就要達成書面協議,但是日本發動戰爭的決心已定,不可能同意撤兵。所以日本政府一方面電令大鳥拒絕達成共同撤兵協議,另一方面則在6月15日拋出了「中日兩國共同協助朝鮮改革內政」的方案,從而使共同撤兵協議一筆勾銷。此後,日本開始不斷增兵,6月16日大島義昌少將率領混成旅團第一批部隊在仁川登陸,到6月28日混成旅團第二批部隊登陸,侵朝日軍達到8000餘人,比起駐朝清軍已佔絕對優勢;而清廷決策者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李鴻章則一直希望中日共同撤兵,既未向朝鮮增援軍隊,又沒有按袁世凱、聶士成等人的建議由清軍先撤兵,舉棋不定,最終給日本人以可乘之機。

    日本之所以提出「共同改革朝鮮案」,其目的是一面使自己的軍隊以「協助朝鮮改革內政」為名賴在朝鮮不走,一面又拖住了駐朝清軍,完全是為發動戰爭而採取的挑釁手段。清政府拒絕了「共同改革朝鮮案」,並強調日本必須撤兵,於是日本在6月22日向清政府發出了「第一次絕交書」。此後,李鴻章一味寄希望於美、英、俄等歐美列強調停,讓日本撤兵。由於前述的各國利害關係,美、英、俄只是對日本表示「譴責」而已,並未採取強硬措施,加之日本靈活的外交策略,列強最後都採取了觀望態度,於是調停均告失敗。7月14日,日本向清政府發出了「第二次絕交書」,拒不撤兵,並反誣中國「有意滋事」,揚言「將來如果發生意外事件,日本政府不負其責」。至此中日談判破裂。

    日本向清廷發出「第一次絕交書」以後,便著手開始單獨改革朝鮮內政的策略。與朝鮮交涉期間,大鳥圭介一方面逼問朝鮮否認自己是中國屬國,另一方面提出五項二十七條改革方案,強迫朝鮮限期接受。但是朝鮮政府當時是親華的,據當時日本駐朝公使館一等書記官杉村濬所說:「當時的情況是,趁朝鮮變亂之機出兵的清國,暗中有所圖謀,本應予以反對,但朝鮮政府不僅無絲毫憎惡之感,反而予以同情」。因此朝鮮十分反感於日本的蠻橫,敷衍日本的要求,並一再督促日本撤軍。到7月17日,日朝談判也宣告破裂。

    3.戰爭爆發

    1894年7月期間,日本發動戰爭的陰謀愈發明顯,中國國內輿論和清軍駐朝將領紛紛請求清廷增兵備戰,朝廷裡也形成了以光緒帝載湉、戶部尚書翁同龢(光緒帝老師)為首的主戰派,然而慈禧太后並不願意其六十大壽為戰爭干擾,李鴻章為了保存自己嫡系的淮軍和北洋水師的實力,也企圖和解,這些人形成了清廷中的主和派。到7月中旬中日談判破裂以後,一直按兵不動的李鴻章才應光緒帝的要求,開始派兵增援朝鮮。而隨著中日、日朝談判相繼破裂,列強調停均告失敗,日本終於可以放手大幹,1894年7月17日,日本大本營作出開戰決定;7月20日,日本編成了以伊東祐亨為司令的聯合艦隊,隨時準備尋釁;同日,日本駐朝公使大鳥圭介向朝鮮政府發出最後通牒,要其」廢華約、逐華兵」,要求48小時內答覆,朝鮮繼續敷衍日本,於是日本決定出兵控制朝鮮政府,以找到與駐朝清軍開戰的「委託」。

    1894年7月23日凌晨,侵朝日軍突襲漢城王宮,擊潰朝鮮守軍,挾持朝鮮國王李熙(朝鮮高宗),解散朝鮮親華政府,扶植國王生父興宣大院君李是應上台攝政。

    日本嗾使朝鮮親日政府斷絕與清朝的關係,並「委託」日軍驅逐駐朝清軍。控制了朝鮮政府後,1894年7月25日(農曆甲午年六月二十三日),日本不宣而戰,在朝鮮豐島海面襲擊了增援朝鮮的清軍運兵船「濟遠」、「廣乙」,豐島海戰爆發,海戰中日本聯合艦隊第一遊擊隊的「浪速」艦悍然擊沉了清軍借來運兵的英國商輪「高昇」號,製造了高昇號事件。至此,日本終於引爆了甲午中日戰爭。

    1894年8月1日(光緒二十年七月初一),中日雙方正式宣戰。清朝在其宣戰詔書中指出朝鮮歷來是清朝的附屬國,清朝是應朝鮮政府的要求出兵的,相反日本「不遵條約,不守公法,任意鴟張,專行詭計,釁開自彼,公理昭然」,令清朝忍無可忍,因此「著李鴻章嚴飭派出各軍,迅速進剿,厚集雄師,陸續進發,以拯韓民於塗炭。」日本明治天皇睦仁在宣戰詔書中則針鋒相對,聲稱「朝鮮乃帝國首先啟發使就與列國為伍之獨立國」,聲稱其開戰原因是「帝國於是勸朝鮮以釐革其秕政……朝鮮雖已允諾,清國始終暗中百計妨礙……更派大兵於韓土,要擊我艦於韓海,狂妄已極。」表示其目的是「使朝鮮永免禍亂」、「維持東洋全局之平和」、「宣揚帝國之榮光於中外」,日本的這些無理借口和詭辯之辭都充分體現了這場戰爭的非正義性質。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