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一章 奇特的新式軍服(下) 文 / 獨孤嘯傲
北洋海軍在正式成軍之前,稱為北洋水師,包括軍服在內的各項規章制度,與其他的3支近代化艦隊略同,大都採用勇營的號衣。但是隨著與西方海軍的交流漸多,以及實際作業訓練中的感受體會,這支傚法英國海軍,以蒸汽化艦船作為主要裝備的艦隊,在服裝制度上,也一改中國上千年以來延續的「號衣」樣式,開始向近代化方向過渡。
1882年夏,為了辨等級、壯觀瞻,與列強海軍接軌。由時任北洋水師統領丁汝昌組織人員,在參考英國海軍軍服的基礎上擬定起草,並經北洋大臣直隸總督李鴻章批准,頒行了中國第一部海軍服裝規範《北洋水師號衣圖說》,而這可能也是中國第一部近代化的軍服規範。
考慮到與傳統官場接軌,擔心過於西洋化的裝束難以被接收,不夠「壯觀」。北洋水師的軍官另有禮服規範,主要區別在於軍帽樣式的不同,即遇到重大慶典活動時,會改用經過改良的傳統官帽。清朝官員的傳統官帽主要分涼帽和暖帽。涼帽為斗笠狀,帽頂裝飾紅纓絡和頂戴,還可加裝象徵地位榮譽的翎羽,一般為春夏季節使用,但是這種帽子容易遮擋視線,且在艦上使用望遠鏡、操作火炮機器時都極為不便,因而沒有被北洋水師採用。
北洋水師使用的是經過改良的暖帽,暖帽原本是清朝官員秋冬季節的官帽,類似船形,帽簷向上,帽頂同樣可以裝飾頂戴翎羽,北洋水師「鎮海」號炮艦管帶曾別出心裁到帽鋪定制過一頂「其邊沿陡起,較時樣稍窄,翎亦短小」的暖帽,經過試用非常便利,於是被丁汝昌採納到了圖說之中,成為海軍遇到禮節活動時的軍帽,不分季節一律使用。
水手伕役是北洋水師中的基層水兵群體,人數眾多,上衣和軍褲的顏色質料一致,面臨為棉布,春秋冬三季的顏色是海軍藍,夏季則是一身白色軍服,因為一年中很長時間穿著的都是藍色軍服,艦隊中的洋員教習習慣把水兵稱為bluejacket。水兵軍服上衣的樣式和軍官服相近,也是中式的號衣模樣,只是少了很多軍官服上的華麗裝飾,黑色鑲邊的圖案相對簡單,範圍只有胸口、袖口、肩頭三處。
水兵制服上較有特點的部位有兩處。一是在軍服的領子上,左右各用金線繡有所在軍艦的名稱。另一處是水兵服的臂章,與軍官服參考西方的軍銜符號制度一樣,水兵府也參考了西方的類似制度,配有區別水兵職務高低和工作崗位的「花」,即臂章,這可能也是中**隊使用這種軍銜識別形式的開始。
水兵佩戴的臂章為方形,底色、質料和軍服保持一致,臂章上用金線繡出各種識別符號。主要分為航海和作戰部門的水手頭(水手長)、練勇(練兵)、水手(正式水兵),輪機部門的升火、管油、管汽、鍋爐匠,信號部門的管等、管旗、號手,其他技術部門的魚雷匠(魚雷士官)、木匠、鐵匠、銅匠、皮匠、帆匠、電匠等。圖案的形式也充滿民族特色,極為形象直觀,例如魚雷士官的符號是鯉魚,鐵匠的是鐵砧,升火的是煤鍬等。
水兵的軍帽春秋冬用黑色頭巾裹頭,顯示了和淮系勇營軍隊的淵源。而夏季則和軍官一樣,頭戴草帽,不同的是水兵的草帽是方頂,草帽上也釘有黑色飄帶。由於工作崗位的特殊,水兵夏季在艦上一般都是赤腳,天冷時才穿上戰靴。
與水兵近似,北洋水師中另有一些幫助做工的伕役,制服的樣式和水兵一樣,不同的是兩臂沒有臂章。另外北洋水師還編製有軍樂隊,大都由14、5歲的少年組成,稱為樂童,平時負責演奏國樂、軍歌,戰時則派到各個炮位幫助運送彈藥。
北洋水師的隊伍中,有一支人數眾多,界乎與官兵之間的士官隊伍。士官的軍服類似軍官,只是袖口雲頭內和軍校學員一樣,沒有識別標誌,而改為使用臂章。另外軍帽上,春秋冬季採用和水兵一樣的黑布包頭巾,夏季使用和水兵一樣的方頂草帽。
洋槍隊即西方海軍中的神槍手、海軍陸戰隊,平時在艦上維持紀律,戰時或在桅頂狙擊敵方艙面人員,或手持步槍砍刀長矛,準備跳幫廝殺,必要時更可以登陸作戰,充當快速部屬兵力。這一在西方是有著悠久歷史的海上兵種,在中國卻是徹底的新生事物,參照英國海軍的模式,北洋水師也引入了海軍陸戰隊的編制。
海軍陸戰隊由於直接受各艦的艦長領導,因而只有士兵的制服設計。陸戰隊士兵的制服樣式和士官制服相似,既顯示了艦上執法者的特殊地位,也區分了官兵的差別。同時軍服的顏色改成了英國海軍陸戰隊使用的紅色兵種色。
於是乎,在這個硝煙瀰漫的海面上,中日兩國海軍艦隊各有兩艘艦船,共計一艘裝甲巡洋艦、兩艘鋼殼撞擊巡洋艦、一艘木質協甲帆船,開始了正式的海上友好會晤……
北洋海軍「超勇」和「揚威」兩艘鋼殼撞擊巡洋艦在南,成單列縱隊以18節最高航速由西向東快速行駛,日本海軍特混艦隊則形成了裝甲巡洋艦「扶桑」號在內,木質協甲帆船「平城丸」號在外的一字燕行陣,分別以13節和10節經濟航速由東向西快速的通過。
這也是兩個國家相當於近代化海軍艦隊的第一次正面交鋒,面對面的友好背後,是兩個民族暗中關於海洋、海權、海軍建設的較量和意識的啟蒙。
兩隻艦隊,四艘艦船,三條白茫茫的航跡,中日兩國第一次在滄海大洋上的交鋒,就這麼以一個想到戲劇性的結局落幕了。
至於那些「千刀」海盜團的官兵,則無一例外的成為了戰爭的祭品。來於大海,最終還是歸於大海——為帝國捐軀,為明治萬皇效忠—……
「轟隆隆~~~」
「轟隆隆~~~」
「轟隆隆~~~」
沒有任何言語,也沒有任何的動作,唯有轟鳴的禮炮聲以及悠揚的海軍軍樂,響徹整個安達曼海上空……
「寶祚延庥萬國歡,景星拱極五雲端。海波澄碧春輝麗,旌節花間集鳳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