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玄幻魔法 > 樂屍

正文 第68章 :三顧茅廬 文 / 歸公子

    以前諸葛亮息怒都會在臉上表現出來,自從有了鵝毛扇他還真的將表情掩蓋在下面,儘管如此,但也可以隱約地感受到他氣息的變化——吃驚。

    鄭智騏微微一笑,沒有回答,因為兩人心中已經有了分寸,既然想到了一處又何必說出來呢。

    早飯過後,諸葛亮突然開口,道:「三位先生可否與我一同到山中採藥啊?」

    嗯?以前諸葛亮去採藥可從來沒說過遮掩感到話,難道他有什麼事情要隱瞞或者想說?既然人家好不容易提了出來又有拒絕之理,鄭智騏等人一口答應。

    霧氣濛濛,露水滴滴。諸葛亮帶著三人早山上到處轉悠,並沒有採藥的意思,好想在等待著什麼。

    金瀟終於忍不住問了出來,說:「諸葛先生莫非有什麼事情,雖然上山採藥,但從先生的神情來看好想心不在焉,另有心事啊。」

    「確實如此,只是現在還不是時候告訴你們,等會就自然明白了。」

    晌午之時,遠遠低就聽見一個壯漢破口大罵:「他奶奶的,什麼臥龍,我看就是條小蟲!」話說完,便陷入一陣短暫的安靜,隨後又聽到:「大哥,我和你說,下次如果還來,誰也別攔著我,我要燒了那破草廬!」

    雖然中間隔了棵棵翠竹,但音樂可見山坡之下的是一行三人,走在最前的人,身體瘦弱,面色有些蒼白。在他身後則是兩位身材魁梧,體格健碩的壯漢,左邊一人滿臉長鬚,凶神惡煞,估計半夜出來能把鬼嚇死,另一個則長鬚抵胸,臉帶紅光。

    從他們的氣息上便可以判斷一二。鄭智騏乾坤眼中清除地看著瘦弱之人頭頂一條靜臥的金龍,當它看到有人在觀察它時眼神中帶有一點殺意,而注意乾坤眼的時候卻完全放鬆了下來,打起哈欠。

    郎岳和金瀟面面相覷,也察覺到了什麼,回頭看了就諸葛亮,只見他身背竹簍,手搖鵝毛扇,微笑下望。

    等著那三人完全消失在視野之後,鄭智騏終於開口:「諸葛先生是在躲著他們吧。」

    「不錯。」

    「三顧茅廬。」

    四個字並沒有發出多大的聲音,但在郎岳和金瀟耳中卻雷霆萬鈞。一番曠古傳奇即將開始!

    回到茅廬,飯後誰也沒有說話。書僮和黃月英在收拾碗筷,只有諸葛亮和平時一樣來到書房閱讀各類書籍。

    「師兄。」郎岳壓低聲音說道,「沒想到現在趕上了三顧茅廬心情還有些激動呢。」

    「是啊,我們要開始了。」

    「嗯,接下來的三十年恐怕我們都睡不好覺了。」金瀟言語中有些無奈。

    「不錯,食君之祿擔君之憂,等到時機一到我們也該回去了。」鄭智騏起身準備回房,不過又停了下來,說:「現在還等什麼,住進時間補覺啊。」

    幾人相覷一笑,回到各自房中安寢。

    一周之後劉備三人又來拜訪,諸葛亮還是提前和鄭智騏等人到山中採藥,回家之時諸葛亮竟然換上了一件八卦衣讓眾人評價。

    「各位,亮穿著這件衣物怎麼樣?」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蘇軾的這首賦怎麼看怎麼像是在寫諸葛亮而不是周瑜。

    「先生果然器宇軒昂,臥龍就快成飛龍了。「鄭智騏侃笑道。

    「過獎過獎,不過很快亮就會幫助賢主成就霸業。「話雖這麼說,但諸葛亮眼神中卻露出了一點無奈。

    金瀟是個聰明人,他知道此時此刻諸葛亮在擔心什麼。雖然有著臥龍和鳳雛,加上五虎上將,但劉備至始至終都沒能完成統一中原,興復漢室的霸業,這都是天命啊。

    半月有餘,劉備三人第三次來到草廬。諸葛亮事前和鄭智騏幾人在書房靜候,想考驗一下劉備的耐心。

    一向安靜的茅廬此刻卻滿是張飛的叫喊聲,嘰嘰喳喳,直到黃昏仍不覺得累。感覺時候已到,諸葛亮走出房中,隨口吟出一首詩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遲遲。夢醒誰先覺,平身我自知。」

    「請問閣下可是臥龍諸葛孔明?」劉備躬身問道。

    「在下正是,閣下可是劉皇叔?」

    「正是正是。」

    於是,一場流傳千古的隆中對開始了。鄭智騏三人在書房靜靜地聽著,不斷點頭對諸葛亮所說的話表示贊同。看來他韜光養晦並不是借口,而是確有真才實學,每字每句都關乎著現今的大環境和對未來的目標。

    也許劉備聽不出來,但鄭智騏心中明白,諸葛亮最終也只停留在三分天下,而不能滅曹降孫,這就是漢朝的命啊。

    聞名遐邇的隆中對一直持續到黃昏,劉備笑意盈盈對這位軍師徐庶介紹的臥龍異常讚賞。

    正要起身,諸葛亮便將劉備叫住,道:「皇叔莫急,其實世間並非有亮有些本事,還有三位勝過我不下百倍千倍。」

    聽了這番話劉備驚喜萬分,問道:「先生所說是何人,劉備一定前往拜訪。」

    「皇叔真是求賢若渴,不過不必有勞皇叔了,那三人正在我茅廬之中。」

    「哦?那就請先生讓三位高人現身!」說完,劉備快速整理服裝,生怕自己線路出一些邋遢,耽誤了求賢之路。

    諸葛亮轉身走進茅廬,對鄭智騏說:「鄭先生何意?」

    「願與先生前往!」

    諸葛亮立即擺出「請」的姿勢,郎岳和金瀟隨著鄭智騏一同走出了草屋,劉備還沒等幾人反應過來,先行躬身行禮,道:「劉備劉玄德見過幾位先生。」

    「皇叔過獎,我等只是山野莽夫,受不起皇叔大禮。」鄭智騏客客氣氣地回禮。

    劉備剛剛起身就注意到那雙光怪陸離神秘莫測的瞳孔,一時間哽咽在那裡:「先生,先生難道是救平月公主的恩人?」

    看來小玉已經和劉備說起了那件事,而劉備也會到處尋找救公主於水火的恩人,最顯著的特點就是那異樣的眼睛。

    「不知平月公主現在可好?我等與公主分別已有數日。」鄭智騏笑道。

    「三位先生大恩大德劉備終生難忘,請受在下一拜。」說著,劉備再次行大禮,惹得站在一旁的諸葛亮有些莫名其妙:難道他們早就認識?

    簡簡單單寒暄之後已經深夜,一直在暗中的黃月英沏來幾壺茶水。

    「請問諸葛先生,這位可是先生的內人?」劉備早就料到憑借諸葛亮的才智和樣貌一定能找到賢惠之妻,但如此美貌之人還是出乎意料的。

    「正是,內人叫黃月英,擅長工匠製作,其才華並不輸給亮,希望皇叔能准許她與我等一同跟隨主公,興復漢室。」

    聽了這番話,劉備兩淚橫流,一天之內竟招入四位高人,漢室復興指日可待。

    這時候一直在外面恭候的關、張二人實在堅持不住,只聽一聲暴喝:「哥哥,我和二哥還在外面!」

    「真是亮疏忽大意,竟然將兩位將軍留在茅廬之外,真是罪過啊。」其實並不是諸葛亮忘記,而是他故意這麼做,自己雖然得到劉備賞識,但就服眾而言還需要一定時間,這最主要的就是能讓關於和張飛徹底折服,這樣以後行軍打仗才能更加順手,不然到處受到阻攔即使有再好的計謀也有流產的可能。

    二人跟隨黃月英進屋。只見關羽頭上盤旋一條青龍,眉宇間殺氣四射,不過就面相而言雖然有用有某卻有失細心。張飛則不然,一隻猛虎在頭頂靜臥,時不時睜開眼怒視四周,看來張飛屬金,擁有西方白虎之殺氣,粗中有細,雖然好戰,但偶爾能以智取勝出其不意。

    乾坤眼將兩人的大概看了個遍,鄭智騏心中有了分寸,但他現在最想知道的是常山趙子龍的氣息,來這裡之前那神秘白衣老人千叮嚀萬囑咐一定要找到他,相信這其中一定有什麼原因。

    好說歹說這一夜算是過去,第二天天明,一行八人便啟程趕往新野,一路之上諸葛亮不斷搖著鵝毛扇,別人不知,他心裡卻明白的很。曹操剛剛與袁紹展開決戰,收復了冀州一帶,氣勢更勝,而接下來他肯定要大舉南下。因為這些年來東吳孫家一直韜光養晦,軍力和財力非常雄厚,而且東吳百姓也非常支持天命的君主,對於曹操來說如芒在背。但曹操要南下首要的不是攻打東吳,而是先收復荊州。

    荊州之地國富民強,不僅連接東吳,還能支取西川,至於西涼馬超有勇無謀,不足為懼。看現在形勢,在長江以南屬荊州之地的新野便會首當其衝,成為曹操南下的第一個目標。要想幫助劉備在亂世之中爭取一席之地最先奪下的就是取代年邁無志的劉表,然後聯合東吳對曹操進行夾擊,如果不成還可進攻西川,拿下劉璋之地,與西涼馬超聯合攻取漢中,對長安形成俯視之勢。

    輾轉幾日,幾人終於來到新野城外。遠遠望去,城門之處士兵分列兩邊,中間一席純白色鎧甲之人在馬上恭候。鄭智騏雙眉緊湊,一時間呼吸停止。

    那是多麼強大的氣息,雖沒有修真之像,但這已經遠遠超出常人所具備的氣場,想必那人就是五虎上將之一的常山趙子龍趙雲是也!

    馬隊來到城前,趙雲翻身下馬,跪地行禮,道:「子龍恭候主公。」

    這時候鄭智騏終於看清趙雲身上的氣息——那不是身體所散發的,二是靈魂所具備的,難道他前世是得道高人?不僅氣勢非凡,相貌也是英俊無比,微微殺氣透著氣息也瀰漫開來。這不是對劉備的不敬,而是防人之心的體現,戰亂之時難免會受到敵人暗中殺害,可他那一身的殺氣卻足以震懾旁人。

    劉備將趙雲扶起,說「子龍不必多禮,我給你介紹一下,這位就是臥龍先生諸葛孔明」

    趙雲看了一眼諸葛亮,眼神隨即低下,躬身行禮道:「子龍見過先生。」

    相比關羽和張飛,趙雲更顯一身英雄氣概,謙遜,是他現在所體現的。隨後劉備又將其他人一一介紹,而趙雲的眼光始終停留在鄭智騏身上。

    「不知子龍為何對鄭先生如此在意啊?」諸葛亮看出端倪,隨口問道。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