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網游動漫 > 李代桃僵

《》章 節目錄 98第98章 文 / 千里孤陵

    之前一直銷聲匿跡的孟章也在此出現。

    那天易縝帶了隊士兵前去城外巡視地形之時,兩人正好遇上。

    孟章和他之前只遙遙打過一個照面,印象卻異常深刻,就是彼此化作灰也認識,

    此時一眼就相互認出來。孟章在城牆之上,易縝在護城河遠處一隊騎兵當中,兩人對視,眼中凶光畢現,毫不掩飾對彼此的憎恨,都恨不能將眼前之人挫骨揚灰。

    雙方士兵也拈弓搭箭,紛紛指向對方。

    北晉騎兵地勢上處於劣勢,很難射中高處有城牆掩護的守軍。騎兵身上都穿著特製的軟甲,距離又遠,倒不怕對方的尋常弓箭,而且機動靈活,澤國叛軍也不敢冒然出城追擊,也拿他們沒有辦法。

    兩人恨則恨,卻都知道眼下雙方都沒準備好作戰,若是意氣用事,也不一定能佔到什麼便宜,此時都不能拿對方如何,兩人都還算克制,。

    孟章率先收回視線,轉身消失在牆頭。

    易縝哼了一聲,下令騎兵慢慢退出弓箭的射程之外,掉頭回營。

    看到孟章在這,他暗中反而鬆了口氣,不用擔心秦疏再被他劫走。至於種種新仇舊恨,總有一同結算的時候。

    青帝時近一年的懷柔政策卓有成效,加上賦稅寬鬆,很多平民百姓因此受益,並不願意再將身家性命捲入戰火之中。

    叛軍多半是些讀書人,雖舉著匡復皇室的旗號,一個個來勢洶洶,真正在地方上卻沒有多少響應。民眾一旦生活安定,對於北晉這個外族雖有些不滿,但也缺乏造反的決心,多半保持著一種觀望的態度。

    易縝不相信,就算護城河太寬太深,一時充不過去,但這麼一種實在算不得牢固的城牆,一群意氣書生,又能頑抗到幾時。

    他在城外分頭紮營,將一座風梧鎮團團圍住。澤國氣候溫暖,冬日也不會有冰封千里的情形,野外紮營並不如何辛苦,糧草給養十分充足。反而是反賊聚在城中,既沒有一戰之力,糧草也不多,那怕氣節再高,困上一段時日,必然不戰自敗。

    這雖是個良策,只是他眼下急於結束戰事,恨不能插了翅膀頃刻間就飛回京去。狄夷那邊又傳來捷報,狄夷連連敗退,已經交出敬文帝以求議和。若是還要他等到城中糧草耗盡再行攻打,無疑難熬得很。

    對方知道自己劣勢所在,反而是一派積極應戰的氣氛。但一干文人縱然拿上刀槍,那一個個弱不禁風似的小身板,也不放在北晉軍隊眼裡。

    不出兩三日,聽得探子來報,叛軍在城門樓上搞出些動靜。易縝聞報前去。

    對方並不像是要出城迎戰,一眾手下早做好準備,才發現無戰可打,一面派人喝罵,都站在城下百丈開外遠遠地張望。

    城門上搭了個高台,擺放著一些供品,懸起皇旗。一眾逆賊的首腦都到場。這些人多是些沒經歷過多少苦難的主,一個月來憑著一腔熱血東奔西走,一個個都廋了一圈。可見這反並不是好造的。

    他們不穿甲冑,反而是一個個衣冠整齊,神情肅穆,彷彿仍立於廟堂之下而不是身處兵臨城下的危城。

    易縝看了幾眼,問先來的幾名將領:「這些窮酸秀才這是想做什麼?瞧這身打扮,那裡有個打戰的樣子。」

    幾名將領對這個看法亦是深以為然,正抱著手當作熱鬧看。有一人搓著手猜測著答道:「他們難道是想祭天?祭過天後才打?」

    眾人早等得不耐,倒情願就是他說的這麼回事。

    說話這人似乎也有些見識,見眾人認同,接著笑道:「這棲霞山傳說就是鳳凰涅槃的地方,這是在求神保佑也說不定。」周圍一片哄笑之聲。

    易縝是不信這些,但也見過不少祭軍祭旗的場面,只是兩國風俗,大約有些不同,一面漫不經心的聽著,留神再看。

    那人有意說得大聲,對方在城樓上隱約也能聽到,卻不理會下面嘲笑叫罵,念了長長一段禱文,似乎確實是個祭祀的儀式,禮節極為繁複。

    易縝看得不甚耐煩,看有幾人身處在毫無遮掩的高台上,倒也很是佩服,只不知這些人是無知膽大還是當真悍不畏死,敢把自己這樣晾在對方眼皮子底下。正捉摸著要不要令弓箭手抽冷子拿勁弩射他幾個下來。

    那段禱文終於有念完的時候。眼角突然看見孟章抱著一個小包裹模樣的東西走上來。這兩人是冤家對頭,易縝頓時敬惕起來。

    「那是什麼?」

    眾人也在凝神細看,都說不出個所以然。

    風裡送來一兩聲細細的嬰兒稚嫩哭聲。

    易縝微怔,心裡莫名地一緊,旁人也是愕然。

    易縝想了想,不禁皺眉:「他們帶這麼個小孩子上來做什麼?難道是……用作祭品?」軍中拿活人祭旗古來有之,多半是提用牢中重犯,尚還過於血腥,拿尚且不知人事的嬰兒,完全可說是妖邪暴虐之舉。

    易縝初為人父,心性似乎也跟著柔軟些許,縱然一心想報母仇,卻不想再多造無辜殺孽,再激起民憤,令之前青帝懷柔政策所取得的成果付之東流。所以這幾天並沒有立即強行攻城。此時不由得悖然變了臉色:「虧他們以正人君子自居,竟做出這樣喪盡天良的事!」

    罵到一半,猛然想起自己也曾經下過有過之無不及的命令,頓時啞口無言。心下卻還是憤憤。

    極目向高台上看去。然而離得實在是太遠,又有城牆遮擋,隱約間只看到個青藍色的小襁褓,尋常人家用的那種花色,一晃就被攔住看不到了。

    易縝不知為何,竟覺得有些茫然若失。

    城頭上風很急,孟章盡拿用身子給襁褓中尚且稚嫩的嬰兒攔著風。小嬰兒大約還是覺得冷,不安地動了一下,閉著眼嗚咽。

    他還是小小的一團,眉目尚未完全展開,然而皮膚細嫩,粉嘟嘟的十分可愛。

    孟章低頭瞧著他,目光溫柔而憐惜。一旁的人卻等不及了,一直在催。孟章微微遲疑,還是將嬰兒遞出去。

    秦疏曾經殷殷囑托,請求他帶著這孩子隱姓埋名,不要再過問兩國是非,撫養他平安地長大。小疏那樣的請求他,他自然拚死也要為其辦到。他不顧南撤的同黨,在京中苦苦潛伏多日,行事極為小心謹慎。暗中盯著靖安一舉一動,直到他把一個嬰兒悄悄送到一處小院中撫養。他費盡苦心,終於尋到機會,從對方手中將嬰兒搶出來。

    那孩子當時出生不過幾天,然而就是那樣小小的一張臉,他一眼就認出秦疏的影子,總算是不負所托。

    然而抱著那個孩子,他卻為秦疏不甘心。這是陛下的血脈,澤國的命脈傳承,秦疏因此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屈辱與不堪,其中的犧牲有多大,不是旁人可以隨意想像。然而卻還要背負著一世罵名,永遠沒有覺冤得雪之日?

    孟章不甘心。他從來見不得秦疏受那怕一點點的委屈,然而這麼久以來,他卻只能聽著看著秦疏所受的種種煎熬,而無能為力。

    而這個孩子不一樣,他有敬文帝的血脈。只要他喚醒鳳凰,他便是澤國僅剩的皇室,將會帶來無上的榮光,洗刷去一切不堪的聲名,些微撫慰你所受的那些苦難,補償你所犧牲的萬一。

    孟章在那一刻終於動搖,決定將這個嬰兒帶到叛軍中來。

    這些餘黨之所以能願意予他助力,有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正是因為他當日承諾,能夠找到敬文帝散落於民間的一線血脈,叛黨才能有這般的信心與勇氣。

    所有的儀式都嚴格按照古訓,一絲不苟地進行著。他們選在這樣一上顯目的地方,誓要讓北晉那些走狗親眼看著,見證什麼是鳳凰庇佑下的神聖與威嚴。

    孟章不能到高台只上,只有眼睜睜的看著小嬰兒嫩藕似的胳脯被人恭敬小心地從襁褓裡抽出來,在手腕上割了一刀,一串血珠子滴下來,幾人拿一隻小盅了接了半盅,將這半盅血淋到正中供奉的一方玉契之上。

    嬰兒雖然還沒有心智,然而又冷又疼,頓時哇哇的啼哭起來。

    孟章瞧著心疼,連接將孩子接過來。他也不顧接下來的儀式,急著撕下軟布,要給他上藥包紮。

    卻聽方才念頌禱文的人突地驚怒交加,使得聲音都變了:「不對!」

    那方玉契安安靜靜的躺在玉盤之中,上頭有幾滴殷紅的血珠,襯得玉色蒼翠欲滴,可是除此之外,沒有一絲一毫的光華。

    周圍也安安靜靜,沒有預期中的地動山搖,鳳嘯九天。

    旁人始料未及,一念所至,惶惶相顧之下,無一不變了臉色。

    易縝一時之間過了不護城河,原本頗有些心焦,眼下見這幾人裝神弄鬼的弄了半晌,似乎只是拿那個孩子放了點血,眼下儀式告一個段落,而嬰兒的噪聲還在斷斷續續的傳來,顯然並不是用來活祭的犧牲。

    只要沒當場殺了,他也沒覺得自己這麼眼睜睜看著,良心有哪兒不安,鬆了口氣,沒心沒肺地笑道:「求神拜佛的把戲耍完了,你們這群縮頭烏龜有膽量造反,總該出城一戰了?,把我們留在這兒,瞧你們怎麼守在城裡頭喝西北風麼。來來來,打完了好回家過年。」這一干子人樂意喝西北風,他還急著要回去看他的女兒呢。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