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網游動漫 > 李代桃僵

《》章 節目錄 110第110章 文 / 千里孤陵

    新燕啄泥時,易縝擇了個風和日麗的日子悄悄啟程,身邊僅帶了十數名換做便裝的侍衛。

    他之前向青帝請求,執意要離開京中,準備尋一處小地方任個閒職,這一身的富貴榮華都情願捨卻,更是推卻了前來試探的數門提親。惹得青帝數次動怒,君臣之間頗有些不愉快。

    雖然後來青帝拗不過他再三相求,最終還是如了燕淄侯的心願,放他自去。但想必青帝心裡始終是有些很不痛快,又有那個人敢在這個時候公然地來送他。

    少了應酬,易縝卻也落得輕鬆,一行人不聲不響地出了南門,道上行人往來不絕,不時能見到不少結伴出遊踏青的。易縝便吩咐不必急著趕路,且信馬由韁緩緩徐行。

    這時節正是揚春三月,桃李始發,枝頭新綠乍吐,一派欣欣向榮景象,道旁古樹蒼弘,草木蔥榮裡夾雜著盛放的各色野花,偶爾還能見到一兩處山泉流過,這景致也頗有些可觀之處。

    秦疏病後體虛,比一般人更為畏寒怕冷,別人已經換上輕薄的春衫,他身上穿著仍舊是厚實的襖子。

    易縝往他身上瞧了瞧,見秦疏從頭到腳都包得嚴嚴實實,圓滾滾像只小熊一般。臉上略略有些紅潤。而此時微風和暖,吹也吹也是無妨的,這才打起簾子,一路指點些新奇有趣的地方給他看。

    身後數名結伴出遊的華衣青年縱馬而來,一路嬉笑著趕上前去。其中一人不經意間回過頭來,正巧瞧見易縝,不由得微微一怔,再往前奔出一段路,尋了個借口,推說忘了東西,也不顧幾名夥伴責怪,掉頭折了回去。

    眼見已經看不到身後幾人的身影,他這才在道旁下了馬。

    侯著易縝一行人過來,恭恭敬敬一拱手道:「侯爺。」

    易縝方才自然瞧見幾人過去,卻也並沒有多加留意。他此時身上穿的是一身尋常衣裳。猛聽得人稱呼自己侯爺,這才定眼朝道邊之人細看。

    這人正是差點做了郡馬的李明海。當日廣平郡主遇害,他這郡馬因此也跟著泡了湯。

    青帝在震怒的同時,對廣平郡主同他著力憂撫,大加賞賜不說,還替他著落了另一門親事,親自贈婚,這是無上的榮耀不說。對方是戶部尚書的千金,身份比起郡主雖然不如,但據說性情溫婉恬靜,知書識禮,從娶妻的角度來說再合適不過,比起驕蠻任性的郡主實在是要強上一些。

    他也算是因禍得福,因此幾個月不見,此時眉目間已然有些意氣風發。

    兩人平時也不過點頭之交,談不上有什麼交情。此時易縝見他見過禮之後,仍站在那兒不肯動,似乎還有些話想說。想到自己此番出京的時期,一來沒幾個人知曉,二來旁人也要顧及到青帝的喜怒,無一人方便前來相送。他卻在此時不加避諱。

    易縝心下微微一動,想了想,叮囑了秦疏幾句,步下馬車朝李明海走去。走近前仔細一看,這人五官端正,頗有些氣宇軒昂。

    易縝笑道:「這還沒來得及恭喜李兄。鮮衣怒馬,好不快活。」

    李明海聽出他話中意思,露出幾名尷尬的神色來,頓了一頓問道:「侯爺今日出京麼?」他微微皺著眉,最終還是忍不住輕聲歎息:「侯爺有大好的前途,又何必如此。陛下雖然動怒,那還不是為侯爺痛心之故。」

    這話之前早已經有無數人勸過易縝,他早聽得耳熟能詳,只是李明海這勸卻與別說有些不同,與其說是勸,倒不如說是感慨的成分居多。

    易縝不禁莞爾:「人各有志,你也不是俗人,就不必複述那些說詞。」

    他出生在貴胄之家,先帝和青帝都對他頗多照拂,人生可謂順遂之極。在這二十年裡享的榮華富貴,是旁人努力一輩子都無法抵及的高度。可細想來,他這二十年的日子沒多少風波坎坷,卻也不見得有多快意,反正是此時一旦將心境放開,只覺天高海闊,竟是說不出的暢快磊落。這此中滋味,並非三言兩語便能說外人明白,他也懶得去詳說。

    李明海是聰明人,稍一沉默,輕聲道:「侯爺既如此想,旁人也明白不得。然而侯爺一旦離了京,太子卻失了最為有助的扶持,實在不是什麼善事。侯爺就算為大局著想,也不但如此草率。()」

    易縝微微一怔。耳聽得李明海輕聲歎道:「太子雖比不得當今陛下,能聽得進臣子進言,這也足夠了。若是得良臣相輔,也能保百姓一世太平,不失為明君。」

    易縝早知道青帝著意攏絡此人,這人在追名逐利之外,必須還得是個明白人,有其可用之處。此時聽他一言,倒也算是交淺言深,不由得對他高看一眼,沉默片刻,拍著他的肩道:「輔佐太子,還是要靠李兄這樣的人才是正途。李兄是難得的明白人,還請對太子多多照應一些。」

    話已至此,李明海也知道他心中早有決斷,豈是自己幾句話說得動的。當下唯有苦笑,又問及易縝的去處。易縝絕意不願再受人喧擾,此去的行蹤就是朝中大臣也無人知曉。然而想一想,卻還是告訴了他,只是叮囑他不要胡亂說出去。

    李明海也是個守諾之人,此後不時書信往來,向他說些太子近況京中動向,兩人倒成了朋友,這是後話不提。

    易縝想起一事,遇害當時,李明海也是見過小黑的,終於忍不住問起當時情形。李明海回想起那場禍事,仍舊心有餘懼,苦笑著坦言相告:「當時王妃去尋找兩個使女,梅安郡主也執意要跟去,我們在路上遇到他和另一名刺客,梅安不知輕重,還首先聲張起來,那人二話不說便殺了梅安。那人還要對老王妃下手,正是秦疏阻止下來。他沒讓那人將我們全殺了,只說打暈了便是。後來的事,我便暈過去不知道了。」

    他想到這關係王妃之死,唯恐說多了徒添感傷。寥寥地說了幾句開解的話,然而還是忍不住又補了一句:「我看他對老王妃,確實真是沒有什麼惡念的。」

    易縝多日來的猜想終於得以證明,帶給他的卻只是滿心惆悵悵意。唯能長長歎息一聲,半晌說不出話來。

    他二人說了這良久。奶娘抱著孩子在另一輛馬車上,秦疏一個人悶坐,只覺等得許久,見他們說個沒完,便從車窗裡探出頭去,他也不言語,就那般睜大眼睛朝兩人看過來。

    兩人只得就此作別。

    易縝收拾起心情,打起精神向馬車走去。

    秦疏見他上了馬車,張口叫道:「易縝。」說完這兩個字,卻是緊緊抿住嘴不再作聲。

    雖然那藥並不曾斷過。他的情形比起最初卻有所好轉,已經有孩子一般的思緒,會說上幾句話。他也學會叫易縝的名字,說得慢些,但一字一字咬得極分明,只是話仍不多,但已經不像最初那般成天成天的一言不發。只因這月來易縝幾乎同他形影不離。他便格外的同易縝親近一些,對別的人都不大理會,可說是有些粘人。

    易縝偶爾被李明海認出來,又聽說了某些真相,一時也沒有心情再觀賞風景,便將車簾子放了下來,轉過頭瞧見他這模樣,知道秦疏這是等得不耐煩了,雖然心緒起伏,仍舊忍不住失笑:「遇到一個熟人,隨便說了兩句。以後定然不這樣了。」

    秦疏氣鼓鼓的,扭過頭去不理他。他的脾氣卻是來得快去得也快,瞧見一旁矮几上放著的幾樣乾果,便抓了一把花生過來剝。

    易縝怕他在路上餓,點心又不便保存,這樣的乾果備了不少。

    他邊剝邊掉,吃到嘴的也沒有幾顆,好在秦疏這時也不餓,剝完一把之後,就把才纔的事情忘記了,將兩粒花生放到易縝手裡:「你吃。」

    易縝都有點受寵若驚了,接過來美滋滋的放到口中。說來也怪,這只是尋常花生,卻似乎比什麼都要好吃,硬生生叫他品出山珍海味一般的滋味來。然後眼巴巴地望著秦疏,分明還嫌不夠的樣子。

    秦疏不肯再遞給他,卻將剝出來的果實一粒粒堆到几上。

    易縝要收手去取,他便連忙拿手捂著,一邊叫起來:「妹妹的。」

    「是弟弟。」易縝耐著性子道。

    秦疏唔了一聲,不再吭聲,手裡仍死死護著。

    他分明忘了那個女嬰的事,然而無論易縝糾正多少回,往往秦疏脫口而出的總是妹妹,那彷彿已經是一種刻入骨髓的本能,令易縝心裡吁噓不已,但除了讓他自己慢慢遺忘,此時卻是一點辦法都沒有。

    「弟弟還吃不了這個,乖,讓我幫弟弟吃。」易縝於是涎著臉道。然而秦疏說什麼也不肯,他也不會爭辯,然而神情緊張起來,死死盯著易縝的手,擺出一付你敢伸手我就咬你的架勢嚴陣以待。

    易縝猶記得那兩顆小虎牙十分鋒利,當下不敢太歲頭上動土。將手放了下來,為了讓秦疏放心,還特意背到了背後:「好吧,弟弟的。」

    秦疏疑惑的看了看他,見他扭頭不朝幾上看,於是放下心來,專心地低下頭去接著剝。

    他如今的注意力,只能專注在一兩件事情上,只顧著手裡,便管不到旁邊。

    易縝眼捷手快,乘機一把撈過來放進嘴裡,等秦疏抬頭時,他又已經是目不斜視了。就這樣秦疏放一顆,他便拿一顆。

    秦疏努力半天,抬起頭桌上卻始終只得一顆花生,他對著那粒花生呆呆看了半天,期間甚至還不相信地拿手揉了揉眼睛,確實不是自己眼花。最終只得傻乎乎地道:「妹妹的,沒有了。」

    易縝也不等他想明白過來,哈哈一笑,還頗有些意猶未盡:「沒有了就沒有了,弟弟不餓。」

    秦疏怔了半天,肩膀塌了下來,垂頭喪氣道:「哦。」

    易縝再笑瞇瞇安慰秦疏兩句。他吃多了花生口乾,伸手去取水壺。剛撥開蓋子,秦疏扶著他的手臂將身子湊低下來,就著他的手先喝了兩口。

    他手上的熱度透過衣服傳過來,是那麼的真實和溫暖,易縝一時情難自禁,湊過去在他臉頰上親了一口。

    秦疏忙去捂臉,一雙黑白分明的眼睛帶著些驚怕,急了半天,才慢吞吞地說出來:「我不好吃。」

    易縝正色道:「是小花貓。」

    他表現得太過一本正經,秦疏分毫不知道起疑,聞言連忙將手放下來,急急去抹嘴。

    易縝靠在車廂上,露出微微笑意默默看著他,只覺得滿心歡喜快樂,竟是前所未有,便是從前的養尊處優都及不上的。

    他們此去南方,目的地就在緊鄰著澤國的地境上。想來風物景致,同秦疏自小生長的故里,也會有幾分相似。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