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凡人的篡清之路

正文 第45章 鎮江之降 文 / 惡魔奧斯卡

    江南大營被摧毀後,李秀成令眾太平軍緊追逃敵,擴大戰果,結果真就收穫不少意外戰果。

    12月24日,清軍潰敵萬餘人奔至鎮江城外,被如牆如潮般的童子軍阻截不得進城,太平軍左軍主將李世賢與冬宮丞相劉官芳隨後率軍追擊而至,清總兵熊天喜自刎而死,萬餘清軍無路再逃,紛紛下跪請降,數里荒野上跪滿了降兵降卒。

    而據守鎮江的清總兵馮子材欲以游擊一路~~千餘敢死隊沖人援應,不料卻被童子軍連弩軍迎頭痛擊,那連弩兵五百人一隊,火力卻比五千人弓手都來得迅猛疾急,如雨點般的弩彈連綿不絕,而且淬有劇毒!

    衝出城外的千餘鎮江清軍只剩下二百多殘兵潰逃,那馮子材原只有三千多人防守鎮江,這下折了三分之一,防守更是艱難,幸虧童子軍暫時只是圍而不攻,要不然也是一戰破城。

    而另一路追擊的李秀成戰果更大,他乘勢東下時,正遇上清水師提督吳全美率領水師船隊屯紮丹陽河之下流錨地,吳全美率領的都是大型風帆海船,寬闊笨重,安放火炮眾多,然而時至冬日,風力風向不和而蝟集一處,無法調動,李秀成追過來時,半個招呼沒打就縱火焚燒,火借風勢連綿一片,數百號紅單拖署化成一炬,吳全美救無法救,只得登岸率眾而逃。

    然而二千多水勇上岸後,向鎮江方向逃了不久就遇到堵截的童子軍,漫山遍野,都作太平軍服的金黃顏色,逃無可逃,退無可退的清水師提督吳全美徹底絕望,他自知殘殺過太多太平軍,此番斷無生理,於是乾脆橫刀來了個自我了斷。

    吳全美一死,二千多水師官兵就亂了套,有負隅頑抗的,有就地躺倒裝死的,有跪倒投降的,也有些幾百機靈點的,向對面的童子軍舉手投降的。

    追上來的太平軍果然不依不饒,他們當中很多是太平軍水師出身,上萬親眷老弱被吳全美統領的福建水師殘殺,因此太平軍戰士們不分反抗、投降,裝死與否,將清軍水勇統統就地斬首處置!

    結果清軍外江水師遭受了殲滅性打擊,除了三百多投降童子軍的水手被收容成戰俘外,其餘一千八百多福建水師的官佐水勇全部被梟首處決,此後經歷了整整一年多,清軍外江水師才得以重新組建,出現在長江入海口周圍。

    這場追擊殲滅一直到12月26日,追擊的太平軍與童子軍紛紛在丹陽、鎮江周邊勝利會師,才宣告結束。

    清軍江南大營遭受殲滅性打擊,除了欽差大臣和春帶著二千多人乘船逃進鎮江外,二萬多人馬基本被全殲,其中俘虜一萬五千人,斃殺六七千人,最後殘剩的四千多人被圍困在鎮江,最後只待貴福哥垂手一擊了。

    12月25日,李秀成、李世賢、楊輔清等幾十位太平軍高級將領齊聚鎮江城外的童子軍大營,恭敬的覲見太平軍幼主貴福哥,大禮參拜之後,眾將暗暗驚訝,也就近一年不見,眼前這位少主竟然長高了大半個頭,而且筋骨舒展,眉目威嚴,乍看之下,給人感覺至少像是十六七歲的青少年!

    這一年來,在太平軍諸將左拼右殺,對天國前途漸感絕望之時,貴福哥就像一顆冉冉升起的巨星,東拆西借,從無到有組建了童子軍,又帶著這樣弱旅取得了一連串的輝煌大勝,政治上他連娶四女,聯姻南北兩大強藩,挽住了太平軍搖搖欲墜的頹勢和投降浪潮,表現出來的圓熟老辣、謀算深遠、無恥陰險、酷厲凶殘···無不讓人驚心動魄,印象深刻!

    不過對終日刀口舔血的前線將士來說,卻是極為願意擁戴這樣一位奸雄霸主,因為他會帶領部眾連續不斷走向最終勝利!

    沒有戰士願意跟從懦弱無能的失敗者,要是說這位少年君主有點寡廉鮮恥的小嗜好,貪戀絕色的收集癖,大傢伙兒都很理解很支持嘛,只要他能賞罰公正,慷慨英明!

    幼主殿下貴福哥果真沒有讓大夥兒失望!親切見面之後,他作了兩件事;一是贈給每個到場的將領一份江南歸來紀念品(黃三爺的主意),價值千兩白銀的金銀珠寶首飾一小箱子。

    二是提出讓每個將領選送幾個親信子侄到幼主身邊作弟子親隨,貴福哥培養他們三年五載後,再將他們送回諸將身邊,或是派駐到各地統領部隊,管理地方。

    如果放在一年前,各軍將領會認為這是天王變相讓各軍頭大佬繳納人質(毛孩子幼主還沒這資格),可是現在沒人這樣想了,這是英明神武的少君在選拔心腹嫡系啊!

    如果自己的子侄入選,那日後少主登基,就被視為潛邸從龍的嫡系班底,以後妥妥的就能平步青雲,前途無量!

    於是報名者爭先恐後,場面非常熱鬧感人,你推我搡很多人帽子都擠掉了,有些將領子侄實在單薄的,恨不得回去連夜加班生產,就連李秀成也表示要把次子(養子)李容發送到貴福哥營中長期學習···

    在黃三爺的獻策下,貴福哥在鎮江城外會晤太平軍諸將,除卻潛水太湖一線的英王陳玉成所屬部隊,幾乎所有太平軍將領都向幼主貴福哥積極表示效忠之意,並且主動選送子侄到童子軍中學習,這就意味著若干年後,這些將領的子侄接掌各部軍隊後,都會成為幼主貴福哥的嫡系部屬,這方式比拔毛割肉般的直接收編溫柔多了,當然也更加徹底。

    不過貴福哥心裡卻對這種方式不以為然,因為這種收編方式並不能改變目前軍為將有的軍閥式軍隊結構。然而目前的中國民眾還沒有形成民族主義概念,幾乎完全是文盲構成的農民軍也不可能有國民意識,全軍上下根深蒂固的小農意識就是把軍隊、地盤,人口等當成了自家產業,就是後來紅色天朝統一了那麼多年,也沒有根除山頭主義,封建思想。

    所以貴福哥決定一步步來,先怯薛式親衛將領制度,拉近各軍將領與自己的隸屬關係,逐步加強自己對其他非嫡系太平軍的控制,而後將童子軍擴編為國防軍,建立軍校及國防大學,培養近代軍事人才,至於改編各路太平軍的軍隊,則要等到大局已經定的情況下再說,目前就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造收編其他主將軍隊,無異於自亂陣腳,自我閹割,純屬作死···

    會晤結束後,貴福哥命令設宴款待諸位太平軍將領,各軍晚餐也都加了肉菜,而在黑沉沉夜幕下的鎮江城裡則是一副悲慼戚的景象;

    欽差大臣和春逃至鎮江後,環顧身邊只有四千餘殘兵,部將只有總兵馮子材一人堪用,鎮江也已經是孤城一座,而且聽聞說圍城太平軍是最凶厲的童子軍所部,這位拔毛幼主擁有一支頗能及遠的輪式洋炮隊,摧牆破城猶如摧枯拉朽一般輕而易舉,所以鎮江城也是危在旦夕了。

    有部下建議和春乘船逃往通州,雖然江面上有揚州賊寇(李昭壽部)攔截,可只要百餘艘船一起衝擊的話,總會突圍出一部分的,然而和春拒絕了這一建議,他知道此敗全軍覆沒,咸豐帝絕不會放過他這個不中用的奴才的,而且還會遷怒於他的家族眷屬···所以他愧懼交集,斥退左右後,以御賜短刀對準心口一頂貫穿,立即嗝屁了賬。

    欽差大臣和春自殺身亡後,鎮江城內清兵更無戰心,第二天太平軍派出軍使靠近城牆射書勸降,竟無一名清軍敢鳴槍放箭,因為從城牆張目望去,只見城外不但太平軍人山人海,而且三里之外,上百門馬拉輪式火炮已經緩緩駛近!

    這時候敢殺對方軍使,就是要斷送全城清軍的性命啊。

    城樓上的總兵馮子材動了動僵硬的面容,低頭展開太平軍使節射上城的勸降信,上面是一首打油詩,起頭五個大字;幼主免死詔

    速獻城池出迎降,既往不咎免死罪。

    本是漢家苦出身,何為異族作狗奴?

    這封勸降信是貴福哥專門寫給馮子材的,太平軍對馮子材評價很惡劣,認為他早年投身天地會聚眾起事,後來屢降官軍,叛賣昔日結拜兄弟,後來更鐵心充當朝廷鷹犬,積功升為千總,後隨廣西提督向榮鎮壓太平軍起義,一路尾追到天京城下,可以說他那總兵頂戴就是用太平軍將士的鮮血染紅的,是該千刀萬剮的死敵。

    然而貴福哥的前世記憶對馮子材印象不壞,記得這個老兵痞子後來在鎮南關英勇抵抗法軍,算是為民族作出點貢獻,所以有意留他一命。

    這個主意也得到黃三爺、李秀成和韋志俊三人的贊同,他們的觀點則是幼主應具有漢家天子博大包容之量,如果象馮子材這樣罪大惡極之人都能寬恕免死,那麼平定中原之戰就會有更多的漢族官吏放棄抵抗,主動獻城歸降吧。

    馮子材捧著這份詔書,淚水簌簌而下,『本是漢家苦出身』幾個字打動了他!

    他早年出身貧苦,4歲喪母,10歲喪父,與祖母、兄長相依為命,孤苦伶仃,只上了兩個月的學便輟學。為了活命,小小的馮子材不得不隨大人販鹽、做木工、捕魚摸蝦、護送牛幫!

    飢寒交迫的生活驅使流浪街頭的少年馮子材操刀使劍,練就一身好武藝。但藉此拳腳功夫,馮子材替人放木排、做保鏢,受盡凌辱,依然朝不保夕,所以後來他為出人頭地,操刀吃起了斷頭飯,憑著一股悍不畏死的拚命精神,他當兵做匪一路血泊裡打滾,終於熬到總兵頂戴,年近四十卻無暇娶妻生子···

    ······

    半個時辰後,鎮江城門大開,三十九歲的總兵馮子材雙手托著戰刀,領著四千多清兵魚貫出城,他摘了頂戴花翎,將辮子盤在脖子上,一人當先,向千米之外~~萬千童子軍中那面中軍大囊旗緩步走去。

    大旗矗立下,眾將簇擁著一位金黃龍袍的少年統帥,正是太平軍幼主貴福哥。

    上千名披甲持刀的刀盾手排成兩列長排,夾道相迎滿清降將,馮子材就在森森刀光一路走到中軍大囊下,雙膝跪倒,奉上指揮戰刀,以頭頓地喊道;

    「罪將馮子材,纍纍冒犯天軍!不敢推諉死罪,但求殺我一人而饒恕營內漢人罪兵,幼主洪福齊天,千歲千歲千千歲!」

    「嘟!大膽!」太平軍諸將中跳出一個叫楊輔清的,(按照貴福哥事先安排,扮演挑刺的,否則真不敢跳出來)喊道;「馮妖頭心懷叵測,著實該殺!幼主殿下只能尊稱永歲,豈可只活千歲!就此一項就死罪難恕,殿下!此妖頭罪大惡極,今又心懷鬼胎,應該立斬不饒!」

    「是啊,殿下!」第二個背台詞幫腔的是老筒子劉官芳,大叫著道;「馮妖頭可惡,殘害我們天國那麼多天軍兄弟,殺!殺!殺!立殺不饒!」

    「殺!殺!殺!」

    周圍上萬人齊聲喊殺,如雷殺聲,聲震曠野,很多繳械投降的清軍跌坐在地,面色如土,因為清軍以前就經常出爾反爾,殺降虐俘如同家常便飯。

    馮子材拜伏於地,身體僵硬···他在等,如果這位幼主也要下令殺俘,他就暴起抽刀拚命,爭取在被亂刀砍死前,多殺幾個太平軍墊背!

    然而幼主貴福哥很牛掰的一擺手,悠然開口道;「縱然此人有一千條必死的罪狀,但是孤既然說過不殺他,他就不會死,孤倒要看看,哪個敢殺他!」

    這句話,王八(王霸)之氣十足!而後只見拖長聲音喚道;「馮子材~~~~」

    馮子材忙叩首應聲;「罪將在!」

    貴福哥慢慢開口道;「孤給你兩個選擇,一是與你五千兩白銀,一條小船,你可以挑選二十名戈什哈(親兵),全副武裝的駕船離開鎮江,以後隨你隱退鄉里,還是回轉清軍營盤也罷,你我兩不相欠,日後戰場上再作廝殺,孤也不會再饒你。

    另一個選擇就是暫時在孤這裡作個副將練兵使,為孤操練新軍,將來有一日可隨孤開疆拓土,征服異邦!咱們漢人自己人殺來殺去有什麼意思,不遠將來,孤要統帥百萬華夏男兒,征服異邦,為炎黃子孫開創萬世基業!」

    這番狂言壯語震得周圍太平軍將領們瞪大了眼睛,雖然大多數是一副雖然不是很懂但感覺好偉大的神色。

    馮子材情不自禁的抬頭看了看貴福哥,很乾脆的道;「多謝幼主殿下,罪將選擇第一項,領銀子走人,清軍那面咱是回不去了,敗軍獻城回去也是斬立決。有了這些銀子,咱再回鄉拉一波人馬,總能找一處安身立命的所在,以後殿下若想用小人,召之即來效命!」

    後幾話顯然是客套話,老馮就是想走啊,幼主貴福哥很乾脆的吩咐;

    「就如此罷!軍需官,給銀子放人!」

    新史書記載;1859年12月26日,鎮江守將馮子材率四千清軍不戰而降,隨後幼主殿下贈銀、贈船,義釋馮子材,滿清高級武官自此開了舉城投降的先河。

    此後江南很多縣城的綠營清兵,見童子軍旗號到來便獻城投降,都信服幼主貴福哥不殺漢人的承諾,黃三爺此策,倒真是少動了許多干戈,節省了不少時間,意義很是深遠。

    隨後貴福哥在戰略地圖上的目光,只落到了長江三角洲兩處地方;一是蘇州,二是上海。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