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七章 進宮(1) 文 / 藍谷雨
「公主你看我都老糊塗了,都忘記介紹了,這位就是凌大人,當今凌輔相的長子,可謂年輕有為,年紀輕輕就已經在禮部侍郎這個四品位置上了,在本朝還是第一朝啊!」瑞王褶皺的眼角瞇皺著一個半圓的弧度,嘴角洩露著意義明顯的嘲諷。他話裡的意思她倒是聽出來了,無非是在說他依靠自己老爹的權勢才坐上了今天的位置。
凌御堂又豈會不知,但是,只能說,他掩飾的很好,臉色由剛剛的陰沉恢復如常,眉宇淡淡地一動,「王爺過獎了,還讓公主見笑了。」綠裳也沒有心情捲入他們之間的唇戰,也一笑而過。
瑞王見自己也討不到了什麼便宜,也沒有再說什麼,只是說要去向皇上覆命,便離開了。
「公主,你對殿中有不滿意的地方,我讓人記下來,會派人來重新裝飾。」
「好,有勞凌大人了,貝兒你和凌大人去看一下,有什麼不滿意的就告訴凌大人,我想要休息了。」綠裳對一旁的貝兒交代道,瞳孔的餘光瞄見了凌御堂一瞬的吃驚與慍怒,嘴角微微努動,凌御堂,被人忽視的滋味不好受吧!不過這只是個開始而已!
綠裳好像突然意識到自己做了什麼錯的讓人誤會的事似的,一臉內疚的看向凌御堂「凌大人,我實在很不舒服,想休息一下,貝兒最清楚我的喜好,你應該不會介意吧?」
「不敢,公主休息要緊。」凌御堂壓下自己所有的情緒,一副良好的臣子溫順的樣子。即使她在不尊重自己,自己對於她也是毫無辦法,至少現在是。她這顆對魏國政局有重要影響的棋子,在沒有選好站列之前,他一定要盡最大的努力把她爭取過來。不然今天他又怎麼會這麼委曲求全!
「主子,這回他可有的忙了!」貝兒順著綠裳的幽深的眸光看見凌御堂離去的背影說道,「我把這屋子所有的裝飾全都換了個風格。」
「貝兒,都已經16歲了,怎麼腦袋裡那些希奇古怪的念頭還在啊?」語氣雖未責備,但是眼神中卻沒有半點責備的意思,反而是一種有一種寵溺。在貝兒身上她感受到了那份自己身上曾今也有過的活潑與天真,但是貝兒畢竟是離宮出來的人,她懂得怎麼保護自己,不像當年的自己,等到一切稜角被磨平時,還沒有學會反抗。
「主子,人家也只是想要你住的舒服點嗎!」濡濡膩膩的聲音,加上委屈的表情,足以讓所有人都心疼,相信這是一個多麼善良無辜的娃,但是調皮的烏黑的眼眸在看著屋外那個身影出去時,瀉出一抹精明的狡黠。
「好了,貝兒,整他來日方長,這些事對他是無關痛癢的,我要的是他身不如死。」綠裳的眸光驟降,完全沒有剛剛的柔婉。
氤氳的水汽不斷的上升,含蓄在綠裳蝶翼般稠密的睫毛上,晶透的水珠迷離了視線,一切在溫熱的水汽中都變得迷幻。
感受到突然有一雙手在自己的背部遊走,綠裳猛然一驚,警覺性地睜眼,「你是誰,怎麼會在這裡!」眼神警惕地看著眼前這個俊美的男人,雖然他的確是很美,但是現在還是她的安全為上,餘光不住的掃視著周圍,尋找的貝兒的身影。
「呵呵,流裳公主,可是你要嫁給朕的,怎麼連朕都不認識?」夜銘按住了綠裳的肩膀,語氣雖邪氣不羈,但是眼神卻強勢的讓綠裳微愣。
他就是魏國皇帝夜銘!
「皇上,流裳失敬。不過還請皇上在外面等一下,流裳馬上就出來。」綠裳斂下剛剛的驚措,沒有回答他的話,因為現在說什麼都是她佔劣勢,她還沒豪放到衣不蔽體的和一個男人說話呢?
夜銘也沒有多說什麼,看著她微紅的耳根就知道是怎麼回事,不過她的確很迷人,剛剛自己進來後,看著這樣一幅美人出浴圖,就難以自制地走了過去,覆上了她如脂玉般的肌膚。這些年除了有一個女人能讓自己那麼失控,就只有她了。
「流裳不知皇上回來,所以沒有準備,讓皇上就等了。」綠裳出來的時候看見夜銘正在把玩著手指上的扳指,微微一個作福。
「皇叔一直在朕面前誇公主傾國傾城,賢惠有禮,所以朕好奇就過來看看公主咯,公主不必自責。」他是好奇,只不過是好奇究竟是怎麼樣的女人能在見瑞王的第一面,就讓他有這麼高的評價,他倒不是真的相信世上還真有這麼純真的人,他更加在乎的是,她竟然能洞察瑞王的心思,是在極短的時間裡。權臣外戚干政,宗室已經被擠到了權利的邊緣,瑞王就是其中一個,要不是這些年自己對他的尊重,瑞王恐怕早已消失在整個政壇的前沿了。因此瑞王是出了名的刻薄,自尊心尤其強烈,對於一般的人對於他有一絲不尊敬他都會挑出來,哪裡會像今天一樣這麼誇一個才見一面的公主。這個公主一點都不簡單!
「王爺過獎了。」
「是公主謙虛了,不過朕倒是很奇怪,公主為何要來和親,這遠離故鄉不是最無奈之舉嗎?公主深受吳王寵愛,何必要這樣做呢?」夜銘慵懶地把玩著手中上好的青瓷,漆黑深邃的眸子卻像鷹隼般盯著綠裳,觀察著他每一絲的表情變化。
良久,只有杯蓋撞擊杯子的清靈的聲響,空氣似乎在夜銘的眸光下變得狹擠。
綠裳嘴角忽的咧開一抹明媚的弧度,明眸熠熠地迎上夜銘的打量。
「皇上,流裳以為皇上不必在乎流裳為什麼要來和親。你娶我,整個南吳就是你就會是你最好的籌碼,只要是和親公主能給你的利益,我都能給你,她們所不能給你的,我也能給。皇上既然已經允許我入住儲秀宮,那麼我的目的就不是在重要了。而且,我能說,我的存在對皇上絕對有利。」
本書源自看書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