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 驚世東坡判案傳奇

正文 第三十七章 百密一疏 文 / 麥田行者

    銀蓮一時六神無主:「我…我怎麼幫你?」

    「一會兒,他們一定會發現潤林失蹤。到時候,蘇軾會懷疑每一個人,包括我在內。我必須找一個不在場的證據。若蘇軾問到你,你就說我昨晚和你一直在一起。反正你已是我家的人,這麼說大家也不會懷疑。」

    銀蓮怒道:「你胡說些什麼?你家雖已下聘禮,可我終究還未過門。若這麼說,我清清白白的名聲豈不毀於一旦。」

    寶山雙膝一軟,跪在地上,哭喪道:「蓮妹,能救我的就只有你了,你也不想我後半輩子在黑牢裡度過,自己孤身守寡吧。僅此一次,求求你蓮妹,你嫁到我家,我發誓一輩子對你好,千依百順,言聽計從…」

    銀蓮頗為難:「你…」一時猶豫不決。此時卻突然傳來敲門聲。

    房外一個聲音道:「銀蓮小姐,老衲已準備了些粗茶淡飯。請出來用齋。」是淨安的聲音。

    銀蓮喊道:「謝謝大師,我馬上來。」淨安的腳步聲漸漸遠去。

    寶山眼巴巴望著銀蓮,一臉求懇。

    銀蓮略想了一下:「快去擦洗一下,出去晚了,不免引起眾人的懷疑。」

    寶山喜道:「蓮妹,你答應我了?」

    「先出去看看再說。」兩人收拾了一下,出門朝齋堂而來。

    此時,齋堂內已到了不少人。蘇軾等人也到了齋堂,卻見樑上掛著一個青銅製雲板,形狀左右對稱似雲彩狀,中間書『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兩邊各是一個雲形圖案。上部有懸掛的洞孔。

    墨郎見了不解,問道:「這銅板雕的精緻,不知用來幹什麼?」

    「是寺院眾僧報粥飯時間所擊打之器具。」墨郎恍然,眾人進了齋堂。

    此時,銀蓮、寶山也趕了來。正準備進齋堂,腦後突然傳來一個聲音,直把寶山嚇得魂飛魄散。「哥,昨晚你去哪兒了?」

    銀蓮回頭一瞅,卻不是戚潤林是誰?登時呆若木雞,寶山第一反應想跑,卻一個趔趄摔倒在地,手腳酸軟怎麼也爬不起來。

    潤林上前扶起寶山:「你這是怎麼啦?」

    銀蓮卻見潤林如平常一般,心知有異,忙道:「許是昨晚沒睡好,剛才被你嚇了一跳,寶山,寶山,潤林在問你呢?」

    此時,寶山也看出潤林並非鬼魅,心中驚懼稍減,道:「你…潤林?」

    潤林卻道:「哥,用過齋飯,我找你有事。」說完,獨自走進了齋堂。

    寶山看著潤林的背影,兀自驚疑不定。銀蓮疑道:「你…你不是說…」

    「沒錯啊,我明明將他…怎麼會呢?這可奇了,難道是…」

    「什麼?」

    「這破寺廟裡的廂房從外面看都一個模樣,難道是我進錯了房間。」

    「什麼?錯了…那你到底…」

    「這…當時烏漆抹黑的,我也沒看清啊。我們進去看看。若少了誰,那便是…」一時忐忑不安,隨著銀蓮進了齋堂。卻見眾人三三兩兩坐在一起喝粥。寶山若無其事地從淨安那裡要了碗粥,端到一處角落裡,邊吃邊暗中觀察著眾人,心中默數道:蘇軾、蘇老頭兒、潤林、金老狐狸、禿頭和尚、蓮妹…咦,多出三人,一個虯髯老頭兒,一個小女孩兒,還有…那應是蘇軾的小僕…不見了周步雲。難道昨晚將他殺了?若真如此,我與周步雲不和眾人皆知,周步雲一失蹤,蘇軾先懷疑到的定是我。這可如何是好?

    寶山正自焦慮。一人走了進來,道:「大家起得好早啊。」寶山含在嘴裡的一口粥差點沒噴出來。來人正是周步雲。只見周步雲信步走到粥台前,從淨安手中接過一碗粥,掃了一下眾人,有意走到潤林對面坐下。

    蘇軾見眾人都到齊了,起身向眾人簡單介紹了胡大和秀妹,一夥人各懷心事,對兩人只是點頭,並不多言語。

    淨安上前,從懷中掏出一本經書:「蘇大人,今早貧僧清掃寺院時,在地上撿到一本經書,不知是否是戚公子捐獻的那本,昨夜從後山匆忙趕回寺院,大人遺失了也未可知。請大人過目,仔細查看確認。」

    立時,齋堂內所有目光齊盯著經書。

    蘇軾詫異,朝蘇祥看了看,蘇祥暗自點頭,蘇軾接過經書仔細看了看,道:「正是。多謝大師。」

    淨安笑道:「此書事關重大,大人還需小心保管才是,本寺最近鬧鼠害。不經意讓老鼠叼去卻是不妙了。」淨安語意雙關,蘇軾點了點頭。

    用過齋飯,眾人各自散去。淨安陪同著蘇軾在寺廟裡閒逛。潤林悄然跟隨在後。一個身影晃來,卻擋住了潤林的去路。抬眼一看,正是周步雲。

    周步雲直奔主題:「經書呢?」

    潤林淡然道:「經書不在我這裡,昨晚被淨安偷去了。今早獻給蘇軾的那本就是。」

    周步雲一笑:「戚潤林,你以為我是三歲孩童,任由你來哄騙。那本根本是假的,真經書還在你手裡。」

    「信不信由你,我現在要把那本經書偷回來。你莫要擋路。」

    周步雲伸手攔住,怒道:「你玩我!我告訴你,惹急了我,什麼事都做得出來。」

    潤林突然對周步雲身後道:「寶山,你怎麼來了?」

    周步雲猛一回頭,突感一柄匕首架在項上,已知上了潤林的當,暗叫不妙。潤林偷襲得手,將其逼到牆角。周步雲賠笑道:「潤林兄弟,有話好說。」

    戚潤林低聲吼道:「周步雲,你以為我可以任由你來拿捏,做夢!留著你,今後也是禍害,現在就抹了你。」

    周步雲急道:「別,你和寶山的事,我…我再也不提了,寶藏我也不要了。師妹…」急切地看著戚潤林身後。

    潤林自然不信。卻聽身後果然傳來銀蓮的聲音:「戚潤林,你快放下我師哥。」潤林一怔,只好暫且放手,罵道:「今後躲遠點。」忿然走開。

    銀蓮上前,不無責怪地:「你又和他在爭什麼?」

    周步雲摸著項上的刀印,眼神卻帶著一股狠意。

    蘇軾和淨安來到一處斷崖邊。山下一大片蒼翠的竹林盡收眼底,一時連日的積鬱一掃而空,脫口道出一副上聯:「勁節生來瘦。」

    淨安接道:「高材老去剛。」

    蘇軾笑道:「未出土時即有節。」

    「及凌雲處尚虛心。」

    兩人大笑。蘇軾點頭笑道:「對得好。大師高才。」

    「大人過獎了。」

    蘇軾看著竹林,不由歎道:「好大的一片竹林。每次不期然看到竹子,精神總是為之一振,胸中的積鬱也被掃去很多。真乃: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

    「大人說的極是,禪宗佛典裡便有『青青翠竹,總是法身。鬱鬱黃花,無非般若。』『法身』『般若』既是佛法大意。」

    蘇軾點頭:「『青青翠竹,總是法身。』此乃深遠之言,是至高的體悟境界。」

    淨安驚喜:「大人能領悟到此點,實屬難能可貴。禪宗提到西方就在目前,觸目即可會道,自然即真。實存的萬物就是有意義的萬物。『青青翠竹,總是法身』強調的正是這一思想。」

    蘇軾歎道:「佛旨精深,我等不過管中窺豹而已。要說領悟,卻不知要經歷多少苦難,才能得之真義。」

    淨安道:「大人果然慧根不淺。此片竹林正是叫做『苦海』。」

    蘇軾微一怔:「苦海?」凝思起來。

    看書網小說首發本書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