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大唐狂士

正文 第171章 劇變前夕 文 / 高月

    夜幕漸漸降臨,洛陽城的花燈開始點燃,萬眾期待的上元燈火終於緩緩拉開了序幕,火樹銀花,滿城璀璨,洛陽城完全融入了燈的世界。

    天剛擦黑,家家戶戶便早早吃了晚飯,關上家門,攜妻帶子出門觀燈,上百萬人湧上街頭,洛陽大街小巷人頭湧動,到處是觀燈的人群。

    孩子們拎著小燈跟隨父母到處遊玩,一群群少女拿著錢袋,到處挑選自己喜歡的小物品,很多大商舖和大戶人家都有各種藝人表演。

    來自粟特的胡旋舞、胡騰舞、拓枝舞,來自天竺和吐火羅的火技,來自吐谷渾的馬舞,還有獅子舞、參軍戲、傀儡戲,各種娛樂悉數登場,令人目不暇接,歡聲雷動。

    但最吸引人依舊是每年上元夜前夕舉行的無遮法會,原因並不是佛事吸引,而是法會進行時將大量撒錢,致命地吸引著洛陽民眾,法會剛剛開始,便從四面八方湧來了數萬人,將洛水南岸擠得水洩不通。

    但並不是所有的法會都在洛水邊舉行,那邊沒有足夠寬闊的場地,一部分法會依舊在皇城內舉行,只是不准普通民眾入內,只有數千僧人和近萬名信徒參加。

    這也是最後達成的妥協,只要把諸多閒人攔截在皇城外,朝廷才會同意真正的僧人和信徒入皇城參加法會。

    數千僧人和上萬身披袈裟的信徒一齊念誦大雲經,為聖神皇帝祈福,聲勢壯觀,而在洛陽南岸則擠滿了等待撒錢的普通民眾。

    薛懷義半躺在一座臨時搭建的高樓上,顯得有點心不在焉,他不是回頭向宮城應天門望去,迄今為止,女皇武則天始終沒有出來參加法會,令薛懷義心中沮喪之極,同時也令他絕望。

    這次法會是他為了挽回武則天的心而做的最後一次努力,為此他不惜投下三萬貫重金,但武則天始終不肯露面,這一刻,他忽然覺得天津橋上的巨幔竟是如此刺眼,上面畫的不是佛像,而是寫滿了屈辱。

    「大將軍,赤寶大師來了!」一名服侍他的僧人恭恭敬敬道。

    「他人在哪裡?」

    薛懷義立刻起身坐好,目光向法會中望去,不等僧人回答,他已經看到了,在百步外的一座木台上,一團團火在圍繞著一個黑影上下旋轉。薛懷義緩緩點頭,「帶他過來見我!」

    武則天在御醫兼情夫沈南謬的精心照料下,病體一天天好轉,在兩天終於完全康復,這幾天武則天和沈南謬兩情相悅,感情愈加深厚。

    經過多年的朝野爭鬥,她終於坐穩了帝位,身心也有點疲憊了,此時她已不需要粗野激情,更需要一種溫情脈脈,而沈南謬的細心體貼的性格無疑迎合了武則天的這種需求。

    此時,武則天正和沈南謬在芙蓉帳內相擁而眠,早把從前的情夫薛懷義拋到九霄雲外,武則天的貼身侍女嚴雙兒感覺聖上已經熟睡,便輕手輕腳從寢房裡退了出來。

    剛走出寢宮,一名等在這裡的宦官便將一張紙條偷偷遞給她,小聲道:「大將軍想知道聖上幾時動身?」

    嚴雙兒心中暗惱,她明明不識字,還要給她一張紙條,這是在羞辱她嗎?她冷笑一聲道:「聖上還在服藥,幾時動身我也不知,等會兒再說吧!」

    她轉身向太初宮的另一邊走去,不多時,她來到了上官婉兒的官房內,戰戰兢兢將紙條遞給了上官婉兒,自從上官婉兒前些天將她當場抓住,並替她隱瞞了她和薛懷義之間的勾搭,她便被上官婉兒完全收服了。

    上官婉兒一直在耐心等待著機會,儘管她不能肯定今天晚上會發生什麼,但她還是做好了一切準備。

    上官婉兒打開紙條,略略看了看,紙條上是薛懷義的筆跡,問聖上幾時去參加法會,上官婉兒嘴角露出一絲嘲諷的笑意,這個薛懷義還在癡心妄想嗎?

    今天下午她告訴了聖上那幅二十丈高的巨大的佛像,據說是用薛懷義膝蓋上的血繪成,聖上只是笑了笑,根本沒有把它放在心上,這個薛懷義居然還滿城宣揚,不過自取其辱罷了。

    「舍人,我該怎麼回答他?」嚴雙兒怯生生問道。

    「給你紙條時,你是怎麼說的?」

    「我說聖上正在服藥,暫時難定何時去法會。」

    上官婉兒點點頭,「你就告訴他們實話,就說聖上和沈御醫已經安歇了,不會再參加法會。」

    「是!雙兒明白了,雙兒告退!」

    嚴雙兒緩緩後退,這時,上官婉兒又問道:「薛懷義想在明堂祭佛之事,聖上同意了嗎?」

    「聖上同意是同意了,但不允許他們在明堂舉行法會,只能祭祀佛,而且只限於今晚。」

    「我知道了,你去吧!」

    嚴雙兒行一禮,退下去了,上官婉兒當即寫了一封信,叫來一名老宦官,把信遞給他道:「速把此信交給李臻,告訴他,今晚要格外留意!」

    「老奴這就去!」

    老宦官接過信匆匆去了,上官婉兒負手走到窗前,她從窗口也能清晰地看見天津橋上的巨大布幔佛像,上官婉兒眼睛裡流露出冷冷的殺機,她和薛懷義數年的爭鬥即將落幕了

    李臻此時就在皇城的內衛官署,他帶著五十餘名手下在耐心地等待機會,中午時他虛晃了一槍,成功地將萬國俊騙去白馬寺,掃除了一大障礙,從種種跡象來看,薛懷義也做好了充足準備,雙方都在等待時機,在皇宮這座捕獵場,就看誰能笑到最後。

    李臻站在官署書閣的三樓,遠遠注視著皇城南面正在舉行的盛**會,他隱隱還能聽見誦經之聲,這時趙秋娘慢慢走到他身邊,笑道:「對付一個小小的薛懷義,居然要耗費我們那麼多的精力,說實話,真有點小題大作了。」

    李臻也深有感觸道:「這就是皇權的力量,我們須小心翼翼,避免刺激它,說到底就是聖上對薛懷義的態度不夠堅決,才使我們繞了一個又一個的彎子,就像在走一根竹竿,要注意平衡,捏拿好各方面的力量和影響,稍有不慎就會前功盡棄。」

    「可真正擊敗薛懷義還是他自己,不是嗎?」趙秋娘又笑吟吟道。

    李臻輕輕點頭,也忍不住笑道:「我們只是順勢而為,助他一臂之力而已。」

    這時,一名軍士上前稟報,「啟稟統領,宮裡來了一名老宦官,說有信給統領。」

    「帶他過來!」

    一名老宦官很快被帶了過來,他取出一封信遞給李臻,「這是舍人給統領的信,沒有口信,要說得話應該都在上面!」

    「多謝了!」

    士兵把老宦官帶了下去,李臻打開信看了看,回頭對趙秋娘笑道:「上官舍人讓我們可以行動了。」

    「可要我們該從哪裡著手呢?」

    「自然從麟趾寺開始著手!」

    李臻又沉吟了片刻,對趙秋娘道:「如果薛懷義的人進入宮城,基本上就沒有什麼懸念了,這邊就交給趙校尉,要注意薛懷義臨時反悔。」

    趙秋娘點了點頭,「放心吧!我會妥善安排好。」

    薛懷義終於絕望了,當嚴雙兒親口告訴他,聖上正和沈御醫共枕而眠,無暇來參加他舉辦的盛**會,『共枕而眠』四個字如一柄巨錘,將他最後一線希望砸得粉碎,他已意識到,聖上徹底拋棄他了。

    絕望、嫉妒、憤怒、仇恨,如一支支鋒利的匕首將他的內心刺得鮮血淋漓,這一刻,他腦海裡只剩下瘋狂,他得不到的東西,任何人也休想得到。

    「去明堂祭佛!」薛懷義終於下定了決心,做出了最後的決定。

    二十幾名僧人列隊向明堂走去,每個人只帶著木魚和最基本的法器,他們緩步來到應天門前。

    應天門原本叫做則天門,氣勢恢宏,門上飛觀相夾,觀有二重,上重為紫微觀,左右連闕高一百二十尺,向內還有永泰門和乾元門。

    應天門前佈滿了數千侍衛,他們負責應對正在皇城內舉行的法會,而應天門由羽林軍中郎將武延秀負責鎮守。

    這時,一名士兵向他稟報,「有二十餘名僧人要求入宮城,去明堂祭大佛!」

    武延秀是薛懷義的馬球隊首領,曾經和薛懷義的關係十分密切,不過眼看著薛懷義失寵,他也盡量和薛懷義保持一定距離,以免惹火燒身。

    武延秀事先得到了聖上的口諭,可以允許白馬寺僧人去明堂拜祭彌勒大佛,他立刻走上城樓,注視著下面的二十幾名僧人,他隨即令道:「仔細檢查他們的物品,不准帶任何無關物品進入宮城!」

    士兵們紛紛上前,仔細搜身,以及檢查僧人的法器,最後一名校尉稟報道:「將軍,他們沒有攜帶任何可疑物品。」

    「放他們入內!」

    二十幾名僧人列隊進入了宮城,武延秀隨即又吩咐一名手下校尉道:「帶一百名弟兄跟著他們,法事結束後立刻帶他們出來。」

    「遵令!」

    校尉帶著一百多名士兵跟隨著僧人們進了宮城,向明堂而去,此時明堂和天堂的工匠都已經撤出皇城,巨大的宮殿內冷冷清清,只有來回巡邏的侍衛。

    二十幾名僧人緩緩走上了明堂二層,在巨大的佛像前盤腿坐下,開始念誦大雲經,士兵們也不再打擾他們,遠遠離開了大佛

    由於皇城南部和天津橋畔在舉行盛大的無遮法會,為了維護秩序,幾乎所有的宮廷侍衛都去了南城,使得皇城東面變得冷冷清清。

    在皇城東面的右衛馬球場旁有一座孤零零的大木房,木房內堆滿了木炭,此時炭房內卻意外出現了數十名內衛士兵,他們用一塊巨大的鐵板更換了炭房中間地上的一塊舊木板,這就意味著這條密道出口被最終堵死了。

    「這下可以了!」

    校尉王宗懿笑道:「就算他們撞開石壁,也休想再從這裡出來!」

    「校尉,會不會還有別的出口?」

    王宗懿搖了搖了頭,「皇城內出口只有這一條,除非他們從原路回去,可原路也應該回不去了。」

    他慢慢走到炭房大門前,望著外面寬闊平整的跑馬場,不由歎了口氣道:「真的想不到,麟趾寺的地宮密道竟然是通往皇城,難怪薛懷義殫盡竭慮要佔領麟趾寺。」

    與此同時,在麟趾寺內,數千名白馬寺武僧先後從觀音堂進入了地道,地宮內極為寬敞,通風也不錯,他們在地宮內換上了盔甲,攜帶刀劍,準備從另一端的密道出口進入皇城。

    這時他們有機會,皇城東面幾乎沒有什麼侍衛,一旦宮中再發生大事,他們便可以趁亂直接殺入太初宮內。

    這時,幾名武僧卻意外發現石壁上的暗門打不開了,他們急忙稟報武僧首領,武僧首領上前查看片刻,惱怒地低聲罵了一句,隨即下令

    令道:「直接砸開石壁!」

    地宮內很快傳來沉悶的砸擊聲,但這時發生了一件讓地宮內的武僧們做夢也想不到之事。

    兩千餘名千牛衛士兵迅速包圍了麟趾寺,他們在將軍武攸緒的率領下他們撞開寺院大門,殺氣騰騰地衝了進去。

    住持智帶著幾十名尼姑匆匆迎了上來,卻迎面遇到大群士兵衝了進來,「殺!」千牛衛士兵一聲厲吼,嚇得幾十名尼姑紛紛跪下求饒。

    「白馬寺武僧在哪裡?」武攸緒用刀指著智喝問道。

    「他們在……地宮內。」智戰戰兢兢道。

    這時,從另一邊出來幾名內衛士兵,為首之人是火長林擒虎,他向武攸緒躬身施禮,「參見武將軍!」

    武攸緒認識他,點了點頭,「李統領告訴我,地宮入口在觀音堂,請林兄帶我去觀音堂。」

    林擒虎抱拳行一禮,「請武將軍隨我來!」

    在林擒虎的帶領下,數百名千牛衛士兵衝進了觀音堂,觀音堂內有數十名武僧守衛,在數百千牛衛的猛烈進攻下,武僧們措不及防,只片刻便悉數被千牛衛士兵抓獲。

    千牛衛士兵殺入麟趾寺觀音堂,也就意味著地宮內武僧的後路已被截斷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