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60章 黑色恐怖 3 文 / 岳勇
從青陽河中游往下十餘里,河水便漸漸變了顏色,蚊蠅在河面上成群飛舞,再往下走,到了下游,河水濁黑,水草不生,魚蝦滅跡,蛆蟲遍地,惡臭熏天。
河中流淌的似乎已不是河水,而是變了質的黑醬油。
在青陽河下游兩岸,各有一個村莊沿著河堤逶迤延展,東岸的叫河東村,西岸的叫河西村。
這天下午三四點鐘的時候,火球一般的太陽仍然炙烤著大地,在河東村這邊那寸草不生的河堤上,站著一位身形單薄、戴著眼鏡、二十二三歲的年輕人,正手搭涼棚,沿著河提向上遊方向張望,毒辣的太陽已把他的皮膚灼得通紅髮紫,可見他已在這火爐一般的堤岸上站了不少時間。
不知過了多久,終於,堤岸上塵土飛揚,一輛黑色的奧迪車穿過熱浪,從青陽市方向快速駛來。戴眼鏡的年輕人面露喜色,急忙站到路邊,密切關注著奧迪車的動向。
只見奧迪車到達河東村方位時,並未在堤上多作停留,一扭頭,沿著堤坡駛下,直接開進了村子,在村主任何長庚家門口停了下來。
何長庚聽見喇叭聲,急忙跑出來,與車子裡的人說了幾句話,就笑嘻嘻地上了車。
車子拐了一個大彎,駛出村子,沿著一條大路往東南方向去了。
年輕人識得那條路是直接通往鎮上鴻發酒店的,頓時面露失望之色,一屁股坐在火燙的堤坡上,過了一會兒,卻又不甘心似地站起來,呆呆望著路口,似乎是在等待那輛奧迪車開回來。
約莫過了兩個小時,傍晚時分,黑色奧迪終於又折了回來,但只在村口停了一下,讓打著酒嗝的村主任下了車,然後又爬上堤坡,一溜煙往青陽市方向去了。
「就這麼走了?」年輕人目送「奧迪」離去,氣憤地跺著腳,從不罵人的他也忍不住絕望地罵了一句,「這些狗日的。」
這個年輕人名叫崔鎖平,河東村人,是這些年來村子裡培養出來的唯一一個大學生,剛剛從武漢一所大學化學系畢業。
在他念高中和大學期間,家中祖父、父親和大姐先後得癌症病故,也就是從那時候開始,村子裡得癌症死去的人突然多了起來。
看著原本清澈見底魚蝦成群的青陽河漸漸變濁變黑,變成一條臭水河,讀化學系的崔鎖平開始懷疑自己的家鄉之所以變成「癌症村」可能與河水被污染、變質有關。
他取了一些樣水帶回學校化驗檢測,其結果令人吃驚,這條兩岸村民賴以生存的「母親河」中流淌著的,居然是含有亞硝酸鹽、三氯甲烷等致癌物質的劣五類水。
原本清波蕩漾的青陽河,怎麼會變成一條濁黑髮臭的「死亡之河」呢?
通過調查發現,青陽河下游水質惡化危及兩岸村民身體健康,與中游工業區內某些無良企業向青陽河超標排放工業廢水有關,其中的名揚造紙廠更是偷排大戶。
為了掌握第一手的資料和證據、告倒告垮這些無良企業、還青陽河以河清水秀的本來面目、將家鄉父老從「癌症村」的魔掌中拯救出來,崔鎖平在大學四年級時,趁學校放實習假的機會,應聘到青陽市名揚造紙廠做了一名造紙工人。
經過幾個月時間的臥底調查,基本掌握了造紙廠偷排漏排的證據。
大學畢業後,他放棄了師友為他介紹的高薪工作,回到家鄉,聯繫河東河西兩村深受污水之害的村民六百餘人,聯名給省環保廳寫了一封舉報信。
皇天不負苦心人,終於,河東河西兩村村民的遭遇和處境引起了有關部門有關領導的高度重視。
崔鎖平從電視新聞上看到省環保工作檢查小組到青陽市青陽工業區突擊檢查各廠礦企業排污情況的消息之後,大感興奮。
他推想檢查小組必定要到下游實地考察,取水樣測水質,走訪村民調查情況,所以一直站在大堤上等待著,準備在檢查小組到來之時將自己辛辛苦苦搜集到的一些資料、照片等重要證據遞交上去,以供參考。
誰知頭頂烈日冒著酷暑苦等了老半天,環保廳的人倒是來了,可人家連車都沒下,開著車到鎮上酒樓轉了一圈就回去了。
真是豈有此理!
怎麼會這樣呢?難道事情起了變化,還是……
現在該怎麼辦呢?
他知道省城來的檢查小組在明天中午之前就會離開青陽市去別的地方檢查環保工作,照現在的情形看,顯然是彭名揚在工作組面前耍了花招,蒙蔽了省城領導和工作人員。
這次辛辛苦苦的舉報很可能就會這樣不了了之。
怎麼辦?是眼睜睜看著扳倒中游排污大戶的良機白白流逝、讓彭名揚之流繼續污染環境為害村民,還是另想辦法,奮力補救,力求告倒這群唯利是圖不顧別人死活的王八蛋,還家鄉人民一個公道?
沉思半晌,他忽地一咬牙,眼中透出堅毅的神色:不行,這件事絕不能半途而廢,工作組不下來調查實情,咱難道就不會上訪了?他不來取證,咱就不能主動上去遞交證據了?
想到這裡,他急忙奔回家,拿出塑料瓶,分別取了兩份樣水,帶好相關資料,與母親打了聲招呼,就騎著家裡那輛破舊自行車,沿堤而上,直向青陽市方向飛馳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