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卷 在厄運中成長 第六章 刊心刻骨地教訓(十三) 文 / 夢暉
監獄是社會各種矛盾的集結地,將形形色色不同性格特徵、生存方式,追求目標的惡人和暴徒集結在一起,形成了巨大的染缸。互相交雜感染、傳播各種伎倆,將矛盾的焦點匯聚在一塊,成了易爆易燃的火焰山,一觸即發。南城監獄雖然不是國家的重點防控區,它也具有一定的位置,特別是在司法體制中顯得事關重要,成了徐翼改革的試點,培養司法警察的搖藍。面對千奇百怪的罪犯,不同的文化層次,生活陋習、思維方式、做事方法,在監管改造中發生或突發的事件讓徐翼愁腸百結。如果說刑警是共和國的衛士,監獄警察就是共和國的防波堤!表面是與魔鬼打交道,實際上是同形形色色不健康和亞健康心理疾病、身體疾病較量,他們千方百計爭取自己的權力,用各種手段來捍衛自己的利益,採取各種方式逃避或抗拒改造和監督,這些表面現象徐翼都瞭如指掌。社會改革對監獄改造工作的影響和滲透,監獄警察的人生觀、價值也受到了侵襲和浸蝕,在運用法律方面存在嚴重的失職、瀆職等違法犯罪問題,由個人**發展到群體**,管理制度的缺限日顯突出。徐翼系統總結導致**的原因,一是具有溫床和滋生**的地壤,二是監獄警察需要加強素質、道德、法制教育,存在管理制度不能落實,這是當前監獄系統必須解決的重大問題,是一個長期穩定發展的大問題,他梳理清頭緒、決定主次,將社風與警風聯繫起來,黨風建設與警察作風聯繫起來,走群眾路線,確實糾正監獄出現的矛盾和弊端,把監獄工作做好,做紮實。
徐翼的精力的確不如從前那樣充沛,杜貽馨和賈蒙的事情讓他心煩氣躁,特別是兩個孩子讓他憔悴不安,打鐵還須自身硬,他的兒子都是罪犯,改造其他犯人缺乏底氣。長期形成的痼疾非一朝一夕能改變,身上的陋習也非短期能轉變。妻子、朋友、孩子,迫使他靜觀默察,耐心處置。杜貽馨不僅有身體的疾病,心理上的頑疾讓他憂心忡忡,如何才能讓她安靜地聽自己的傾敘,醫治她心理的傷痕這是徐翼長期摸索中,尋求的答案。心因情而動,他始終不敢忘記做人的基本點,必須要對得起杜局的遺囑。只有把監獄工作做好了,才能讓他在九泉之下瞑目,徐翼想到這裡,一面給杜貽馨擦身子,一面給她講敘過去的往事。愛是藍天白雲、視野廣闊,愛是閃電雷鳴、崔人奮進,愛是夢幻舞伴、引入沉迷,愛是甜美音樂、沁人心脾,愛是涓涓細流、慢慢溫潤著彼此的心扉。
「徐局,南城監獄出大事了。」正在沉思瞑想的徐翼被電話驚醒了。「好,我馬上就過來。」徐翼沒顧上杜貽馨直奔南城監獄。「報告首長,三名罪犯集體脫逃。」監獄長痛心疾首、悲憤萬分。「詳盡說明事情經過,竭盡全力追捕!」徐翼指揮著追捕事件。監獄發生脫逃事件是重特大事故,不僅要追究其領導責任,而且還要動用警力進行抓捕,以防罪犯重新犯罪,給社會造成更大的動盪或不安全隱患。「請示公安、武警、公路、火車、民航援助,挖地三尺也要抓到占濤。」命令如山倒,程媛媛率領部專家組前來援助。「徐局,怎麼會出現這麼低級的錯誤?」市刑偵處的警察驚訝地望著監獄長。「占濤越獄脫逃的目的、令人匪夷所思。」獄政科長介紹起罪犯脫逃的經過。「是啊,在監獄呆了十年八個月,減刑三次,還有七天就新生,為什麼要逃跑?」人們把目光集中到占濤的當地轄區。
作者夢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