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重興大宋

正文 第72章 :籐原經資的奏折 文 / 徐奇葩

    石抹明安和剩下的幾十個人小心的操縱著兩艘船隻一路向南航行,好在日本人的船上有食物補給可以讓手下這些人能夠堅持幾天,因為沒有海圖而這些操作船隻的人只能保證可以保證讓船航行,但是沒有海圖分不清南北只能在海面上漂著,北方是肯定不敢回去了只能就這麼一直往南飄去。

    當他們在海面上每天只有靠早上升起的太陽和晚上夜空中的星星來辨別方向,最後在經歷十來天的航行就在船上的所帶的物資即將用完的時候桅桿上的僚望手發現前方發現了塊陸地,當僚望手看到陸地的消息立馬告訴周圍的水手,眾人得知在海面上漂流了這麼多天就在大家的神經即將奔潰的時候長生天終於顯靈了,石抹明安扯著自己滿臉的大鬍子下令道:「眾將聽令,目標前方陸地,進攻.」

    大伙立馬拿起手上所有的東西奮力的劃向水面,以期待能在最短的時間登上那塊陸地,不長的路程在他們這些人看來就像經歷了好幾個世紀,最後在他們的船靠上陸地的時候大伙歡呼了。

    石抹明安第一個踏上陸地,身子還在不由自主的晃動(長期坐船一下子踏上土地腦子裡的自然反應就是還在搖晃,坐船時間長的人都有這個幻覺),他努力站直身體拔出自己的佩刀,讓大家開始警戒。手下士兵一聽頭領這麼說立馬分散開來,多年的作戰經驗告訴他們,在任何陌生地域小心才是自保最安全的砝碼。

    石抹明安清點了手下的士兵,原來一百人在和日本人交戰的時候損失了十幾個還有幾個中箭當時沒死的,在後來的海上漂流的時候由於缺乏醫藥這些人最後都死了,所以剩下的人加上他才七十六個人,他帶著手下不敢過於分散外圍都是身體強壯,手拿戰斧,長矛等長兵器的擅長近戰的士兵,內層都是張弓搭箭的弓箭手,每個人都把箭矢搭在長弓上警惕的看著周圍,而石抹明安自己則提著戰刀走在最前面。

    當眾人翻過岸邊的礁石登上一座山峰看到山那邊一大片開闊地,他們看到這片開闊地內有男人在田間耕種,有女人在溪流邊洗衣服,還有很多小孩在中間的稻場上嬉戲。石抹明安等人看出來這些人應該不是日本人很有可能是高麗人,不過這麼遙遠的地方不可能是高麗人的地盤,所以他們也不敢輕易靠近,經過商議大家一致覺得等到天黑了再摸進村子裡,把村子裡的男人,小孩,老人全部制服或者殺了,女人嘛用處還是很大的,幾十個大老爺們在海面上漂流了這麼多天必要的生理需求還是需要解決的,石抹明安等人商議結束後留下十來個人盯著其他人都去休息等到天黑就下手。

    天還是按照以往的時間慢慢的黑了,村子裡的人操著自己的語言都回到自己的住所開始準備晚飯,還是一如以往那樣祥和。他們不知道危險已經悄悄來臨,石抹明安帶著手下蒙上臉,拿著各式武器悄悄的靠近村落,在看到村子裡最後一家的燈光被吹滅了以後,他們開始動手了,石抹明安派出八個人手拿利刃悄悄的摸進村子最外圍的一間房屋,用尖刀小心的試了試門板,很好門板沒有被從內部頂上很容易他們就進入屋內,帶頭的傢伙叫霍烈典型的野狼性格,凶殘,冷血他仔細聆聽了房內人員的呼吸聲,感覺到房內的人都睡著了就摸到床頭,利用月光分辨出睡在外面的是一個成年男人,便把手裡的利刃架在這個成年男子的脖子上然後用另外一隻手摀住這個男人的嘴,做好這一切拿刀的那隻手一用力,鋒利的利刃直接****這個男子的脖頸處,霍烈殺人的手法早已經練到閉著眼睛都能準確找到一個人的勁動脈,利刃瞬間就刺穿這個男人的頸動脈,男人只能本能的腳蹬踹了幾下就沒了呼吸,鮮血的腥味立馬佈滿整個房間,霍烈的其他助手這時候早已經把房間裡的其他人一個女子和兩個小孩打暈在地上,他們立馬用繩索捆住這個女子而兩個小孩則直接向那個男人那樣被直接在昏厥中殺死。

    石抹明安的手下很快就把半個村子裡的沒有利用價值的男人、老人和孩子全部在睡夢中殺死,而留下一些女人全部被打昏捆在一起。就在這些來自地獄的魔鬼還在逐門逐戶的屠殺的時候,碰巧被一個夜晚出來解手的小伙子無意間發現,看到這些幽靈一樣的黑影正在挨家挨戶的搜索,還以為招來鬼了被眼前的情形嚇得控制不住大聲呼喊出來,石抹明安聽到有人呼喊不過聽不明白什麼意思不過也知道自己的行動被發現了,便做了個手勢讓人把那個呼叫的人射死,手下的弓箭手立馬瞄準那個還在呼喊的人,「嗖」的一聲,箭矢畫著弧線直接命中那個人的後心,這個人被箭矢巨大的衝擊力直接定在地上掙扎了幾下一會便沒了呼吸。

    這個人在臨死之前的呼救還是驚醒了村子裡的其他人,很快他們就點燃火把出門查看,而這些人拿著火把就成為石抹明安他們弓箭手很好的靶子,很快就有人被箭矢射中倒地,石抹明安這個時候命令十幾個弓箭手繞道村子另外一邊堵住村民逃跑的路線,其他人抄出手裡的傢伙直接衝上去,見到村民不管男女老弱就直接砍翻在地,很快這個小村子裡的慘嚎聲就平靜下來,石抹明安讓人把稻場上的空地清理出來,找來找來柴草點燃形成一個巨大的篝火眾人把村子裡的牲畜殺了幾頭,架在篝火上燒烤。霍烈帶著人在村子裡來回搜索了好幾遍確認把所有或者的女人都集中到稻場上,其他的人確保都成了屍體才回到稻場上向石抹明安覆命。

    石抹明安對霍烈的工作態度很滿意,便扔給他一塊烤好的牛腿,讓他坐下休息,然後讓人清點村子裡一共多少人。很快派去清點的人回來報告說,村子裡女人一共一百一十三個,男人和老人小孩有三百五十六個,不過那些人都已經成為屍體了,詢問這些被捆起來的女子,不過女人們說的話這些色目人一個都聽不懂,有點像高麗人的語言,不過這裡的人都是跟著石抹明安出來的色目人所以沒人會說高麗話,也就問不出這裡是哪裡,距離大元國還有多遠。

    石抹明安沉思了一會想道,這裡既然是高麗地盤那就好,高麗在元國的東面,只要我們沿著這裡向西航行應該就能順利回到元國去,還有屠了這個村子這裡也就不能待下去了,把能吃能喝的全部搬到船上去,然後直接出海就算高麗人發現了這裡也找不到兇手是誰。

    想到這裡石抹明安就下令連夜搜集糧草,把村子裡的牲畜全部殺死製成肉乾,帶上食鹽和盛滿淡水的罈子,水缸等器皿,全部搬到船上去,一定要在當地人反應之前離開這裡,畢竟我們人手少如果遇到當地人的反擊大家都討不到好處,既然我們已經殺了人那麼就沒有和當地人和談的可能了所以三十六計走為上。

    眾人立馬聽從石抹明安的建議,把村子裡所有的糧食和需要的補給全部集中起來用牛車拉到藏船的地方,把俘虜的女人全部押上船艙,然後把牲畜全部宰殺,簡單的熏制後全部搬運到船上,就離開島嶼,憑借北斗星的位置向南駛出島嶼的範圍在日出的時候終於離開這個島嶼,依靠太陽的定位直接向西航行。

    兩艘船隻終於又航行在大海上了,眾人的擔心終於可以落下,石抹明安告訴大家,先飽餐一頓然後開始分配女人,給大家洩瀉火。眾人吼了一聲「好」。便開始分頭忙碌起來,等到大家吃飽喝足後各個紅著眼睛看著石抹明安開始分配抓獲來的女人。

    石抹明安把手下的士兵平均分成兩組,自己和霍烈各自帶領一組人,石抹明安和霍烈帶著大家挑選好女人後,由於船隻需要操縱所以不能全部都去搞女人,所以就由石抹明安率先帶著自己這組人先帶著女人去享受等到他們舒服了再來換霍烈他們,大伙表示對此沒有意見所以很快船上就成了**的場所。

    這個時候的籐原經資可沒有石抹明安這麼好的心情,這一場戰爭雖然戰勝了元軍的進攻可是自身的損失也是很巨大的,前前後後日本人損失了五萬多人比被日本人抵抗和神風消滅的元軍加在一起還要多,雖然活捉了高麗大將金方慶,但是元軍高層將領一個都沒有抓到雖然他們有可能都死了,不過北條時宗對他和這次英勇作戰的日本軍民做出了非常高的評價,並且表示要調集國內的糧食給九州島上的百姓予以獎勵。

    北條時宗的嘉獎令傳來讓九州島上的百姓非常興奮,因為他們在神靈的護佑下戰勝了強大的元國和高麗聯合的敵人,試問自從元國建國以來元國人什麼時候吃過如此大的敗仗?所以日本男人都喜歡喝酒喝醉了就胡天海吹,口口聲聲的吹噓大日本才是天下無敵,籐原經資可沒有這麼想,這場戰爭讓他見識到元軍武器和戰術的優勢,三五個人組成一個陣型就能抵禦十來個日本士兵的進攻,可見元國人並不是敗在日本人手下而是被突然間的風暴殲滅了,只能說這次元國戰敗追根到底就是敗在上天的旨意上,而且元國肯定不會善罷甘休一定會捲土重來到時候日本軍隊是不是還能抵禦元國的進攻?

    所以把日本軍隊建設起來還需要借助先進的武器和戰術,放眼看去能和元國正面交鋒的也就剩下宋國了,雖然宋國被元國趕出了故土,但是他們並沒有被元國徹底打敗反而在海戰中一戰把元國南方水師徹底殲滅,這就表明宋國並不完全都是元國的手下敗將,現在日本只有聯合宋國從宋國進口先進的武器和希望宋國派出軍官訓練軍隊才能抵禦元國的下一次進攻。

    籐原經資把自己的想法寫成奏折讓人給北條時宗送去。北條時宗接到籐原經資的奏折仔細考慮後覺得籐原經資的意見非常中肯,日本的軍隊實在是太落後了,如果下次元國傾國之力再來進攻,到時候日本國是不是還能抵禦或者神風再次降臨忽悠日本?把日本國和自己的前途壓在不靠譜的神風上實在有點開玩笑,所以籐原經資的建議非常重要,軍隊的建設必須立馬提前和宋國建交也必須盡早辦理,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的道理宋國的管理者只要不傻應該明白這個道理所以這個應該也不是問題,想到這裡他就派遣當時的日本第一外交家大友賴昌前去宋國。

    在日本俘虜金方慶的同時日本水師也登上了對馬島,對馬島北島上的元軍士兵看到根本就沒有突圍的希望也就看清事實直接扔掉武器投降,駐守南島的平景隆帶著五六百日本武士被像英雄一樣迎接回九州,日本水師在返程的途中順帶把壹岐島也收復了,島上剩下的的元軍也被迫投降成了俘虜。

    此戰日本前前後後總共俘虜了元軍士兵四千人,籐原經資以元國把人分為四檔為由,把蒙古人和色目、高麗人全部就地處死,把屍首聚集起來封上泥土製成京觀,以用來炫耀這次戰爭日本武士的功勞,把剩下的漢人留下來全部被關押在石見銀山充當奴隸用來開礦。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