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玄幻魔法 > 爆笑囧情:一代妖後養成記

正文 第680章 節:什麼歪理邪說2 文 / 潘潘瑪麗

    席間,發生了一段小小的不愉快的插曲。

    緣起太子元恂。

    元恂是太子,元宏的接班人。當年太后為他取名「詢」,字「元道」——從名字中不難看出,元恂身上寄托了太后的宏遠志向,她希望北魏國有一個嶄新而輝煌的開始,而元恂無疑是繼元宏之後的希望。

    元宏在元恂身上傾注了極大的心血。

    為鍛煉元恂,也為給他在群臣面前樹立威信,元宏可謂是用心良苦。元恂雖然才是個十三四歲的少年,但在北魏人眼中,群臣眼中,甚至元宏眼中,這個年齡,已是一個能擔當責任的男子漢年齡。

    當年的他們的祖先,北魏國的魏開國皇帝拓跋珪,十六歲就能復國;北魏第三位皇帝拓跋燾,十五歲登基,之後親率大軍出征,馬踏漠北,橫掃了佔據蒙古大漠的柔然汗國,屢次挫敗南朝,先後滅亡胡夏,北燕,北涼等諸多政權,統一北方;元宏的父皇獻文帝拓跋弘,三歲封儲,十二歲登基,十四歲生子,十八歲禪位;就是元宏本人,五歲即位做皇帝,二十三歲親政。

    如今元恂十三四歲了,元宏對他寄予厚望,悉心栽培。

    在遷都洛陽之後,元宏便命元恂前往舊都平城招撫群臣,並事無鉅細地對他進行了一番交代,要他務必注意言談舉止,不能亂了禮儀規矩。此後,元宏出征,或出巡時,便命元恂留守洛陽,並讓他主持宗廟的祭祀典禮。

    但元恂的表現,卻令元宏大為失望。

    在眾人眼中,元宏溫文爾雅,博通經史,雅好詩文,而元恂卻跟他形成一個鮮明對比。元恂性格暴躁,對於讀書識字寫文章也沒有太大興趣。

    而最讓元宏痛心疾首的,是元恂對漢文化的反感和牴觸,為了讓北魏推行全面漢化,元宏可謂是一路披荊斬棘,而元宏眼中先進而偉大的文明,元恂卻是充滿厭惡,他思念北方故土,拒絕穿漢服。

    這次到北池別苑行圍打獵,元恂穿了一身鮮卑服飾,在周圍轉來轉去。

    這使鄭充華的舅舅諫議大夫兼御史中尉高道悅看不過眼了,出於職業本能,當即站了起來說當著眾人的面指責元恂的行為,言辭頗為激烈:「眾人所知,自從遷都到洛陽後,陛下為了使我們北魏國的政治,經濟有發展,進一步促進鮮卑族和漢族的融合,推行了一系列的漢化政策,全盤推行漢化,規定頒令天下:『三十歲以上的聽其自便,三十歲以下的,一律改習漢語和中原正音,官民改穿漢人衣冠,概莫能外。否則一律重罰,朝官違禁罰其俸。如此循序漸進,風化可煥然一新!若固守舊俗,恐怕數世之後,這中原也要變成被發左衽的蠻夷了!』敢問太子殿下,你身為陛下的兒子,堂堂的太子殿下,繼承陛下的大事並將之發揚光大是作為太子的職責,但你不但沒有以身作則率先垂范,還跟陛下唱反調,不說中原口音,拒絕穿漢服,固守舊俗,對陛下的悉心栽培無動於衷,怎麼如此任性妄為?」

    元恂一聽,一張白白胖胖的臉頓時變成了紫醬色

    他極為惱怒,狠狠瞪了高道悅一眼,叫囂著說:「本殿下就喜歡這樣!你是什麼東西?要你管?」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