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4 文 / 潘紫英
4
陳曉東和王小凡被德叔「相」中,暫時跟他做徒弟,學趕車。
沿著坑坑窪窪的山路,王小凡和陳曉東每人趕了一輛牛車,跟隨著德叔上山拉木料,這時只剩最後一根了。
長著一張四方臉的德叔約有1。75米的個頭,一雙有神的圓眼睛配著一個大大的嘴巴,顯得五官特別大。他身強力壯,是個幹活好手,平時不太愛講話,卻是個好人,樂意幫助別人,很受隊裡工人的尊重。
「來,上吧!」德叔走向木料粗的一端,招呼著年輕人。陳曉東趕緊走到德叔旁邊搶著要扛:「德叔,讓我們來,我們年輕人有勁。」德叔按著他的肩膀,勸道:「算了吧,你跟我比?王小凡,來呀。」德叔說著,就要托起木料,陳曉東站到他的前面用力一抬,兩人合力把重的一頭放上了牛車,王小凡沒費多少勁,也把另一端穩穩的放上車。
「到底是年輕人。」德叔笑著拍了拍手上的泥塵。看著他們說。「薑還是老的辣。」陳曉東向德叔伸出了大拇指,德叔聽了哈哈大笑起來。
陳曉東用袖子擦了把汗,抬頭看了看天。只見晚霞滿天,五彩繽紛的霞光照射著密密的樹林,像上了彩似的。他對王小凡說:「胖子,看來明天要下大雨,你這屬豬的又有懶覺睡了。」
「你怎麼知道會下雨?」王小凡很感興趣。
陳曉東擰了擰腰,指著天空說:「你瞧這滿天紅霞,是下雨前的徵兆。諺語說,朝霞晴,晚霞雨。」
王小凡搖搖頭:「不對不對,我怎麼聽說是朝霞雨,晚霞晴?我也特意觀察了,那天早上我看見滿天彩霞,漂亮極了,傍晚就下起了大雨。」
陳曉東說:「我想你肯定是聽反了。不過,天有不測之風雲,光看一種現象把握也不太大。你看,燕子和蜻蜓都飛得那麼低,說明空氣中的氣壓大,會下雨。諺語說,『燕子低飛蛇過道,大雨眨眼就要到。』我說啊,下半夜之前肯定會有雨下。」
「我看不會。」王小凡有心較勁,望著德叔道:「德叔,你說呢?」
德叔慈愛地看著他倆笑,不置可否:「快走吧,天很快就要黑了,要真的下起雨來可就麻煩了。」他把木料使勁往裡推了推,看看放穩妥了,便帶頭趕著牛車從原路往回趕。
離生產隊還有好一段路程,他們不時用鞭子抽打一下牛,好趕天黑前回到隊裡。忽然,走在前面的德叔停下了車,王小凡和陳曉東趕忙跳下車來:「德叔,怎麼回事?」
「沒啥,一塊石頭。」只見一塊開採不久的大麻石擋住了右邊的車輪,可能這是從黎寨到山里拉石頭的牛車上掉下來的。這條路比較險,車道又深,要搬開麻石不容易。
「別靠近!」德叔攔住了要走前去搬石頭的兩個年輕人:「你們幫我拉住牛繩,別讓牛動。」王小凡抓住了牛鼻子,德叔蹲下去搬石頭。陳曉東不管德叔阻攔,過去幫忙。
大石塊很重,卡在車輪下搬起來不順手。剛搬上車道邊的石頭又滑了回去,這樣反覆多次,陳曉東的手也給石頭磨破了。最後兩個人一起使勁,好不容易才把大石頭拉出了車道。他們終於鬆了口氣,陳曉東和王小凡走回自己趕的車旁。
突然,德叔的牛拉著車往前一竄,他一把抓住牛繩,牛停住了。車往前衝了沖又剎住,慣性使得一根大木料滑下了車,剛好打在德叔的大腿上。德叔「啊」的一聲倒下了。陳曉東和王小凡衝上去,一邊使勁搬開木頭一邊焦急的喊著:「德叔,德叔!」德叔臉色發青,不一會兒,便不省人事了。
「快,馬上將車上的木料卸下來……」陳曉東對手足無措的王小凡說。「對,對。」王小凡應道。他們急忙卸下整車木料,小心而吃力地把德叔扛上牛車,不斷抽打著牛,把德叔送回隊裡。
衛生室裡,衛生員一邊給德叔包紮一邊對劉土根說:「德叔的傷勢很嚴重,腿骨斷了,得馬上送場部衛生隊。」
劉土根一聽,立即向場部匯報了情況,場部派來一輛吉普車,把德叔接到了衛生隊。
當天晚上,劉土根召集男知青開會,他的聲音有些沉重:「場部衛生隊通知說,德叔的傷勢很嚴重,要盡快做手術。但場裡血漿缺乏,希望有人能為德叔輸血。」說完,他抬眼看著大家。
「我是o型血,我來吧。」陳曉東馬上站了起來,堅定地看著劉土根。「我也是o型,萬能輸血者,也算我一個!」王小凡對劉土根說。接著,又有幾個知青自告奮勇要求獻血。
「好,好!」劉土根非常高興,他萬沒想到這難題那麼快就得到解決。他喜形於色道:「真是好青年,我代表黨支部謝謝你們了。這樣吧,你們明早就到場部輸血,德叔的手術也立即可以做了。」
1000多毫升鮮血源源流進了德叔的血管,終於把他從鬼門關上拉了回來。
從此以後,德叔和知青們成了好朋友,對知青的事情特別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