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極品福晉

正文 82郡王說教,萬壽節被嫁禍 文 / 絕代

    純字在線閱讀本站域名

    手機同步閱讀請訪問

    82、郡王說教,萬壽節被嫁禍

    「將這個東西,抽空給十福晉送回去。」德妃娘娘吩咐著。

    「若是她送回來怎麼辦?」宮女擔心的問道。

    「那就再送,直到她接受為止。」德妃說道,這是一個母親在道歉吧。

    而遠走的張真真,卻也在後悔。後悔自已的莽撞了,那可是未來的太后娘娘啊。

    不過她剛到家,就接到後面公公送來的禮物,說是德妃娘娘送來的。

    當然這一次,張真真卻沒有拒絕,而是歎息一聲當場收下了。打賞了一下公公,並求公公進宮回稟,謝謝娘娘的恩典。

    收下之後,就找人給封起來了。

    晚上十爺回來的時候,張真真給十爺提了一聲,不過十爺卻沒有當回事。

    因為十爺不認為皇上會吃他老丈人的醋。聽說第二日,十爺就帶著她的兩位哥哥去了賽場,極盡討好。

    張真真無奈,只能在後面搖頭歎息。

    正歎息間,有人來報說她的阿瑪則抱著丫頭進府裡了。張真真連忙去迎接。

    這時候她的阿瑪已經進屋了,將丫頭放下來,準備衝著張真真行禮,弄得張真真連忙上前去扶起他的阿瑪說道:「阿瑪,才幾年不見,您都不認女兒啦。」

    烏爾錦噶喇普郡王很高興,說道:「京城不如咱們蒙古,該有的禮節還是要有的。」

    「阿瑪,女兒不能再您跟前盡孝,已經是女兒的不孝了。」說話間,張真真已經將烏爾錦噶喇普郡王請到上座,則說道,「若說是禮節,該是女兒給您行禮才是啊。」

    張真真行了大禮,然後就是阿美等一干蒙古將士,則都拜見烏爾錦噶喇普郡王。

    然後烏爾錦噶喇普郡王享受了不一樣待遇之後,心情大好,連著賞賜了眾人不菲的金銀。

    不過不一會郡王爺就讓其他人散了,然後就嚴肅的對張真真說道:「阿真,你額娘去世的早,沒有人給你說講訴——阿瑪也不好說你——可是既然你已經嫁到京城,嫁給了十阿哥就應該知足了,十阿哥是個好男人,不管是對你還是對錦博格格。」

    「阿瑪,您說這些幹嘛?女兒在這裡過得很好呢?」張真真安慰說,這會兒說這些悲傷的話,不會是要交代自已三從四德的吧?

    好吧,自已猜對了,也許是烏爾錦噶喇普郡王來京城這麼多天,聽到了某些讒言,然後桌木真她爹就來訓斥了。

    害的張真真不得不說道:「阿瑪放心,十爺對我很好,不會在意這些的。」

    「阿真,就是因為十阿哥對你好,我們更應該要感恩,更應該對十爺好。」烏爾錦噶喇普郡王說道。

    「阿瑪,你怎麼會覺得我對十爺不好?」張真真有些想笑,要是隔現代,女婿這般孝順老丈人還不高興壞了。

    可惜這是古代,丈夫對老婆好,在老丈人哪裡也是個錯啊。

    「不是,阿真,你嫁給十爺也有四年多了,膝下就只有錦博一個丫頭,十阿哥還年輕,子嗣方面不能夠低估了。阿瑪這次來,為你挑選了幾個精壯的娘子,你看著讓她們侍候十爺,讓」

    哦哦,原來是這樣子。可是將自已的老公推給別人,她就是死也做不到啊。

    「阿瑪,我與十爺都年輕,將來還會有孩子的,大不了日後多生幾個好了。」她還年輕,現在跟十爺的感情剛剛起步,不能夠一下子就跳到生孩子上面了。

    「阿真,你何必要騙我,你根本就不可能在」烏爾錦噶喇普郡王痛心的吐出兩個子,則是,「不孕。」

    丫丫的,誰在咒我?

    「阿瑪,這些子虛烏有的事情,是誰告訴你?」

    「若是旁人說的話,阿瑪又怎麼會信任,可是這事情是阿美親口所說的,難道還會有假?」烏爾錦噶喇普郡王對此很是可惜。

    阿美說的?

    她怎麼會不孕呢?她還有個兒子未生呢啊。

    「阿美,出來。」張真真吩咐說,一直在外面的阿美,則立馬跪在張真真的身邊請罪,說郡王問話,她不能夠拒絕的。

    「太醫真的說我不能夠生育嗎?」張真真質疑道。

    「福晉,太醫只是說您生錦博格格的時候傷了身子,怕是日後不能再孕育孩子了。」阿美如實回答。

    「確信嗎?」

    「奴婢」

    「夠了」打斷她的回答,張真真則吩咐她退下去,則對她阿瑪說道,「阿瑪,皇城中的人心思難懂,前些年還有人說錦博活不過去年,可是她今年的病卻沒有在犯過,這說明什麼?就算是太醫的話,也不能夠盡信啊。」張真真寬慰道。

    「」烏爾錦噶喇普郡王自然是明白京城裡的人心險惡啊。

    「那些人說我不能生育的人,自然是懷著別的心思的。」

    「你剛才說什麼?說咱們家錦博活不過什麼時候?」烏爾錦噶喇普郡王這才意識到,剛才張真真的話。

    張真真暗叫不好啊,自已還是說漏嘴了。

    「阿瑪,這都過去了,現在我和

    丫頭過得都很好。」張真真沖丫頭擠了擠眼睛,然後則聽丫頭說道,「外爺,丫頭現在可是好好的呢,將來我額娘還會給錦博生好多好多的弟弟呢。」

    「阿瑪,現在錦博沒事就好,皇上也對錦博萬般疼愛,這件事情,您可千萬別放在心上,女兒在這個府裡面,永遠都會是嫡福晉的。」張真真說道,烏爾錦噶喇普郡王這才放心,不過有件事情他要追究,他年幼的錦博如何受了那些罪呢?

    烏爾錦噶喇普郡王今日倒是留在十阿哥府裡用餐了,張真真可是好好招待著呢。

    不過府裡面的小妾滕氏聽說郡王爺來了,可是巴結著要過來瞻仰,鬥得郡王爺樂呵的很。

    還有那郭絡羅氏彩旗,雖然沒有討好郡王爺的意思,但表現的卻也周到啊。

    烏爾錦噶喇普郡王很是放心的回了驛站,至於十爺陪著兩位哥哥游了校場,比試武藝去了。

    萬壽節盛宴

    百官朝賀,四海昇平。

    張真真坐在女眷之中,吃喝玩樂。

    可是有一件事情,卻讓康熙震怒。

    那就是晚上的唱戲的時候,戲台上的詞,說一個母親為了自已的名聲而不惜害死那讓其蒙塵的女兒,這赫然隱射的是德妃娘娘與允荷格格。

    張真真聽到開頭,就已經開始彷徨了。允荷身邊的桂嬤嬤已經死於非命,那麼是誰將這件事情傳出去的呢?

    當日除了桂嬤嬤,在場的人就只有自已,十爺,皇上,德妃和德妃的丫鬟,還有李德全——

    那麼德妃皇上李德全是不可能將這件事情宣揚出去的,那麼就只有自已和十爺。希望皇上不會以為是自已為允荷格格不值得,才演繹的這一出。

    可是他們的目的呢?

    如果她收到牽連?皇上必定會牽連到蒙古,那麼這次他阿瑪來京城除了來看自已,還有別的事情嗎?

    張真真不知道皇上已經知曉了她放走允荷的事情,而皇上的確是這麼覺得的。

    十爺不會為了允荷而做出這些事情,那麼恃寵而驕不顧一切為允荷不值得的,就只有自已這個大膽的十福晉。

    而皇上就認定了是十福晉做的,心中極為憤怒。

    當戲台那個女兒葬身火海的時候,全場內一片寂靜。

    現實中,允荷事件結案乃是自殺。

    戲中,允荷是別他的母親謀殺。

    康熙聽著戲,渾身發冷,鎮住了在場所有人。

    「今日這台戲,是何人所做?」終於還是忍不住說道。

    一邊的德妃娘娘則起身,跪在下首,求皇上做主。

    而這時候,太子妃才意識到自已做了一件傻事,連忙起身跪在德妃下手解釋說:

    「啟稟皇上,是民間最近唱的很好的一個戲班子,聽說這個戲班子能夠有如此成就,還多虧了十阿哥與十福晉。」太子妃,是否被人當成了靶子?

    「哼?這事情跟老十有什麼關係?」康熙說這話的時候,怒瞪著下手的老十,老十立馬站起來,跪在下首,請皇上做主啊。

    「回皇阿瑪,前不久十阿哥去找說書的,告訴那說書的好多精彩的故事,據說賣了不少錢。」太子妃想要給自已撇清關係,自然全部都說了。

    賣了不少錢?

    老十居然是為了錢,連親妹妹的錢都要賺?康熙的眉峰更加冷峻了。

    「你胡說,爺怎麼會編排這個故事,那可是」還未說話,就見張真真猛然間站起來,喊了一聲爺,阻止十爺將下面的話說出來。那件事情,皇上已經警告過了,事情過去了,就不要再提了。

    張真真見眾人都在看她,則說道:「請皇上明察,坊間茶樓的確是有些說書的人,而且我們家十爺,的確是找過那個說書的先生,只是我們家爺所說的事情並非是像戲台上唱的那樣子。」

    「十弟妹,您這是承認了?」太子妃有些意外。

    「我沒有承認。」張真真否認道。

    「本宮這裡可是有人證物證呢,您若是不承認,可別怪嫂嫂將人帶上來,請皇阿瑪鑒定。」

    不一會,那人就被人給帶上來了,而且正是上次那說書的先生。

    除此之外,還有一頁十阿哥的親筆楷書。

    「你個混蛋,居然敢誣陷爺」十爺氣不過直接上前去揍人了,現場很混亂,那些原來的客人,見到此種情況都選擇了沉默,畢竟是皇上的家務事。

    當然除了烏爾錦噶喇普郡王,只見他走上前來,希望皇上明察秋毫,還十阿哥一個清白。

    然後張真真和十爺就被關起來了。

    理由則是大膽包天,污蔑宮妃。

    還好這次他們兩個是一起被關起來的。

    祠堂內

    張真真熟門熟路的將軟墊拿著,找個地方斜靠著坐著,並招呼十爺前來坐下。

    「阿真,我真的是沒有寫過那種東西。」十爺否認,張真真則笑著說道,「十爺,奴婢看來與這個祠堂很是有緣呢?」

    「都什麼時候了,你還笑得出來?」

    「我們比賽抄佛經

    吧?」

    「什麼?」

    「上次奴婢被關在此處半個月,可多虧了這裡的經書呢?解了不少悶子。」

    「阿真,你難道就不擔憂嗎?」

    「擔憂什麼?又不會死,幹嘛擔心?」

    「說的也是,等爺出去,一定會將那個說書的給千刀萬剮了。」

    「十爺,你知道我阿瑪這次來是為了什麼事情嗎?」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