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明薇重生記事

正文 第45章 選妃風波 文 / 淺酌1992

    「福公公!」一個不過十二三歲的藍衣小宦官匆匆忙忙的跑來,還沒邁進東宮的正殿,便被門口的紅衣宦官福善攔了下來。

    福善生了一張和氣白淨的圓臉,雖然他是東宮中的總管、皇太孫容臻身邊貼身服侍的人,卻不因此就自大起來。待人反而更加謙和,輕易不肯訓斥人。

    這藍衣小宦官是才來東宮的,規矩還沒學利索,便被送了過來。東宮始終是缺著人手的,雖然只有容臻一個主子,可服侍的人不是體弱多病便是年紀小不可靠的……

    每次補上來的人很少有趁手的,可每次福善都是極有耐心的慢慢教導。比如今日的小官宦,竟要冒冒失失的就進去回話,顯然是先前被教導規矩不到位。

    「太孫殿下才沐浴更衣、此刻正焚香在替先太子殿下、太子妃抄經。」福善溫和的道:「萬不可擾了太孫殿下的清靜。」

    那藍衣小宦官慌得忙禁了聲,隨著福善遠遠的離了正殿,方才回稟道:「福公公,淑妃娘娘請殿下過去——」

    「我知道了!」福善愈發的和氣,他輕聲細語的道:「你過去和來傳話的人說一聲,讓他回稟淑妃娘娘,便說太孫殿下才開始抄經,到底也得一個時辰才能出來。」

    那小宦官忙點頭,輕手輕腳的跑了出去。

    福善臉上和煦的笑容不變,他轉身走進了正殿,重新叫來了人守好門,不許任何人進來後,才轉了個彎,去了容臻的書房。

    容臻聽到外頭的動靜,雖不真切,卻也猜出了幾分。

    這些人……真是打得好算盤!

    自從他過了十六歲的生辰,容鐸後宮的妃子們便開始蠢蠢欲動。鎮日裡一個個邀他過去,處處關心,卻離不了選妃一事。容鐸還沒發話,她們便先開始指手畫腳起來。

    誰家裡都有幾個年輕貌美的適齡姑娘……尤其是有兒子的淑妃、德妃、良妃,明裡暗裡的沒少有動作。

    若是成功把自家姑娘嫁進來,便是在東宮安上了釘子。

    容臻不動神色的握緊拳,掌中一枚小小的印璽被攥得緊緊的。他這樣的隱忍,卻還不足以放鬆那些人的警惕!東宮在那些人的眼皮子底下幾乎可以稱得上是一目瞭然了!

    他的正妃本該容鐸發話來選,可自己的皇祖父彷彿忘了這件事一般,從沒提過要選皇太孫正妃的事。容鐸的漠視更是讓她們得寸進尺,自以為都能左右得了他的婚事。

    沒關係。

    容臻暗暗的對自己道,他從來沒想過要依靠容鐸的憐惜活著!

    便是心中變換過種種思緒,可他面上仍是一副風光霽月,閒適淡然的模樣。

    「殿下。」福善恭恭敬敬的行禮。

    容臻並沒有回頭,他輕輕應了一聲,手中的筆還是不停。

    福善安靜的候在一旁,直到容臻撂下了筆,吹乾紙面上的墨跡,折好放入細長的竹筒中,福善才接了過來。

    「方纔有什麼事?」容臻俊朗的五官因為他的好脾氣顯得十分柔和,舉止間中自有清貴雍容的氣度在。他不緊不慢的問:「這次又是誰來了?」

    福善應聲道:「是淑妃娘娘請您過去!」

    容臻微不可查的蹙起了眉,他思考時習慣性的曲起修長的手指,輕輕敲擊著書案。

    「奴才已經讓人去回話了,說您在抄經,要一個時辰後才能過去!」福善一臉坦然,面不改色的道:「便是淑妃娘娘,也不能挑出不是來。」

    容臻點點頭,微笑著開口道:「既然你說我是在抄經,便真的要抄寫才是。」

    福善行了一禮,手中拿著竹筒,退了下去。

    容臻重新在書案後坐下。隨即他叫了服侍的小宦官進來,焚上香、洗淨手,真的提筆安安靜靜的抄起經來。

    過了約莫半個時辰,容臻才停下手中的筆。一旁伺候筆墨的小宦官忙細心的收起了容臻抄好的經書,小心翼翼的捧著,放到了書櫃裡。

    「你們下去吧。」容臻擺擺手,示意不需要人服侍。

    書房裡兩個小宦官應諾一聲,忙輕手輕腳的退下。

    他從書案旁的櫃子裡抽出一本詩集,打開看時寫滿了密密麻麻的蠅頭小楷。容臻信手把詩集折出幾頁,便放在了書案上。

    朗闊的黃花梨書案被放在臨窗的位置,上面擺滿了房四寶。身著明黃色皇太孫常服的容臻端正的坐在書案後,他提筆慢慢寫著什麼。少年的修長瘦削的身形在寬大的書案後顯得有些孤獨和單薄,可他卻坐的分外挺直。

    「殿下,時辰到了。」福善過來回話,提醒容臻一個時辰已到,他該去淑妃宮中了。「淑妃娘娘已經派人過來瞧了幾次。」

    容臻心下瞭然,他起身走到窗邊,嘴角彎起一抹輕笑。「可是誠王妃又入宮了?還是楊國公夫人來了?」

    楊國公夫人是淑妃的娘家嫂子,而淑妃正是誠王之母。能來隨時找淑妃的只有這二人了。而她們這些日子頻頻入宮……容臻甚至不用費心猜,便知道她們的目的。

    「是楊國夫人。」福善扼要的道:「還有楊國公府長房的兩位嫡女隨行。」

    楊國公府?

    容臻挑了挑眉,燦若晨星的雙眸中閃過一抹興味。「是不是有個名叫楊慧娘的?」

    福善點頭道:「正是長房的三姑娘楊

    楊慈娘、四姑娘楊慧娘。」

    容臻的眼前不期然的映出另一抹纖細的身影,那獨自一人時狡黠的笑容、被自己摀住嘴時慌亂的眼神……容臻忽然發現,在不經意間卻已經印了他的心上。

    「很好,很好——」容臻戴上象徵他皇太孫身份的玉珮,笑容愈發溫和起來。「走罷!」

    等到容臻離開後,本該空無一人的書房中卻突然出現一抹暗影,悄無聲息的拿起了書案上的那本詩集。

    ******

    「一會兒太孫便會過來,你們可得好好表現才是!」楊國公夫人殷殷的囑咐自家孫女道:「萬不可失了咱們楊國公府的顏面!」

    楊慈娘和楊慧娘忙連聲答應下來。

    今日入宮的目的她們都很清楚,一是讓淑妃娘娘瞧瞧,二來便是要得了皇太孫的青眼。

    嫁入東宮,成為太孫妃……便是日後皇太孫繼承不了大統,也是個富貴王爺,且傳言中太孫的性子是極好的,容貌生得也好,對她們來說,已經是很好的結局了!

    二人互看了一眼,都發現彼此眼底的那一抹不甘。

    楊慈娘和楊慧娘雖都是長房嫡女,卻並非同父同母。楊慧娘是楊國公府世子續絃所生,雖說她娘和誠王妃是表姐妹,卻終究矮了楊慈娘幾分底氣。

    而且上一回楊慧娘算計蘇璇不成,在誠王世子容昊面前,她幾乎脫掉一層皮。滿京城都沸沸揚揚的宣揚起誠王世子的醜事,最後還是誠王出面才壓了下來。

    容昊被誠王數落了一同,而楊慧娘也沒有好日子過。

    楊慈娘同樣瞧不上楊慧娘,只覺得她同她娘一樣,是個口腹蜜劍、心裡藏奸的,因此愈發瞧不上這個妹妹。

    二人彼此間俱是較著勁兒。

    楊慈娘心中本就有幾分願意嫁給容臻,楊慧娘知道後不動聲色,她早就下定決心自然要絆楊慈娘的腿,讓楊慈娘無法得償所願。

    淑妃命二人先到裡頭候著,楊慧娘一反常態滿是親暱的拉住楊慈娘的手,笑吟吟的走了進去。

    楊慈娘隱約透出不耐來,卻礙於在長輩面前不好發作。等到了後頭,楊慈娘便狠狠甩開了楊慧娘的手。可楊慧娘似乎毫不在意,她反而又著楊慈娘坐下。

    「三姐,你很喜歡皇太孫吧!」楊慧娘壓低了聲音,湊在楊慈娘耳邊嘀咕了一句。

    在外人看來只是姐妹間的親密,可楊慈娘卻頓時有了不好的預感。

    楊慧娘滿面的笑容中,分明帶著一抹算計。

    ******

    楊國公夫人是有幾分擔心的,然而淑妃不以為然,反勸她道:「這樣兩個丫頭才會使出渾身解數來。」

    淑的雍容慈祥的面容上閃過一抹冰冷。她只要最合適的那個。

    當容臻步履從容邁入淑妃宮中時,躲在屏風後的楊慈娘便移不開眼睛。身著明黃色常服的少年俊朗溫和,通身淡淡的書卷氣讓他看起來平易近人,很容易讓人心生好感。

    容臻先是客客氣氣的給淑妃問了安,也沒有受楊國公夫人的全禮,舉止分外謙和。

    楊國公夫人不由在心中暗歎,看來皇太孫不受寵於聖人面前,這話多半是真的。便是誠王世子容昊,雖然跋扈些,瞧起來也比容臻更肖似容鐸。

    「今兒正巧你的兩位表妹慈娘、慧娘都也來了,想來是緣分!」淑妃笑道:「都是親戚,男女大防倒也不必了!」

    楊慈娘和楊慧娘要轉折幾次才算是容臻的表妹!且容臻是皇太孫,論起尊貴來僅次於容鐸,可淑妃隨隨便便就給他認親、言語間對容臻也無甚尊重。

    可容臻似乎渾然未覺,微笑道:「既是兩位妹妹來了,自當一見才是。」

    淑妃臉上透出一抹得意來。今兒的事大半是要成的,容臻身上有淡淡的檀香味兒,說明他抄經一事不假。諒他也不敢在自己面前耍花招!

    便是他不願意……淑妃眼底閃過一絲狠意。

    她也有的是辦法逼容臻就範!

    正當淑妃派人到後頭請楊慈娘、楊慧娘出來一見時,把二人送後頭去的大宮女,忽然面露難色的走了出來。

    她顧不得還有容臻在,便附在淑妃身邊耳語了幾句。

    淑妃臉色大變,一旁的楊國公夫人雖然聽不真切,卻也有了不好的預感。

    「今兒真是不巧。」淑妃臉色難看極了,卻還要擠出一抹笑容來。「慈娘有些不舒服,還是改日再見的好!」

    「那真是不巧!曾遠遠見過楊三妹妹一面,倒是覺得是個嫻靜溫柔的。」容臻有些遺憾的道:「還是趕快宣了御醫來瞧,免得耽誤了!」

    容臻似乎表露出對楊慈娘有意來,更是讓淑妃臉色鐵青上幾分。

    淑妃支支吾吾的應了兩句,便要打發容臻離開。

    容臻樂得從善如流。

    不過等他邁出宮門時,彷彿隱約聽到淑妃宮中有瓷器摔破的聲音,還有淑妃忍耐的罵聲。

    容臻微微翹起嘴角,很快便平復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