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國家興亡天下事 第四十二章 霸制皇權 文 / 重複的點
雖然已經被任命為平叛將軍,但是嚴冬並沒有立即離開長安前去兗州赴任,太尉府的調兵令才剛剛發出去,平叛大軍也需要時間集結。而且一部分糧草也要在長安籌集,等糧草籌集完畢後,嚴冬才會先行上路,趕往兗州。
這兩日,嚴冬在思索平叛之事的同時,也在想著,該如何見劉清兒一面。
「嚴冬,想什麼呢?」孫哲坐在一旁,看到嚴冬雙目出神的盯著遠方,心中不覺鬱悶,自己在這裡滔滔不絕的講著,嚴冬竟然還能走神,或者,莫非嚴冬被自己的話觸及到了。
「沒什麼,你剛才說到哪了?」嚴冬轉頭問道:「對了,你今日不用當值嗎?」
剛想發怒,孫哲聽此一問,忙道:「沒事,調兵遣將,那都是他們的事,和我無關。」
看了孫哲一眼,嚴冬不信的搖頭,大軍集結,這可是大事,太尉府怎麼可能有閒人,肯定是孫哲閒麻煩,不知以什麼名義跑了出來,想到此,嚴冬皺紋道:「孫哲,這般可不行,容易受人把柄。」
一臉壞笑,孫哲揮手道:「這一次,我可是打著探問你戰事的旗號前來的。」
苦笑著搖頭,嚴冬對於孫哲,也是無奈。這時,慕清的聲音傳了進來,只是這聲音似乎捏聲捏氣的。
「侯爺,侯爺!」
疑惑的朝門外看去,嚴冬倒要看看,慕清又在打什麼鬼主意。
「何事?」看到慕清探頭探腦的在門口朝自己揮手,嚴冬伸手示意她進來。
嘟著嘴,慕清想了想,目光在孫哲的身上停留了片刻,忙跑了進來。
「唉!慕清,有什麼事情不能當著我的面說的。」孫哲有些不樂意了。
「哼!」慕清不屑的瞥了孫哲一眼,然後附耳朝嚴冬道:「侯爺,五公主來了。」
心中暮然一滯,嚴冬抬頭看嚮慕清,見其正一臉笑意的看向自己,不似作假,可嚴冬還是問道:「真的假的?」
「就在書房呢。」慕清竊笑著,說道:「快去吧,快去吧。」
起身,嚴冬迫不及待的想要前去,但是看到孫哲,再看慕清偷笑的樣子。
「啪!」
「侯爺!」
伴隨著一聲輕響,是慕清的不悅的輕喝。
只見嚴冬一本正經的樣子,收回剛剛輕敲在慕清頭上的手,沉聲道:「你這丫頭!」
「哼!不理你了。」說著,慕清就要朝外走去。
「等等!」孫哲頓時起身攔住了慕清,笑道:「慕清,你剛才說的什麼?」
見此,嚴冬笑道:「孫哲,我先去去,你自己呆一會兒。」
「去吧!」孫哲揮手,他知道,嚴冬既然剛才沒說,那麼自己問也沒用,但是看剛才的表情,顯然是有什麼好事發生,於是乎孫哲將主意打在了慕清的身上。
「幹什麼!」揉著腦袋,慕清噘著嘴,狠狠的瞪了嚴冬背影一眼,然後沒好氣的看著攔住自己的孫哲。
「慕清,你家侯爺去做什麼?」孫哲滿臉笑意,努力的扮作和善的樣子。
「為什麼要告訴你!」慕清白了孫哲一眼,直接走了出去。
「這!」孫哲雙眼一愣,長歎道:「古人誠不欺我。真小人與女子難養也。」
輕輕推開書房,一道佳人身影正憑窗而立,望思冬景,聽到聲響,不禁頷首回望,見是嚴冬,笑顏如花:「你來了。」
話不多說,喜悅之情溢於言表,幾步上前,嚴冬與劉清兒凝視雙眸。
雖無一聲話語,屋內卻是伴有良多情感。
許久之後,嚴冬終於忍不住心中殷切,說道:「陛下答應我,只要平定青州叛亂,就將你嫁給我。」
「我知道!」面容雖無波瀾,笑容依舊嫻靜,但是劉清兒的心中,卻是甜甜的。
心中縱然有諸多言語,可是真當看到嚴冬的那一刻,劉清兒瞬間就將那些繁言瑣語拋卻,哪怕一句話不說,只要這樣靜靜的看這嚴冬,就好。
皇宮,大殿之內,幾位皇子與丞相洪原都站在台下。
「洪原,糧草籌集的如何了?」洪武帝輕聲問道,但是話語中卻夾雜著幾絲嚴厲,糧草,可是關乎平叛的要事,決不能懈怠。
「回陛下,糧草已經籌備十之七八,再有兩日,便可籌備齊全。」洪原說著,看了一眼洪武帝,繼續道:「只是,民間已有怨言。」
五皇子劉立走了出來,說道:「父皇,民間雖有怨言,卻也無須擔心,這些只是狼狽之人宣揚的虛妄之言罷了。民之富者,無非商賈,只要提高三分商稅,便可解決我大漢數十萬將士的糧草,軍餉。」
「父皇,五哥之言,純屬無稽之談。」七皇子劉勝走了出來,朝洪武帝行禮,然後怒目而視五皇子劉立,說道:「商賈稍有錢財不假,但是與豪強相比,差之甚遠,而且商賈乃貨物流通之關鍵,強征商稅,豈不是有損我大漢百姓之利。據兒臣所知,許多豪強之田地,皆是無賦,此乃損我大漢而利其私囊,所以兒臣懇請父皇下令,我大漢之土地,無論所有,皆徵賦稅,此舉,方纔我大漢萬古長存之計。」
聽著兩個兒子的言論,洪武帝微瞇的眼睛睜了起來,看向其他幾位皇子和太子,問道:「你們怎麼看?」
注意到二皇子和太子都一臉凝重的站在原地,大皇子一步上前,說道:「父皇,兒臣覺得,五弟言之有理,而七弟亦非無稽之談。二者皆有所取之處。」
「大哥什麼時候也這麼狡猾了。」太子劉鋒冷笑著,一直以來,大皇子劉秀就給人以強硬的做派,正是因此,劉秀爭取到了很多將領的支持,可是剛才劉秀所言,根本就和沒說一樣。像是在敷衍。
「父皇,大哥所說正是,依兒臣見,五弟之言,可解一時之需,而七弟所言,可解我大漢長久之計。」二皇子劉承站了出來,鄭重的說道。
有些錯愕,太子看著大皇子和二皇子,往常,這兩人可都是要爭個你死我活,怎麼今天兩人的意見出奇的一致。疑惑著,太子又看向五皇子劉立和七皇子劉勝。
看到五皇子劉立和七皇子劉勝正怒目而視,太子有些明白了,五皇子劉立一向喜歡結交商賈,聽聞,劉立很多的用度,都是那些商賈供奉的。而七皇子劉勝,由於其母親華貴妃乃是世家大族華氏,所以背後得到了很多地方大族的支持。
如今洪武帝有意要敲打商賈和地方大族豪強,而兩者,自然也希望將禍水東引。
想到此,太子又是暗笑道:大哥和二哥還真是狠,想要一箭雙鵰,這是要將老五和老七一網打盡啊!既然如此,我要不做些什麼,似乎有些說不過去。
一步邁出,太子劉鋒面色凝重,輕喝道:「父皇,大哥和二哥所言極是,兒臣以為,應當兩者齊下,方能一掃我大漢之疾,威懾四方。」
太子此言一出,頓時大殿內氣憤緊張起來,五皇子和七皇子瞬間憤怒的瞪向太子,而大皇子和二皇子皆是皺眉看去。就連洪原和洪武帝,都是有些驚訝太子會出此言。
「陛下,太子所言,乃是想兩者徐徐漸進,並非一步而成。長存之計,自當來日方長,太子也只是一時之言。」洪原連忙上前解釋,真要是按照太子所說,非把那些商賈和地方大足得罪死,這對於太子即位,及其的不利。
「我」太子一愣,他剛才說的,就是自己心中所想,正準備辯解,卻看到洪原不住的朝自己暗下搖頭,疑惑著又止住了,暗道:丞相莫非還有什麼計謀?
迷惑著,太子看到五皇子和七皇子都面色不善的看向自己,不由冷哼。
閉目養神,洪武帝腦海中也在思索著自己幾個兒子的言論。
洪武帝非常清楚,他在位幾十年,勵精圖治,將大漢從孱弱之勢帶領到諸國之首,同時也殘存下了很多的積弊,就好比這商賈,在自己有意識的放縱之下,他們迅速的積累起了龐大的財富,當然,這途中,也使得不少百姓受益。
可是當這些商賈真正擁有龐大的財富後,他們竟然還不滿足,與一些官員沆瀣一氣,魚肉百姓,甚至弄虛作假,企圖在地方稱王稱霸,自立朝廷。
這絕對是洪武帝所不允許的,這天下,是他的天下,他絕不容許百姓只聽聞官員之命而不聞陛下之言。
漢帝國就是明鑒,武帝之後,帝國再無強主,朝廷逐漸喪失對地方的管制,以至於到了最後,讓王莽篡奪了皇位,竟然還建立了新朝,從此,劉氏皇族再不復當年之勢。
漢帝國的滅亡,可以說是洪武帝心中的痛,他決不能讓大漢在自己之後,重蹈漢帝國的覆轍。而不想重蹈覆轍,洪武帝就必須在自己還有能力的情況下,將那些能夠左右地方的商賈豪強一併清理。
在洪武帝的心中,早就有了決斷,他此番之言,只是想看看那些人究竟有多大的本事,果然,他們沒有讓自己失望,自己的兩個兒子,都替他們說話了,甚至連丞相洪原也對他們有所忌憚,還真是了不得。
嘴角微動,洪武帝看著大殿內的重任,深吸一口氣,說道:「此種事情,朕自有打算,爾等退下吧。」
「是!」
「兒臣告退!」「臣告退!」
皇子們和丞相洪原都是應聲,退出了大殿。
而剛一邁出大殿,頓時冷哼迭起,目似刀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