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節目錄 第十八章 家有藏書 文 / 夜纖雪
過了元宵節,年就算過完了,家家戶戶開始為新的一年生計忙活。城中書院也要開學了,安康收拾好了行李,正月十六這天,拿著羅氏準備好的六兩銀子進城去了。
送走安康,羅氏帶著安健去了村裡的私塾,交上了這一學期的束脩一兩銀子。在鄉下,幾乎沒有人家同時供兩個孩子讀書的,尤其安家的一家之主的安清和不在家中,兩個已經長大,可以當勞力使的兒子不幫著幹活掙錢,卻去讀書,安家這日子可想而知,過得要比別家艱苦的多。但羅氏不以為苦,堅強地用柔弱的肩膀挑起了生活的重擔。
次日,私塾開學。吃過早飯,安健揣著幾個豆渣粑粑和幾塊酸蘿蔔上學去了。羅氏則去村東頭羅九斤家捉雛雞,安意一個人在家,站在院中,瞇著眼看著天上的太陽。在現代,為了替外公和媽媽討回公道,她每天沒日沒夜的努力研究各類中藥草、鑽研古今中外的藥方、煉製各種無色無味的毒藥,費盡心力讓他們身染巨毒,一命歸西。她已經好久沒有過這種清閒,無憂無慮的生活了。
「喜兒,喜兒,安喜兒。」
安意皺眉,討厭有人在此時打擾她的寧靜,尋聲看去,是隔壁的劉小義爬在牆頭叫她,強忍心中不悅,問道:「有事嗎?」
「那個捕鳥的法子,你是怎麼想出來的?」
安意垂下眼瞼,道:「看書。」
「書上還寫這個?」劉小義驚訝地問道。
「是。」
「你看得懂書?」劉小義聲音不由提高了幾度。
安意點點頭。
「是你大哥二哥教你認字的?」
「嗯。」
劉小義半天沒了聲響,安意抬眸一看,牆上已經沒有人了,對此安意沒有多在意,繼續看著天空。春日的天空,明淨的彷彿是一塊藍色的寶石,像極了媽媽常戴的那枚藍寶石戒指。她喜歡那枚戒指,向媽媽討要過,媽媽曾答應過她,等她十八歲生日送給她做生日禮物。可是媽媽去世後,就再也沒有見過那戒指,不知道那個男人把它藏到哪裡去。沒有找出那枚戒指,是個遺憾。
「吱」的一聲,虛掩的大門被人推開,羅氏提著雞籠走了進來,看到安意盯著太陽發呆,急聲道:「喜兒啊,別老盯著日頭看,會把眼睛看壞了。」
神遊天外的安意回到現實,眨眨眼睛,笑道:「娘,您回來了,您捉了幾隻雞?」
「本來我想捉十隻回來的,那曉得他家這一窩雞沒孵好,出來的小雞,公的多,母的少,只捉了六隻回來,五隻母的,一隻公的。」羅氏並沒有把雞籠提到後院的雞棚裡去,直接提進了裡屋。
現在天氣雖然轉暖,但氣溫還不夠高,小雞沒了母雞的庇護,有可能會被凍死,那可是一筆不少的損失,只能暫時養屋子裡。
中午的時候,有人來告訴羅氏,村子裡的一位老人家過世了。下午,羅氏就過去幫忙。留在房裡看書的安意,被小雞唧唧喳喳的叫聲吵的頭疼,只好去安家放書的房間。
平時安康安健在家,安意不好進去,才認了「幾天」字的人,就翻書看,還能看得懂,不引起他們懷疑才怪。安康精明,有心機。安健雖是吃貨,卻也是粗中有細。至於羅氏,經過這麼久的相處,安意發現羅氏對兒女有一種盲目的信任,就算她有什麼異樣,羅氏也只當她長大懂事了,她無須擔心羅氏會對她起疑心。好難得今天他們都不在家,她可以隨心所欲的去找一找有沒有她想要的書。
安家的藏書量,讓安意非常吃驚,不但簡易的三層小書架上擺滿了書,在屋內的牆角邊還堆著兩箱子書。
後來安意才知道,這裡的書是她的祖父安有善和外祖父羅顯榮留下來的,兩人都考中過秀才,是十里八鄉有名的才子。只是,兩人各有各的不幸,都沒能在仕途中再有進展。
安有善是赴京趕考時,路遇賊人,他見義勇為,被賊人一刀砍死,魂斷異鄉。
羅顯榮是因家中出事,耽誤前程。他娶妻張氏,生一子一女,女兒就是羅氏,兒子羅秋學六歲那年的元宵節,隨張氏進城觀燈,被人拐走。張氏受不了打擊,得了瘋病,過了一年,第二年的元宵節病死了。
妻死,兒無蹤,羅顯榮身體也跟著垮了,自知不久人世,就將年方十歲的女兒許配給了同窗好友安有善的獨子安清和,沒過多久就撒手人寰。
這些事,安意無從知曉,在看過書架上全是四書五經、詩集、雜論後,去箱子裡翻找她需要的書。箱子裡面的書很乾淨,沒有積塵,一本本的翻找,在箱子最下面,找到了兩本手寫書,一本上寫著:《隨園藥草》,一本上寫著:《杏林小識》。
看到這兩本書,安意想起以前外公曾說過話,百無一用是書生這句話並不是說書生無用,書生是大有用處。有能力的書生不為良相,則為良醫。進能救世,退能救民。在以前那些書生的書房裡一定能找到幾本醫書,瞧瞧,果然就讓她找到了。而且她還記得外公曾說過,明朝的時候才有線裝書,朝代更替,明滅亡後是清朝,這個戌朝在明清之間出現,泯滅在歷史洪流中了嗎?
安意沒有多想這個問題,翻開《隨園藥草》,裡面記得是一些常見的草藥,有些還配了圖形,旁注小字,寫著如何辨識此種草藥,及此藥的用處,隨手翻了一頁,上面寫著:「天門冬,味苦,主暴風濕偏痺,強骨髓,殺三蟲,去伏屍。久服,輕身、益氣、延年。生山谷,二月、七月、八月采根,曝干。」
安意笑頰粲然,二月很快就到了。
《杏林小識》裡記載的郎中開的藥方,還有一些民間偏方,甚至還解毒的方子。雖不詳盡,但也有一定的用處。
安意心神皆定,有了這兩門書,她以後上山挖草藥可找到了合理的解釋,低頭看著《杏林小識》的第一頁,輕輕淺笑,讀道:「益以夏陳名六君,健脾化痰又理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