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玄幻魔法 > 尋明記

《》第二卷 開光 第166章 按條收稅 文 / 種牙家

    又是清晨,人困馬乏的高進帶著王列山、張星火、劉賢學和五十名蒙古衛士們來到秘密山寨的山腳下,一切還是那麼的依舊。

    晨霧在山間遊蕩,泉水順著山澗流向山腳,從山頂到山腳,一切都是綠油油的,沁人心脾的可愛,散發出點點的自然的馨香。

    青青的草場十分安靜,間或有鳥雀的鳴叫響起,帶點突兀。唯一與上次所見不同的是,沒有看見長青和它的野馬群。

    上了半山,看著靜靜的山寨大門,高進發現這裡很久沒有動物出沒的痕跡了,非常驚奇,自家的馬跑哪裡去了。

    好奇歸好奇,畢竟連續跑了兩三天,人馬太累了。高進領著屬下進了寨子,查了遍沒有發現什麼異狀。關了大門,安排了守衛,眾人倒頭呼呼大睡。

    台灣,同樣緊緊關閉的寨門,獨孤信和白天香陪著張金蓮坐在木寨的令台上,欣慰的看著台下校場上分兩塊,井然有序、成排操練的勞役。這些勞役現在應該轉為莊丁了。

    田明和俞野農在台下巡迴著指點,不時的矯正著錯誤。

    校場邊圍了裡三層、外三層的是打了勝仗,放了三天大假的勞役。

    按照陳若虛的安排,這些勞役將要在早飯後,理光頭、洗澡,然後光著身子一個個的到醫生前去檢查,無恙者集中到一處搭好的撒過了石灰的開闊的窩棚去喝煮好的中藥水。

    勞役的窩棚將有專門醫生帶著事先選好的勞役去清理,撒石灰,噴消毒水。勞役的衣也有專人戴著鹿皮手套集中用消毒水跑過,再分給個人漿洗。

    消毒水是陳若虛在高家莊的時候就和高進一起研究出來的,用樟腦、肥皂配的土製來蘇爾水。因為無法定量,所以只是大概的用簡單的量杯設置了幾種濃度。

    肥皂和樟腦在明末已經是隨手可得,原料來源倒是非常方便,只是高進引進的衛生的觀念,曾經讓陳若虛感覺耳目一新。

    衛生條例,是高家莊已經實行了的,下面馬上要在台灣實行,包括定期的公共大掃除和必須的個人衛生處理,還有公共澡堂和公共廁所。

    根據在高家莊的經驗,嚴格按照衛生條例,可以把瘟疫降到忽略不計的程度。而這些在經過近一個月磨合的台灣木寨,可以說是天時地利人和都具備了。

    陳若虛對高進一個月前做好的大規劃內心都感覺十分佩服,環環相扣,非常具備實施性。

    陳若虛不知道的是高進也只是使用了系統工程和統籌設計,而這些在當時確實沒有用計劃書這樣的形式表現出來。

    牛廳長蹲在屬於他的五千勞役群裡,吃著早飯,手下有五千強壯的勞役,又有陳若虛這樣的老搭檔,牛廳長很有信心在半年內又建成一個高家莊。

    一手拿著燒餅,一手拿著鹹菜的勞役們,一邊吃著早飯,一邊看著被選入營中的人訓練著各種陣勢,心情已經完全舒暢。

    勞役們看到來了這麼多高家莊的高層,家主是要在這裡大幹,高家莊發錢多是以前早就知道的,個個就等著賣勞力掙錢了。

    勞役們別的不敢說,但是力氣是有的是。

    獨孤信看著校場邊羨慕觀看的勞役,笑道:「昨天登記了一天,功理出斬殺有首級的勞役八百名。」

    「有三百人斬殺了三個首級,一百人斬殺了二個首級,四百人斬殺了一個首級。一共八百人組成了一營。莊主曾說這個叫百分之二十現象。」

    「百分之二十現象?」,張金蓮和白天香都很茫然。

    「簡單的說就是少數人干了大多數的事情。」,獨孤信得意的現炒現賣。

    「所以你組建了兩個營,一個就是有戰功的營,另一個就是選出來的預備隊。」,白天香道。

    「因為待遇優厚,日後自然會有很多人羨慕這個戰功營,我們也需要人補充這個營,所以就需要有預備隊。在高家莊,莊主就是這麼幹的。」

    「就如當日我們出寨迎戰,也是留有預備隊。莊主曾說,不到關鍵時候,預備隊絕對不能動。」,獨孤信非常堅定的說道。

    張金蓮微微一笑,看著旁邊一千二百人的預備隊,何光頭正滿頭大汗的操練著他們,俞野農也不時的在旁指導。

    白天香只是雙手捧在胸口,入迷的看著自家的如意郎君田明,真可人呢!

    如今田明的手下那些當年舟山一起出來的老兄弟還剩下近二百個,也按照首級,分到了戰功營和預備隊裡,進行訓練,算是打散了。

    目前寨子裡唯一成建制的老部隊,就是獨孤信隨船帶來的一百莊丁,和俞野農帶來的二十個侍衛。

    突然,寨門打開,五匹馬奔馳而進。獨孤信道:「李得勝回來了。」

    不一會,李得勝跑上令台,向張金蓮和獨孤信行禮道:「張夫人,獨孤隊官,今日周邊十里內一切正常,未發現野人蹤跡,同去的師爺已經繪製完附近的地形圖,請夫人過目。」

    張金蓮接過圖看了看,笑道:「辛苦了,去派人做地形沙模吧。」

    李得勝正欲應諾,突然海岸邊銅鑼大響,眾人驚訝的湧向靠海的望台望去,海面上三艘巨大如城的洋夷船掛著三色的旗幟向海岸邊開了過來。

    田明大聲罵道:「是荷蘭人的船,船上炮多,打的又準又遠,當年被沈有容參將所退。後來這些紅毛人經常會在澎湖附近走私貨物,與福建泉州的商人交易。」

    「這些紅毛鬼在海上有時候會劫掠商船,有時候會上岸綁人走,聽說是賣到東南亞做奴隸。過去我們在台西打烏魚的時候,紅毛人會跑來按條收稅,比大明的稅官還黑。」

    張金蓮道:「大明的稅官不來,自然被夷人侵佔。若虛先生還在岸邊的疫棚裡,不得有失,俞教頭速去接回。」

    「田明帶四百戰功營莊丁守衛疫棚,李得勝帶一百莊丁攜鳥槍助戰。」

    三人應喏,即刻召集手下行動。

    獨孤信正派人將這次隨船運來的兩門千斤弗朗機推到寨門口。

    張金蓮突然道:「莊主當時給王福的命令是離岸四里紮寨。莊主做事一向謹慎前瞻,打了對折來算,獨孤隊官帶戰功營四百人,帶炮前出兩里,我們就等荷蘭紅毛下了船來打。」

    「獨孤信,炮上記住蓋上棉被。」,張金蓮望著轉身去帶隊的獨孤信大喊。

    獨孤信深以為然,立刻照辦。

    「白天香、何光頭組織好預備隊待命出擊。牛廳長組織好勞役大隊,三千人待命援助,剩下的人準備醫療、熱水、醫藥。」,張金蓮一連串的命令,有條不紊的發出。

    眾人對張金蓮的組織能力已經全然信服,毫無質疑,迅速執行。

    海面上離岸最近的荷蘭武裝商船甲板上,船長范馬力基上校正拿著單筒眼鏡認真的觀察著陸地方向的動靜。

    陸軍少校阿里漢恩叼著煙卷,美美的吐了一串煙圈,道:「看見什麼了,船長大人,看上去不是葡萄牙人,是不是又是一群日本浪人組成的海盜?日本人覬覦這個島很久了。」

    海軍范馬力基上校放下單筒眼鏡道:「好像不是日本人,建築非常簡單,但是格局很嚴謹,那群日本農民怎麼可能建造的出來,難道是從西邊大陸跑出來的中國人?」

    阿里漢恩少校急忙把煙卷吐了出來,撲到欄杆前,大聲笑道:「支那人,我最愛乖巧如羊的支那人,我們快去收稅,說不定還可以免費找到幾個支那娘們。支那娘們的皮膚真好。」

    「船長大人,我們還可以綁一些人去建巴達維亞城(今日印尼雅加達,位於爪哇島)。總督大人總說勞動力不夠。支那人懦弱、勤勉是天生的好勞工,可是總督大人的最愛。」

    范馬力基上校轉身認真的看著阿里漢恩道:「不要小看東方的中國人,這個帝國龐大到你無法想像,我們現在只是在這個帝國的邊緣,趁著他打瞌睡的時候撈點好處。」

    「還記得韋麻郎司令房裡的那副中國人的畫像嗎?那才是這個國家的真正實力,如果引起了他們的全力反擊,對我們的生意毫無好處。」

    「我們離開美麗的荷蘭,繞過大半個地球,是為了掙錢,不是為了和人打仗而把命送在這裡。」,范馬力基上校重新拿起單筒望遠鏡,認真的觀察。

    阿里漢恩少校不以為意的佩戴好長劍,伸手抓起手邊的火槍,向范馬力基上校道,「這裡是台灣,不是大明」,然後開始招呼手下的陸戰隊員,檢查裝備,準備登陸。

    范馬力基上校舉著單筒望遠鏡叫道:「我的阿里漢恩少校,岸上的寨子從內陸到海邊,規模不小,應該有上萬人。」

    「阿里漢恩少校,他們有準備了,派了兩隊人出來,有火槍,數量不是很多,總數大概有一千人。」

    「船長大人,我帶陸戰隊坐舢板登陸,如果支那人上來,你就放炮把他們打散,一炮就能把他們嚇的遠遠的,我就帶著陸戰隊上去抓奴隸。」,阿里漢恩少校跨進舢板,大聲喊道。

    范馬力基上校看阿里漢恩少校著急的模樣,搖了搖頭,回頭看了看自己的艦隊,三條一千噸以上的武裝商船,一共七十二門鑄鐵大炮,還有一些青銅大槍,下令各船做好炮擊準備。

    獨孤信按照張金蓮的吩咐,帶著人在離寨兩里的位置坐定,等著紅夷送上來打。

    一眾莊丁坐定下來,笑著看著被俞野農帶人綁了拉回寨子的陳若虛老爺子,鼓著腮幫子大罵。

    俞野農一副雲淡風輕的模樣,充耳不聞的笑嘻嘻的向大家打著招呼,帶著一眾醫生撤回寨子。

    田明和李得勝已經在疫棚外列陣。疫棚當時選的也是和寨子兩里多一點點,和獨孤信正好互為犄角,在大佛郎機的『射』程範圍。

    阿里漢恩少校很成功的帶著第一批隊伍登陸了,膽小的支那人居然沒有上來騷擾,這很正常。

    坐在岸邊的礁石上,阿里漢恩少校研究著面前一座粗糙的碼頭的構造,派了人去檢查碼頭上一條小小的,明顯是空船的中國式小海船。

    約莫半個時辰後,陸軍少校阿里漢恩的六百陸戰隊員全部上了岸。

    見兩里外支那人居然列陣列的很緊密,阿里漢恩少校派旗手朝著大船的方向搖了旗語,要范馬力基上校開炮。

    范馬力基上校苦笑著放下望遠鏡,對身邊的大副道:「看來今日阿里漢恩少校要吃一塊生牛排了,各船放一排炮,我們幫他煮熟來。」

    已經下錨停穩,打開炮門做好炮擊準備的三條荷蘭武裝商船船艙裡,發炮指揮員揮舞著指揮刀大聲下令,「一號,二號,三號……。」

    砰!砰!砰!砰!砰!砰!……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