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玄幻魔法 > 重生之女醫修行散記

正文 第五十二章 文 / 赫連月籮

    且說一人二獸又經了不少波折,方尋到越省竹山腳下一戶姓徐的醫家。前世的筆記上說,她是南宋時遇到徐大夫的,琳琳覺得時間太久,本來沒抱什麼希望,這麼多次戰亂,南宋末年十萬人殉國,明末清初近億漢人被殺,又及後八卦聯軍侵華、日本侵華戰爭等數次戰爭,又有多少人家還能在原地待著呢?

    琳琳到徐家的時候,徐大夫正帶著一個小男孩在院子裡曬藥呢。徐家是個挺簡單的農家宅院,正屋有三間屋,西廂有兩間,一間似乎是臥室,另一件好像是廚房,廚房的旁邊還搭了個草棚,草棚下有個大灶和一個小爐子,東邊有個月亮門,後頭種了些草藥,南邊也有兩個房間。院子挺大,不過此時曬滿了各種藥材,倒讓人覺得有些擁擠。若不是門口貼著中藥房三個字,還以為是哪個老農的院子呢!

    琳琳敲了敲半掩的大門,徐大夫抬起頭,老大夫看著面色很好,像是五六十歲的樣子,看見背著書包的琳琳,以為是誰家小姑娘來給家人求醫的,「進來吧,小姑娘,有什麼事兒?」那小男孩年紀小,還有些怕生,躲在老大夫後頭看琳琳。

    琳琳眨著大眼睛裝可愛,「爺爺你好,我是齊省來的,請問爺爺是姓徐嗎?」

    看見有小姑娘賣萌,老爺子的口氣也輕了不少:「是啊!你叫什麼啊?」

    「我叫林琳。請問爺爺家是從宋朝就在這兒住嗎?」

    老爺子有興趣了,「你怎麼知道?」除了老一輩見過族譜的人知道,其他知道的人還真不多。

    「那就對了!」琳琳從書包裡拿出一封信,雙手遞給老爺子,「徐爺爺您好,我是想來拜師父學醫的,這是我家裡先人留下的信。」

    老大夫接過信,信紙有些發黃,還是用豎版的繁體字寫的,信裡寫明了前世和徐家先輩的相識,還說明留下了什麼信物,據說前世送給徐家的是一個搗藥罐,是極寒之地的萬年石做的,通體冰涼,處理藥材的時候可避免搗藥時摩擦和撞擊產生的熱量對藥性的損傷——前世似乎早就料到有今日,竟然寫好了個模板,赤焰只是在上頭用術法補充了收信人的姓和當年的信物。

    老大夫看著信,眼圈兒竟然紅了起來。

    說到竹山徐家醫館,當年也是響噹噹的,在明朝發展最好的時候,分店遍佈越省,還出了幾回宮廷御醫。可到了他這一代,世人重西醫抑中醫。徐家也算是子孫茂盛了,徐大夫有六子三女,孫子輩就更多了,平均每家都有四五個孩子,還有玄孫輩,但讓人遺憾的是,自家竟然沒人願意繼承他的衣缽,他兒女那一輩是出去鬧革命解放全中國,建國之後,孫子一輩都建設新中國去了,再之後玄孫這一輩年紀都不大,小童未定性,徐大夫年紀漸大,擔心徐家這千年醫學傳家斷在自己手裡,便帶了一個略有醫根的四歲玄孫,準備從小熏陶。

    如今看到七八百年前的故人後代到處求師,想來也是家中一度斷了傳承,再想想自己的子孫,悲從中出,只盼著自家的醫學傳承不要斷在自己手裡。至於那個搗藥罐,是徐家的不傳之秘,也只每一代的傳人知道那搗藥罐的好處,旁人是不知道的。

    如今信中醫的人已經不多了,更何況主動求師的孩童。徐大夫已經打定主意要收這個徒弟,但是之前還是要考一考的!

    「澤瀉何解?」

    「《神農本草經》上說,『味甘寒。主風寒濕痺,乳難消水,養五臟,益氣力,肥健。久服,耳目聰明,不饑,延年,輕身,面生光,能行水上。一名水瀉,一名芒芋,一名鵠瀉。生池澤。』《藥性賦》上說,『澤瀉利水通淋而補陰不足。』《本草綱目》上說『去水曰瀉,如澤水之瀉也。禹能治水,故曰禹孫。余未詳。』《唐本草》上說……本草拾遺上說……,千金方上說……」

    徐大夫邊聽邊點頭,小小年紀居然已經背了這麼多醫書,孺子可教!

    又隨手拿了一顆地上晾曬的中藥,「這是什麼,何解?」

    「是柏子仁,《神農本草經》上說,『柏實,味甘平,主驚悸,安五臟,益氣,除風濕痺,久服令人潤澤,美色,耳目聰明。』《本草綱目》上說『養心氣,潤腎燥,安魂定魄,益智寧神。……柏子仁性平而不寒不燥,味甘而補,辛而能潤,其氣清香,能透心腎,益脾胃。』……」

    「《神農本草經》載藥365種,《上經》藥材多言『食之輕身不老』,今藥無此能,何解?」

    「世易時移,古時靈氣足,今世瘴氣多,氣變,土壤變,人體質也變了,自然藥性也變了。」

    「《逆順五體》此書,你還記得多少?」

    琳琳以為是要背書,便稀里嘩啦地開始背,越背到後來,徐大夫就越驚訝,這書其實已經失傳了,《黃帝內經》裡零星地記著些語句,他本意也是考考這些,誰知道這小姑娘竟然從頭開始背,已經背了兩篇了,很多語句現在的確已經失傳!

    琳琳看到老人面色變化,忙磕磕巴巴停了下來,然後說:「後面,好像沒有了。」

    老人有些遺憾,不過,僅僅兩篇也是難得啊!果然也是醫學世家,就算一度斷了傳承,也不可小覷!

    老人又問:「你在家時都背過什麼書?」

    琳琳背得多了,很多失傳的醫書洞府裡都有備份,不過之前琳琳幾人也很小心地挑出還存世的經典,就怕不小心背錯了,咳,《逆順五體》這書是意外。琳琳道:「有《神農本草經》、《難經》、《黃帝內經》、黃帝外——嗯,黃帝內經,」見老大夫沒在意,琳琳呼出一口氣,繼續往下說《傷寒論》、《唐本草》、《本草》等等。

    其實《黃帝外經》的確是有的,都說中醫於外科比不得西醫,只不過是因為歷代當政者的壓迫使然,論

    論先天,中醫的外科也是很厲害的!《黃帝內經》僅十八篇,今人研究了幾百年都研究不透,便是大醫家,也堪堪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更何況三十七卷的《黃帝外經》!外經比內經的篇數要多一倍多,可見中醫初始時對外科的研究更甚於內科,當年華佗還曾為關羽刮骨療毒呢!只是後來一說外科手術,當政者都怕得要死,連帶把要動外科手術的大夫給殺了,一來二去,哪個大夫還敢說外科手術,因此,中醫外科竟至漸漸失傳,尤其是《黃帝外經》,更是知之者甚少,目前也僅僅傳下幾副殘篇。琳琳背過之後,更深感中醫對人體瞭解之深,黃帝外經上所述的外經,真真是牽一髮而動全身,有時看著要死的大病,一個穴位就能醫好。單看是否能窺破其中關節罷了。

    當時琳琳背《外經·七感篇》就曾歎道:「背了外經七感,哪怕以後我什麼都不學,單靠給人治近視眼也足夠活一輩子了!」短則三日,長則七日,近視必好,還沒副作用。更甚者,這篇除了傳統的視覺,還可以給人開天眼!

    天眼就是透視眼,凡人僅十之一二有天眼,傳說中的扁鵲、華佗等幾個神醫據說都可以看透人的五臟六腑,未察脈象已知病因,再對症下藥總能藥到病除。對於沒有x光和各種透視儀器的時代來說,看到人體內部情況的天眼簡直是醫家必備。天眼是可以隨著鍛煉逐漸加強功能的,反之,長時間棄而不用,也可能退化,生來就有這個功能的很少,但百分之二十的孩子可以通過訓練習得。古代中醫世家都喜歡從孩童中挑選弟子,不知道天眼是不是也在考察範圍之內呢?

    自修行後,琳琳亦開了天眼,大概是修煉的緣故,琳琳最先開的是陰陽眼,琳琳膽子小,纏著赤焰幫自己關掉了,待背過腧穴經絡之後,也會時不時看到人體的各種經絡穴位什麼的,琳琳覺得很苦惱,本來一個美女,結果你看到的是怦怦跳的心臟和各種臟器,好悲催,但是赤焰說說,暫時不要關掉,這有助於背書……

    備註:《黃帝外經》有三十七篇,今僅有幾副殘篇,據傳殘篇本為明朝醫家所作。《七感篇》乃作者杜撰,大意是描述、解釋七種感覺及醫治方法。

    天眼:天眼的概念其實是很寬泛的。有時「天眼」指能看到靈界的「陰陽眼」,有時「天眼」指能看到人體內部的「透視眼」,還有時「天眼」指通過手指觸感或是耳朵聽感等不直接依賴於眼睛視覺而「看到」物體的一種方法,有時「天眼」指看到過去未來的神奇之眼。

    台大李嗣涔教授通過十幾年的實驗證明了天眼的存在(上述第三種)。據說在黑市上,天眼的眼角膜可以賣到一百萬美金……有想要瞭解的親推薦看「李敖採訪台大校長李嗣涔」視頻作為入門知識,之後如果有想要深入瞭解的可閱讀李嗣涔教授的相關書籍。因為李嗣涔教授通過訓練可以讓有天份的孩子打開天眼,剛好我在查閱天眼資料的時候發現傳說扁鵲和華佗是有天眼的,我就在想,十之一二的比率(每個年齡段比率不同),和大醫家培養弟子從小培養是不是有一定的關聯呢?所以就有了本中所述的「開天眼」外科。(這個概念是作者最近看到的資料中瞭解到的,前段時間就在讀相關的書,因為癡迷,一直在看,更新晚了,不好意思哈。)

    最後,不建議大家嘗試開天眼,不小心開了也不要告訴別人,百度上說,黑市有人用非法手段取得天眼的眼角膜然後賣掉,很可怕。咱們這樣的凡人,瞭解一下各種奇聞異事就滿足了,真接觸到怕就要嚇死了。

    2014-01-26赫連月籮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