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烈祖

正文 第一章 楊家的經,很不好念 文 / 呂大師

    站長推薦:在現在這個高消費的時代,一分錢能幹嗎?點這裡就知道了!!!

    猶豫什麼?快來加入百度錢包的活動優惠中吧!!!

    淮南道。揚州。

    揚州自古就是兵家重地,別稱廣陵郡,素有「竹西佳處、淮左名都」之稱,與六朝古都忭州(註:即建康城,南京舊城)遙相呼應。

    李正倫在弘農郡王府,再一次見到了楊行密。

    比起早前在濠州、剛剛受到葛從周重創之時,楊行密的臉色已經好看了許多,也不知道這是因為他首次見到自己的幼子楊瀛、心情大好所致,還是吳廷紹的醫術果真那麼神奇、不到半個月已讓楊行密傷勢康復過來。

    郡王府遠沒有想像中那麼奢華,府中所有的傢俱、器具,一切從簡,至於侍婢、奴僕,加起來恐怕都不到二十人。可見楊行密雖然已成一方諸侯、名震天下,卻是克己律己、生活節儉,不忘發跡前的卑微出身。

    當然,楊行密對於安全問題,則是看得重之又重。黑雲都衛嚴陣以待的守衛王府四周,府內亦有一隊隊的都衛,隔三差五的巡邏經過。

    這一晚上,楊行密首開家宴,李正倫自然也要列席。席中倒是見到了楊行密的正室、楊千尋的生母朱夫人,另外則是史氏、楊渥,以及楊行密另外一個年約七、八歲的小女兒。

    席間的氣氛頗為沉悶。楊行密只顧對著史氏噓寒問暖,而對於漸漸人老珠黃的朱夫人,則是有一句沒一句的,似乎懶得搭理她。楊渥及楊千尋則乖乖的埋頭吃飯,除了楊行密與他們說話時,才放下碗筷,端端正正的坐著、傾聽家訓。

    李正倫坐在楊行密的小女兒身邊,卻是情不自禁的想要去逗她。

    這個小女孩,聲音甜甜的,人也可愛極了,看見李正倫就跟發現新大陸似的,眼睛老是好奇的打量著他。想來她正在奇怪,這個突然多出來的哥哥,是打哪兒冒出來的。

    李正倫還注意到小女孩看著桌上的一塊雞腿,想夾又不敢夾的樣子,大感有趣,就將雞腿夾到她碗裡,逗著她道:「小妹妹,叫什麼名字?」

    這話一出,所有人吃飯的動作都停了一下。李正倫這才知道自己疏忽,這時代的女孩,很少有真正屬於自己的名字。楊千尋個性好強,非要給她自己也起一個,還遭家人數落了一陣呢。

    小女孩啃了一口雞腿,這才開心的道:「你這人真逗,我當然是叫楊二妹啦。你叫什麼名字呀,光頭哥哥。」

    李正倫莞爾一笑。他現在其實已經長出一些頭發來,就如後世的平頭差不多,但和這時代「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的「長髮人」相比,倒還真是個「光頭」。

    「沒大沒小的,叫二哥!」朱夫人的臉色頓時冷了下來,伸手就給了楊二妹一個耳光。

    楊行密眉頭微皺,卻是沒有吱聲。

    楊二妹委屈極了,想哭又不敢哭,努力的控制著自己的眼淚不掉下來。然後還要站起來,恭恭敬敬的叫李正倫一聲:「二哥,對不起……」

    李正倫心裡登時酸楚難當,痛似錐心。他狠狠的看了朱夫人一眼,隨即甩掉碗筷,道:「這頓飯我不吃了!我們走!」拉著楊二妹的小手,就往外走去!

    李正倫此舉,不啻於還了朱夫人一個重重的耳光!

    楊千尋大吃一驚,想要叫住李正倫,卻已來不及了。楊渥則心中暗喜,嘴角露出難以察覺的笑意。

    楊行密怔了一怔,看著李正倫離開的背影,有些出神。

    朱夫人見楊行密沒有表態,又覺得自己顏面掃地,也是憤憤的站了起來,道:「這個家,真是越來越沒有規矩了!」也不知她是對李正倫表示不滿,還是話中有話、暗斥楊行密只寵小妾而冷落了正室。說完話,也離了宴席。

    **************

    這個時候,已至年關。揚州城的大街上,張燈結綵、人聲鼎沸。

    李正倫在川流不息的人群中,帶著楊二妹邊逛邊玩、邊吃東西。

    楊二妹的小手,將李正倫拽得緊緊的,另外一隻手,則拿著兩串冰糖葫蘆,伸到嘴邊舔了幾口、又舔了幾口,就是不捨得去咬,小模樣可愛極了。

    李正倫心中感慨,小孩子的委屈來得快,去得也快,天性率真。但若長期生活在朱夫人這個老女人的淫.威之下,早晚有一天會心裡壓抑、變得如楊渥那般變.態。

    他倒是懷疑楊千尋是怎麼長出的慈悲心腸,或許因為她是朱夫人的親骨肉、且是最後一個親生孩子,朱夫人對她格外優容的緣故;又或許是她比較幸運,很小的時候就跟在吳廷紹身邊,是以才逃過一劫。

    「二妹,我喜歡你叫我光頭哥哥,以後啊,只要你高興,怎麼叫都行。」

    「嗯。」楊二妹用力的點點頭,看了看手裡的冰糖葫蘆,像是做出什麼重大決定似的,分了一串給李正倫,道,「哥哥,你也吃。」

    七、八歲的小孩子,那點與生俱來的靈性,還沒有完全消失,自然能敏銳的感覺到,誰是真心的對她好,而她也會用自以為最好、最真心的方式,作為回報。

    「好!」李正倫心中大愛,恨不得將楊二妹緊緊的抱在懷裡,一口氣跑上幾里路。

    ***************

    弘農郡王府。

    楊行密擁著史氏而眠,在他的印象中,已經很久沒有體會到這個賢惠的女人,給他帶來的寧靜與溫馨,以及那股子野性的沖

    衝動。

    夫妻倆就那麼靜靜的躺在床上,你看著我,我看著你,半天無話。

    直到床前的油燈燃盡,整個房間陷入黑暗之中。

    楊行密的呼吸,就開始急促起來。

    史氏當然知道這是楊行密的哪種反應,輕輕的從他懷裡蹭開,道:「老爺,妾身想給瀛兒改個名字,你若依了妾身,妾身便也、依了你。」

    楊行密大惑不解,道:「瀛兒這個名字,不是很好嗎?為何要改?當初前軍形勢凶險,還都有賴瀛兒的好兆頭呢。」

    史氏笑呵呵的道:「如果這次,還有更好的兆頭呢?」

    「哦,更好的兆頭?」

    史氏遂將在大悲寺當日難產,以及李正倫如何步步誘導、助她危難之中、分娩成功一事,細細的說給楊行密聽了。然後才道:「老爺,你說浩兒這孩子,他是不是很神奇呀。他說生男孩,妾身果真生了男孩,他說瀛兒是真龍天子,那豈不就是……」

    楊行密伸手截斷史氏的話,想了想,道:「那就依你,改個名字吧。」

    史氏笑道:「改什麼好呢?」

    楊行密亦笑道:「你這個念頭由來已久,想必心中也早就取好名字了吧,快快說來給老爺聽聽。」

    史氏道:「按照浩兒的說法,瀛兒是真龍天子演生而來的,不如就叫他『龍演』,怎麼樣?」

    楊行密啞然失笑,道:「好是好,不過現在取這個名字,不是很好。你知道的,老爺我壓力大啊。」

    史氏自然知道楊行密的意思,若直接將楊瀛改成「龍演」,等若是冒天下之大不韙,告訴天下眾人,他楊行密有不臣之心。到時候,朱全忠就師出有名,約盟各路方鎮、群起而攻之,則淮南一地,又不得安寧了。

    不過史氏顯然也早有了折中之法,道:「那不如就暫且先叫『隆演』吧,等日後老爺你隆登……喔……」

    最後一身嬌呼,卻是楊行密已經吻上她的雙唇,叫她渾身酥麻,無力再言。

    一番**之後,史氏調息良久,忽然小心翼翼的道:「老爺,今天吃飯的時候,你不會生浩兒的氣吧?他畢竟第一天來,不懂規矩也在所難免。」

    楊行密微笑道:「我又怎可能會生氣呢。年輕人就該有年輕人的血氣,這樣才有資格當我楊行密的兒子!說實話,晚飯那一陣,我看到浩兒憤怒而走,還真依稀的從他身上,看到了幾分自己少時的影子。」

    史氏就心中一鬆、不再多想,沒多時,她已伏在楊行密寬厚的胸懷中,沉沉睡去。

    但在暗夜之中,楊行密的眼睛,卻一直沒有合上。

    不知為何,楊浩讓他有種很難掌控的感覺!尤其是聽史氏說出「在大悲寺分娩」時、那一段經歷之後,更加叫楊行密平添了幾分憂慮。

    若換了以前,楊浩越是了得,楊行密就越是開心、寬慰。可是自從挨了葛從週一記「山河碎」之後,吳廷紹想盡辦法,也只能讓他勉強壓下傷勢,至今都沒有很大的起色。以他現在的情況,只夠應付普通的士卒,對上真正的高手,幾無一戰之力。這讓過慣了戎馬生涯的他,深深的湧現出一股無力感!

    他有時候甚至忍不住要想,自己會不會時日無多?需不需要開始安排後事?

    第二日,吳廷紹來給楊行密繼續施針療傷。

    楊行密似漫不經心的提到「楊浩」,然後問道:「廷紹,你遍覽醫術、見多識廣,可曾聽說過有浩兒如此詭異的手法?」

    吳廷紹亦大為驚歎,道:「確實是聞所未聞,聽起來既像是失傳已久的『祝由術』,又像是道門的『幻術』,但再往深一步探究,就會發現二郎君的手法,環環相扣、步步相銜,似有一套極為嚴謹的步驟及體系。要我看,此術比起『祝由術』、『幻術』,尚要高出一籌不止。也不知道這小傢伙,到底是從哪裡學來的。」

    楊行密神色凝重,道:「此事你負責跟進一下。但你要謹慎去辦,浩兒心思玲瓏、容易胡思亂想,切記因此而影響到我們的『父子情誼』。」

    吳廷紹跟隨楊行密多年,自然聽得出弦外之音。郡王本身應該是極喜歡楊浩的,但楊浩此人太過神秘,給人感覺不好控制,是以郡王才想通過自己,去更深的觀察他、考察他。

    另一方面,郡王又是重信守諾之人,他既然答應了慧空方丈收楊浩為義子,就必然會不惜一切的去維護楊浩、照顧楊浩。但這必須有一個大前提,就是楊浩要很乖,乖到永遠不會威脅到楊家的正統嫡親!

    吳廷紹想想都替郡王頭疼,當初要是聽他勸告,不收這個義子,又哪來現在的這麼多麻煩?

    所謂請神容易送神難,要是郡王出爾反爾,無端端切斷了與楊浩的父子關係,不但慧空方丈那邊無法交待,而且還會有損威望,就連追隨郡王多年的一眾部下,只怕也會有所微詞。

    不過,徐溫徐敦美,應該是一個例外。當初他也是持反對意見的,在這一件事情上,也許徐溫能幫得上忙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