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重生之盛寵

正文 第016章 牡丹 文 / 容默

    016牡丹

    約莫一刻鐘之後,太皇太后終於姍姍來遲。謝瑤早已將這位姑祖母的面容銘記於心,因而此時此刻她並未好奇地抬頭,只是規規矩矩地同眾人一起行禮。

    太皇太后落座後只說了一聲免禮,之後,便要眾人自在說話,酒過三巡後再一同去賞花。這就是太皇太后的體貼之處了,她知道這些姑娘們定是一早上便餓著肚子趕進宮的,這時候肚子裡只怕早已經唱起了空城計。

    眾人感激不已,紛紛感歎太皇太后仁德,不少人藉機上前謝恩敬酒,謝瑤卻彷彿釘在座位處一般一動不動。

    她在很認真地吃東西。

    面前的矮案上擺著四樣蒸菜,四樣涼菜,四碟點心,一壺果漿。謝瑤早上墊了肚子,此時並不是很餓,一樣嘗了一口後便有一下沒一下地夾著碟子裡的花生放入口中。熱菜早已經涼了,味道還不如宮外的廚子。倒是幾樣小菜,樣樣都很可口。

    她正無聊地等著太皇太后叫大家一起去賞花,一旁的謝琢忽然對著她道:「這位便是四妹妹吧?」

    謝瑤一怔,忙放下筷子,「是。三姐姐好。」

    謝琢比她大一歲,五官生的平庸,甚至連端正都稱不上,但她一直笑呵呵的,一看就很討人喜歡。

    謝琢點頭笑道:「四妹妹客氣了。我老早就聽說過你,只是可惜一直沒有碰著。妹妹生的可真好看,不知小字為何?」

    謝瑤:「單字為瑤。」

    謝琢爽快道:「那我就叫你阿瑤好啦!咱們歲數差的不大,姐姐妹妹相稱太過麻煩,你就叫我阿琢如何?」

    謝瑤猶豫了一瞬,從善如流地改口喚道:「阿琢。」

    小女孩之間交換了閨名,好像便突然熟悉起來了一般。謝琢笑了笑,毫不見外地問道:「你方才和六殿下說了什麼呀?」她在邊關長大,聽不懂漢話。

    「只是簡單地請安而已。」謝瑤隨意應付了一句。

    「哦!」謝琢卻談性十足,「你看,大姐姐跑去和六殿下說話了呢!」

    謝瑤有些意外地順著她的目光看去,果然看到謝瑾正在纏著元諧說話。兩個人還都是孩子,倒談不上什麼男女之防。不過謝瑾此舉還是太過大膽了。

    謝瑾會主動去找元諧說話,的確出乎謝瑤的意料。她沒有想到,謝瑾這樣討厭漢人,卻願意主動親近一身漢服、滿口漢話的元諧。難道元諧真的有那麼大的人格魅力,能讓謝瑾拋去對漢人的成見?

    她忍不住多看了他一眼。稀疏的陽光下,他面如白玉,溫和地與謝瑾談笑風生,當真是如神仙一樣的人物。

    謝瑤收回視線,淡淡地附和了一句,「是啊,倒是想不到,大姐姐投了六殿下的眼緣。」

    謝琢輕輕的「切」了一聲,「哪兒呢!那是六殿下脾氣好,對誰都十分寬厚。」

    謝瑤不願同她多談元諧,正想轉移話題,就聽宦官高聲通報了一句「皇上駕到——」。除了太皇太后之外,所有人都立即起身跪下,元諧也上前迎駕,向皇帝行禮。

    好在先前有元諧打基礎,等她見到元謙的時候,謝瑤已經沒那麼激動了。起碼她能按捺住自己細細打量他一番的衝動,老老實實地低下頭。

    她真的太意外了。前世元氏有壓著她,沒叫她進宮,沒想到竟然錯過了這麼多。

    皇帝一來,宴上的氣氛立即一肅,連活潑的謝琢也不敢多說一句話了。謝瑤倒得了個清靜。

    等到元謙象徵性地說了兩句話,氛圍才漸漸恢復了先前的熱鬧。但無一例外的,大家都用眼角餘光偷偷的打量著這位年輕的帝王。

    謝瑤也未能免俗。她藉著喝果漿的姿勢,飛快地打量了元謙一眼。叫她吃驚的是,元謙的目光竟然也落在她的身上!

    謝瑤有點嗆到了,強忍住咳嗽的衝動,好歹沒有御前失儀。

    她悄無聲息的,沒想到太皇太后卻發現了她,跟一旁的柳姑姑說了句什麼,就見柳姑姑點了點頭,朝她這邊走來。

    謝瑤今天遇到了太多意外之人,意外之事,連續出了好幾個小狀況。不過她畢竟不真的是一個六歲的孩童,沒有那麼容易情緒化。她鎮定的跟著柳姑姑向主座走去,姿態優,禮儀周到,讓旁觀一切的謝琢不由得懷疑,謝瑤真的只是一個卑微的庶女?她年紀雖小,可看那氣質做派,分明比謝瑾那個真正的嫡女還要高貴端莊上百倍。

    謝瑤走近了才發現,太皇太后不單叫了她一個,謝瑾和元諧也一併來到了太皇太后面前。

    近看太皇太后,她梳著高高的髮髻,保養得宜的臉上看不出一絲歲月的痕跡,面容溫和,好像慈愛的鄰家婦人。但在場沒有一個人敢輕視這位歷經四朝的女中豪傑。

    因為輕視太皇太后的人,已經死絕了。

    謝瑤規矩地行禮問安,出於穩妥考慮,她說了鮮卑語。只見太皇太后滿意地點了點頭,說的卻是漢話,「好孩子,你叫什麼名字?聽彥和說,你的漢話說的不錯。」

    謝瑤神色不變,乖巧地答道:「回娘娘的話,奴婢名為阿瑤。」說罷又對元諧一禮,「六殿下謬讚了。」

    「阿瑤嗎?」太皇太后扭過頭,對柳姑姑笑道:「這可不就是你教過的那個孩子?難怪如此懂事。」

    柳姑姑和謝瑤雖然沒有師徒之名,但柳姑姑教導過她幾天,謝瑤也算是她的半個徒弟了。謝瑤被太皇太后誇獎,柳姑姑也覺得面

    面上有光。她嘴上連稱不敢,心中卻是對謝瑤更高看了幾分,先前隱有的托大之意也漸漸地偃旗息鼓了。

    簡單聊了幾句後,太皇太后起身道:「走吧,咱們去園子裡逛逛。」

    一旁御座上一直不吭聲的皇帝連忙站起來跟上,親自扶著太皇太后,乍看好一幅天倫和樂的景象,謝瑤卻深知元謙成年後急欲擺脫太皇太后控制的痛苦。

    想要站在權力的最高峰,總歸是要付出代價的。

    就像現在的元謙,隱忍的功夫做到了極致,看不出一絲一毫對太皇太后專權的不滿。

    就連御花園中擺滿了的各色鮮花,也都是皇帝為了讓祖母開心,特意派人從南方運過來的。其中以艷麗奪目的牡丹最得太皇太后的喜愛。跟著的這些人都是些人精,一個個順著太皇太后的心意誇起了皇帝的孝順,把這些牡丹讚美到了極致,甚至連瑤池荷花都不能與之相提並論。

    「好了好了,你們慣會哄我。」太皇太后擺擺手,忽然指向謝瑤,笑道:「瑤丫頭是從南邊兒過來的,聽聞洛陽牡丹最是聞名,你說說,這些牡丹與之相比如何?」

    謝瑤被點了名也不驚慌,上前一禮,方認真答道:「此花甚好。」

    她說的簡潔明瞭,但卻並無新意,仍舊是在誇讚這些牡丹。不僅圍觀的眾人沒把她的回答當回事,就連太皇太后眼底也隱約流露出失望之色。

    禮儀雖然周到,但若失之靈活,那便是死板了。

    誰知謝瑤卻不緩不急地補了一刀:「但此花雖好,卻不及洛陽萬一。」

    所有人都愣住了,沒想到這小丫頭片子竟然這般不識抬舉,敢說皇上送給太皇太后的牡丹不夠好!

    圍觀眾人紛紛用一種同情而惋惜的表情看向這個漂亮的小姑娘,謝瑾更是幸災樂禍,一副「你嫌命長了吧」的表情。

    柳姑姑也擔憂不已,主動為謝瑤說起了好話,甚至跪下道:「啟稟太皇太后,謝家四姑娘還小,衝撞了娘娘和皇上,都是奴婢教導無方,還望娘娘息怒。」

    她畢竟是奴婢,就算在太皇太后面前有幾分臉面,也不能未經主子問話便主動說話。所以柳姑姑這才先跪下請罪,太皇太后就算是有天大的火氣,也不會當著大家的面做的太難看了。

    誰知出人意料的是,太皇太后不但沒有發怒,反而大笑起來,「說得好,說得好啊!」

    在場的所有人都懵了,不明白太皇太后唱的這是哪一出。

    只見太皇太后撫掌笑道:「阿瑤說的不錯,此花雖然也是從南方快馬加鞭運送過來的,但早已失之鮮活,不過明日黃花,算不得什麼稀罕。」

    剛才上趕著阿諛奉承的人這才發覺,原來他們的馬屁都拍在了馬腿上,根本沒弄清楚太皇太后的心意上前就誇,實在是太愚蠢了。

    要說此時最尷尬的當屬皇帝了,他精心準備的牡丹卻被太皇太后三言兩語說的一不值,當真是顏面掃地。誰知元謙卻毫無異色,反而十分淡定從容地向太皇太后請罪,「這都是孫兒的疏忽,只想著皇祖母思念家鄉,看一看南方的花兒也是好的,不想卻弄巧成拙。」

    太皇太后親自扶起元謙,十分和藹地笑道:「皇帝說的這是哪裡話?難為你一片孝心,哀家欣慰不已。只是略有感慨,此生恐是難能回歸故地……」

    元謙淡淡一笑,不見不被怪罪的釋然,也沒有一絲對老人家感慨起來的不耐煩。他墨眸漆黑,好似一潭古井,無波無瀾般平靜地回答:「皇祖母何出此言?多聞南地溫暖,孫兒願奉皇祖母南巡。若是皇祖母願意,遷都洛陽也未嘗不可。」

    他說的輕巧,眾人卻無不變色!就連謝瑤也不由心底一沉,暗道不對!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