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重生之盛寵

正文 重生之盛寵第31章 文 / 容默

    第31章

    打發走了芷萱,本應是好事一樁,可謝瑤這一日卻有些高興不起來。

    她看到了自己不太想看到的東西。

    謝瑤的祖父謝沛告老還鄉的折子上了兩年多,總算被太皇太后批了下來。謝瑤現在是家中主事,聽了消息就打算去找父親商量一下該如何迎接祖父,誰知在去前院的路上,她竟看到了三姑娘謝琢。

    謝琢不知怎的,竟跑到了謝珩的院子裡。兩個人坐在門檻上,勾肩搭背的在一處喝酒。

    這種感覺……怎麼說呢,就跟看到劈腿的渣男一樣噁心。

    她沒想到謝琢竟然會是這種人。當面跟謝瑤他們好,背地裡又跟謝珩稱兄道弟。

    她想安慰自己,謝琢是將門之後,只是為人豪氣了些,不拘小節而已。誰知映雪卻悄悄的告訴她,她老早就發現謝琢偷偷去看過謝瑾幾次,還給謝瑾送過東西。映雪怕謝瑤生氣,就一直壓著這件事兒,沒敢告訴謝瑤。

    這回就沒什麼話可說的了。

    感情她唯一的「朋友」,也是個兩面三刀的主兒。

    這件事對謝瑤的刺激不小。從前院回來後,她就窩在房裡發呆。

    映雪不會說話,映霜大著膽子來勸她,說謝琢畢竟是寄人籬下討生活,常氏這邊有寵,元氏那邊佔著名分,謝琢誰都不能得罪,也是常理。

    謝瑤心知她說的有道理,只是心裡憋得慌。她搖搖頭,歎道:「我不是為了謝琢那種人傷心,我只是恨我自己,怎的就這麼對她放鬆了警惕?實在太過大意了。一旦她有什麼壞心……」

    映霜安慰道:「四姑娘已經做得很好很好了,哪能事事都周全呢?」

    謝瑤道:「你不知道,看著阿弟那呆呆的樣子,我心中仍會時常感到自責。終歸還是我太過大意了。在這深宅大院裡,哪有什麼信任,哪有什麼朋友呢……」

    所有人,最終都不過是為了自己的利益活著罷了。

    經過此事之後,謝瑤又成長了不少。而讓映霜稱奇的是,謝瑤和謝琢似乎仍同過去一般親密無間,不得不讓她讚歎謝瑤的肚量和……演技。

    謝瑤很愛和映霜談天,因為映霜和映雪一樣忠心,腦子卻更為靈活,不會有雞同鴨講的感覺。謝瑤在她面前並不忌諱,直白道:「最好的報復,不是現在就拆穿她。而是讓她真正把我當成知心朋友的時候,再讓她嘗一嘗我今日的滋味。」

    就像她對待芷萱一般,謝瑤容著芷萱在那裡自以為把狐狸尾巴藏得好好的,然後在芷萱的心變大了、真的想把她當主子的時候,再毫不留情地拆穿她,讓她的美夢瞬間破碎。這可比謝瑤當初在平城直接把芷萱丟下狠多了。

    映霜讚了謝瑤一句,因心中坦蕩,不曾有過慌亂之色。謝瑤見了就笑:「好霜兒,你可儘管放心。但願我這些手段,永遠都不會用在你和映雪身上。」

    但經過謝琢一事,謝瑤已經不敢相信任何人了。她最相信的,還是她自己。而能給予別人的所謂信任,都有明確的度,不會越過雷池一步。

    很快就過年了。這一年,祖父謝沛告老還鄉,一家人得以團聚。元氏不知道怎麼想的,三十那天,把婆婆高氏給接到了府中。

    鮮卑人是遊牧民族出身,原本並不過年的。只是近些年漢化的厲害,也都過起了漢人的節日。

    為了準備新年,這些日子可累壞了元氏。她折了一雙兒女,府裡插不上手,只好到外頭四處交際,用自己的私房到各處打點。謝瑤早就聽說,但並沒有攔著。說到底外人領的是元氏的情,又如何不念著他們謝府的好?損人不利己的事情,謝瑤不會去做。

    相比之下,謝瑤和常氏等人倒顯得清閒了許多。府裡的奴才們個個猴兒精,很多時候謝瑤還沒想到、或者剛想到的,他們就給辦好了。因此謝瑤主持的第一個新年過的圓圓滿滿,沒出半點的岔子。就連站在她敵對方的元氏都不得不感慨,常氏生了個能幹的姑娘。

    元氏不是突然轉了性,看謝瑤就順眼了,而是她實在無能為力。她不得寵,膝下兩個孩子又不爭氣,和謝瑤一個小丫頭爭權?元氏丟不起那個人。

    而且她怕的不是爭,而是爭不過。

    左右謝瑤再過幾年就嫁出去了,她一個姑娘家,總不能攥著一輩子的權吧。

    再者說句實話,謝瑤安排起吃穿用度來,從不曾短了她這個嫡母半分,元氏心中也是有數的。漸漸的,她對謝瑤母女就收斂了不少,不再似從前那般動輒打罵。偶爾見面時,也對她們禮遇幾分。

    謝瑤對這樣的狀況很是滿意,雙方各退一步,既全了面子,又沒損了裡子,豈不是好事一樁。

    再說常氏自打經過謝璋的事情,人也漸漸的硬氣了起來。就算她將來嫁出去了,也不用再憂心常氏了。

    謝瑤最近真是沒什麼可擔心的,她嫌冬天太冷,就縮在屋子裡頭,整日研究美食,不知不覺的圓了一小圈,瞧著就眉目喜人。

    過年了,謝琅也從官學回家。他平日不在家中,尚不能習慣一向活潑的小弟變成那副樣子,免不得時常傷感。謝瑤心知謝琅重情,屢屢勸慰兄長。漸漸的,謝琅似乎解開了心結。但有一日,謝琅忽然問她,「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為何總有人不明白這個道理,非要挑出是非來才肯罷休呢。」

    兄妹兩個相依著坐下夜空下,謝瑤怕冷,往謝琅身上靠了靠,歎道:「這世上有很多不可調和的矛盾,是我們無可奈何的。比如鮮卑人對漢人,比如並非一母

    母所出的兄弟姐妹之間。阿兄,我們可以不惹事,但絕不能怕事,你說對不對?」

    謝琅道:「阿瑤,你說的不錯……過去我真是太不成熟了,直到阿璋這回出了事,我才知這世上人心險惡。我身為兄長,真是愧對你們兩個。」

    謝瑤搖頭道:「阿兄不必如此自責,你在外面好好的,就是阿瑤最大的心願了。」

    誰知謝琅卻道:「阿瑤,等過了年關,我想跟著聶伯伯去軍中歷練。」

    謝瑤嚇了一跳,忙道:「怎麼了?阿兄不喜歡讀書嗎?」

    謝琅認真道:「倒也不是,只是比起讀書,從武或許更適合我。」

    他見謝瑤一副不放心的樣子,只好解釋道:「同一個家族裡只能有一個爵位繼承人。看現今這情形,爵位八成要落到阿父頭上。到咱們這一輩兒……過去我想著憑自己的真本事闖出一番事業,這爵位不要也罷,可如今我不得不為你們著想。這個爵位雖不顯赫,卻能保證一生衣食無憂。我私心想著,決不能落到狠毒的大兄頭上。」

    「阿兄所言極是。可若要襲爵,阿兄為何要去從武?」留在家中在謝葭面前刷存在感,豈不來的更容易?

    有前世的陰影在,謝瑤實在是怕謝琅在戰場上有個好歹。

    謝琅搖頭道:「非也。我是希望……由阿弟來襲爵。」

    謝瑤心中一驚,剛要反駁,卻突然發覺這是個無從辯駁的好主意。若謝璋還是以前那個遛狗逗貓的性子,她定是不依的。只是謝璋如今這樣可憐……有個爵位傍身,對他來說可是天大的助力。

    謝琅若留下來走仕途,謝葭很有可能選他來繼承爵位。但他若在外為武將,謝璋的機會就大了很多。

    饒是三九寒天,地凍天寒,此時謝瑤的心裡卻是暖暖的。

    她覺得真好。

    儘管前路漫漫,仍有那麼多未知的風險在等著她。可是這種和家人一起奮鬥的感覺,真好。

    不同於上一世剛剛穿來的迷茫和不自在,她不再覺得謝琅是她的便宜哥哥,常氏是她的便宜娘親,謝璋是她的便宜弟弟。她現在是真心實意的覺得,他們是一家人。

    彼此相愛,互幫互助的一家人。

    無論遇到什麼,她都不是一個人在孤軍奮戰。這種被人關愛著的感覺,曾是她一輩子都無法企及的溫暖。

    謝瑤這方兄妹定心,元氏那裡卻不大痛快。

    若說謝瑤對她還有起碼的尊敬,那麼婆婆高氏對她就太過分了。

    說起來也奇怪,高氏以前尚且忌憚著腰纏萬貫的袁氏,為何對像換了元氏,她就不肯服軟了呢?

    說到底,原來是元氏的一封信徹底惹惱了高氏。

    元氏剛到洛陽的時候,高氏心裡厭煩又來了一尊大佛,對元氏很是不耐煩。元氏自恃長公主身份,哪裡肯依?她在謝葭那裡抱怨了一通,卻反被謝葭責怪不知孝順長輩。從丈夫這裡行不通,元氏就打起高壓的主意。

    在劉嬤嬤的鼓動下,她寫信給京中的福玉長公主,讓姐姐帶話給公公謝沛,稱高氏對自己無禮。

    那個福玉長公主背地裡笑罵宜川愚蠢,卻仍帶了話,特意不給元氏好日子過。誰讓宜川心氣高,當初非要嫁貴族世家,哪怕對方只是個小吏也在所不惜呢。這下,就讓她自食其果。

    謝沛是國子監祭酒,掌管朝中祭祀等典禮。他自認深蒙皇恩,對皇室萬分恭敬。於是他寫信怒罵高氏,結果適得其反,高氏反而更加生元氏的氣。

    從此,高氏在表面上尊敬公主,卻在背地裡常常罵她目無尊長,暗中偏向二兒媳婦袁氏,給元氏小鞋穿。

    妯娌袁氏也看不慣元氏這個大嫂。她在洛陽稱霸慣了,哪裡容得下一個突然冒出來的長公主壓她一頭?袁氏就給高氏出了各種各樣的餿主意,讓元氏心裡不痛快。左右大遼以孝治國,公主也一樣不能例外。高氏自認佔了大義,饒是元氏是長公主,只要是他謝家的兒媳婦,就拿她沒有辦法。

    除此之外,高氏還特意抬高常氏和謝瑤,借此來向元氏挑釁。謝瑤當然不會甘心被這老太太利用,時時刻刻都留著一個心眼兒,以防自己無辜躺槍。

    高氏不知,她借謝瑤來氣元氏,謝瑤也在用她來刷自己的名望值呢。

    漸漸地,高氏寵著謝瑤寵習慣了,竟也漸漸開始對她真格的賣起好來。這還是多虧了謝瑜從中周旋。高氏最疼謝瑜這個孫子,見謝瑜跟謝瑤走得近,連帶著對謝瑤這個便宜孫女也算不錯。偶爾高氏得了什麼好東西,就是忘了謝瑾和謝琦的,都不會少了謝瑤的那份。

    謝璋自打那次重病之後,整個人性情大變,原先皮的跟猴子一樣,現在卻只愛安安靜靜的窩在屋裡發呆。謝瑤不能整日守著他,又不放心謝琢,只好常邀謝瑜過來作伴。長此以往,他們與謝瑜處的極好,就像是親姐弟一樣。雖折了一個謝璋,也算是多了謝瑜這一份助力。

    只是謝瑤經過謝琢一事,意識到人心隔肚皮,做事比以往思慮周全了許多。饒是親密如謝瑜,她也防備了一層,讓謝璋身邊時時都跟了人兒。也不是多疑,只是為了有備無患。這樣幾個月下來習慣了之後,謝瑤不但不覺得累,反而行事更加周全,上下無不讚譽四姑娘處事妥當。

    這般春去秋來,轉眼又是一年過去,謝瑾的禁閉悄悄的解了。可謝葭那邊沒出放話來,謝瑤也不理她,謝瑾一時還是未能出來走動。有回元氏去看她,謝瑾裝瘋賣傻,哭的跟個淚人兒似的,哭著喊著要出去玩兒。元氏看女兒那副長

    不大的樣子,劈頭蓋臉的給了謝瑾一巴掌,恨聲道:「你這沒用的東西,我看是白關了你一年了,還是一點兒長進都沒有!」

    謝瑾恨道:「你們一個個的都說那謝瑤懂事,說我這個不好、那個不好,我到底哪裡比不上那個南蠻子?是你們偏了心眼子,偏生都來怪我!」

    元氏頭疼道:「你個蠢物,如今四丫頭掌著家,我這個主母都跟個擺設的一般,連我都不敢輕易跟她叫板,誰叫你偏要去觸那丫頭的逆鱗?左右你們都是要嫁出去的,忍一兩年,不就過去了?落到如今這般田地,你可是折騰的滿意了?」元氏想起兒子臉上的那一刀就心疼,對謝瑾早就沒有當年那般疼愛了。

    謝瑾冷哼一聲,反唇相譏道:「阿母你怕了那個謝瑤,我卻不怕她。不管怎麼說,我都是嫡長女,將來嫁了人,我的夫君比她的好上百倍,我看她還怎麼跟我牛氣。」

    說起此事,元氏想起今日的正題,忙道:「我告訴你,過幾個月可就是秀女大挑了。你今年剛好掛上了十三歲,該是進宮選秀的時候。我想辦法給你放出來,你可千萬別再想著出去胡鬧,或者沒事兒找事兒跟那謝瑤對著幹,老老實實的學規矩是正經,你可知曉了?」

    謝瑾一聽要放她出去,哪裡還顧得上元氏後來說的那麼多,滿口答應下來。

    元氏見女兒沒心沒肺的樣子,憂心道:「也不知你進了宮,能不能適應宮裡的生活……」

    她本只是隨口感歎一句,誰知謝瑾的反應卻有些激動,「阿母,你這是什麼話?我不就是進宮選秀嗎,幾個月不就出來了。」

    元氏一怔,無語道:「你叫我說你什麼好?你去選秀,難不成還要落選回家不成?當然是要留在宮裡當娘娘了!」

    「什麼?!」謝瑾騰的一聲站了起來,「我要嫁給皇帝?」

    元氏奇了,「怎麼,你不知道?」

    這回謝瑾著急了,「我以為只要嫁給姓元的就行了,幹嘛非得是皇帝啊?我想嫁給六……」

    謝瑾還沒說完,就被元氏狠狠地給堵住了嘴。元氏朝她臉上「呸」了一口,不耐煩的罵道:「死丫頭你不想活了?關了你一年,當真把你關傻了,臉皮也不要了不成?這話是你該說的嗎?我告訴你,你想都不要想,好好地選進宮去當娘娘,回頭伺候好了皇上,給你阿母風風光光的掙個誥命回來,明白嗎?」

    謝瑾一聽就哭了,抹著眼淚掙開元氏,不依道:「我才不!皇上根本就不喜歡我,他都沒正眼看過我一眼!倒是六殿下為人溫和……」

    元氏恨鐵不成鋼的歎了口氣,焦慮道:「你懂什麼,六殿下雖不錯,但哪裡比的上皇上?你不是最羨慕你姑祖母了嗎?只要你在宮裡好好的,將來就能像你姑祖母那樣大權在握,到時候別說處置一個謝瑤,整個天下都捏在你的手心,難道你就不想要那樣的生活?你剛才還說要找一個比謝瑤的夫君好上千倍百倍的,皇上不就是這天下頂尊貴的男人嗎?」

    謝瑾細細品味這話,果真有幾分心動。

    元氏又道:「至於彥和那小子,你就別想了。聽說早先兩年你阿父看中了他,想將謝瑤許配給他,但好像是謝瑤不樂意,這事兒就沒成。結果後來不知怎麼回事,三丫頭的祖父托人說了媒,這事兒前兩個月就定下來了。以後元諧就是你的妹夫,你就不要多想了。」

    謝瑾呆住了,不可置信地說:「六殿下竟然要娶謝琢那個醜丫頭?天啊,他那樣的人物,怎麼能這樣辱沒了他……」

    元氏不贊同道:「你只當謝琢是個簡單的?她能在咱家舒舒服服地長大,那就不是一般的姑娘能做到的。你啊,倒是多跟別人學學,別總是眼高於頂。」

    謝瑾嗤道:「阿母,你別在這裡說風涼話,我有今日,還不是你一手教出來的。如今倒怪我性子不好,當初您看不起別人、到處亂發脾氣的時候,怎麼不見您說說自己個兒?」

    元氏被她頂的肝疼,皺眉道:「你!你這丫頭,慣會氣我!是,你性子不好,是我沒做好榜樣,可是我現在都圓滑了不少,你怎麼還是那麼不長進?」

    謝瑾別過身,不悅道:「阿母,您還是請回吧!您看誰長進,看誰順眼,就認誰做女兒去咯!沒的到這裡找我什麼晦氣。」

    元氏氣呼呼地拍案而起,回到自己屋中,鬱結於心,當晚竟病倒了。她吃了藥,躺在榻上,心想一雙兒女都不中用,她又不討謝葭喜歡。左思右想,只能另闢蹊徑。

    第二天傍晚,謝葭剛從官中回來,還沒來得急換身衣服,就被劉嬤嬤半路截住,稱是太太病了,想見老爺一面。謝葭想想,元氏最近還算安分,見她一面也無妨,便跟著去了。

    元氏瞧著病怏怏的,看起來不像是裝的。謝葭道:「你既害了病,便好生養著,叫我過來又是為了什麼?」

    出乎謝葭意料的是,一向強硬的元氏竟然做出一副「我有罪」的樣子,說自己病中不能服侍夫君,常氏孩子多,年紀又大了,竟是起了再給謝葭納一房妾室的心思。

    元氏賢惠道:「老爺若是在府裡有看的順眼的丫頭,就挑出兩個來開臉。若府裡沒有得眼的,去外頭買來個良家妾亦未嘗不可。」

    老實說,謝葭對現在的生活很滿意,並未想過要納妾。難得見到元氏如此大度,謝葭的直覺告訴他其中定有陰謀。他沒有精蟲上腦,而是十分平靜地回答:「你現今還病著,想這麼多做什麼?安心養病吧。」

    元氏見自己學著常氏的樣子裝了幾下,謝葭對她的態度就柔和不少,心中竊喜,只覺開啟了一道新世界的大門。正要再接再厲,再進一步,就聽謝葭淡淡道:「說實話,我並沒有這個心思。」

    元氏聽了這話,說不出是高興還是難過。她高興他不想納妾,又難過他竟然願意為了常氏,不要別的女人。

    誰知事實卻與元氏所料不同,完全岔了一個方向。

    謝葭道:「最近我一門心思都撲在差事上,哪裡顧得上這些?你我夫妻多年,我也不瞞你。郡守齊大人上回南巡接駕有功,政績卓越,只怕不出一月,就要高昇了。」

    元氏心中一跳,忽然熱血沸騰起來,竟抓住了謝葭的手臂,急聲道:「這……!這可不是良人的機會嗎?!」

    謝葭極其微妙地一笑,「誰知道呢。」

    作者有話要說:這裡還是萌萌噠存稿君^^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