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重生之盛寵

正文 第42章 文 / 容默

    第42章

    巧秀姑姑頗為為難的看向謝瑤,不知情的見了,還當出難題的人是她呢。

    謝瑤可真心冤啊。

    謝瑤無所謂的表示,「我住哪裡都可以,隨姑姑安排。」

    巧秀聞言明顯鬆了口氣,又問謝瑾的意思。謝瑾很乾脆的指向翁幼雪和魏南珍所在的屋子,鬧著要住那間。

    這下連謝瑤都頗覺頭疼。不管怎麼說謝瑾是她姐姐,此事傳了出去,人家只會說謝家的姑娘跋扈,誰會在意跋扈的是謝瑾還是她謝瑤呢。

    還是魏南珍聰明,站出來打圓場道:「這樣好了,我們這間屋子就給謝大姑娘,我和幼雪妹妹過去和阿瑤住一間。」餘下那兩個秀女,正好和王氏姐妹花另外住一間。

    巧秀姑姑想了想,這樣倒好,只是為難了挪出來的四人。「靜怡軒是沒有空屋子了,要再騰出間房來,就要住到對面的沛然軒。」

    沛然軒較之靜怡軒規格狹小,年久失修,並不是個好去處,但勝在人少安靜。王氏姐妹等人害怕得罪謝家女,滿口答應下來。

    臨走前,小王氏湊到謝瑤跟前示好,「阿瑤姐姐,我們可是為了你搬到沛然軒的哦,回頭我來找你玩兒好不好?」

    謝瑤柔和一笑,「好啊。」

    其他秀女見她竟然這樣好好說話,紛紛上來巴結謝瑤。被冷落在一旁的謝瑾冷哼一聲,甩袖離去。

    被眾人擁簇著的謝瑤,忽然發覺這劇本不對啊……她才剛來就這麼出風頭,這不是標準的炮灰女配路線嗎?

    好容易打發了秀女們,謝瑤疲倦的走進房間,魏南珍貼心的幫她關上了門。她們屋子太小,丫鬟跟不進來,都在外面候著。

    魏南珍幫謝瑤放好行李,溫柔道:「看你也累了,趕緊補一覺吧。」又轉頭對翁幼雪說:「你也是,別到處亂瞧,歇一會兒養精蓄銳,下午才不會累倒。」

    謝瑤稱是,便合衣歪倒在榻上。翁幼雪剛搬來,還在新鮮勁兒上,本還不依,卻也的的確確是累了,沒過一會兒便進入甜美的夢鄉。

    魏南珍見她二人睡熟了,這才起身,輕輕的推門出屋。

    謝瑤眠淺,不可避免的被門扉聲吵醒。但她只是輕輕瞇了瞇眼,沒什麼動作。

    約莫過了小半個時辰,等魏南珍回來的時候,發現謝瑤正坐在床上,迷迷糊糊地看著她。魏南珍手裡端著托盤,見翁幼雪還在熟睡,悄聲對謝瑤笑道:「你醒啦。」

    謝瑤含笑點頭,甩開薄被,趿著鞋子下地,湊到魏南珍身側,「阿姐端了什麼好吃的,這麼香。」

    魏南珍道:「就是小米粥和幾樣小菜。午膳還早著呢,我怕你們餓著,就叫小廚房的人做些粥來,給你們墊墊肚子。」

    謝瑤一看就知道,這幾樣清粥小菜看著簡單,肯定花了魏南珍不少銀子。她們這些秀女還沒名沒分的,使喚宮裡的人可是挺費勁的。她忙道:「多謝阿姐。對了,今日換屋子的事麻煩了不少人,我都叫映霜去打點了,阿姐不要再破費了。」

    魏南珍溫婉一笑,「還是你想的周到。」她放下托盤,道:「幼雪也該起了,再睡多了,晚上睡不著可就不好了。」

    「阿姐說的是。」魏南珍在那裡擺盤放碗,謝瑤便去叫那小懶蟲起床。姐妹三個填飽了肚子,又叫來幾個丫鬟收拾收拾行李,很快就到了下午集合的時辰。

    都是十幾歲的小姑娘,秀女們聚在一起站成幾排,謝瑤不自覺的就有種初中生軍訓的感覺。

    集合後,巧秀姑姑先是來了番下馬威,疾言厲色的說了一通宮規,然後又認真地教起最基本的禮儀舉止,貼心的給每一個人糾正動作。

    幾個年紀小的姑娘不聽話,一會兒吐舌頭一會兒扮鬼臉,人群裡時常傳來大笑聲。巧秀姑姑見管不住她們,一狠心,揪出了小王氏,罰她晚上不許吃東西。見小王氏委屈的哭個沒完,姑娘們才算老實了些。

    出人意料的是,看起來咋咋呼呼的謝瑾卻是這裡面體力最差的,才站了一會兒她就鬧著要坐。巧秀本以為她是嬌氣,沒當回事兒,後來見謝瑾一副站不住的樣子,也怕出了什麼差錯,只得把她扶進去歇著了。幾個不知情的秀女,都在偷偷的罵謝瑾耍大小姐脾氣。

    等到天色擦黑,今日的訓練終於結束之後,翁幼雪禁不住歡呼一聲,左手挽著謝瑤右手摟著魏南珍,拉著她們一起去大廳用飯。幾十個姑娘們洗好手,圍著幾個桌子坐了,都有滿肚子的話想說,瞧見一旁巧秀的臉色,只得嚥回了肚子裡。

    用完晚膳,好容易到了自由時間,可以回房休息了。這個時候大概是晚上六點,古人沒什麼娛樂活動,一般八點就要就寢。等幾十個人都差不多洗漱完,本是該睡的時辰了。可姑娘們累了一天,卻是沒有一點睡意。

    天太熱,秀女們分不到冰,都不樂意呆在屋裡。一個個穿著家居的常服,三五個湊做一堆聊天說地。說的最多的,還是那個不敢提起他名字的九五之尊,皇上。

    有從平城搬過來的鮮卑貴女提起半年前的那場遷都風波,當時可嚇壞了她們。謝瑤她們身處洛陽還不覺得,那時候的平城可是佈滿陰霾,人人都小心翼翼的活著。家人反覆叮囑他們,不可沾上此事。

    翁幼雪不以為然地說:「不就是皇上提出遷都,遭到眾人反對,最後太皇太后和謝家出面拍板定下此事嗎?」

    打平城來的傅蘭冷冷道:「你懂什麼,遷都是大事,豈是這般三言兩語定下來的?」

    &

    nbsp;據說皇帝為了順利遷都,先提出自己要大規模進攻南齊的計劃。南遼北齊兩分天下,國家剛剛穩定下來沒多久,大臣們自然紛紛反對,無人讚成興兵。其中反對最激烈不是旁人,正是皇帝的好兄弟元諧。

    元諧如今雖然尚未封王,但早已在朝中領了差事。他的話是非常有份量的。立馬有大批鮮卑老臣附和元諧,反對南伐。

    但事實上,這不過是兄弟倆做的一場戲。為了政治改革,移風易俗,學習漢民族的現今化,元謙早已下定決心遷都。這一次他提出出兵,並非真心想要伐齊。他早已料到朝中重臣會一致反對,所以所謂的南伐不過是為後來的遷都做準備。只要大臣們同意遷都,他就會放棄伐齊。相比動兵擾亂天下格局,朝臣們自然會贊同遷都作為妥協。

    皇帝親自率領步兵騎兵三十多萬南下,按照計劃中的那樣碰到秋雨連綿,足足下了一個月,道路泥濘,以至行軍非常困難。但是皇帝仍執意下令繼續進軍。大臣們本來就不想打這場毫無意義的戰爭,趁著大雨,再次跑出來阻攔皇帝。

    「要面子」的皇帝非常嚴肅的表示,這次他們興兵動眾,如果半途而廢,豈不是叫後人笑話!如果不讓他繼續揮兵南下,那他也不回平城了,就把國都遷到不遠的洛陽。

    朝臣們聽了面面相覷,沒有人敢第一個說話。皇帝當機立斷,叫他們站隊表決。同意遷都的往左邊站,不同意的站在右邊。

    先前反對南伐的最激烈的元諧率先站到了左邊,躬身道:「只要陛下答應停止南伐,那麼遷都洛陽,彥和並無異議。」

    他這麼一表態,許多武官員也琢磨起來。他們雖然也不大贊成遷都,但是聽說可以停止南伐,也都只好表示擁護遷都了。

    搞定了這些朝臣,皇帝又將平城中的老臣傳了過來。老的不能動彈的,就叫他們的子孫代為面聖。反對遷都之聲還是絡繹不絕,他們搬出了一條又一條的理由,但都一一被皇帝駁倒。許多年輕的老臣之子對平城並沒有老一輩那麼深厚的感情,又聽說洛陽的繁華,心底早已動心,不少都已經倒戈了。餘下還有一些人冥頑不靈,卻也實在講不出什麼道理來,只好說遷都是大事,需要卜個卦確定吉凶。

    皇帝卻堅定地稱,卜卦是為了解決疑難不決的事,可遷都之事已經沒有疑問,無需卜卦。治理天下者應以四海為家,今天走南,明天闖北,沒有固定不變的道理。再說鮮卑先祖也曾幾次遷都。於是經他這麼一說,遷都洛陽成了倣傚先祖的美事。

    在這個安靜的夏夜裡,剛入宮的秀女們在皇宮一隅,你一言我一句的湊出了這有關於皇帝的一出又一出。謝瑤安安靜靜的聽著,有一些事情,她也難辨真假。前世遷都洛陽時她早已入宮,她還幫著元謙出了不少主意。可現今,她是真心不清楚平城那邊的狀況。

    但有一點她可以確定,那就是元謙是鮮卑王朝難得的一位好皇帝。

    若不是英年早逝,他本應有更高的建樹。這其中,她難逃其咎。

    謝瑤心中一跳,忽然懷疑起當初皇帝的死因。那時候他沒日沒夜的處理國事,又親自領兵南下,操勞過度是真,再加上她帶來的打擊,他的確有可能倒下。但他那麼年輕就丟了性命……緊接著諸王又發動宮變,這其中難道沒有蹊蹺?

    耳邊說話聲不斷,謝瑤未能深思下去。小姑娘們的話題又從皇帝遷都時的英明神武,轉移到了對宮中現有妃嬪的八卦上去。

    這個話題顯然更能引起眾人的興趣,畢竟她們這些姑娘選秀的目的就是能嫁入皇家,飛上枝頭變鳳凰。

    眾人早有耳聞,相對於風流的先帝,當今不好女色。皇帝已然及冠,但在偌大的後宮中有封號的妃嬪僅有五人。

    說起這五人,小王氏道:「話說這宮中的妃子好像都是鮮卑人啊,只有一個宮女出身的崔采女是漢人。難道皇上偏愛鮮卑貴女?」

    作者有話要說:來收藏我吧,小天使們~

    電腦用戶戳圖↑↑↑

    爪機用戶戳按鈕→→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