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重生之盛寵

正文 第65章 文 / 容默

    第章

    第二天元謙來的時候,看起來心情不錯的樣子。謝瑤迎上去,笑吟吟道:「皇上有什麼喜事,也說與阿瑤聽聽。」

    她現在開始犯懶了,也不慇勤的幫他換衣服,就叫小太監代勞,自個兒就站在旁邊看著。

    元謙道:「剛從皇祖母那裡請安回來。倒不是朕的喜事,是幾個弟弟的。等過了上巳節,就下詔封他們為郡王。」

    謝瑤有點驚訝,「都封嗎?」之前抻了這幾個皇弟那麼久,結果就這麼一下子都封了?

    皇帝頷首道:「二弟先前封過咸陽王,犯了事給擼了。這次還封給他。三弟仍是河南王。底下幾個小的,打老四開始,就只是郡王。」

    謝瑤拉他進屋,邊走邊道:「那也不差了,總比光頭皇子來的強。」

    「是啊。」皇帝這幾個弟弟說來也怪可憐的,還不懂事的時候他們就沒了父親。太皇太后一門心思都放在皇帝身上,對他們也疏於管教。只有老六從小會討大人喜歡,才算稍微得了點兒重視。

    皇帝拉著她一起坐下,道:「這下你也不必為難了。」

    謝瑤一愣,淡淡笑道:「多謝皇上,叫我賣了這個人情。」

    皇帝無所謂的道:「這不算什麼,本來最晚明年,朕也要和太皇太后提的,畢竟他們都大了。」

    他沉吟片刻,又道:「只是此後找你辦事兒的人可能越來越多,朕如今能做的有限,不可能事事順意。所以幫與不幫,你要先辨別清楚,再同朕提。」

    「皇上放心,阿瑤會盡量少給您添麻煩的。」畢竟如今仍是太皇太后臨朝稱制,他為她做的越多,引起的麻煩就越多。

    「朕只是怕你惹禍上身。」他拍拍她的手,像個慈愛的長輩,「好了,朕知道你有分寸。」

    她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皇帝又道:「何況這次也是好事。皇祖母看起來也挺高興。她同朕說,吊著他們這麼久,是想讓他們知道,雷霆雨露皆是君恩,不是理所當然的因為他們是皇子皇孫就要給他們王位。皇祖母也是用心良苦啊。這回老六按捺不住了,讓他媳婦求到你這裡來,就說明他們心急了,那這時機也就到了。」

    謝瑤點點頭,感覺學到了不少。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皇帝傍晚才做了決定,當天夜裡消息便悄悄的傳了出去。謝瑤想著謝琢那邊聽到消息,一時半會兒不會對謝琅不利,心情放鬆了許多。

    晚上她就纏著皇帝不放,摟著他在床帳子裡滾來滾去,還大逆不道的壓在他身上。明兒是皇帝的休沐日,他也樂得陪著她玩兒。兩個人鬧騰到了大半夜,結果謝瑤早上被安崇禮叫起的時候就懵了——天,她忘記了今兒個還要給太皇太后請安!

    看著睡的很香的皇帝,謝瑤苦著臉,忍著腰酸背痛從床的裡側爬了出來。她怕吵醒他,已經是小心翼翼的了,結果她剛伸出去一條腿,皇帝忽然拉住她的手,嚇了謝瑤一跳,腿一軟直接坐在皇帝身上。

    元謙悶哼一聲,卻沒說什麼,只是拉起她的手放到唇邊親吻。一屋的奴才們卻都已經嚇尿了,一個個都撲通一聲跪在地上,高呼「皇上息怒」。

    「都散了吧,」謝瑤好笑地道:「你們皇上沒生氣!」

    皇帝沒發話,奴才們還是不敢起。元謙側過頭,聲音啞啞地斥道:「都愣著幹什麼!」眾人方各司其職,拿衣服的拿衣服,打熱水的打熱水,忙做一團。

    皇帝趁機又親了親她軟綿綿的小手,然後問她,「要不要朕陪你去?」

    「不要啦。」她抽出手,翻身坐在床沿,自有宮女伺候她穿鞋。她回首看他,摸了下皇帝的臉。「皇上好好歇著,見天兒的起那麼早,要是我都能在早朝上睡著。難得休一日,您再睡會兒。」

    他見她說的真心實意,便「嗯」了一聲,撒手由她去了。

    謝瑤急匆匆趕到泰安殿時,妃嬪們早已經到了。事到臨頭,謝瑤反倒不急了,大大方方的請了安,然後坐到魏南珍身邊。

    惠妃率先發難道:「蓮婉儀可真是大忙人啊,都敢叫太皇太后等你!」

    謝瑤笑道:「比不得惠妃娘娘清閒。」

    「你!」惠妃氣得整張臉都扭曲了,正要說話,卻聽太皇太后道:「好了好了,都少說幾句。阿瑤服侍皇帝辛苦,你們多體諒點兒,一切都要以皇上為先,知道嗎?」

    眾人齊聲稱是,惠妃冷哼一聲,別過了頭。

    妃嬪們都告退後,太皇太后單獨把謝瑤和謝瑾留下,讓她們姐妹兩個商討過兩天上巳節的事情。

    讓謝瑾和謝瑤合作,這在謝府可是天方夜譚!可到了宮裡,她們畢竟都是謝家的女兒,沒有辦法,只得湊到一塊兒商議。誰叫太皇太后說是看折子,卻坐在一邊旁聽呢。

    謝瑾事先擬了一個宴請人員名單,謝瑤看了看,建議道:「既然幾位殿下和王妃都叫上了,不如也把兩位長公主和駙馬請來,這樣『流觴』的時候也熱鬧些,順儀覺著呢?」

    謝瑾討厭高平公主,也不想見到那個被自己毀了臉的哥哥,更是嫉妒謝瑤得寵,所以沒什麼好氣的說:「婉儀你睡醒了嗎?什麼糊塗話都敢說!民間都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上巳節是祭祀祖先的日子,你叫她們做什麼!」

    果然周圍沒有外人,謝瑾就又露餡了,當真是個扶不起的阿斗。

    原本昨兒晚上胡鬧了半宿,謝瑤是有

    點沒精神,不過就算她原本沒精神,看見謝瑾這副樣子也精神了。

    還挺高興的,這貨還是她所瞭解的那個樣子。

    謝瑤很大氣的道:「無論皇子公主,都是皇家血脈。公主們平日裡無詔不得回宮,逢年過節,叫她們回宮聚聚,讓太皇太后享天倫之樂,難道不應該?何況除了大長公主,兩位長公主都身處京師,把名單上添上她們,不過舉手之勞,又有何不可呢。」

    謝瑾還要分辨,謝瑤幽幽笑道:「該不會順儀是出於某些私人情感,不想見到某人吧?」

    謝瑾和高平公主不和的事情,就連太皇太后都知道的清清楚楚。謝瑾膽怯的看了一旁的太皇太后一眼,彆扭的輕哼一聲便不出聲了。

    等她們終於定好了上巳節之事,謝瑾帶著滿肚子的氣率先告退。原本謝瑤的位份高,要走也是她先提,可是謝瑾氣極了,才顧不上那許多,氣沖沖的走了。

    看著謝瑾的背影,太皇太后搖頭道:「這孩子還是太毛躁了些。」

    謝瑤不好接話,就只是淡淡的笑,為太皇太后倒了杯茶。

    太皇太后滿意的看了謝瑤一眼,放下折子,喝了口熱茶。謝瑤正尋思著要不要告退,就聽太皇太后道:「阿瑤,你看看這折子。」

    「我?」謝瑤驚訝道:「這,這哪兒成……」

    太皇太后慈愛的道:「不礙事,這兒又沒旁人。」

    謝瑤便大著膽子拿起那份詔書,默念道:「置官班祿,行之尚矣。自中原喪亂,茲制中絕。先朝因循,未遑厘改。朕顧憲章舊典,始班俸祿,罷諸商人,以簡人事。戶增調三匹、谷二斛九斗,以為官司之祿。均預調為二匹之賦,即兼商用。雖有一時之煩,終克永逸之益。祿行之後,贓滿一匹者死。變法改度,宜為更始,其大赦天下,與之惟新。」

    太皇太后道:「你以為如何?」

    謝瑤放下奏折,微微垂首,低眉順眼的道:「阿瑤愚見,此法大善。」

    太皇太后追問道:「緣何?」

    謝瑤:「百官無俸,朝廷以攻戰為事,大小官員靠瓜分戰利品和收禮為收入,難免滋生*,不利於朝廷清明。此法雖損及部分人的利益,初時會遭到反對,但會澄清吏治、懲治*,杜絕諸多盤剝敲詐,最終有利於百姓。在阿瑤看來,已是思慮周全的佳策。」

    太皇太后頷首道:「可還有什麼補充?」

    謝瑤這回凝神想了想,這是要推行俸祿制了。前世也有過這麼一遭,不過當時她對朝政並不關心,只隱約記得……

    謝瑤眼睛一亮,抬眸道:「上巳節之時,皇上會大饗群臣於太華殿。這個時候班賜皇誥,最為妥當。」

    這回不等太皇太后追問,謝瑤便道:「俸制十月為首,每季一請。內外百官,受祿有差。這損及了一部分官員的利益,定會使部分人心懷怨懟。若能在上巳節宴會上先提出制皇子封王者、皇孫皇曾孫紹封者、皇女封者,歲祿各有差,可減群臣怨矣。」

    「不錯!」太皇太后不再繃著臉,終於笑道:「早先聽聞阿瑤助你阿父治旱,哀家還不信,看來阿瑤的確有幾分智慧,不同於一般女兒。」

    謝瑤謙虛道:「您過獎了,阿瑤不過耳濡目染,所學不及太皇太后一二。」

    太皇太后用一種悵然的語氣道:「不行啦,哀家老啦……」謝瑤正要說話,太皇太后抬手止住她,繼續說著:「阿瑤不必說些漂亮話與我聽,哀家這輩子已經聽的夠多了。是人總會有老的那一天,英雄尚且垂暮,我一婦人,又何能免俗?這幾年一日不如一日,遲早耳聾眼花,不能經事。」

    她歎了口氣,也是喘了口氣,又道:「不是姑祖母貪權,不肯放手,實在是如今的情形,叫我放心不下。咱們大遼要坐穩這江山,漢化改革勢在必行。哀家能看出,皇帝是有那個心的,只是他畢竟是鮮卑人,身體裡流著鮮卑人的血。究竟能做到幾分……哀家也說不好。」

    謝瑤忙道:「您放心,皇上才高學廣又能善道,他讀了這麼多年聖賢書,又打小跟在您身邊學習帝王之術,想來定會沿著您的執政思路,開創大遼空前的盛世。」

    太皇太后點點頭,深深的望向謝瑤,「是,皇帝是個好孩子,哀家只是顧慮太多,不能全然放心。如今有你在,哀家也鬆快了不少。」

    太皇太后招招手,道:「阿瑤,你坐過來一些。」

    謝瑤從善如流的坐到太皇太后身邊,老人家拉住她的手,和藹的道:「好孩子,你要記得,永遠記得,你是漢人!這江山是鮮卑人打下的,可咱們不能讓漢人受欺負。當然,咱們的目的也不是騎到鮮卑人頭上。只有民族融合,才是治世之策,你明白嗎?」

    儘管謝瑤對太皇太后早已經沒有那麼依戀了,可是聽到她這番言論,謝瑤還是忍不住心潮澎湃,「阿瑤明白,只是……」

    「只是你奇怪,為何哀家要與你說這些對不對?」太皇太后又笑了,笑容裡透著一絲無奈,「姑祖母雖貴為太皇太后,但也是人,是人就會有自己的私心。姑祖母苦心經營了一輩子,不僅僅是為了元家的天下,也是為了咱們陳郡謝氏的富貴。皇帝早晚都是要親政的,到時候哀家就不頂用了。所以皇后,必須出自謝氏。」

    謝瑤眼皮一跳,心跳不自覺的加速。就聽太皇太后長歎道:「阿瑾是你的姐姐,她是什麼樣子,你也知道。可她是嫡長女,咱們既然要學漢人的禮法,皇室便不可不做出榜樣。所以這個皇后……必須由她來做。」

    即使早已料到太皇太后的打算,謝瑤聽到時,還是有一種深深

    的無力感。她落寞的笑了笑,溫順地道:「阿瑤明白,一切但憑姑祖母做主。」

    「哀家的話還沒說完……」太皇太后直視著謝瑤,原本稍顯渾濁的雙目明亮而銳利,須臾不離,「但若有一日,謝瑾所作所為不利於江山社稷,到了皇帝再也容不下她的時候……」

    「阿瑤你,可以取而代之。」

    謝瑤震驚的望向她。

    可以取而代之。

    取而代之!

    那麼太皇太后的意思就是……和謝瑤自己構設的一樣,把謝瑾當成擋箭牌,堵住世人悠悠之口。在謝瑾實在支撐不下去的時候,由謝瑤頂上。

    謝瑤是為了自己,而太皇太后是為了謝家。如果謝瑾注定做不好一個皇后,那麼肥水不流外人田,不如由謝瑤來坐這個位置。

    結果對太皇太后來說都是一樣,或許,由謝瑤做皇后,還要更好一些。

    只是太皇太后也有自己的顧慮。謝瑤是好,除了出身低於謝瑾之外,才情,美貌,情商,樣樣都十分出色,非常適合在這深宮生存。

    可是她太好了,反倒容易脫韁,太有自己的想法。所以她今天把自己的打算都說出來,然後告訴謝瑤,「過去這大半年來,哀家一直竭盡心力的教導阿瑾。可她頂多只能在表面上做做樣子,內裡早已定性。哀家這把老骨頭,不知還有幾年能用來教她,阿瑾是指望不上了。所以從今往後,你也要日日來泰安殿,哀家也要教你。」

    謝瑤聞言喜不自勝,雖不至於咧嘴大笑,亦是唇角上揚。這種得到認可的感覺太好了!她自己想要上位,和太皇太后認可她接班,這完全是兩個不一樣的概念啊!

    「阿瑤謹遵姑祖母教誨!」

    太皇太后點點頭,滿意的笑道:「你是個聰明的孩子,想來今日之事就算哀家不囑咐你,你也不會同第二個人說起。」

    「這是自然。」這是太皇太后從未給過她的信任,謝瑤不會辜負。

    太皇太后道:「好了,哀家還有事,你先退下吧。回去之後好好伺候皇上。抓緊了皇上,才有你的好日子。」

    「是。」謝瑤起身告退,「嬪妾告退。」

    謝瑤走後,柳姑姑自偏殿走出,看著謝瑤的背影道:「太皇太后,您終於下定決心了?」

    太皇太后閉了閉眼,將那折子扔到一邊,疲倦的道:「要坐在我這個位子上才明白,皇后並不是那麼好當的。若是阿瑾中用,我也不會想到這一步……只是阿瑤雖聰明,小主意還是多了些,需得磨礪一番,才能成大氣候。」

    柳姑姑記在心裡,垂首道:「您說的是。」

    與其同時,謝瑤快步走出泰安殿,只覺天朗氣清,心情從未有過的明艷。只是等她冷靜下來,細細思索一番,又覺奇怪。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太皇太后這一世有了這樣大的改變?太皇太后是真心想要扶持她,還是只是想要暫時穩住她呢?

    畢竟皇上這麼多年來就沒正兒八經的寵過誰,一下子連續幾日都宿在她這裡,太皇太后有沒有可能是怕她心太野了,威脅到謝瑾?

    又或者太皇太后是真心實意的喜歡她?

    謝瑤一時想不明白,又不想回宮,便去了雲影樓,然後悄悄的讓映霜去請柳姑姑。

    結果映霜才走了兩步,謝瑤便攔住了她,搖頭道:「罷了,你下去守著吧。」

    她想一個人靜一靜。柳姑姑或許知道原因,但她畢竟是太皇太后的人。太皇太后說過,不要將此事說與第二個人聽。她若為了急於解惑就找柳姑姑出來,只會讓自己顯得輕浮不穩重。

    謝瑤決定從頭開始分析。她屏退下人,坐在地上,隨手拔下一根簪子,似乎是無意識的在地板上劃。嘴中卻唸唸有詞,計算著從她重生那一刻開始這一世發生的變數,究竟足不足以讓太皇太后改變原本的心意。

    作者有話要說:快來收藏默默的專欄吧^^爪機用戶戳按鈕→→

    電腦用戶戳→→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