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重生之盛寵

正文 第103章 文 / 容默

    第103章

    皇帝身上不適,並不想搭理他,閉著眼睛不說話。

    謝瑤見他面色慘白,那宗主卻又跟在馬車外叫嚷個沒完,心下厭煩,便對誠實吩咐道:「讓人把他綁起來,堵上他的嘴。」

    誠實聞言一驚,卻沒有遲疑或者再問皇帝的意思,只是聽話的照做。一旁的安慶禮心中卻泛起了波瀾——宗主可都是地方豪強,勢力不容小覷,這蓮主子說綁人就綁人,究竟是恃寵而驕,還是這是皇上的意思,打算收拾這幫宗主了呢……

    謝瑤卻並不擔心自己逾越了,她清楚的知道,皇帝遲早要收拾這些大宗主。他們修有塢壁,建有甲兵,依附其下的農民往往有數百家、上千家,乃至萬家,勢力極大。甚至有的宗主儼然以小國之王自居,不把朝廷放在眼裡。

    既然皇帝的志向是一統天下,他便斷然不會坐視這些宗主無法無天。

    回到行宮後,太醫們又給皇帝把了脈開了藥方子,一通忙活下來,好容易才只餘下謝瑤一個守在皇帝身邊。

    皇帝的臉色仍有些蒼白,精神卻已好了許多。他拉著謝瑤的手,不讓她離開,笑吟吟道:「朕自幼習武,哪裡就這般嬌貴了,偏生你使喚著那些太醫,把朕折騰個沒完。」

    「臣妾這不是擔心您嘛。」謝瑤輕歎口氣,「若不是因為阿瑤,皇上也不會受傷了。」

    「胡說什麼,這哪裡是你的過錯。」皇帝溫柔的看著她,眉目平和,「是朕太大意了,不曾想到地方的治安竟然惡劣至此。這都是朕這個天子之過。」

    謝瑤寬慰道:「皇上才剛剛親政不久,又剛打了一場仗回來,哪有那個時間去治理國家?如今西北外患已除,皇上可以安心治國了。一切只要按部就班,慢慢來即可。臣妾相信皇上的能力。」

    皇帝眼中一抹異彩閃過,滿是被理解的喜悅,「瑤瑤,有你相助,乃朕之大幸。」

    謝瑤赧然道:「皇上這是從何說起……」

    「那個宗主綁的好!」皇帝笑道:「朕正愁沒有機會拿這群大蛀蟲開刀,如今他手下的人傷了天子,這個罪名足夠了!」

    謝瑤想起什麼,忙道:「那那些村民呢?皇上打算如何處置?」

    提起那些老百姓,皇帝的心情非常複雜。於私,他們搶走他的妻子,還差點誤殺了他。可於公,他是這個國家的皇帝,是萬民的父親。村中的青壯年攔路搶奪女子,這當真只是村民們的過錯嗎?要說有錯,他這個統治者也難辭其咎。

    皇帝歎道:「那些愚民險些傷了你,朕是想處置他們。可看這情形,只怕不只此處,旁的村落也有這樣的問題存在。除了那兩個主犯,朕並不想要他們性命。至於該怎麼解決,還要容朕再想想……」

    謝瑤點點頭,她不是聖母,皇帝也不是聖父,犯了錯的人不管有什麼理由,都要受到懲罰。只是因為他們是皇家的人,為了皇室的尊嚴,拾寅和那個誤傷了皇帝的人都必須死。

    皇帝能饒恕其他攔路的村民,已經是難得的仁慈了。

    皇帝養傷期間,謝瑤又要照顧二皇子,又要照看他,一時間忙的不可開交。皇帝心疼她兩頭跑,就想叫人把二皇子抱過來。

    謝瑤卻沒有依,二皇子和一般的小嬰兒相比雖然乖巧,但也會哭鬧,她怕擾了皇帝心神,不利於他靜養。

    皇帝憂心道:「這怎麼行?別朕還沒好全,卻把你累倒了。」

    謝瑤頂著烏青的雙眼,逞強道:「臣妾沒事兒……」

    「不行。」皇帝篤定地道:「恆兒還小,那邊離不開你。你還是多到恆兒那裡去。朕這裡煎藥換藥的事情,就都交給行宮的宮女去做。」

    他身邊向來不用宮女,一直都是蘇重和誠實服侍著。如今蘇重已死,只餘一個誠實,整日忙活的跟個陀螺一般,卻還是不夠使。偏生皇帝疑心極重,不肯輕易提哪個小宦官跟在自己身邊。誠實能夠成為皇帝唯一近身的小宦官,自然也不想讓旁人擠進來,寧肯累一些不倒班,也是要守住自己的位置的。

    但他伺候皇帝的日常起居還好,皇帝這麼一病,便是有三頭六臂也忙活不過來了。

    聽到皇帝說要用行宮的宮女,謝瑤先是覺得不妥,剛想反駁,話到嘴邊卻又變成了「好」。

    她不可能拴著皇帝一輩子,能不能抵抗的住外界的誘惑,不是靠她的手腕,而是看皇帝的心。若他有意把目光放在別人身上,那她就是把他盯得再緊也都沒有用。

    話雖如此,謝瑤卻還是道:「臣妾去選幾個長得醜的宮女來。」

    皇帝噗的一聲笑了,牢牢牽住她的手道:「世間萬千粉黛,不及瑤瑤萬一。」

    謝瑤的心,頓時化作了一汪春水,柔軟如棉絮。

    此次意外發生後不久,皇帝採納給事中李沖的建議,建立三長制,以取代宗主督護制。

    三長制規定五家為鄰,設一鄰長;五鄰為裡,設一里長;五里為黨,設一黨長。三長檢查戶口,徵收租調,征發兵役與徭役。三長直屬州郡,原本蔭附於地方豪強的蔭戶也成為國家的編戶,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控制。

    與前世不同的是,此次皇帝實行三長制,並沒有遇到那麼多的阻力。儘管新制度在朝廷中引起了激烈的唇槍舌戰,但因皇帝受傷一事讓朝臣們認識到了宗主督護制度的不足,改革也就變得勢在必行了起來。

    最後,太皇太后亦授意謝葭支持三長制改革。謝家亦發了話,朝中便無人反對了。

    >如此可見,如今謝家在朝中的勢力,並沒有隨著權力的交接而衰退,反而如日中天,愈發不容小覷。

    但在這個時候,謝瑤卻突然意識到了謝葭的不足,還有元諧對於漢化改革的重要性。謝葭為人穩重,但卻少了一股衝勁兒。每次有什麼大事兒發生,若不是謝瑤或者太皇太后推他一把,謝葭都要觀望、觀望再觀望,之後才肯站隊。

    相比之下,元諧倒是個可退可進之人。皇帝如今用不上他,的確有些可惜了。

    好在還有李沖在。李沖如今的處境非常尷尬,太皇太后年邁,已不再寵幸他。惠妃在宮裡也不得寵。要想維持李家的繁榮,李沖也就只有緊跟著皇帝這一條路可走了。

    由於推行新政,這些日子史官們沒少往行宮這兒跑。時不時的,謝瑤也能見到他們其中幾個。

    有一回她剛從二皇子那裡出來,正往皇帝這兒來,就在長廊上遇到了告退的秘書丞崔光。

    崔光不識得謝瑤,謝瑤卻認識崔光。前世她很想知道自己這個一代毒後會被史書記載成什麼樣子,時不時的就敲打崔光一番,讓他不敢胡亂說話。要知道后妃所佔筆墨雖少,但史官的一句話即可定其生死。

    崔光被她折磨的不輕,那時候幾乎是繞著她行走。如今這般主動迎上來問安的情形,還當真是少見。

    「微臣給昭儀娘娘請安。」崔光身材高大,玉樹臨風,行禮之時不卑不亢,看起來便讓人心生好感。

    他雖然從未見過謝瑤,但也知世間能有如此姿容的,也就只有禪心殿那位娘娘了。

    謝瑤笑道:「崔大人不必多禮。裡頭可還有旁人?」

    崔光恭敬答道:「回昭儀娘娘,皇上命臣等退下,屋中已無朝臣。」

    謝瑤點點頭,崔光見狀便道:「娘娘若無旁的吩咐,微臣就先退……」

    「你等等。」謝瑤歪頭想了想,輕聲問:「崔大人,本宮聽聞你家中有一個待字閨中的妹妹,與本宮同歲。聽說她飽讀詩書,十分溫婉賢淑,有才女之名,是不是?」

    謝瑤太和十四年入宮,如今兩年過去,眼看著明年又是選秀的年份。崔光心中咯登一聲,還以為謝瑤想從宮外給自己拉幫手鞏固地位,嚇得忙道:「承蒙蓮娘娘惦記,舍妹雖與娘娘同歲,與娘娘相比,卻是頑劣不堪,不過識得幾個字罷了。」

    「崔大人過謙了。」謝瑤淺笑道:「這幾日本宮和皇上正談起阿兄的婚事,本宮便想著,對京中的大家閨秀們多加瞭解一番。若有冒犯,還望大人海涵。」

    原來是這麼回事!崔光長長的鬆了口氣。

    他妹妹崔影與謝瑤同齡,為了不進宮,當年特意向皇上求了恩旨免選。

    若是謝瑤當真只是為她兄長擇妻的話,崔光倒覺得這是好事一樁。他早就聽說尚書之子謝琅武雙全,胸懷大志,是個難得的英雄人物,崔光早就有心結交,只可惜謝琅一直駐守邊關,無緣得見。若是崔影能與謝琅結合,也不失為一樁好姻緣。

    崔光肅色道:「娘娘這是看得起我們崔家,微臣感激不盡!」

    謝瑤微笑道:「大人言重了。」說罷與崔光微微一頷首,向屋內走去。

    結果她還沒進門兒,就察覺情形不對。安慶禮親自守在門口,見她過來,面帶慌張的樣子。

    謝瑤不悅地挑眉,「安公公,這是怎麼了?」

    安慶禮連忙彎□子,恨不得低到塵埃裡去,「蓮主子,您,您還是先別進去為好……」

    作者有話要說:這週四論定稿,真是忙哭默默了……

    下周備戰期末,12月14號期末考試,考完就可以完結啦~本站網址:,請多多支持本站!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