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重生之盛寵

正文 第106章 文 / 容默

    第106章

    太和十六年三月,太皇太后謝氏薨,時年五十歲,謚號成皇后。

    太皇太后臨終時降下遺旨,並留下親自書寫的金冊,安排好了自己的後事。遺旨上說,她死後逾月即行安葬。按山陵之制,務必儉約,其陵墓設施、棺槨修造,不必勞費。陵內不設明器,至於素帳、縵茵、瓷瓦之物,亦皆不置。

    舉朝上下皆稱太皇太后賢德,一時之間,哀聲遍野。

    整個北朝的土地都染上了一層悲色。初春的花草遲遲沒有開放,彷彿在為成皇后這位一代傳奇默哀。

    被太皇太后親自撫養長大的皇帝最為哀痛,太皇太后逝世後,五日內他滴水未進,一直在對祖母毀慕哀悼。

    太皇太后死後不久,朝中立後、立太子呼聲漸高。有人支持立長,有人則稱二皇子有人君之表……

    謝瑤雖是二皇子的生母,可她聽了這話都覺得好笑。她家小恆不過是個還不會說話的奶娃娃,能看出什麼未來天子的模樣?

    她向皇帝問起,他也不避諱,就挑了幾本折子遞與她看。謝瑤接過一看,有個言官稱二皇子出生之時神光照室,天地氛氳,和氣充塞。二皇子潔白有異姿,襁褓岐嶷,長而弘裕仁孝,綽然有人君之表。

    謝瑤沒忍住,噗的一聲笑了,口水都噴在那奏折上。

    皇帝責怪的看她一眼,謝瑤卻很坦然,把那折子合起來丟到一邊,道:「這種胡說八道的折子,皇上不看也罷!」

    皇帝饒有興趣道:「哦?你不覺得恆兒不同尋常嗎?」

    「我的兒子,自然與眾不同,不過肯定沒這人說的這麼邪乎。當初生恆兒時,我只知道一個『疼』字,哪裡見到有什麼神光照室,天地……天地什麼來著?」

    謝瑤說著要再去拿那奏折瞧瞧,皇帝一把按住她的手,搖頭道:「你啊……」

    謝瑤吐吐舌頭,道:「阿瑤說的可都是實話。況且這言官當時根本不在宮裡,他這折子,純屬亂扯嘛。」

    皇帝揉揉眉心,汗顏道:「傳言皇祖母生於長安,有神光之異。朕出生時……」他沒好意思說下去,只擺擺手道:「你不必如此認真,知道是怎麼回事便好。」

    她當然知道,這些傳說不過是為了襯托統治者的偉大,由人們編造出來的。雖然是真相,卻不可拆穿。這個時代奉行的是愚民政策,總歸還是有人會相信這些鬼話。

    皇帝睇她一眼,試探道:「看你的意思……是不想由恆兒做這個太子?」

    謝瑤唇邊綻起一絲微笑,「臣妾可還沒活夠呢。」

    皇帝微微皺眉,沉思半晌,低聲道:「鮮卑舊制,早該廢除,只是現在恐怕還不是時候。看來立太子一事,只能往後拖一拖了……」

    太皇太后剛走,此時的皇帝實在不適合為了一個妃子的性命,鬧出什麼大動作來。

    如果不確定能夠保住謝瑤的性命,皇帝不敢冒這個險。況且元恆如今還小,此事急不得,只有使用拖字訣。

    於是等到朝臣們再次上書請立太子的時候,一向寬厚隨和的皇帝突然大發雷霆,稱自己正值壯年,無需早早定下太子人選,大袖一揮,將所有請立太子的奏章都掃下長案。

    如今朝中再無太皇太后,皇帝就是當之無愧的天下第一人。他說的這樣斬釘截鐵,一時之間,朝堂之上安靜的針落可聞,沒有一人敢站出來挑戰天子之威。

    此後不久,皇帝突然下詔,以孔子二十八世孫、魯郡孔乘為崇聖大夫,給十戶以供灑掃。

    朝中紛紛揣度聖意,覺得皇帝似乎有意以漢人的禮法立長。想來也是,謝昭儀正得寵,皇帝定然捨不得愛妃性命。皇長子雖犯過大錯,但他畢竟只是個孩子,當年不過是被有心之人利用。如今幾年過去,也不曾聽聞皇長子德行有失,他與皇帝畢竟是親父子,說不定皇帝屬意大皇子也說不定。

    但就在大臣們準備擁立大皇子的時候,皇帝突然下旨,巡幸陰山行宮,似乎有意躲開此事。

    為了避風頭,皇帝這次不僅帶了謝瑤一人,幾乎是所有的后妃、皇弟都被他帶上了。

    當然,除了元諧。事情過去這麼久,他仍抱病在家。起初他是真的病了,可等元諧的病好了,便是皇帝讓他病了。

    前段時間宮中的氛圍太過壓抑,這回能再出來走走,謝瑤胸中的抑鬱之氣一掃而空。

    陰山位於洛陽之北,地處大草原。謝瑤和翁幼雪兩個時不時一起跑一跑馬,只覺天高雲淡,神清氣爽。

    等跑累了,她們便回到宮人專門搭建的涼棚裡歇息。翁幼雪羨慕地望著謝瑤道:「阿瑤,你的身材保持的可真好,穿騎裝還是那麼好看。我生完阿忻之後胖了好多呢。」

    「我看是你貪吃,嘴巴停不下來吧。」謝瑤看著翁幼雪手中的點心,取笑道。

    翁幼雪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她默了默,忽然想起什麼,抱怨道:「這個南珍姐姐真是的,怎麼越來越難請!」

    提起魏南珍,謝瑤的笑容漸漸收起,輕歎道:「前段時間立太子之時鬧得太凶,恐怕此時阿姐也是為難呢吧。」

    翁幼雪憤憤不平道:「我就不明白那個林淑儀有什麼好,阿姐為何對她那般好?她們不過是入宮之後認識的,哪裡比的上咱們幾個的交情。」

    謝瑤搖搖頭,輕聲道:「緣深緣淺,又豈是由認識的早晚決定的。」

    &

    nbsp;翁幼雪想了想,雖不願承認,卻也不得不點頭,「唉,終究是回不去那個時候了。」

    謝瑤伸出一根玉指,點了點翁幼雪的眉心,調笑道:「你這丫頭,真是做了阿母的人了,怎的突然老氣橫秋起來。我可還年輕得很呢,不跟你這老人家玩兒了!」說著便跑了起來,翁幼雪追著她打鬧,兩個人玩的開心,卻見翁幼雪突然笑容一僵,停下了動作,警惕地望著前方。

    謝瑤亦恢復正行,問道:「怎麼了?」

    翁幼雪微微皺眉,厭惡道:「老七在前面呢。」

    謝瑤渾身一僵,只覺身上如有一條陰冷的毒蛇爬過,纏的她喘不過氣來。

    翁幼雪口中的老七,正是當年在毒死謝瑤之前,侵犯她的北海王元詳。

    謝瑤轉過身,就見元詳鬼鬼祟祟的在前方打轉,見她們都注意到他,便策馬過來,嬉皮笑臉地道:「季豫給兩位嫂嫂請安。」

    翁幼雪也不知與元詳有何不愉快的經歷,沒什麼好臉色的說:「七弟不必多禮。」

    元詳卻仍是笑吟吟地望著二人,目光大膽的在謝瑤臉上流連,「三嫂嫂季豫是見過的,至於這位嫂嫂……想來天下有這般容貌的,也就只有皇兄心尖兒上的蓮昭儀了吧?今日有幸得以一見,嫂嫂當真不愧第一美人之名。」

    謝瑤忍住內心的厭惡,虛以委蛇地笑道:「七弟謬讚了。」

    元詳笑道:「兄弟間常道皇兄視嫂嫂如珍寶,平日有甚麼男人們在的場合,皇兄都不攜后妃相伴,想來是怕嫂嫂容光過盛,引來某些宵小冒犯了嫂嫂。」

    謝瑤心中冷笑,她不愛參加皇帝和他兄弟們的宴會,可不就是不樂意見到元詳他們這些人?元詳口中所指的兄弟們,應當就是指他自己和他一母同胞的兄長、四王元詞了。這兩人當真是一個娘胎裡爬出來的,論無恥下流,貪財好色都是一等一的下作。

    他言語不敬,翁幼雪聽了都生氣,謝瑤卻按住翁幼雪的手,淺淺笑道:「七弟真會說笑。天色不早,本宮也該回去了。」說罷對翁幼雪側首道:「咱們明兒再來罷。」

    翁幼雪怕再見到元詳,就道:「明兒還是罷了,伏月到了,我得給阿忻趕兩件衣裳。」說著便告退離去,步履匆匆。

    她雖不曾挑明,可謝瑤如何看不出,翁幼雪這是噁心元詳呢。不用說也知道,翁幼雪肯定被元詳這個無恥之徒調戲過。

    謝瑤並不留她,也不著急走,只是慢慢地走向棚子。元詳亦步亦趨地跟在她身後,跟只粘人的蒼蠅般緊追不捨,「那嫂嫂明日可還來頑?」

    謝瑤莞爾道:「本宮難得出宮跑馬,自然還是要來的。只可惜皇上政務繁忙,幼雪又被瑣事纏身,本宮就要形單影隻了。」

    元詳一聽,心中大動,忙道:「嫂嫂說的這是哪裡話,季豫不才,國家大事上幫不上皇兄,陪嫂嫂跑跑馬,還是做得的。萬望嫂嫂不嫌季豫無趣,千萬不要推辭才好。」

    謝瑤嬌笑道:「七弟這般年輕俊秀的人物,怎的如此妄自菲薄?」

    元詳聽見她嬌軟的笑聲,只覺得整顆心都酥軟起來,笑容滿滿的堆在臉上,顯然大喜過望,「那嫂嫂這便是與季豫約好了?」

    謝瑤卻不說話,只是淡淡一笑,轉身離去,把元詳的魂兒都給勾跑了。

    殊不知謝瑤想勾走的,卻是他的命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