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重生之盛寵

正文 第137章 文 / 容默

    第137章

    皇帝兄友弟恭的願望是美好的,可現實是,二皇子小恆首先表示不喜歡三皇子這個弟弟。

    近日以來,二皇子都很是鬱悶。他本以為母妃又生了一個男孩子,就可以陪他一起玩兒了,誰知道小寶寶那麼小,過了那麼多天都還沒有長大,除了哭、吃、睡什麼都不會,一點都不好玩。可是,不管二皇子有多麼機靈,三皇子流著鼻涕水吐著泡泡的樣子有多麼傻,父皇和母妃都能抱著三皇子高興的樂上半天。

    二皇子吃醋了,怏怏不樂地站在一邊,卻沒有人察覺到他的煩惱。

    三皇子滿月酒那天,前朝後宮同時大宴,三皇子只露了一小面,卻理所當然地成為所有人得焦點。以前身為謝瑤和皇帝的獨子,二皇子向來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誰人見了他不是拚命巴結?可現在,所有人都圍著三皇子轉,誇他長得多麼好看,笑起來的樣子是多麼乖巧。

    在人前,三皇子還做出雲淡風輕的樣子,該吃吃該喝喝,可等他們回了禪心殿,二皇子便忍不住了,氣呼呼地跑到謝瑤面前來,指著三皇子說:「母妃不可偏寵幼子!」

    謝瑤一怔,好笑地看著兒子,摸了摸他的小腦袋,溫聲道:「恆兒也是母妃的幼子呀。」

    二皇子垮著臉說:「可,可母妃已經不喜歡恆兒了……恆兒老了,所以母妃更喜歡弟弟了。」

    謝瑤聞言噗嗤一笑,捏了捏他的小臉蛋,柔聲道:「傻孩子,你和慎兒都是母妃的寶貝。只是你弟弟還小,需要更多的照顧,你已經長大了,是個大孩子了,對不對呀?」

    要不怎麼說皇家的孩子早熟,其實這個時候元恆也不過四歲而已,可他懂的事情已經非常非常多了。

    二皇子得了那句「寶貝」,忽然不好意思起來,將臉埋在謝瑤懷裡撒嬌。說是大孩子了,其實身上還帶著股淡淡的奶香味兒,讓人喜歡的恨不得狠狠咬一口。

    「母妃,恆兒錯了,恆兒不該和三弟爭寵……」

    「噗……」謝瑤忍不住笑開,「恆兒放心,你不用爭。這世上或許有千千萬萬的事情需要你努力去爭取,但只有母妃對你的愛,毫無保留,與生俱來,永不離開。」

    轉眼又是年底,前朝政務已經停止上報了。是歲,吐谷渾、高麗、蠕蠕、地豆乾、契丹、庫莫奚、龜茲、粟特、州逸、河龔、疊伏羅、員闊、悉萬斤等國各遣使朝貢,可不知怎的,多個小國同時誤稱元恆為皇太子,謝瑤為千歲。

    當初未立太子之時,那些小國故意巴結寵妃巴結皇帝,這樣也就罷了。當時皇帝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並未與他們計較。可如今東宮皇太子已立,他們再做出此舉,其心可誅!

    皇帝叫來幾位心腹大臣,於乾元殿議事。魏修能趁機直諫皇帝,切莫過於偏寵皇貴妃及其子。

    皇帝聞言沒有說話,不置可否。氣氛正有些尷尬之時,崔光站出來道:「啟稟皇上,微臣以為,此事並非意外,根源也不在皇上對皇貴妃娘娘的恩寵。」

    「長仁不妨直言。」皇帝道。

    「微臣愚見,以為此事乃是南齊之人蓄意所為。」

    「南齊?」此言一出,立即遭到眾人質疑。與魏修能交好的傅磊搖頭笑道:「我還當崔大人要說什麼呢,敢情崔大人為了迎合皇上,討好皇貴妃,這樣的胡話都說得出口!」

    魏修能也道:「是啊,現今南齊明帝病危,他們哪有精力攛掇十幾個小國在這種事情上做章?」

    崔光遭受嘲笑,卻不見絲毫慌亂。他上前一步,辯駁道:「如魏大人所言,南齊皇帝病危,卻仍未確立太子人選。不久前,皇上又一口氣打下南朝五座城池,怎麼能不讓南齊人擔憂?微臣以為,此次乃是有心之人想利用番邦小國,挑起我朝的內亂。若我北朝自顧不暇,皇上也便無心南伐了。」

    傅磊等人被他噎住,好半天才憋出一句,「不知崔大人有何證據?」

    崔光聞言笑道:「傅大人這話說的有趣,光與南朝無冤無仇,還刻意去栽贓陷害南朝不成?其實只要想一想,這件事若挑起了我朝內亂,最大的受益者是誰便知道了。那些番邦小國撼動不了我大遼半分,故而能做出此事的,只有南齊。若硬要說證據,今年南齊因為齊明帝稱病,未曾納貢,可算是南齊給了那些藩國的好處?」

    傅磊還要再辯,卻聽上首皇帝發話了,「眾藩國此舉究竟是出自誰人授意,此時並不重要。最要緊的是,我大遼內部不能亂。新年大宴上,朕會指出使臣的錯誤,安撫太子。」

    「皇上聖明!」

    「皇上聖明!」

    議事完畢之後,皇帝照舊回禪心殿去。讓他頗為意外的是,太子竟然也在。皇帝想起自己對太子的囑托,剛要拉下臉,卻聽謝瑤笑呵呵地向他解釋道:「是我找太子過來的。」

    皇帝立馬就沒話了,一副拿她沒辦法的樣子,去隔壁換衣服去了。

    謝瑤繼續對太子說:「那些番邦小國,不知是吃了雄心豹子膽,還是受人唆使,做出那樣的糊塗事來。太子切勿中了他們的詭計。」

    「娘娘放心。」太子好像壓根沒把這件事當做什麼正兒八經的大事看待,淡淡地說:「新年宴上,我會與二弟坐在一處,堵上他們的嘴。」

    「太子聰穎,又胸襟寬廣,想來皇上知道了,也定然會欣喜不已。」

    這幾年來,她做皇帝和太子這對父子之間的和事老也不是一次兩次了。皇帝除了對她無底線的好,對別人根本沒什麼容忍度。太子又是那樣一個倔

    倔脾氣。不用想也知道,此事若是皇帝出面和太子談,肯定又要鬧得父子倆之間離心離德。

    眼下二皇子三皇子都還小,太子又沒有犯什麼大錯,穩定如今的局面,對謝瑤來說才是最好的選擇。

    說完了正事,謝瑤客氣了一句,「太子今日留下來一起用晚膳吧?」

    禪心殿中燃著上好的銀霜炭,點著香甜的沉水香,溫暖適意,讓人貪戀。太子深深吸了口氣,卻還是站起來拒絕,「多謝娘娘,兒臣還是不打擾您和父皇……了。」

    其實太子順口就想說出,不打擾謝瑤和皇帝,還有二皇子、三皇子他們一家人。

    太子走出禪心殿的時候,外頭剛好飄起了今年歲末的最後一場雪。太子伸手接了幾片雪花,諷刺地笑了。

    他們……才像是一家人啊。那他呢?

    不過是一個多出來的局外人罷了。

    太子突然向後一倒,直挺挺地躺在了雪地裡。積雪尚不夠深,他被冰涼的石磚磕的生疼,卻突然哈哈大笑起來,彷彿暢快不已的樣子。

    隨行的下人早已見慣了太子的喜怒無常,在他們眼裡,太子早已經是個徹頭徹尾的瘋子。

    轉眼又是一年新歲。太和二十年的太和殿宴會上,太子元恂似乎對傳言全然不介意一般,與二皇子比鄰而坐。兄弟二人時不時附耳細語,形容親暱,將這場危機化解於無形。皇帝對太子此舉大為滿意,賞了他一匹西域進貢的寶馬,並珍寶若干。一時之間,滿朝上下,前朝後宮,其樂融融,一派和睦。

    太和二十年元月初八,齊明帝殂。皇帝立即決定趁機出征,南下攻城。

    臨行前謝瑤一勸再勸,反覆叮囑皇帝,不要以為北朝落了雪,南朝不會下雪便比北方暖和了。南方的濕冷,那滋味並不好受。

    皇帝哪裡肯放過這大好時機,趁著南齊正陷入爭儲之爭,一路揮兵南下,一連攻陷四座城池。緊接著他乘勝追擊,深入南朝內部。

    但不幸的是,如謝瑤所言,皇帝雖早有心理準備,可士兵們挺不住了。到了南方之後,有許多兵士水土不服,生了病。有人連戰場還沒有上過,就死在了半路上。

    皇帝心生退意,可這個時候撤退,似乎已經來不及了。

    一個月過去,南朝新帝已立,同樣是御駕親征,前來與元謙對決。輸人不輸陣,皇帝絕不肯在這個時候班師回朝,不然豈不是怕了那南朝的小皇帝不成?

    誰知雪上加霜的是,就連皇帝也因為天氣原因病倒了。他這一時回不來,又將消息瞞的緊,害得遠在洛陽的謝瑤擔憂不已。

    前世齊明帝死的時候,皇帝並未出征,錯失了良機,現今他自然不肯放過這個大好機會。可機遇同時帶來的向來還有挑戰,皇帝能否平安度過這一劫,誰都不敢斷言。

    謝瑤非常想去看他,恨不得生出雙羽翼,飛到皇帝身邊去,可宮中的三個孩子她又放心不下。只得一封封信雪花似的送至前線,希望能打探出一點皇帝的消息。

    最後還是謝琅寫了家書回來,謝瑤才知曉皇帝生病的消息。據說謝琅等人苦勸皇帝撤退無果,眾將商議之下,才叫謝琅寫信,求到謝瑤這裡來。

    謝琅在信中說的十分駭人,彷彿皇帝隨時都有性命之憂。謝瑤憂心忡忡,叫來留守宮中的蒼向明,命他將所知曉的軍中之事和盤托出。蒼向明是武將,對戰場上的事情自然十分關心,所知道的消息比謝家的探子還要精準些。

    當謝瑤聽說謝琅打了勝仗,皇帝有意封賞謝琅的時候,她心中忽然冒出了一個主意。

    她沒有急著回信給謝琅,而是叫來了皇帝的心腹、二皇子的師父,崔光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