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重生之盛寵

正文 第149章 番外 三 文 / 容默

    番外三元恂

    烏雲蔽日,昭示著一場暴風雨即將來臨。元恂仰頭看向母親,似懂非懂地聽她說話。

    「只有這樣,母妃才能活下去,你明白嗎?」

    大皇子其實不懂,為何一定要他忤逆父皇,母妃才能得以生存。可他還是點了點頭。這世上或許有許多事情是他還不懂得的,但他明白一點,就是絕對不能失去母妃。

    從他出生起,他的父皇和母妃就對他頗為冷淡,尤其是母妃……父皇也就罷了,對誰都不放在心上,可是他的母妃明明對旁人那樣溫柔和善,唯獨對他,卻冷漠如冰。

    大皇子是宮中唯一的孩子,自然是錦衣玉食,被嬌寵著長大的。可他心裡從不滿足。大皇子不止一次聽到宮女姐姐們偷偷地在背後議論他,說他爹不疼、娘不愛,若不是因為他是唯一的皇子,恐怕連太皇太后都不會搭理他。

    他年紀雖小,但已經知道這是些不好的話。他感到憤怒,一氣之下,叫人將那亂嚼舌頭的宮女杖斃。

    頭一回殺了人,他心裡其實是很害怕的。夜裡,他的寢宮那麼大,只有他一個人住。元恂怕極了白日裡死去的宮女來找他索命,他渾身顫抖,用錦被將自己包裹的嚴嚴實實,縮在床角里瞪大雙眼,直到天明。

    可讓他意想不到的是,就在他處死宮女的第二日,母妃竟然來看他,誇他做得好。

    大皇子將信將疑,抬眸望著她,「母妃,你說的是真的嗎?我……我會不會太過分了?」

    「不會。」林氏想伸手摸摸兒子的頭,但到底是忍住了,繃著一張面孔道:「你若不信母妃的話,盡可以去泰安殿問太皇太后。」

    小孩子對於母親,有著天生的嚮往和信任。尤其是大皇子這般從小得不到愛的孩子,更是想用聽話來獲取母親的垂憐。他對林氏所言深信不疑,重重地點了點頭,「我信!」

    「這就好。」林氏進門以來,頭一回對他露出笑容,「你父皇或許會為此事生氣,但你不要害怕,他是不會傷害你的,只是嚇唬你罷了。」

    皇帝看似對人冷漠,實則心地善良,若不是觸犯到他的原則和底線,皇帝並不會輕易對人動殺心。所以大皇子這樣濫殺無辜的行為,定然會讓皇帝深惡痛絕。而大皇子不知悔改、不以為然的態度,更會讓皇帝心寒,認為他小小年紀便如此暴戾,乃是本性所趨……

    林氏滿意地笑了笑,「我回去了。」

    「母妃,別走!」大皇子從床榻上爬起來,飛快地捉住林氏的衣袖。

    林氏低下眸子,淡淡地看著他的小手,不言不語,卻給人一種強大的壓迫感。

    大皇子在她的逼視下,慢慢地鬆開了手,垂頭喪氣的樣子。

    林氏突然溫柔地對他說:「你只要聽母妃的話,母妃就會常來看你的。」

    小孩子向來好哄的很,心裡藏不住什麼事兒。聽林氏這麼一說,大皇子立即喜笑顏開,什麼不愉快的事情都忘了。

    結果等皇帝召見他的時候,見他對處死宮人一事毫無悔意,好像什麼都沒發生過的樣子,心裡就不大舒服。

    他教導大皇子,「宮人犯了錯,或打或罰,教訓一下便是了,不要輕易動殺戒,知道嗎?」

    大皇子剛想點頭,轉念間想起林氏的話,便梗著脖子說:「他們該死!」

    皇帝皺起眉頭,「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就算你是皇子,也不能隨心所欲地殺人。」皇帝頓了頓,狐疑道:「你年紀尚小,應當不會如此殘暴行事,可是有人在你背後教你?」

    大皇子心裡發虛,忙說:「沒有誰,是我自己想這麼做的。」

    他這樣說,反倒讓皇帝更加失望。

    大皇子退下後,皇帝著人調查,最近有誰與大皇子走的近了。為人父母的,總覺得自家孩子都是最好的。所謂人之初性本善,皇帝本能地認為,太子會這樣暴戾,絕對是有人在唆使他。

    可調查出來的結果,讓皇帝頗有幾分無言以對。大皇子最近除了見過太皇太后和林氏,就沒有旁人了。

    太皇太后有心把大皇子當成繼承人培養,自然不會故意將他帶成一個暴虐之君。至於林氏,那就更不會了,有哪個做母親的會這樣教自己的兒子呢?

    皇帝一時想不通,只能把此事歸咎於大皇子心性若此,天生殘暴,沒有容人之量。

    結果這件事之後,大皇子的暴戾隨著年紀漸長愈演愈烈。幼時的元恂,尚有幾分孩童的天真爛漫。可隨著他漸漸長大,當真是沒有半點討喜之處了。他的嘴巴好像淬了毒的箭,銳利傷人,不留半分情面。

    太皇太后是最早對他失望的那一個。隨著謝瑤、謝瑾等人入宮,太皇太后已經把目光轉向了她們,期盼著一個帶有謝氏血統的皇子能夠繼承皇位。

    皇帝和大皇子的關係,也冷漠僵持到了冰點。

    對於這些,大皇子統統不在意。

    他在乎的是,母妃竟然又不理他了。

    由於遷都一事,大皇子被關在寢宮裡一年多。在這一年多裡,父皇生著氣,不來看他也就罷了,可他的母妃林氏卻一次都沒有來。

    大皇子實在想不明白,他已經按照母妃的要求去做了,為什麼林氏還是據他於千里之外呢?

    他真想問個明白,可林氏的話,卻總是叫他糊塗。

    端陽節的

    宴會上,林氏竟然當眾打了大皇子一個巴掌。元恂生氣歸生氣,可心裡卻冒出幾分喜悅來。這是不是代表母妃開始在意他了呢?

    誰知林氏卻道:「你做錯了事情,合該受罰。皇上和太皇太后既然沒有旨意叫你出來,你就不要亂走,以免再招惹麻煩上身。」

    林氏心裡打的算盤是,大皇子既然已經失寵,就不要再出來晃蕩讓皇帝和太皇太后想起宮裡還有他這麼個皇子來了。如今新秀得寵,宮中花團錦簇,遲早會有人懷上皇子。在立太子之前,她還是不夠安全的。

    元恂自然不服,那麼小的男孩子,正是調皮的年紀,誰願意整天悶在寢宮裡?可看著林氏低聲同他說話的樣子,大皇子又猶豫了。最終他還是沒能拗得過母親,答應了林氏,最近都要安分守己。

    可偏偏禪心殿的那位娘娘不依。時不時的,謝瑤就會把大皇子叫去禪心殿,給他嘗各式各樣新巧的點心。有時謝瑤還會說些奇奇怪怪的道理與他聽,製造他與皇帝父子相處的機會。

    元恂是打心眼裡的討厭漢人,一開始他對謝瑤就沒什麼好感。不過不得不承認的是,謝瑤很漂亮,比他見過的任何一個人都要美。

    有一回父皇回來的晚了,宮女進屋掌燈。大皇子不耐煩看謝瑤送他的書,即使上面大多是圖畫,他也看不進一眼。於是他抬起頭來,不期然遇上了謝瑤的目光。

    燈影綽綽,在她白皙如玉的臉上投上一層溫柔的光影。大皇子的心中,忽然冒出一個不切實際的念頭來——她這樣溫柔可親,若是我的母妃,該有多好。

    或許是從那時候起,他就不討厭謝瑤了。

    元恂七歲那年,皇帝出征。謝瑤大著肚子,替他操辦了大皇子人生當中第一場生辰宴。說是第一場,其實也不確切,當年他出生時,因為是皇長子的緣故,自然是辦過週歲宴的。只是後來,每逢大皇子的生日,林氏便百般推脫,似是有意讓所有人忘記大皇子一般,拒絕辦他的生辰宴。為此,太皇太后還曾誇獎過林氏的儉樸……

    自打記事以來,大皇子一直都期盼著過一次生辰。有一回他聽見小宦官們閒聊,說他們小時候家裡窮的揭不開鍋,過生日時還能吃上一碗娘親親手做的長壽麵,大皇子就想嘗嘗,那到底是什麼滋味?

    林氏沒有為他做到的事情,謝瑤做到了。

    大皇子看著桌上那碗熱氣騰騰的長壽麵,眼淚猝不及防地掉了下來,大滴大滴地滾落。他匆忙間用寬大的袖擺遮住了臉。所有人都好像沒看見他的失態一般,默默地動著筷子。

    晚上臨走前,大皇子是最後一個走的。皎潔的月光下,他帶著一絲倨傲,告訴謝瑤,「我不討厭你了。」

    沒想到謝瑤看了他一會兒,很認真地說:「我也是。」

    「那你之前不喜歡我?」大皇子有點不是滋味地說。

    謝瑤如實以對,「有一點。」

    「一點?」

    「就一點點……別這麼小心眼了。」

    「好吧。」

    彼時已經做了太子的元恂,還是時常回憶起這段往事。他記得那天夜裡,涼夜沉沉如水,胸腔裡卻有暖流湧動。

    可如今,同樣是冰冷的大寒夜裡,卻再也沒有人,為他煮一碗熱氣騰騰的長壽麵了。

    元恂就是這樣一個彆扭的人,即使心裡想要,卻從不開口去說。他也不是沒有央求過的,只是早已經絕望了。他還隱約記得小時候,他剛會走路沒多久,憑著孺慕的本能追在林氏身後跑,求她和自己玩兒一會兒,就一會兒……可是他哭著喊著求了她那麼多次,就沒有一次,林氏回過頭來看他一眼。

    長大以後,元恂就再也不求任何人了。

    憑著兒時的本能和記憶,太子又一次來到禪心殿外。

    謝瑤不肯見他。

    太子不是不明白,魏修能說的那些屁話是真的。他和謝瑤之間,早已經不知不覺地站到了對立面上,再也無法回頭。他若登基為帝,那他便是謝瑤母子眼中的一根刺。而他為了保住皇位,或許也不得不對謝瑤母子下手……

    既然他登基注定沒有好結果的話,那麼為何不索性丟了這太子之位?

    他在乎的,從來都不是這個啊!

    他只想要見她一面,讓她像他小時候那樣,在燭光下溫柔地對他笑。

    被重軍重重圍住的那一剎那,太子清晰地聽到了自己心碎的聲音。

    他知道,她再也不會對他笑了。

    太子苦笑一聲,抬頭看著灰濛濛的天空,恍然間讓他想起多年前的那個冬日,卻是再也回不去了。

    他終於知道,原來絕望二字,便是這樣的滋味。

    對著茫茫無邊的天際,太子輕聲喃喃自語道:「我這一生所奢,終是過多。」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