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天崩淚流

正文 094 柳暗花明 文 / 飄無蹤

    哎,看來,只能放棄「化療」了。可是,不「化療」,還能有其它什麼挽救的法子嗎?老婆除了讓我徹底斷絕試一試「化療」的念頭之外,並未給我提出其它任何可行之建議。因此,我的煩惱並未消失。我還得絞盡腦汁地想。那時的我,多麼希望自己能獲得一顆可以起死回生的靈丹妙藥啊!可惜,那只是神話中才會出現的事情。因此,現實中的我就只能繼續煩惱著。

    突然之間,我想到了姐姐以前所提過的「中藥」。姐姐曾經說過,癌症術後病人,很多都會通過「中藥」調理,來起到固本培元、增強體質、提高身體抵抗力的作用。也不知道,找個高明的老中醫,能不能真正達到那樣的效果?如果已經復發了,那麼這樣的效果不知道還能不能發揮?其實,我心底還是十分清楚的,這所謂的「特效」「中藥」也未必就能救得了父親。但,哪怕只能起到一點點作用,哪怕只延長父親一天的生命,我也要試上一試!

    我沒有再猶豫,立刻拔了個電話給姐姐。第一時間更新

    「姐……」

    「我也正想打電話給你呢!」沒等我開口,姐姐就有些激動地說。

    「你,有事?」我有些疑惑地問。

    「還是你先說吧。」

    「好,」事關重大,我可不想因不必要的謙讓和客氣而浪費時間,「記得你之前好像提到過『中藥調理』的事情,不知道你有沒有找到那些相對比較有名的老中醫的聯繫方式呢?」

    「我要跟你的說的也就是這件事。『化療』的潛在風險實在是太大了,但正如你所說,我們身為子女的,絕不能放棄。所以,在你掛斷電話之後,其實我就想到了找中醫這事。因此,我立即網上查找。通過比較對照,我覺得南京一位八十多歲的老中醫,應該還比較適合父親。同時,有一個熟人向我推薦了揚州的一個老中醫,據說還可以。目前,這兩個中醫的聯繫電話,我已經有了。……」

    「好,那我們就先找這倆中醫試試看!」對於這種既有一線希望同時又沒有絲毫風險的嘗試方式,我當然是毫不猶豫地一口答應了下來。並立即就向姐姐要來了這兩位老中醫的聯繫電話。

    「南京的那位,只有星期一才能打電話預約。揚州的,只要能夠打得通電話,隨時都可以。」姐姐最後提醒說。

    掛了電話之後,我即刻行動起來。只是,揚州的那位老中醫的電話一直沒能打通。試了好多次,最後直接打所謂的手機,哪想號碼已經換人了。不知道姐姐的熟人是什麼時候就醫的,估計這位老中醫所開的診所已經關門大吉。正是由於沒能聯繫得上,因此,最終我們並未去找那位老中醫。也正是因為沒有找過他,所以現在已經連此人的名字都不記得了。

    而南京的那位,雖然只有星期一才能打電話預約,但這並不影響我通過網絡瞭解她的相關情況。第一時間更新至今我依然記憶猶新,她的名字叫徐荷芬。在揚州的那位幾次電話未通之後,我就開始在網上查找徐荷芬的有關信息。打開百度,輸入她的名字,一搜索,就查到了若干相關信息。第一個,就是百度百科的介紹。

    「徐荷芬是江蘇省名中西醫結合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原江蘇省中醫藥學會腫瘤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江蘇省中西醫結合學會腫瘤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1995年獲江蘇省名中西醫結合專家稱號。在數十年臨床實踐中,逐步積累了用中醫中藥抗癌的經驗,形成了自己的學術思想,對癌症患者,強調整體觀念,善於辨證施治,以扶正培本為主的法則,攻補兼施,並配合氣功療法;使病人提高免疫功能,能夠提高生存質量,延長生存期,效果顯著。她仍在勤勤懇懇地工作著,每週有專家門診。主持課題多項,獲國家級、省部級、廳局級科技進步獎多項。如:原發性肝癌的研究獲全國科技大會獎;亮菌和亮菌甲素的研究,獲全國科技大會獎;寧猴片的研究獲全國科技成果二等獎;抗癌平的臨床研究獲江蘇省科技成果四等獎;香雲片的研究獲南京市科技成果二等獎;槐耳沖劑治療原發性肝癌獲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成果二等獎;部級二等獎。第一時間更新開發出大批中藥新藥。先後發表論三十多篇。」

    看到如此輝煌的個人履歷,我不禁對這位在中醫屆具有舉足輕重的人物滿懷信心。然後我更是重點查看了她的學術經驗。

    「在數十年臨床及科研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尤其在運用中醫、中藥抗癌方面,形成了自己的學術思想,對癌症患者善於辨證施治,以扶正培本為主的法則,攻補兼施,並配合氣功療法,提高患者免疫功能,提高病人的生存質量,延長生存期,效果顯著,形成了很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其中「抗癌」「扶正培本」「提高免疫功能」「延長生存期」等字眼深深地吸引住了我。當時的我,大有一種「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從百度百科對徐荷芬專家的介紹中,我重新看到了曾經完全喪失的希望。在我想來,如果真得這位老中醫、老專家的幫忙醫治的話,那麼父親也未必就不能挺過來。

    在徐荷芬專家的突出表現中,我印象深刻的是,她是江蘇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及省中醫院)腫瘤科的創始人及學術帶頭人。因為,父親得的就是食道惡性腫瘤,所以我對「腫瘤」這個字眼就較為敏感。在我看來,她既然能夠成為腫瘤科的創始人和學術帶頭人,那麼在攻克腫瘤頑疾方面定然會有非常深厚的造詣。所謂術業有專攻,醫學本是博大精深的,像父親這樣幾乎已經失去生的希望的癌症復發病人,要找的就不僅僅是專家,而且一定要是專門研究腫瘤領域方面的專家。因此,看到這裡,我找徐荷芬看病的願望就更加強烈了!

    本書首發來自,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