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十六章 少時玩伴不相識 文 / 旋律陽光
看到前面的村莊,胡曼如邊開車邊問道:「張哥,前邊就是你生活過的村子嗎?」
「對的,我就出生在這裡,在這裡生活了十五年。」
「崎嶇不平的道路,破破爛爛的房子,離省城這麼近,怎麼這麼落後呢?」胡曼如不解的說道。
「是呀,和我走的時候幾乎沒有什麼兩樣,十年了,還是老樣子。」張錚看著面前的一切無限感慨的說道。
向前沒走多遠,看到一位40左右禿頂的中年人,扛著鋤頭迎面走來,張錚走上前去搭訕道:「這位大叔,如果我沒說錯的話,您應該是前面穆格莊的人氏了,這裡的面貌好像多年來都沒有什麼變化,不知是何種原因?」
「小哥有所不知,村子本身自然條件有限,既缺水,又無資源,發展經濟比較困難,但更大的問題是村領導由一幫老傢伙把持著,因循守舊,思想保守,不能與時俱進,跟不上形勢發展,致使整個村子的建設十多年來發展緩慢,經濟幾近停頓,村民生活越來越差。」中年人小心翼翼的看了看周圍,無可奈何的說道。
「大叔說得好,很有見地,常言說得好:火車跑得快,全憑車頭帶。村子裡的建設和發展,村委會、村支部和村領導的作用是很重要的,如果他們不作為的話,村裡的發展就很難進行了。我記得十年前村裡的支書是郭存先,不知現在的支書是何許人也。」張錚問道。
「這位客人不知從何處而來,好像對我們村子的情況並不陌生,不瞞客官,十年後的今天,支書仍然還是他。」中年人不屑的說道。
「我剛從國外回來,名叫張少傑,不知大叔姓氏名誰?」張錚問道。
誰知,中年人聽了張錚的自我介紹,激動的扔掉肩上的鋤頭,上前抓住張錚的雙手,說道:「你,真的是少傑,我是郭存省呀,還記得我嗎,老同學呀?」
聽了這位老同學的話後,張錚說道:「老同學,咱不帶這樣的,害得我叫了你大半天大叔,你這不是存心佔我的便宜嗎?你的變化太大了,讓我都認不出你來了。」
「能和你相比嗎,我初中畢業後,一直在田間勞作,風裡來雨裡去,吃不飽穿不暖,能不未老先衰嗎,留在村裡的幾個同學也都這樣。」
少年時離開家鄉,將要而立之年時才回來。鄉音雖然沒變,但兩鬢間似有少許灰髮。張錚看到當年風華正茂的同學,現在成了這個樣子,對面相遇而不相識,不由得感慨萬千:一五離家二五回,鄉音未改發已灰。少時玩伴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歸。
唉,真是歲月催人老,歲月不饒人呀。
說話間,張錚、胡曼如和余雷已經來到了村口。此時,在村口小學大門外已經聚集了近百人,幾十名小學生已經排好了整齊的隊伍列在路兩旁。當看到張錚和車輛出現時,在場的所有人都鼓起掌來,學校的樂隊奏起了迎賓曲,現場一片歡騰。
看到這麼隆重熱鬧的歡迎場面,張錚感到很是無奈,本來打算悄悄得來到村裡,慰問一下五保戶老人,給老同學看看病,最後去給爺爺和父母上墳祭奠,看到現場的形勢,想低調都是不可能的了。
看到張錚、胡曼如和余雷走了過來,村支書郭存先帶著一幫村幹部笑呵呵的迎了上來,緊緊握住張錚的雙手,激動的說道:「我是村裡的支書兼村委會主任郭存先,歡迎張總、胡總和余部長來到我們村指導檢查工作,謝謝你們對我村五保老人的關懷關愛,我代表全村的男女老少兄弟爺們,對你們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對你們的善心表示衷心的感謝!」
然後他面向現場的村民大聲說道:「現在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歡迎上級來的各位領導講話並作指示。」對純樸的農村人來說,凡從上邊來得都是上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