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笑傲官途

正文 第171章 代人受過 文 / 水滸

    第二天一早,太陽剛剛升起,林巖在公園裡已經完成了一天的練功,做了幾個深呼吸,正準備返回市委大院,遠遠地看到潘曉婷跑了過來。

    潘曉婷到了近前,林巖發現大美女一臉的凝重,好像發生了什麼大事。

    「曉婷,怎麼了,臉色這麼難看?」林巖一看潘曉婷俏臉寒霜,關切地問道。同時,林巖也有點擔心,難道徐麗華真的出事?

    聽到林巖的詢問,潘曉婷強忍住眼淚,悲憤地說道:「林巖,我發現了一個秘密,爸爸是冤枉的。爸爸沒有貪污,完全是代人受過……」

    林巖頓時一愣,潘曉婷的爸爸已經死了十年了,這個丫頭現在怎麼又提起了這個事情,不會是受到什麼精神刺激吧。

    「曉婷,到底怎麼回事,你慢慢說。」林巖讓潘曉婷坐到公園的石椅上,心平氣和地說道。

    此時的公園裡,除了幾個早鍛煉的市民,基本上沒有人,整個公園非常安靜,根本不用擔心有人偷聽。

    潘曉婷俏臉漲的的通紅,從包裡拿出一個已經明顯發久的筆記本,痛心地向林巖講述了自己發現的情況。

    昨天晚上,林巖離開之後,潘曉婷心事重重,根本就沒有任何睡意。

    不知道出於什麼想法,潘曉婷打開爸爸留下的書箱,開始翻閱爸爸的書籍筆記。

    潘偉成出事之後,徐麗華痛不欲生,將丈夫的遺物全部歸攏到幾個大箱子裡,再也沒有動過。不是徐麗華懶惰,而是不忍心睹物思人,讓自己再次陷入悲痛之中。

    從上中學開始,潘偉成就養成了寫日記的習慣,這個習慣一直堅持到參加工作娶妻生子,十幾年從來沒有間斷過,留下了幾十本厚厚的日記。

    潘曉婷打開爸爸的日記,只看得淚眼婆娑。從爸爸的日記中,通過簡單質樸的語句,潘曉婷看到了爸爸的奮鬥,看到了爸爸生活的艱辛,看到了爸爸對父母的一片孝心,看到了爸爸對妻女的摯愛。

    在爸爸最後的那本日記中,潘曉婷明顯發現少了十幾頁。潘曉婷感到不解,對於這些日記,爸爸是當做寶貝看的,將來就是珍貴的第一手資料,爸爸絕對不捨得毀掉的。

    潘曉婷經過三個多小時的翻找,終於從一本厚厚線狀書裡,找到了那十幾頁缺失的日記。

    看了這些日記上的內容,潘曉婷驚得目瞪口呆。

    在這十幾頁日記上,潘偉成詳細地記下了自己替副市長王一成受過的過程。

    王一成當時擔任濟州副市長,分管工業生產和交通運輸,是一位頗有實權的副市長。王一成利用自己的職權,大肆貪污受賄。潘偉成是王一成的秘書,對王一成的貪污受賄的情況非常清楚。

    為了拉攏潘偉成,讓潘偉成與自己拴在一根繩上,王一成藉著關心潘偉成的名義,經常送給潘偉成錢物。王一成對潘偉成解釋,說是什麼灰色收入,在體制內混的人,如果單純依靠那點工資生活,簡直就是苦行僧,誰還願意往體制內鑽啊。對於這些灰色收入,大家都心知肚明,無非就是多少的問題。

    潘偉成自己也知道,這些錢財絕對來路不正。不過,王一成畢竟是大權在握的副市長,是潘偉成服務的市領導。潘偉成只要還想在市政府裡工作,絕對沒有膽量拒絕王一成給他的這些錢財。

    拒絕了王一成,就等於標榜自己的清白,就等於站到了領導的對立面上,將來就等著穿小鞋吧。

    當年還沒有廉政賬戶這個措施,為了將來有個退路,潘偉成將每一筆錢全部存起來,沒有動過一分一文。

    然而,潘偉成儘管小心翼翼,最終還是中了王一成的圈套,成了王一成的替罪羊。

    在濟州外環路建設工程中,王一成接受承包商陽城宏達公司的巨額賄賂,向濟州公路局施壓,要求他們在招標中做手腳,讓宏達公司中標。

    濟州公路局不敢違背王一成的意志,在招投標中嚴重違規,最終讓宏達公司中標。

    宏達公司不過是一個殼公司,本身並沒有建設市政工程的實體。宏達公司中標之後,開始將工程進行層層轉包,自己從中賺取工程預算差價。

    經過宏達公司的層層轉包,最後承接負責工程建設的單位,都是一些沒有任何施工資質的鄉鎮工程隊,工人都是農民工,連圖紙也看不懂。

    由於宏達公司盤剝的非常刻薄,工程最終轉包到這些小工程隊的時候,利潤已經非常微薄,如果稍微管理不善,甚至就會賠錢。

    為了增加利潤,這些小工程隊就開始偷工減料,以次充好。監理部門早就接受了宏達公司的賄賂,形同虛設,對於施工單位的偷工減料,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整個工程成了名符其實的豆腐渣工程。

    就在外環路工程順利驗收的第三天,外環大橋轟然倒塌,造成了十二人死亡,幾十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上億元。

    特大事故出現了,嶺南省成立了專案組,開始調查事故原因。

    事故原因非常明顯,工程質量低劣,施工單位偷工減料,造成大橋不堪重負,使用三天就轟然倒坍。

    追究責任的時候,作為工程建設主體,宏達公司違規層層轉包,小施工隊偷工減料,是造成事故的根本原因,自然難辭其咎,依法受到嚴懲。

    濟州公路局在招投標中違規操作,將工程發包給沒有施工實體的宏達公司,是造成質量事故的重要原因。公路局的幾個頭頭全部被就地免職,並被追究刑事責任。

    公路局的頭頭表示非常冤枉,自己是受到了王一成市長的壓力,有了王市長打招呼,才被迫將工程發包給宏達公司。他們是迫不得已,應該酌情減輕對他們的處罰。

    在宏達公司承包工程的時候,王一成親自出席宏達公司的宴會,與交通局的頭頭們同坐一桌,給交通局釋放明確信號,自己是支持宏達公司的。

    不過,王一成老奸巨猾,在整個過程當中,王一成雖然態度非常明確,卻從來沒有正式點過名,讓交通局將工程交給宏達公司。

    潘偉成做為王一成的秘書,王一成對交通局的指示,凡是要求交通局違規操作的電話指示,都是有潘偉成出面。

    身在體制之內,潘偉成雖然知道這樣很不妥,但是,自己只是一個小小的秘書,領導佈置的工作,他沒有能力違抗。在華夏體制內,大家有一個共識,領導的秘書就是領導的代表,代表的就是領導的意思。

    有了交通局頭頭們的舉報,專案組自然要展開對王一成的調查。

    東窗事發,王一成趕緊到省裡去活動,並且把潘偉成給拋了出去,讓潘偉成充當自己的替罪羊。

    王一成對潘偉成威逼利誘,說是自己給潘偉成的灰色收入中,就有宏達公司的行賄款。而且,王一成對交通局的違規指使,都是通過潘偉成傳達的,王一成完全可以一口否認,自己並不知情,都是潘偉成自己收了宏達公司的賄賂,自己冒用領導的名義搞的。

    王一成忽悠潘偉成,如果潘偉成不主動站出來頂缸,他們兩人誰也跑不了。只要王一成進去了,就沒有人在外面活動,潘偉成就真的完了。

    反之,如果潘偉成主動替王一成頂缸,把一切責任都攔在自己身上,王一成就可以全身而退。

    有了王一成在外面活動,就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潘偉成最多就是一個小小的處分,根本不會影響今後的前程。

    王一成向潘偉成許諾,只要他幫助自己度過這個難關,自己就通過關係,向組織部門保薦,破格提拔潘偉成擔任某縣的副縣長。

    潘偉成只是一介書生,在突發事件面前,一時亂了分寸。潘偉成的確從王一成手裡拿過不少錢,兩年下來,總共也有兩萬多元。

    對於這樣灰色收入,潘偉成雖然一分錢沒動,畢竟自己是千真萬確的拿了,而且沒有主動上交組織。

    如果像王一成說的那樣,組織上真的認定這些灰色收入就是受賄,自己是百口難辨,最終只能坐牢。

    潘偉成世世代代都是農民,親戚朋友沒有一個當過官的。在這種事情面前,沒有任何人可以給他提供一點幫助。

    而且,潘偉成擔心妻子害怕,更沒有向徐麗華透露半點實情。

    經過一遍一遍的權衡利弊,潘偉成最終向王一成屈服,決定主動替王一成頂缸,把責任都攔在自己身上。

    按照潘偉成的想法,王一成不僅是濟州副市長,而且在省裡很有人脈資源,只要保住了王一成,自己或許沒有什麼大事,走走過場就可以出來了。

    潘偉成甚至幻想,犯了錯誤異地做官的領導多了,自己替王一成頂了缸,王一成絕對不會虧待自己。

    潘曉婷發現,爸爸的日記就寫到這裡,下面就沒有了。很明顯,潘偉成為王一成頂缸,主動向檢察院投案自首,自然無法再寫日記了。

    聽了潘曉婷的介紹,林巖仔細看了看王一成留下的日記,林巖心裡猛地一沉,事情的最後結局,絕對不是僅僅頂缸這麼簡單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